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排放及控制技术知识点汇总修订版.docx
《汽车排放及控制技术知识点汇总修订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排放及控制技术知识点汇总修订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汽车排放及控制技术知识点汇总修订版阐述CO的生成机理和影响因素1.扩大进排气门的总流通面积,增大进排气量,降低泵气损失,使燃烧更彻底,功率更高2.可实现关闭部分通道,构成与汽油机转速相适应的进气滚流强度,拓宽了汽油机的高效工作转速范围3.气门增加,则气门变小变轻,更快的开关,增大了气门开启的时间断面值,并使相邻气门之间的浪费燃烧室面积减小,增大外表积利用率4.进排气重叠角减小,降低了小负荷工况时的排放,多气门排气阻力小,进气量大,扫除缸内废气效果提升汽油机机内净化的主要措施1.大力推广汽油喷射电控系统2.改善点火系统3.积极开发分层充气及均质稀燃的新型燃烧系统4.选用构造紧凑和面容比拟小的燃烧
2、室,缩短燃烧室狭缝长度,提高壁温5.采用废气再循环控制6.采用增压技术7.采用可变气门正时技术均质压燃的优缺点优点:采用均质燃烧混合气,保持了原汽油机比功率高的特点;节流损失较小且压缩比高,采用多点同时着火的燃烧方式使得能量释放率高,接近于理想的等容燃烧,效率较高,改善了部分负荷下的燃油经济性。缺点:冷启动时着火困难;运行工况范围有限;着火时刻和燃烧速率难以控制。稀薄燃烧影响:1.在a1的某一范围内,CO的排量可得到有效控制2.进行适当的稀薄燃烧可改善HC的排放3.稀薄燃烧的最大优点在于提高指示热效率的同时,极大降低NOX的排放量措施:1.应用可变涡流控制系统2.采用构造紧凑的燃烧室,提高燃烧
3、效率,减少热损失,并采用尽可能高的压缩比3.采用电控顺序喷射系统,扩展稀燃失火极限4.应用高精度空燃比控制系统,把NOX排放降足够低的水平5.应用分层燃烧技术,在火花塞周围构成较浓混合气,使着火稳定6.采用废气再循环,使排气中的NOX进一步降低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特点1.用微机控制每循环的喷油量和喷油时刻,可按工况对喷油量进行校正2.每缸单独喷油器供油,提高各缸空燃比的均匀性和喷油量的准确性3.燃油雾化特性由喷油器决定,启动时具有良好的喷油性能,启动性能良好,HC排放少。4.进气系统没有节流作用,减少阻力损失,充气效率高电控高压共轨系统组成:电控单元,高压油泵,共轨管和高压油管,电控喷油器和各种
4、传感器执行器优点:1.喷油压力柔性可调,优化柴油机综合性能2.控制喷油正时,控制NOX,微粒的排放量3.控制喷油速率,实现预喷射和屡次喷射,既降低了NOX的排放又保护了良好的动力性和经济性4.控制精度高,不会出现气泡和残压为零现象注意事项:1.系统供油量与发动机相匹配2.喷油压力、喷油规律与发动机燃烧室形状、气体涡流相匹配3.提高电磁阀的动作速度三效催化剂的劣化机理1.热失活:催化剂长时间工作在高温环境,涂层组织相变,载体烧溶塌陷,贵金属间发生反响,催化剂活性降低2.化学中毒:毒性化学物质吸附在催化剂外表活性中心不易脱附,使催化剂对有害排放物转化效率降低的现象。分为铅中毒、硫中毒、磷中毒3.机
5、械损伤:催化剂及载体受外界鼓励负荷作用产生磨损甚至破碎的现象。4.催化剂结焦:催化剂被沉积物覆盖和堵塞,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喷油规律1.滞燃期内的初期喷油量控制了初期放热率,进而影响最高燃油压力和最大压力升高率;2.为了提高循环热效率,应尽量减小喷油持续角,并使放热中心接近上止点;3.在喷油后期,喷油率应快速下降以避免燃烧拖延,造成烟度及耗油量的加大。喷油后期也不应该出现二次喷射及滴油等不正常情况。喷油规律:(影响柴油机排放的主要因素)初期缓慢,中期急速,后期快断。第三章汽车排放特性1.瞬态工况:发动机的转矩和角速度随时间迅速变化的工况。2.发动机的排放特性:各种排气污染物的排放量随发动机运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汽车 排放 控制 技术 知识点 汇总 修订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