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资源利用现状与节水灌溉发展对策.docx





《我国水资源利用现状与节水灌溉发展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水资源利用现状与节水灌溉发展对策.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我国水资源利用现状与节水灌溉发展对策我国水资源利用现状与节水灌溉发展对策孙景生;康绍忠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1我国水资源与农业用水现状1.1水资源现状水是农业的命脉,也是整个国民经济和人类生活的命脉。水资源状况和利用水平已成为评价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能否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年均降水量为630mm,低于全球陆面和亚洲陆面的降水量;年平均淡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m3,人均占有水量仅2300m3,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4,居世界第109位,是世界上人均占有水资源最贫乏的13个国家之一;耕地水资源占有量28500m3/hm2,为世界平均数的4/5。另外,我国水
2、资源时空分布严重不平衡,降水东南多西北少,山区多平原少,雨量大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81%的水资源集中分布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长江以北地区人口和耕地占我国的45.3%和64.1%,而水资源却只占全国的19%,人均占有量为517m3,相当于全国人均量的1/5和世界人均量的1/20,水资源与生产发展不相适应的程度突出,土地沙漠化趋势日趋严重。尤其是西北干旱地区的新疆、青海等地的大面积戈壁滩,因无灌溉,也就没有农业。降水年内分配不均,冬春少雨、夏秋多雨,汛期雨量过于集中,常以暴雨形式出现,利用难度很大,非汛期又水量缺乏。降水量年际变化也大,丰水年与枯水年相差悬殊,使水旱灾祸频频发生,甚至同一地区有时
3、旱涝接踵而至,交替成灾。1.2农业用水现状从全国对水资源量总的需求来看,在出现中等干旱的情况下,全国总需水量为5500亿m3左右,缺水量为250亿m3左右。若考虑供水中的地下水超采和超标准污水直灌等不合理供水因素,则全国实际缺水量在300400亿m3之间。农业是我国的用水大户,约占全国总用水量的73%,但有效性很差,水资源浪费特别严重,渠灌区水的有效利用率只要40%左右,井灌区也只要60%左右,每m3水生产粮食缺乏1kg。而一些发达国家水的有效利用率可达80%以上,每m3水生产粮食大体都在2kg以上,其中以色列已达2.32kg。由此讲明,我国各种节水农业技术的综合应用程度还特别低下,与发达国家
4、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同时,这也使我们看到了在中国发展节水农业的宏大潜力和广阔前景。2农田灌溉节水途径农田供水从水源到构成作物产量要经过4个环节。首先是从水源取水,通过输水、配水等一系列工程设施把水送到所需灌溉的作物地块;其次是通过田间灌水技术将水源来水转化为土壤水;第三是通过作物根系吸水,由土壤水转化为生物水;最后是通过作物的一系列生理经过在作物水分的介入下构成作物产量。每一环节都会有水的损失,提高水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的关键在于讨论各个环节的节水途径、技术措施及其潜力,尽可能地减少每一环节中的水的无效损耗。前两个环节涉及怎样将作物所需水量从水源送到田间并转化为土壤水,与作物的生理经过不直接
5、相关,靠减少输水损失、提高灌水均匀度和减少田间深层渗漏等工程技术措施以及合理用水的节水灌溉制度措施,设法提高土壤储水量与水源取水量的比率和作物耗水量与土壤储水量的比例来提高水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这两个环节存在着很大的节水潜力,是当前节水灌溉发展的主要方面。后两个环节关心的是怎样高效利用土壤储水的问题,属基础节水范畴,靠减少棵间土壤蒸发无效损耗和作物奢侈蒸腾的各种农业技术措施,设法提高蒸腾量与耗水量、生物量与蒸腾量和经济产量与生物量的比例来提高水的利用效率。3灌溉节水措施与发展对策3.1输配水系统节水措施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目前我国农田灌溉仍以传统的地面灌溉为主,其中明渠输水的灌溉面积占总灌溉面
6、积的75%以上,约300多万km的输水渠道中只要1/5左右进行了防渗,渠系水的利用系数很低。据统计,我国灌溉水损失总量中3/4发生在从水源到田间的输水经过,包括蒸发、渗漏和废泄3部分,其中大部分消耗于渠系渗漏。输配水系统节水,就是采取一定的渠道工程措施包括渠系配套、渠道防渗技术、改土渠为低压管道输水等,减少输水损失量,提高灌水效率和供水质量,扩大灌溉面积,减少提水灌区井灌或地面扬水灌溉的燃料、电能消耗等。3.1.1渠系配套从60年代就强调渠系配套,但至今仍然是薄弱环节。长期以来,我国灌区干支两级渠道基本上由国家投资,斗及斗下面渠道建筑多以群众自筹为主,斗下面工程配套差,质量也难以保证,且普遍存
7、在着重建轻管现象,渠系工程老化失修,这是造成渠系水利用率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很多灌区灌溉系统的现状,假如对渠系进行改造和配套,把现有的渠系水利用系数平均提高0.1,全国每年可增加近400亿m3的供水。因而,必须将渠系配套技术作为节水灌溉的一项重要任务,使现有工程的效益得到充分发挥,常抓不懈。3.1.2渠道防渗技术渠道防渗,是减少输水损失、控制地下水位,提高渠道水利用系数的工程措施,在节水灌溉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目前防渗衬砌的材料主要有灰土、砌石、水泥土、沥青混凝土、混凝土、复合土工膜料等,其中混凝土材料占有很大的比重。与防渗材料的研究相配合,一些新型衬砌形式和相应的施工工艺如现浇混凝土U
8、型防渗渠和机械化施工技术等得到了推广应用,并在季节性冻土区抗冻胀方面的研究和推广应用获得了显著效果。根据国内外的实测结果,一般渠灌区的干、支、斗、农渠采用粘土夯实能减少渗漏损失量45%左右,采用混凝土衬砌能减少渗漏损失量70%75%,采用塑料薄膜衬砌能减少渗漏损失量80%左右;对大型灌区渠道防渗可使渠系水利用系数提高0.20.4,减少渠道渗漏损失50%90%。因而,积极推进渠系防渗,是减少输水损失的主要技术措施,仍为今后节水灌溉发展的主攻方向。3.1.3低压管道输水技术灌溉输水管道化是减少输水损失的另一途径,是国际上农田灌溉输水方式的发展趋势。采用低压管道输水,以管代渠,能够大大减少输水经过中
9、的渗漏和蒸发损失,使输水效率达95%以上,比土渠、砌石渠道、混凝土板衬砌渠道分别多节水约30%、15%和7%。对于井灌区,由于减少了水的输送损失,使从井中抽取的水量大大减少,因此可减少能耗25%以上。另外,以管代渠,能够减少输水渠道占地,使土地利用率提高2%3%,且具有管理方便、输水速度快、省工省时、便于机耕和养护等很多优点。因而,对于地下水资源严重超采的北方地区,井灌区应大力推行低压管道输水技术,十分是新建井灌区,要力争实现输水管道化;渠灌区在有条件处亦应逐步试行。3.2田间施灌水节水措施田间施灌水节水措施包括灌水技术措施和节水灌溉制度措施两大部分,前者包括节水地面灌溉技术畦灌、沟灌、间歇灌
10、、膜上灌、坐水种、喷灌技术、微灌技术滴灌、微喷灌、地下渗灌等;后者包括合理确定作物灌溉定额、有限水在作物生育期内进行最优分配和施行调亏灌溉等。田间施水节水就是要因地制宜地选择上述灌水技术措施和节水灌溉制度措施,增加土壤储水量与水源取水量的比例和作物耗水量与土壤储水量的比例,减少田间灌水的损失量包括深层渗漏、地表流失,提高灌水均匀度,合理利用水资源。3.2.1节水地面灌溉技术地面灌溉,固然是一种最古老的田间施水技术,但它目前还是世界上,十分是发展中国家最广泛采用的一种灌水方法。我国有98%以上的灌溉面积采用传统的地面灌水技术。考虑到我国水资源与能源短缺,经济实力缺乏,技术管理水平较低的现实,估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国 水资源 利用 现状 节水 灌溉 发展 对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