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小故事简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国演义》中小故事简介.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三国演义中小故事简介草船借箭三国时期,曹操率八十万大军想要征服东吴。孙权、刘备便打算联手伐魏。孙权手下有位大将叫周瑜,智勇双全,可是心胸狭窄,很妒忌诸葛亮的才干。因水中交战需要箭,周瑜要诸葛亮在十天内负责赶造十万支箭,哪知诸葛亮只要三天,还愿立下军令状,完不成任务甘受处罚。周瑜想,三天不可能造出十万支箭,正好利用这个时机来除掉诸葛亮。于是他一面叫军匠们不要把造箭的材料准备齐全,另一方面叫大臣鲁肃去探听诸葛亮的虚实。鲁肃见了诸葛亮。诸葛亮讲:“这件事要请你帮我的忙。希望你能借给我20只船,每只船上30个军士,船要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靶子,排在船两边。不过,这事千万不能让你家都督知道,
2、否则就不灵了。鲁肃报告周瑜,只讲他不用准备的材料,绝口不提诸葛亮的计划。两天过去了,不见一点动静。周瑜想:他肯定造不好了。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机密地请鲁肃一起到船上去,讲是一起去取箭。诸葛亮吩咐把船用绳索连起来向对岸开去。那天江上大雾迷漫,对面都看不见人。当船靠近曹军水寨时,诸葛亮命船一字摆开,叫兵士擂鼓呐喊。曹操以为对方来进攻,又因雾大怕中埋伏,就从旱寨派六千名弓箭手朝江中放箭,雨点般的箭纷纷射在草靶子上。过了一会儿,诸葛亮又命船掉过头来,让另一面受箭。太阳出来了,雾要散了,诸葛亮命船赶紧往回开。此时顺风顺水,曹操想追也来不及。这时船的两边草靶子上密密麻麻地插满了箭,每只船上至少五、六千
3、支,总共有20条船,总数远远超过了十万支。鲁肃把借箭的经过告诉周瑜时,周瑜感慨地讲:“诸葛亮神机妙算,我不如他。画饼充饥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天气热得出奇,骄阳似火,天上一丝云彩也没有,部队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行走,两边密密的树木和被阳光晒得滚烫的山石,让人透不过气来。到了中午时分,兵士的衣服都湿透了,行军的速度也慢下来,有几个体弱的兵士竟晕倒在路边。曹操看行军的速度越来越慢,担忧贻误战机,心里很是着急。可是,眼下几万人马连水都喝不上,又怎么能加快速度呢?他立即叫来向导,悄悄问他:“这附近可有水源?向导摇摇头讲:“泉水在山谷的那一边,要绕道过去还有很远的路程。曹操想了一下讲,“不行
4、,时间来不及。他看了看前边的树林,沉思了一会儿,对向导讲:“你什么也别讲,我来想办法。他知道此刻即便下命令要求部队加快速度也无济于事。脑筋一转,办法来了,他一夹马肚子,快速赶到队伍前面,用马鞭指着前方讲:“兵士们,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们快点赶路,绕过这个山丘就到梅林了!兵士们一听,仿fo已经吃到嘴里,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很多。乐不思蜀蜀后主刘禅投降后,司马昭设宴招待,先以魏乐舞戏于前,蜀官伤感,独有后主有喜色。司马昭令蜀人扮蜀乐于前,蜀官尽皆堕泪,后主嬉笑自如。酒至半酣,司马昭谓贾充曰:“人之常情,乃至于此!虽诸葛孔明在,亦不能辅之久全,何况姜维乎?乃问后主曰
5、:“颇思蜀否?后主曰:“此间乐,不思蜀也。人们常把乐以忘返或乐而忘本,无故国故土之思,称作“乐不思蜀。这个典故就产生于三国时的洛阳。当时魏军入川,蜀后主刘禅投降,被送到洛阳。司马昭封他为安泰公,赐住宅,月给用度,僮婢百人。刘禅为表感谢,特意登门致谢,司马昭于是设宴招待,并以歌舞助兴。当演奏到蜀地乐曲时,蜀旧臣们油然诵起国破家亡的伤怀之情,个个泪流满面。而刘禅却麻木不仁嬉笑自如。司马昭见状,便问刘禅;“你思念蜀吗?刘禅答道:“这个地方很快乐,我不思念蜀。他的旧臣谷正闻听此言,连忙找个时机悄悄对他讲:“陛下,等会儿若司马昭再问您,您就哭着回答:祖先坟墓,远在蜀地,我没有一天不想念啊!?这样,司马昭就能让陛下回蜀了。刘禅听后,谨记在心。酒至半酣,司马昭果然又发问,刘禅赶忙把谷正教他的话学了一遍,只是欲哭无泪。司马昭听了,讲“咦,这话怎么像是谷正讲的?刘禅惊奇道:“你讲的一点不错呀!司马昭及左右大臣全笑开了。司马昭见刘禅如此老实,从此就再也不怀疑他。刘禅就这样在洛阳安泰地度过了余生,传下了这令人捧腹的“乐不思蜀典故。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