《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一、专业建设与发展现状分析一专业建设大概情况本专业于2020年通过省教育厅评审,获教育部备案。2020年秋学期招收了第一批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生164人;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普通本科专业在校生551名。经过3年建设,本专业在师资队伍建设、实践实训基地建设、教科研、办学规模、学生管理等方面已经获得了长足的进步。教学设施等基本教学条件初步建立,各项教学管理制度逐步健全。在教学方面,各位老师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把握前沿的专业知识,本着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从事教学工作,教学评价全部优秀或者良好。本专业老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实验课教学以
2、及专业设置等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和讨论,获得了明显的成效,保证了教学质量的提高。目前本专业已明确国际营销和进出口业务两大专业方向,主干课程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统计学、市场营销学、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学、报关实务、国际结算、国际商法、外贸英语函电、国际商务会谈、国际营销、国际贸易单证明务等。二专业办学条件1、师资队伍建设情况重视老师的培训工作,已制订具体的老师培训计划,如“青年导师制和“青年老师人人过关制,并得到了很好的施行。自2020年本专业招生以来,经过3年的师资队伍建设,本专业现已拥有一支专、兼职结合,海内外学习背景兼具,在理论教学与实务教学两方面都有较
3、强实力的师资队伍。目前本专业任课老师近20人,其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老师比例87.5%,近20%的老师有海外留学或访学背景。本专业还建设了一支高素质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兼职教授队伍。他们是:安徽大学国贸系教授夏英祝、安徽行政学院双师型老师赵家凤和安徽鸿润集团福总经理郝朝阳等,他们教学实践水平较高,学科建设经历丰富,是进行本特色专业建设重要的辅助气力。同时,我们还聘请了安徽省进出口检验检疫局、安徽省商务厅及相关外贸部门实践经历丰富的人员作为专业技能课程和企业课程的兼职老师。2、实践教学条件情况1在实验室进行单证明务模拟实习、外贸流程模拟实习、会计电算化模拟实习和电子商务模拟实训等基础上,安排学
4、生去联合培养基地进行实践锻炼。不断完善国际贸易综合模拟、专业见习、专业实习及毕业论文设计等专业综合能力训练的操作与施行等。本专业开设的实践课程有:外贸流程模拟实验、货代见习、报检见习、外贸企业或市场调研、广告策划书、国际营销策划案例、进出口贸易流程观摩、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外贸业务认知实习(实践小学期)、毕业论文(设计)、毕业(顶岗)实习等。2加强与企业实训基地的联络,培养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一方面加强与有关贸易公司的沟通沟通,建立了长期的见习基地和实习基地;另一方面专门聘请企业专业人士来学校给学生作专题报告,聘请他们来讲授专业实务课程。合作教育不仅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增加了学生和社会的亲密
5、接触,使学生的培养愈加与社会的实际需求匹配。3、教科研成果情况本专业老师热爱本职工作,始终坚持严谨治学,从严治教,近年来共主持或参加省级以上教研、科研课题10余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著作20余篇,其中CSSCI来源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多篇。三存在问题与困难1合作教育刚刚开场,需要进一步开拓与发展。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各企业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部分企业出于对生产现场安全性的考虑,往往对接待高校学生实习不感兴趣;大学生所把握的知识和企业实际操作存在差距,实习单位不愿承当大学生实习任务,无法有效实现实训的质量和效果。青年老师的社会实践课程教学能力还不强。2、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专业,为
6、此,我们在课程设置上增加了较多的实践性课程。但是,专业老师中多数缺乏实际部门的工作经历。今后,本专业将通过基层研修,不断提高老师的社会实践课程的教学能力。3、老师的学历层次和职称构造等仍有待提高和优化。4社会实践课程建设还需要大力加强。怎样将人才培养方案内开设的社会实践课程真正落到实处,构成一个充分反映地方经济贸易发展特色的实践课程体系,不断提高社会实践课程教学质量,始终是一个课题。二、专业建设与发展指导思想一指导思想以(合肥师范学院“十二五改革与发展规划)为指导,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内涵建设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围绕“培育新型师资,培养应用人才这一根本目的加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全面
7、树立育人为本、质量为首、能力为重、特色为要的建设发展理念,立足安徽,面向区域,服务基层,重点为安徽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落实“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培养规格,面向教学、生产和管理一线。着力培养具有“新理念、新知识、新技能,“会设计、会操作、会管理的应用型人才。在“十二五期间,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要力求做大,通过师资队伍建设、社会实践课程建设、课程建设等多种途径,切实提高办学水平。二基本原则1、应用性原则。紧贴区域产业升级、行业发展状况,以职业岗位的需要为出发点,注重职业岗位能力培养,遵循教育规律,理论联络实际,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化人才培养的社会
8、适应性,全面服务应用型人才培养和经济社会建设。2、开放性原则。加快校地、校企、校际和国际合作办学,把行业准入课程、合作培养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积极引进、利用优质办学资源,探索学院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建、合作育人的人才培养机制。三建设思路根据高等学历教育学业标准和区域经济建设与发展需求,根据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特色为要,着力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感强和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入岗竞争力强、到岗适应力强、在岗发展力强的高质量的应用型专门技术人才。在教学经过中将始终注重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在专业课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
9、专业基本功训练并建立相应的考核体系,将教学经过和就业结合起来,以较全面的外贸专业知识和较强的英语白话能力打造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特色。三、专业建设与发展总体目的在充分认识和把握学科专业性质和特点的前提下,立足实际情况,实现突破性进展。通过5年全面建设和推进,学科平台建设成效显著,基础条件明显改善,高层次人才、创新人才、学术队伍建设成绩突出,人才培养形式创新,改革有较强的导向性和示范性。短期内,本专业成为合肥师范学院特色专业建设对象;中期内,成为合肥师范学院特色专业建设点;长期目的是力争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为安徽省应用型特色专业。1、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在强调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更注重
10、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系统把握当代经济学和国际贸易学的基本理论的同时,熟悉国际贸易的惯例和规则,把握国际贸易实务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进而兼有理论分析和实务操作的基本能力。2、建立实验室,模拟实践环境。为了更好地培养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建立国际贸易专业实验室,进行单证明务模拟实习、外贸流程模拟实习、会计电算化模拟实习和信息技术应用培训。3、加强校企合作,建立联合培养基地。与相关企业签订联合培养协议,建立联合培养基地,制定联合培养方案,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操作能力,加强学生的职业适应性,拓宽学生就业渠道。4、根据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的情况,新设相关理论与实践结合课程,并组织老师本人编
11、写教材,提升办学影响力和声誉。5、积极引进人才,并和其他高校、企业实行人才分享,加强师资气力建设。6、培养德才兼备,兼有理论分析和实践操作的高素质毕业生,不断提高办学声望。四、专业建设与发展详细内容一人才培养目的根据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立足安徽,面向区域,服务基层,着力培养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感强,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强,“入岗竞争力、到岗适应力、在岗发展力强,系统把握国际贸易所需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政策与法规,具有较强的外贸业务实践能力、洞察形势随机应变的能力、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开拓创新驾驭市场的能力,能够从事外贸营销、进出口业务,以及在涉外经济部门、外资企业、政府机构等从事实际外贸业务、外贸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二人才培养规格确立“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培养规格,面向生产、管理一线,培养具有“新理念、新知识、新技能,“会设计、会操作、会管理的国际经济与贸易应用型专门技术人才。1、素质规格思想道德素质: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健全的法制意识、诚信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文化素质: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一定的文学艺术修养,强烈的当代意识和亲善的人际交往意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