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人事档案管理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关人事档案管理论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有关人事档案管理论文有关人事档案管理论文人事档案是人才信息摘要的重要载体和;,也是考核任用干部的重要根据。下面是学习啦我为大家整理的人事档案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人事档案管理论文范文一:人事档案管理的窘境与出路摘要:人事档案管理具有重要的价值,但现行的人事档案管理在思想认识、制度建设、业务管理、信息化程度等方面还存在众多问题,影响人事档案功能的发挥,亟待改良。提高认识,健全制度,规范管理,推进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和社会化,是必由之路。关键词:人事档案;问题;对策;信息化;社会化中图分类号:G2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074(2020)05-0173-03一、人事档案管理的价值人
2、事档案是机关、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在人事管理活动中构成的,记录相关人员个人的自然情况、思想品德、社会经历、专业水平、业务能力、历史和现实的表现以及奖励处罚情况的,由有关机构统一整理、保存起来用以备查的原始材料。1人事档案管理对社会经济发展与个人利益的促进具有重要的价值。其价值主要体如今下面几点: (一)人事档案全面反映相关个人的思想-表现、喜好特长、学习工作经历以及赏罚情况。其中的登记表、自己鉴定、履历表等等,充分反映了有关人员的经历、家庭和社会关系;而年度考核,则记载着个人不同时期的现实表现和组织的评价;入-、入团、提职、晋级等原始材料,则是个人在组织教育培养下成长的佐证;工作情况的考核、赏罚
3、与科研成果的登记,是个人工作能力、成绩奉献、技术特长的充分展现。2 (二)人事档案也就是人事文件材料,它是按照一定的程序保存起来以备查。在人事管理活动中,出于管理需要,反映个人情况的文件材料需要十分保存,这就构成档案。人事档案以个人姓名为特征组成的专卷或专册,这是由人事档案的构成特点与作用决定的。人事档案管理所具有的现实性、真实性、动态性、机密性的特点,使之成为各级组织考察、了解和正确使用人员的重要根据。3因而,管好用好人事档案,对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人事档案信息是一种重要的公共信息资源。它记载了个人学习工作的历史发展与现实表现等各方面情况,使得全面了解和正确选拔人才
4、得以实现。加强人事档案管理显然有助于提高人事工作效率和质量,有助于全社会的人才调配,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二、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国现行的人事档案制度是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和干部制度的产物。它作为一种公共管理工具,对干部管理和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作出了历史性的十分重要的奉献。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不断加快,人事档案管理的一些弊端也逐步显现。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一)对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长期以来,一些工作人员甚至单位领导以为人事档案管理只是保管档案的事务性工作,只要能应付查档和外调就能够了,没有充分认识到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价值。这种观念严重制约了人事档案
5、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提高。有些单位,就连人员、经费、场所都没有保障,更谈不上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提高。目前,由于很多用人单位根本不用调档,相关人员以为只要有工作素质和创新能力,有发挥才华的舞台就能够,人事档案可有可无。还有一些单位采用重新建档的做法引进人才,使得一些求职者根本不管本人的人事档案。此外,档案管理投入偏低,经费投入缺乏,档案室设施不够,且多数档案室建设不标准、不规范,保管条件比拟差,柜架配备不到位,库房条件简陋。4迄今为止,全国还有一些管档单位没有配备专用库房,相关设备陈旧,管理手段落后,档案检索主要靠传统的手工操作。 (二)人事档案的相关制度不健全,管理分散,从属混乱。就我国总体而
6、言,人事档案大多是由用人单位来保管。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流动人口增加,再加上对人事档案的认识不到位,分散多头现象在人事档案管理中屡见不鲜。有的由过去的单位保存,有的由如今的单位保存,还有的由人才沟通中心保存,处于一种分散的管理状态。而人事档案管理牵涉到多个主管部门,职能穿插,权责不明,管理分散,从属混乱。有些基层单位档案材料采集不齐,收集不科学,立卷不规范,檀卷质量不高。目前不少单位的人事档案挂靠劳动人事部门,大都没有专职人员分管人事档案工作,人事档案长期无人整理,根本做不到鉴别认真、分类准确、归档齐全完好、目录清楚、编排有序、装订整洁的要求,存在零乱无序、死档弃档、虚假档案、人档脱节、档案
7、克隆等现象,严重影响了人事档案的真实性和严肃性。5 (三)人事档案管理人员业务能力偏低,管理手段落后。人事档案管理具有较高的专业性,而多数档案管理员对业务不熟,专业知识缺乏,责任心有待提高,敬业精神有待加强,加上管档人员更换频繁,后续培训跟不上,致使管档人员的工作状态差,分类混乱,数据不准。6而且,人事档案的管理手段也陈旧落后,目前,调阅档案时大多采用手工操作,反复使用原件,经常造成纸张揉皱破损和字迹褪色现象,档案的完好与安全缺乏保障。 (四)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不高,资源利用率低。人事档案的利用大多是被动性的,缺乏主动精神,只是等待查阅和调动。利用材料主要是-团材料和工资调资方面的,真正
8、用于人才选拔,培养开发及预算等方面的较少,没有发挥人事档案应有的作用。另外,人事档案查找方式落后,检索工具单一,严重限制了其信息服务和沟通功能的发挥,人事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遭到制约。7近年来,固然科技手段在更新,计算机水平在提高,但有些先进的技术手段还没有广泛应用于人事档案管理,资源浪费严重,工作效率亟待提高。 (五)现行的人事档案管理限制了人才的合理流动。人才资源也是社会生产力,社会迅猛发展的重要基础就是最大限度地开发人力资源。假如人才不流动,甚至被搁浅埋没,就会造成资源浪费,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现行人事档案管理随意性大,有关个人的操行和工作鉴定全凭主管领导的偏好而定,当事
9、人却全不知情。这样,容易产生单位负责人借此压人、整人的情况。还有基于私人利益的考量,千方百计篡改档案。三、人事档案管理的完善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增加投入,进一步夯实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基础。领导重视是做好档案工作的重要保证,应将档案管理工作摆到重要位置,定期或不定期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基于目前人事档案意识普遍不强的状况,当务之急是加强档案宣传,加强档案意识。档案工作要有专门的经费预算,以保障人事档案的维护、抢救及信息化建设;要搞好综合档案室的规范化建设,注重通风、采光、防盗、防虫、防潮、防火等设施配套,添置空调、电脑、扫描仪、监视器等设备,8努力提高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程
10、度,保障档案利用的安全与高效。 (二)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档案人员的政治觉悟与业务水平的高低决定档案工作质量的好坏。因而,要配置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并对他们进行及时培训,这非常重要。要配置政治素养和文化水平高、工作责任心强的人员担任档案管理人员,并注重培训。在新的历史时期,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应愈加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心、严明的政治纪律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担当起人事档案管理的重任。人事档案管理人员不但要有埋头苦干的工作精神,还要全面学习业务知识,熟练把握和运用当代化管理手段。 (三)健全制度,进一步规范档案管理。人事档案的规范化管理的可靠保证是相关制度的完善,因而,各单位要及时建立健全一套
11、完好科学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以保证人事档案工作逐步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真正发挥人事档案的作用。为了避免档案的丢失、改动,必须建立健全人事档案工作目的管理考核制度和责任追查制度,严格手续,有效地制约造成档案泄密、涂改等人为因素。9对档案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的,要及时解决,要严格追查相关人员的责任,以保证人事档案管理的规范有序。 (四)加强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推进档案管理的当代化。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来进行人事档案管理创新,实现档案信息的社会分享。而要实现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人事档案管理电子化则是第一步要实现的。即,要把原先的纸质型档案转换成电子型档案,将人事档案有关信息输入计算机,通
12、过电子手段建立个人信息体系,并建立准确、完备的人事信息数据库,通过办公自动化网络系统,建立综合信息,实现无纸化办公、无纸档案与纸质档案互相结合。10 (五)改革人事档案的宏观管理机制,实现人事档案管理的社会化。国家要制定有关人事档案管理的政策和制度,努力建设面向社会的开放型的人事档案管理形式。这种形式实际上是一种社会化的管理形式。该形式建立了具有较强社会性的人事档案管理机构,面向社会,能够为整个社会提供人事档案服务,有利于人才的合理流动。传统的人事档案的采集、处理和提供利用往往由各单位内部人事机构行使,人事档案;仅限于本机构人员,内容也较简单;而社会化的人事档案管理机构,其;要能够是社会各类人
13、员,档案内容也丰富多样。传统干部档案工作由组织、人事部门管理,工人档案由劳动部门管理,但新的用人制度打破了传统干部、工人的身份界线。传统的干部档案、工人档案正逐步被以职业特点为标志的国家公务员档案、医生档案、老师档案、职工档案等所替代,11当前,我国各行各业的的人事档案都在走向社会化,这种变化是顺应时势的。综上所述,人事档案管理是一项长期重要的工作,要在改革创新的经过中不断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更大奉献。参考文献: 1王爱荣.关于我国人事档案管理改革若干问题的讨论J.黑龙江档案,2020(1). 2王英玮,张秋燕.关于改革我国人事档案管理机制的几点建议J.档案学通讯,2020(
14、4). 3王英玮,陈晓,张秋燕.关于人事档案管理改革指导思想的理性考虑J.北京档案,2020(3). 4王爱荣.关于我国人事档案管理改革若干问题的讨论J.黑龙江档案,2020(1). 5昌韬.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改良策略的考虑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1). 6李海燕.当前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兰台世界,2020(增刊). 7戴春波.当代化管理人事档案管理的必然出路v黑龙江档案,2020(3). 8王爱荣.关于我国人事档案管理改革若干问题的讨论J.黑龙江档案,2020(1). 9王英玮,陈晓,张秋燕.关于人事档案管理改革指导思想的理性考虑J.北京档案,2020(3). 1
15、0王爱荣.关于我国人事档案管理改革若干问题的讨论J.黑龙江档案,2020(1).人事档案管理论文范文二:试论人事档案的管理与利用【摘要】本文针对在人事档案管理和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成强化有关人事档案的概念及管理意识、了解有关人事档案知识的建议,这对人事档案的管理与科学的利用起到重要的作用。【关键词】人事档案内容;鉴别利用人事档案是组织人事等部门根据-的有关政策,在培养、选拔和任用干部等工作中,构成的记载个人经历、政治思想、品德作风、业务能力、工作表现、工作实绩等内容的文件材料,是历史地、全面地考察了解和选拔使用干部的重要根据,是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中组部的(干部档案工作条例),人事档案
16、管理包括:档案管理的体制、机构和职责;档案的内容和分类;档案的管理范围;档案材料和采集、鉴别与归档;档案的保管与保护;档案的提供利用;档案的转递等。人事档案作为国家档案中的一种特殊的档案,根据中央组织部及国家档案局的要求,在档案管理中有其完好的管理形式和管理制度,对档案材料的采集、鉴定、整理、查阅、保管范围以及转递程序都有原则上的要求,确保了人事档案的完好与安全,从规章制度上杜绝了涂改、撤换、销毁、伪造等违法违规事件的发生,保障了档案材料本身的原始性和真实性,保障了人事档案的利用价值。人事档案不仅是考察了解和选拔干部的重要根据,更多的利用于人事工作中。档案作为记录个人经历,政治相貌,品德作风等
17、内容的重要材料,在现阶段仍发挥着凭证、根据和参考的作用。如调动工作、出国政审、评定职称、求学、公证、出具各类人事证实等,办理退休、缴纳社会养老保险金等问题上,个人档案记录的工龄、工资、待遇、职务、参保时间等都将成为主要根据。1.人事档案内容和分类档案的内容分为十类:第一类履历材料:履历表、简历表,干部、职工、老师、医务人员、军人、学生等类人员登记表,个人简历材料,更改姓名的材料。第二类自传材料:自传及属于自传性质的材料。第三类鉴定(含自己鉴定)、考核、考察材料。以鉴定为主要内容的各类人员登记表,组织正式出具的鉴定性的干部表现情况材料;作为干部任免、调动根据的正式考察综合材料;考核登记表,干部考
18、核和民主评议的综合材料。第四类学历和评聘专业技术职务材料。学历、学位、学绩、报考高等学校学生登记表、审查表、毕业登记表、学习和培训结业成绩表、学历证实材料、选拔留学生审查登记表;培训和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表,专业技术职务考绩材料,聘任专业技术职务的审批表等材料。第五类政治历史情况的审查材料。包括甄别、复查材料,审查结论、上级批复及有关的根据材料;入-、入团、参军、出国等政审材料;更改民族、年龄、国籍、参加工作时间等的组织审查意见,上级批复以及所根据的证实材料。第六类参加中国g产-、共青团及民主-派的材料。第七类奖励材料。包括科学技术和业务奖励、英雄模范先进事迹、各种先进人物登记表、嘉奖、通
19、报表扬等材料。第八类处分材料。违犯-纪、政纪、国法等处分决定(免予处分的处理意见),查证核实报告,上级批复,本人对处分的意见和检查;法院审讯工作构成的判决书等。第九类录用、任免、聘用、转业、工资、待遇、出国、退(离)休、退职等的登记表、呈报表、审批表、审批材料;各种代表会代表登记表。第十类其他可供组织上参考的材料。包括有残疾的体检表,残疾等级材料,因公受伤的证实材料;讣告、悼词;年度思想总结、小结,大中专毕业报到证等材料。2.档案材料的;与采集档案材料主要;、采集及补充约有下面途径: (1)通过组织、人事部门采集职工工作中构成的档案材料。 (2)通过教育院校、培训部门采集学生登记表、报考登记表
20、、毕业生登记表、学习成绩表、学位审批材料、学历证实、培训结业成绩、鉴定等材料。 (3)通过所在单位采集在-、团组织建设中构成的入团材料、已批准转正的中国g产-入-志愿书、入-申请书、转正申请书、自传、政审材料、-员登记表、个人总结、退-等组织意见材料。 (4)通过评定专业技术资格部门,采集评聘专业技术职务(职称)工作中构成的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申报表、专业技术职务考绩材料、聘任专业职务的审批表、晋升专业职务(职称)审批表。 (5)通过有关部门采集表彰奖励活动中构成的先进工作者的登记表、先进模范事迹材料等。 (6)通过纪律检查、监察、司法及有关的行政部门,采集构成的处分决定、免予处分的处理意见、记过
21、材料、查证核实报告、上级批复、个人对处分决定的意见、本人检查、交待材料、通报批评材料,法院判决书,复查甄别报告、决定、上级批复材料。 (7)通过审计部门采集构成的对经济工作中的评价材料,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等材料。 (8)通过科技部门、报刊等采集科研成果及重大影响的论文、著作、译著等的目录。 (9)通过卫生部门采集工作人员因病、工伤、意处事故、致残的体检表、鉴定等有关材料。3.档案材料的鉴别及归档要求为保证档案材料的原始性、客观真实性,保证人事档案的安全与利用,严格控制进档材料的;与采集是必要的,对档案材料的鉴别也是必不可少的:鉴别归档材料,必须根据中央有关文件精神,以有关规定为根据,根据构成材
22、料的历史条件、材料的主要内容、用处及保存价值,确定材料能否归档。对采集、补充的档案材料必须;清楚,甄别材料的真伪及价值,确定材料能否归档。属于归档的材料应真实客观,材料必须文字清楚,对象明确,手续完备,属于成套的材料必须完好齐全,有些材料需经组织审查盖章或本人签字后方能归入档案。归档材料应是原件,一般不得使用复印件代替原件存档。人事档案材料,须统一使用16开规格的办公用纸,不得使用圆珠笔、铅笔、或红色及纯蓝色墨水和复写纸书写。材料转递、归档的经过要符合组织转递手续及程序。4.利用人事档案的有关查阅原则查阅档案单位及查阅人,在其批准权限、职责范围内,因工作需要查阅和借用干部档案,须以(干部档案工
23、作条例)中的查阅原则为根据,遵守档案的提供利用之规定。查阅单位及查阅人应携带填写规范、经单位组织负责人批准并加盖公章的(查阅人事档案介绍信),填写查阅(干部档案审批表)查阅档案,不得凭借调查证实材料介绍信查阅干部档案。凡查阅干部人事档案,利用单位应派中共-员干部到保管单位查阅室查阅,档案一般不外借,如必须借出使用,要讲明理由,经主管部门负责人批准并严格履行登记手续,限期归还,妥善保管,严格保密,不得擅自转借,不准交给无关人员和本人翻阅。查阅干部人事档案一般要求两人或两人以上,查阅档案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保密制度和阅档规定,严禁涂改、圈划、抽取、撤换档案材料;任何个人不得查阅或借用本人及其直系亲属的档案。借用、查阅单位或个人,不得擅自拍摄复制档案内容,因工作需要从档案中取证的,须经档案主管部门同意后,方可办理。复制的档案材料,不得给无关人员观看或自行转递,用毕负责销毁。查阅者不得假公济私,不得泄漏或擅自向外公布档案内容,违者视情节轻重,予以批评直至纪律处分。参考文献: 1杨俊平.(人事档案管理).中国档案2007年5月专刊. 2中央组织部.国家档案局(干部档案工作条例).1991年4月.有关人事档案管理论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