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按题材分类.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诗歌鉴赏按题材分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按题材分类.docx(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诗歌鉴赏按题材分类诗歌鉴赏讲义四按题材分类2022.3一山水田园诗1概述山水田园诗是以山水自然景观和田园生活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创始者,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唐代构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主要有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2创作特点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或情景交融。3常见情感内容1表达对大自然的喜欢。2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愤怒。3表达对宁静安然平静的归隐生活、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喜欢、向往。4出世与入世矛盾心理的折射。5对生活、人生哲理的
2、感悟,禅意的寄托。4.练习一、幽居初夏陆游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注】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见之物。1诗人是从哪几个方面突出表现“幽的?试作扼要分析。4分2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本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6分二、(2021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8分登裴秀才迪小台王维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1“满目望云山句中“望字一作“空,你以为这两个字用哪个更好?请讲明理由。2分3你怎样理解诗中的“闲字?
3、3分二边塞诗1概述边塞诗是以边塞风光、军旅和战争生活为题材的诗歌。唐代从玄宗即位到代宗登基712762,这半个世纪通常称为盛唐。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开疆拓土,不少文人,或投笔从戎,或置身幕府,因此出现了大量的边塞战争题材的作品,构成了唐代蔚为壮观的边塞诗派。又称为“高岑诗派。2常见情感内容1对塞外悬殊于中原的风光的赞美之情。2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3战争给将士和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表现了征人的怨恨和厌战情绪。有时流露出对统治阶级的不满。4表现戍边将士忠英勇战的献身精神和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豪情。3常见的意象及其作用1大漠、黄沙、霜雪、碣石、瀚海、海朔风等意象:边塞恶劣的自然条件,表现边塞苦
4、寒。2金鼓、旌旗、羽书、烽烟、烽火等意象:渲染紧张的战争气氛。3云、月、笛声等意象:是作者情感的寄托。4.练习一、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1为何讲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详细讲明。4分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扼要赏析。4分二、军城早秋严武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疆场匹马还。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扼要分析。三咏
5、物诗1概述“咏物诗,是指那种以客观的“物为描写对象,或细致地刻划它的色彩与形态,或借以抒怀兴感的诗作。世间的花草松竹、鸟兽虫鱼,都有着本人生长、生活的规律。但是那些多愁善感的诗人们,却往往能由自然界里有万物,生发现无限的感慨,这便产生了咏物诗。“物引发了诗,而诗又通过对“物作形象的描绘,赋予“物以美感,诗人还能“因物而兴怀。因而,没有生活中的万物,便不会有咏物诗;而优秀的咏物诗,又给物以美感和生命。将“物与“诗有机地结合起来的,是诗人们创造性的劳动。2主要特点:1描绘生动传神。2以物拟人,移情于物借物喻人。3借物抒怀,咏物明志托物言志。4咏物寓理,物理浑然。3.练习一、严郑公宅同咏竹唐杜甫绿竹
6、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注: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公。箨tu,笋壳。帙,包书的布套。1本诗前三联描写出竹子如何的形象?2请赏析“色侵书帙晚一句。3请你谈谈对最后一联寓意的理解。二、咏风王勃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1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两个字?请作扼要分析。2这首诗写“风,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扼要分析其表达作用。四怀古咏史诗1概述怀古咏史诗是指以历史题材为咏写对象的诗作,大多针对详细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有所感慨或有感悟而作。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
7、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到达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2常见情感内容1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表达像古代英雄那样建功立业的志向,表达爱国热情。2抒发不能建功立业壮志难酬、光阴虚度或怀才不遇的感慨、失意、郁闷;表达诗人对统治者、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为借古讽今。3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概,表达对历史兴亡王朝兴衰的考虑与伤感、痛心,有“山河照旧,人事不同的感慨。4对统治者无视人民疾苦、沉湎于享乐的批判、鞭挞,或者对统治者荒淫误国的挖苦。3常用的意象和手法1意象:古迹史事,如黍离、商女、城池、宫殿、寺庙、陵墓等;与古迹有关的景物,
8、如江、山、流水、野草、燕子、明月等。2艺术手法:借景抒情、虚实结合、用典、比照、议论、直抒胸臆等。4.练习一、汴河曲唐李益汴河怀古唐皮日休汴水东流无限春,尽道隋亡为此河,隋家宫阙已成尘。至今千里赖通波。行人莫上长堤望,若无水殿龙舟事,风起杨花愁杀人。共禹论功不较多。注汴河:即通济渠,隋炀帝时开挖的大运河的一段。隋家:隋王朝。水殿龙舟:当年隋炀帝出游时所乘坐的船只。不较多:差不多。1.两首诗都以“汴河为题材,但所写的重点不同,抒发的感慨也不同,请作扼要分析。4分2.这两首咏史诗的表达方式各有侧重,请分别加以讲明。4分二、浪淘沙令王安石伊吕两衰翁,历遍穷通。一为钓叟一耕佣。若使当时身不遇,老了英雄
9、。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兴王只在笑谈中。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注:“伊吕指辅佐汤灭夏的伊尹和辅佐武王灭商的吕尚。王安石填此词,正推行变法。1、整首词主要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2、作者通过咏史表达了如何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扼要分析。4分五送别诗1.概述送别诗就是以送别友人或亲人为题材内容的诗歌,是古诗中最早出现、最为常见的题材之一。一般表现离情别绪,或留恋、或劝慰、或祝愿,有悲伤、有惆怅、有期望。一般来讲感情色彩比拟悲凉,但也有不同凡响之作。由于送别常与登山临水相联络,因此送别诗经常运用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抒情方式,通过描绘临别之景,渲染气氛,寄寓诗人送别的眷眷情怀。
10、虚实相生,也是送别诗创作上的艺术特色之一。2.常见送别方式1折柳送别。2饮酒饯别。3唱歌饯别。以歌来送别也是古代文人墨客表达惜别之意的一种方式。如李白(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踏歌是民间的一种歌调,唱歌时以脚踏地为节拍。“正当今夕断肠处,骊歌愁绝不忍听。李白骊歌是一首离别时唱的歌。“劳歌一误解行舟,许浑劳歌原指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后遂成送别歌的代称。3.常见意象1送别诗中多出现黄昏和月夜等时间意象,还有“日暮、“斜阳、“暮雪、“暮钟等。2送别诗中多出现长亭、渡口、南浦等空间意象。4.练习一、送李端卢纶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
11、暮雪时。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有人讲,本诗以一个“悲字贯穿全篇。请结合全诗进行赏析。8分二、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峡口送友人司空曙送蜀客雍陶峡口花飞欲尽春,剑南风景腊前春,天涯去住泪沾巾。山鸟江风得雨新。来时万里同为客,莫怪送君行较远,今日翻成送故人。自缘身是忆归人。1(峡口送友人)一诗描写了什么时节的景色?它是通过那个意象表达出来的?2分2、有人以为(峡口送友人)诗采用了正面衬托的手法。(送蜀客)一是采用了反面衬托的手法。你能否同意?请讲明理由。4分六羁旅行役诗1.概述在古代,有的诗人,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或漂泊异地,或谋求仕途,或被贬赴任途中,或游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诗歌 鉴赏 题材 分类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