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研究论文.docx
《货币政策研究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货币政策研究论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货币政策研究论文货币政策研究论文从世界各国看,货币当局普遍将维护物价稳定和金融稳定作为主要目的,货币政策愈加关注于物价的稳定。下面是学习啦我为大家整理的货币政策研究论文,供大家参考。货币政策研究论文篇一(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度量)摘要:研究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构成机制,并对区域效应进行度量,能够有效提升货币政策的效力,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研究了区域货币政策构成的原因、货币区域效应度量,以及怎样合理解决货币区域效应等问题。关键词: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度量传统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是建立在区域经济、金融机构同质性和统一性基础上的。但是,在我国货币政策执行的经过中,由于金融构造体系差异化,
2、货币政策在不同的区域就会产生不同的区域效应。同时,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又会进一步加剧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因而,货币政策区域效应构成货币经济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1我国货币区域效应产生的原因1.1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在同一经济体系的不同发展阶段,总供应曲线的斜率存在很大差距,固然施行的是相通的货币政策,但政策产生的区域效应却存在着很大的不同。西方国家在发展的经过中,由于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相对平衡,在不同区域内的货币政策效应是类似的,但仍然难以避免货币区域效应存在。在我国经济发展的经过中,我国东部、中部以及西部在市场开放程度以及经济发展水平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导致统一的货币政策在不同区域内产生了不
3、同的效力。从总体上看,我国东部地区市场经济发展比拟完善,市场经济发展对资金的需求也比拟旺盛,当贷款利率不下跌时,相比于经济相对发展落后的西部地区对投资的促进作用要大。1.2地方政府间的博弈影响金融资源的配置在我国进行社-义经济建设的经过中,我国地方政府对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并且这种作用不断加强。各地政府为了促进本地区经济的发展,体现政府业绩,导致不同行政领域内的经济资源争夺不断加剧,进而构成了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格局。地方政府间的这种竞争形式集中体如今条块之间的讨价还价时的非合作博弈以及零和博弈上。实际上,中央每一年的信贷总量是有限的,不同地区为谋求本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同地区的
4、地方政府必定会对中央政府提供的信贷资源进行剧烈争夺,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实现中央信贷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科学配置。除此之外,在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之间也同样存在着博弈。当市场经济发展比拟萧条时,中央政府一定会采取比拟宽松的财政政策,推动市场经济发展。这时,地方政府也同样会谋求金融机构的支持,以推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这样在全国整体与地方区域之间就存在着博弈。当市场经济发展整体过热时,中央政府会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这时,地方政府为了推动经济发展,必定不会将中央的政策不遗余力地执行下去。1.3金融传导机制的差异区域经济发展的经过中,地方金融机构发展能否健全,以及金融机构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强弱以及行为
5、调整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目的能否一致,这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以及传导结果有着深入的影响。一方面商业银行会遭到央行货币政策的影响,调整本身的经营行为;另一方面,本身的经营行为,要求企业和居民要调整消费投资行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经过中,商业银行的运作对货币政策作用的发挥特别关键。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经过中,金融机构以间接金融为主,央行货币政策能够实现预期目的,与国有独资银行对货币政策调整的反响的灵敏和有效有关。在我国经济发展的经过中,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国有银行的数量要远远大于经济落后的地区。能够讲国有商业银行遭到政府调控行为的影响比拟大;反之,则货币政策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影响也比拟大。2我国货币政策区域
6、效应的度量2.1估计动态货币政策乘数根据时变参数的状态空间估计法,构建如下模型。本文在研究的经过中主要选取了我国1985年到2000年的数据,其主要原因在于1984年起中国人民银行开场行使专业的中央银行职能,基础货币正式成为金融统计量。估计结果表明,自从1990年以来,我国的货币政策乘数一直处于上升阶段,而到了1997年则处于下降阶段。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不难得知,19931995年间我国经济发展经历了比拟严重的通货膨胀时期,而在19982000年间我国经济发展则处于通货紧缩时期。由以上的分析我们能够指出:货币政策效力在通胀时期明显加强,而在通过紧缩时期则会明显减弱,这与凯恩斯理论不谋而
7、合。2005年以后我国货币政策成熟度明显处于上升趋势,这主要归功于央行调控货币供给量、调节商业银行流动性水安然平静引导货币市场利率能力得到很大提高。2.2动态货币政策乘数的区域差异本文在进行研究的经过中根据传统的划分方法把我国划分为东部经济区、中部经济区以及西部经济区三大区域。文中使用的所有数据全部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M2的数据全部来自于(中国金融统计年鉴),是全部金融机构存款总额加上各地区现金净投放和回笼。经过计算分别得到我国不同经济区域内的动态货币政策指数。从整体上看西部地区的货币政策乘数是0.1035远远低于东部地区的0.29799和中部地区的0.2689。通过数据我们能够得出,在我
8、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经过中,货币政策的影响明显存在。3兼顾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货币政策调控建议3.1加快区域货币市场建设化在我国进行经济建设的经过中,要着重加强经济发展落后区域的货币市场容量,为货币发挥市场作用奠定基础。为了提高货币市场容量,央行能够根据这些区域经济建设的实际情况积极拓展银行间同业拆借的市场规模,能够根据地方实际情况放宽金融机构的准入条件,引导一批条件比拟符合的银行以及金融机构参与银行间的拆借市场。除此之外,为了不断扩大市场规模,必需要建立全国统一的票据市场,主要是由于,只要在统一的市场环境的基础上,政府货币部门才能够灵敏运用贴现的工具,配合其他的货币工具,实现对货币基础有目的的有效
9、调节,这样才能够有效提高货币的内部传导效率。为了推动我国票据市场的快速发展,政府有关部门要制定明确的鼓励措施和优惠政策,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对票据业务的需求,以推动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3.2适度加快我国利率的市场化进程,提高市场主体对利率的敏感性在发展成熟的市场经济体系当中,利率作为资本使用所要付出的成本,在货币政策传导经过中特别关键。因而,我国政府应该大力加强我国金融市场,尤其是货币市场建设。政府要采取措施解决不同经济区域货币市场和金融市场之间的壁垒,推动构成统一的全国范围内的市场利率,建立起科学利率构造。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热的时期,央行能够依靠灵敏的货币政策引导市场提高资本使用利率,当市场经济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货币政策 研究 论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