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技术应用及范围.docx
《遥感技术应用及范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遥感技术应用及范围.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遥感技术应用及范围浅谈遥感技术摘要:遥感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种探测技术,是根据电磁波的理论,应用各种传感仪器对远距离目的所辐射和反射的电磁波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并最后成像,进而对地面各种景物进行探测和识别的一种综合技术。目前利用人造卫星每隔18天就可送回一套全球的图像资料。利用遥感技术,能够高速度、高质量地测绘地图。关键词:遥感,卫星,发展,技术应用。正文:遥感技术是从人造卫星、飞机或其他飞行器上采集地物目的的电磁辐射信息,判认地球环境和资源的技术。它是60年代在航空摄影和判读的基础上随航天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逐步卫星遥感技术构成的综合性感测技术。任何物体都有不同的电磁波反
2、射或辐射特征。航空航天遥感就是利用安装在飞行器上的遥感器感测地物目的的电磁辐射特征,并将特征记录下来,供识别和判定。把遥感器放在高空气球、飞机等航空器上进行遥感,称为航空遥感。把遥感器装在航天器上进行遥感,称为航天遥感。完成遥感任务的整套仪器设备称为遥感系统。航空和航天遥感能从不同高度、大范围、快速和多谱段地进行感测,获取大量信息。航天遥感还能周期性地得到实时地物信息。因而航空和航天遥感技术在国民经济和军事的很多方面获得广泛的应用。例如应用于气象观测、资源考察、地图测绘和军事侦察等遥感技术是从远距离感悟目的反射或本身辐射的电磁波、可见光卫星云图红外线,对目的进行探测和识别的技术。例如航空摄影就
3、是一种遥感技术。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大大推动了遥感技术的发展。当代遥感技术主要包括信息的获取、传输、存储和处理等环节。完成上述功能的全套系统称为遥感系统,其核心组成部分是获取信息的遥感器。遥感器的种类很多,主要有照相机、电视摄像机、多光谱扫描仪、成象光谱仪、微波辐射计、合成孔径雷达等。传输设备用于将遥感信息从远距离平台(如卫星)传回地面站。信息处理设备包括彩色合成仪、图像判读仪和数字图像处理机等。任何物体都具有光谱特性,详细地讲,它们都具有不同的吸收、反射、辐射光谱的性能。在同一光谱区各种物体反映的情况不同,同一物体对不同光谱的反映也有明显差异。即便是同一物体,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由于太阳光
4、照射角度不同,它们反射和吸收的光谱也各不一样。遥感技术就是根据这些原理,对物体作出判定。遥感技术通常是使用绿光、红光和红外光三种光谱波段进行探测。绿光段一般用来探测地下水、岩石和土壤的特性;红光段探测植物生长、变化及水污染等;红外段探测土地、矿产及资源。此外,还有微波段,用来探测气象云层及海底鱼群的游弋。1:初期发展1839-18571858年用系留气球拍摄了法国巴黎的鸟瞰像片1903年飞机的发明1909年第一张航空像片一战期间1914-1918:构成独立的航空摄影测量学的学科体系二战期间1931-1945:彩色摄影、红外摄影、雷达技术、多光谱摄影、扫描技术以及运载工具和判读成图设备2:当代遥
5、感1957年:前苏联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20世纪60年代:美国发射了TIROS、ATS、ESSA等气象卫星和载人宇宙飞船1972年:发射了地球资源技术卫星ERTS-1后改名为LandsatLandsat-1,装有MSS感器,分辨率79米1982年Landsat-4发射,装有TM传感器,分辨率提高到30米1986年法国发射SPOT-1,装有PAN和XS遥感器,分辨率提10米1999年美国发射IKNOS,空间分辨率提高到1米3:中国遥感事业1950年代组建专业飞行队伍,开展航摄和应用1970年4月24日,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75年11月26日,返回式卫星,得到卫星像片80年代空前活跃,六
6、五计划遥感列入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1988年9月7日中国发射第一颗“风云1号气象卫星1999年10月14日中国成功发射资源卫星14:遥感技术应用与范围遥感技术广泛用于军事侦察、导弹预警、军事测绘、海洋监视、气象观测和互剂侦检等。在民用方面,遥感技术广泛用于地球资源普查、植被分类、土地利用规划、农作物病虫害和作物产量调查、环境污染监测、海洋研制、地震监测等方面。遥感技术总的发展趋势是:提高遥感器的分辨率和综合利用信息的能力,研制先进遥感器、信息传输和处理设备以实现遥感系统全天候工作和实时获取信息,以及加强遥感系统的抗干扰能力。遥感按常用的电磁谱段不同分为可见光遥感、红外遥感、多谱段遥感、紫外遥感
7、和微波遥感。1、可见光遥感:应用比拟广泛的一种遥感方式。对波长为0.40.7微米的可见光的遥感一般采用感光胶片图像遥感或光电探测器作为感测元件。可见光摄影遥感具有较高的地面分辨率,但只能在晴朗的白昼使用。2、红外遥感:又分为近红外或摄影红外遥感,波长为0.71.5微米,用感光胶片直接感测;中红外遥感,波长为1.55.5微米;远红外遥感,波长为5.51000微米。中、远红外遥感通常用于遥感物体的辐射,具有昼夜工作的能力。常用的红外遥感器是光学机械扫描仪。3、多谱段遥感:利用几个不同的谱段同时对同一地物或地区进行遥感,进而获得与各谱段相对应的各种信息。将不同谱段的遥感信息加以组合,能够获取更多的有
8、关物体的信息,有利于判释和识别。常用的多谱段遥感器有多谱段相机和多光谱扫描仪。4、紫外遥感:对波长0.30.4微米的紫外光的主要遥感方法是紫外摄影。5、微波遥感:对波长11000毫米的电磁波即微波的遥感。微波遥感具有昼夜工作能力,但空间分辨率低。雷达是典型的主动微波系统,常采用合成孔径雷达作为微波遥感器。当代遥感技术的发展趋势是由紫外谱段逐步向X射线和射线扩展。从单一的电磁波扩展到声波、引力波、地震波等多种波的综合。5:遥感技术的应用1、地质遥感遥感技术应用于大面积的地质灾难调查,可到达及时、详细、准确且经济的目的。在2020年“5.12汶川大地震的后续救援工作中,遥感技术就发挥了突出作用,第
9、一时间提供了地质地貌变化情况,为政府作出正确决策提供了根据。在舟曲泥石流灾祸中,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科研人员就使用遥感技术,重点提取了6条沟谷与泥石流发生有关的信息,得到集水面积、流域平均坡度、流域落差和植被覆盖度等参数。经过分析,科研人员判定出,当地哪些地方仍存在泥石流隐患,哪些地段发生大型泥石流的可能性较小,让前方人员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安排救灾工作。2、林业遥感在林业方面,利用遥感技术能够清查森林资源,监测森林火灾和病虫害。火灾是林业的大敌,利用航空红外遥感技术,不仅能发现已燃烧起来的烈火,而且能够探测到面积小于0.1-0.3小火情,还能及时预报由于自燃尚未起火的隐伏火情。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遥感技术 应用 范围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