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贫困地区农村养老需求论文.docx
《有关贫困地区农村养老需求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关贫困地区农村养老需求论文.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有关贫困地区农村养老需求论文有关贫困地区农村养老需求论文中国正在步入老龄化社会,在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义建设中,养老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尤其是中国农村的养老问题,已成为影响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下面是学习啦我为大家整理的贫困地区农村养老需求论文,供大家参考。贫困地区农村养老需求论文范文一:浅析中国贫困地区养老保障形式探索论文关键词:贫困地区;社会保障;形式;农民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国定贫困县麻城市现行养老保障面临的问题进行调查总结,并从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视闲分析养老保障有效需求缺乏的原因,结合我国村民自治理论创新提出村民自治型养老保障形式,在分析其可行性后以为:该形式对我国贫困
2、地区养老保障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020年年末全国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人数为559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24万人。全年共有512万农民领取了养老金,比上年增加120万人。全年共支付养老金56.8亿元,比上年增加42%。我国养老保险金的缺口按世界银行的测算将构成债务约3万亿元。60岁以上的老人已占农村总人口的10.2%,随着老龄化的到来,这一比例将进一步增加,农村养老保障压力将进一步加大。现行农村大部分地区养老保障形式的选择仍停留在试点探索阶段,尤其是贫困地区养老保障的运作处于真空区。理论界对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构建仍未构成共鸣,贫困地区养老保障建立更是难中之难。因此怎样在贫困地区构建有效的
3、养老保障形式对于其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贫困地区养老保障大概情况1994年(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和2001年国家(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20))的制订施行使老少边穷地区592个国定贫困县相貌焕然一新,贫困地区的经济、文化、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农村贫困人口也由1978年的2.5亿人减少到2007年的1479万人。与此同时,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凸现,贫困地区老龄化间题尤为突出,贫困地区养老保障的建立迫在眉睫。农村养老保障从20世纪80年代初试至今完善创新阶段,养老保障年金;主要强调个人缴纳为主,集体、国家为辅,实行中央、地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统
4、账形式,而实际则是按商业保险的运作形式,养老保障年金;走个人单方负担,实行个人账户积累形式。伴随着城市化进程我国基尼系数由1978年的0.21上升至2020年的0.51,城乡居民收人比已从1983年的最低点1.82:1上升至2007年的3.33:1,2020年两者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态势,相对贫困问题日益严重,养老保障金自筹已不现实。且国家社会保障费用在城乡间分配极不平衡。城市人均社会保障支出占人均GDP的比重为15%,而农村只要0.18%,城市享受的社会保障费用支出是农村的90倍之多,农村仍有6000万左右的贫困农民得不到任何救助。二、贫困地区现行养老保障面临的问题1985年大别山革命老区麻城
5、市农民年人均纯收人仅为254元,在国家重点扶贫政策的推动下,2007年麻城市农民年人均纯收人到达2756.42元,22年间同比增长约11倍,年均增长仅为5%,且仅为同期全国农民年人均纯收人4140.36元的66.57%,农民年人均纯收人仍处于较低水平。通过对该市三镇共7个行政村4个自然村涉及人口近1.2万人(直接被访87户,其中421家庭11户,五保家庭10户,60岁以上老人116人,40岁到60岁151人,40岁以上文盲73人,小学学历162人,初中学历68人,高中及以上学历37人,人均耕地一直在0.86亩左右)以养老保障的现状与面临的问题为中心话题的调查走访,由SPASS15.0软件统计得
6、到贫困地区养老保障面临的主要问题为:对农村养老保障相关知识、政策、法规知之甚少;一代人已过投保年龄(专指五保户和两代户);两代人已过投保年龄(专指三代和三代以上户);无足够投保资金;投保容易受保难,存在欺骗嫌疑;子女养老、土地保障足以养老;感觉意义不大,听天由命;养老保障金低,难以维持正常的生活;本人有足够能力养老等。其参选户数分别为:71,27.54,56,22,39.43.17.11;所占比例分别为:81.61%,31.03%,62.07%,64.37%,25.29%.44.83%,49.43%,19.54%,12.64%。三、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视闭下贫困地区养老保障有效需求缺乏分析1
7、.经济学贫困地区经济正逐步由传统的小农经济向以打工经济为主体、新型小农经济为补充的格局转变,户均绝对收人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较之城镇经济的发展仍相对缓慢滞后,相对贫困、绝对贫困并存。一方面这种经济基础比拟薄弱,尤其在出现金融危机、自然灾祸、疾病等情况下,农户很可能再次陷人贫困或极度贫困。另一方面贫困地区人均受教育的年限仍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人力资本投资缺失直接限制其收人水平的提升。在个人和家庭可支配资金还不充裕的情况下,一方面个人和家庭低收人的马太效应使得现行商业养老保障彰显门槛过高,直接导致农户对社会养老保障的有效需求缺乏。另一方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和追求上升到一个新高
8、,众多理性农民不再死储蓄,转而加大改善生活、关注健康的投资,直接替代了对养老保障的需求。2.社会学80后啃老现象严重,养老保障意识较为淡薄,缺乏对养老保障的迫切需求,更趋向于即期消费。老一代则肩负扶持下一代和奉养上一代的责任,虽曾考虑几十年后的本身养老问题,但低且不稳定的打工、务农收人使他们经常穷于远期规划,养老保障似乎是水中月经常被搁浅。众多证据表明:农村空巢老人已成为中国社会中最为弱势的群体,理应是当下养老保障的主体,但高达39.3%的老人生活贫困,45.3%的农村老人以为生活得不到保障。土地是农村养老的重要物质资源之一,土地规模大小、土地产出状况、土地收益等都直接决定土地养老保障功能的大
9、小。贫困地区多为老少边穷地区,城镇化程度低,土地毁坏程度相对较低,且80后不懂农活,使得老一代和空巢老人的人均实际使用土地规模增加,土地作为老一代农民最低养老保障仍有较大前景。3.人类学贫困地区社会秩序主要靠老人的权威、教化以及乡民对于社区中的规矩和传统的习惯来保证,通常法律让位于礼治。孝敬父母是中国的传统美德,这也使得家庭养老在农村养老中始终发挥桥头堡的作用。相伴而生的养儿防老、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文化思想对农村的影响根深蒂固,对于养老的责任在认知上始终坚持以为是子女的义务而非国家养老保障体系。在近30年打工经济冲击下,无数精英从农村流出,削弱了农业生产的中坚气力,更削弱了地方文化的根基。代
10、沟消失,老人内心的孤单感、遗弃感加强,老人变更消费观念留一手,衍生出节制生育、崇尚自求多福、自己积极养老的文化理念,积极开拓养老的社会化空间正成为时代的潮流。四、贫困地区养老保障形式创新1.村民自治型养老保障形式国内外现行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形式按资金筹集和供应方式的不同划分大致有社会保险型、福利型、国家保险型、强迫储蓄型四种。我国学者对这四种社会保障形式在中国农村的适用性研究上以为:社会保险型与我国现行生产力状况相适应,能够作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主要选择;强迫储蓄型可作为较发达的农村地区社会保障的补充形式,不具普适性;国家保险型在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可小范围、阶段性地选择该形式。我国农村经济发
11、展的不平衡性、历史文化的复杂性、教育医疗水平的差异性等国情,由阿罗不可能定理知不可能有统一的养老保障形式普适于中国农村。基于以上分析,笔者从我国农村基层自治中似乎找到一种有效的养老保障方案村民自治型养老保障制度,该制度主导思想为:以村为单位建立养老保障经办中心,村民缴费为主、国家为辅、村委会有效介入,村民民主协商最低缴费档次和受保额度。2.村民自治型养老保障形式可行性分析首先,覆盖面广。该方案施行灵敏、简洁易行,全国农村行政村均可试行,它将中国目前农村试行的养老保险具有明显的社区性与民主政治严密结合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使社会养老保障能惠及农村地区的每一个农民。其次,养老保障管理效率高、交易成本
12、低。省去建立庞大的管理机构、雇用大批专业技术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导致的巨额管理费用,省去调查农户经济状况、消费水平等交易成本,间接增加养老保障金的;。再次,提升贫困地区社会互助水平。自治型养老保障制度将推动村委会从传统管制型向服务型角色转变,有利于改善干群关系、加强村民间凝聚力,构建和谐农村。最后,提高村民对养老保障的认同感。自治型养老保障机构是由村民介入创立,资金来自村民、集体、国家转移支付,资金的保值增值风险由国家指定机构负责,养老保障金的筹发主要由村民协商确定,这种充分强调国家责任、村民介入的做法必将提升村民对养老保障的认同感。五、结语农村养老保障问题一直是近年来学术界研讨的热门问题之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有关 贫困地区 农村 养老 需求 论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