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实习报告600字.docx
《自然地理实习报告6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地理实习报告600字.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自然地理实习报告600字自然地理学地理学分支之一。是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构造、功能、动态及其空间分异规律的学科,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下面由我给大家共享一些关于自然地理实习报告,方便大家学习,希望能够帮到你。自然地理实习报告600字一一、实习目的1.了解地下溶洞的构成经过2.了解石菊花、石笋、石钟乳、石柱、石幔帘和边石坝的构成条件和机制3.溶洞构成相关地质现象的观察和分析二、实习内容1.简介:瑞晶洞位于浙江临安市昌化地区的石瑞乡蒲村。东距杭州130公里,南邻千岛湖125公里西离黄山166公里,北连天目山国家自然保护区51公里。该洞洞体呈垂直状,异常高大。第一洞厅垂直高度达82米,堪称
2、国内第一,洞内岩溶景观密度大、品种齐全,尤其是洞内有着大量的“石花,大大小小的石花布满洞顶,使瑞晶洞成了世上罕见的地下花园。2.地下溶洞的构成经过3.石菊花、石笋、石钟乳、石柱、石幔帘和边石坝的构成条件和机制(1)石菊花石菊花是石灰岩溶洞的特有品种,在洞内有着大量的石菊花。大大小小的石菊花布满洞顶,形态各异。石花的化学成分为碳酸钙,由针状、细柱状晶体组成,其多直接长在石灰岩石上。石化是包气带毛细渗水的产物,即含碳酸钙的地下水通过岩石缝隙缓慢从岩石中渗出,碳酸钙中氧气不断溢出,构成结晶。(2)石笋、石钟乳、石柱洞中长着高大的石笋和石钟乳。石笋是直立在洞里的尖锥体。当饱含着碳酸钙的水通过洞顶的裂隙
3、滴至洞底,由于在洞穴内有时温度较高,水分蒸发,水中二氧化碳溶解量减少,钙质析出,沉积在洞底,日积月累自下向上生长的就构成了石笋,自上而下生长的则构成了石钟乳。洞中还能看到几根石柱,贯穿底部和顶部。这是由于石笋和石钟乳不断生长,最后连在一起构成了这种柱状物。(3)石幔帘在溶洞的四厅中我看到一幅壮观的场面,一高达30米左右的“接天帷幔矗立在厅中,那是有一连串层次的石莲台、石瀑布构成的石幔。洞厅中还挂着一连串的石旗和石帘。石幔是由于浸透的水中碳酸钙沿溶洞壁向下沉淀成层状堆积而成,其形状如布幔。(4)边石坝在洞底出现了一些隆起的像河坝一样高为几厘米至几十厘米的垄岗状地貌,这就是边石坝。它是由浸透水中的
4、碳酸钙沉积而成的4.溶洞的塌陷、断裂构造、石柱的错断现象溶洞构成后,由于某些地段发生了稍微地壳运动,洞厅中被水侵蚀过的层面发生了塌陷;地壳的下沉使本来在同一平面的岩层被拉伸,构成了断裂构造;本来笔直的的石柱也由于地壳的下沉,导致中部被拉伸而断裂,这就是石柱的错段现象。三、实习总结这次实习我收获颇丰,不仅见到了美丽的溶洞地貌,感遭到了美妙的大自然风光,也进一步了解了地下溶洞的构成经过以及溶洞的一些代表性地貌和构成机制。此外,这次野外实习锻炼了我的实践动手能力,我学会了对地貌的观察,内容的描绘,数据的记录等野外工作方法。自然地理实习报告600字二一、实习时间20_年x月x日二、实习地点翠华山三、实
5、习目的1、温习地质罗盘的使用,利用地质罗盘测量岩层的产状和确定目的物的方位角;2、观察山崩地貌,解释各种山崩地貌的构成原因;3、认识山地土壤的特点,分析山区土壤的构成原因;4、了解山地水文特征,把握堰塞湖的构成机制。四、实习仪器地质罗盘、手持GPS、数码相机五、实习内容1、实习区域大概情况本区位于西安市长安区秦岭北麓,距西安市区20公里,主峰终南山海拔2604米,总面积32平方公里,是我国山崩地质作用最为发育的地区之一。山崩地貌类型之全,构造之典型,保存之完好,规模之宏大,旅游价值之高,经陕西省科技情报研究所检索,国内外罕见,素有"中国山崩奇观""地质地貌博物馆&
6、quot;之美称。翠华山旅游景区由碧山湖景区,天池景区和山崩石海景区三部分组成。翠华山高峰环列,峭壁屹立,险不可攀,中有一天然水池,称“天池,又称“太乙池或“龙移湫,池水面积约5万平方米。这块终南山的游览胜地上,汉唐两代曾建过太乙宫和翠微宫,是历代帝王祭祀神仙和游乐避暑之所。翠华山山清水秀,景色如画,最引人入胜的是峰顶的湫池。湫池群山环峙,碧波荡漾,清明如镜,纤尘不染。池南的太乙殿,是旧时遇旱祈雨之所。更有吕公洞、黄龙洞,池北的冰洞、风洞、八仙洞等颇有盛名。冰洞在盛夏仍坚冰垂凌,风洞则四季寒风飕飕砭人肌骨。冰洞东南有飞流直下的瀑布,形容壮观。湫池周围。古代曾建很多庙宇,诸如老君庵、圣母行宫等。
7、位于池西的风洞,为山崩遗迹,由宏大花岗岩相抵而成,进入洞中,凉风袭人,顿觉凉快。冰洞由巨石相依而成,虽夏亦有坚冰,四季阴冷刺骨,寒气逼人。池东南有龙涎窝,东北有老君庵、金花洞、玉案峰等名胜,这里风景优美,清雅幽静,为西安远郊夏日避暑,游览胜地。2、地质罗盘的使用地质罗盘由磁针、磁针制动器、刻度盘、测斜器、水准器和瞄准器等几部分组成,并安装在一非磁性物质的底盘上,使用方法如下:a)用地质罗盘测岩石的走向测量岩层走向时,将罗盘的长边(与罗盘上标有NS相平行的边)的一条棱与层面紧贴,然后缓慢转动罗盘(注意:在转动经过中,罗盘紧靠层面的那条棱的任何一点都不能离开层面),使圆水准器的气泡居中,磁针停止摆
8、动,这时读出磁针所指的读数即为岩层的走向。读磁北针或磁南针都能够,由于岩层走向是朝两个方向延伸的,相差180。例如岩层的走向为60或240。b)用地质罗盘测岩石的倾向测倾向时,用罗盘的北端指着层面的倾斜方向,使罗盘的短边(即S边)与层面贴紧,放平,并转动罗盘,转动方法及原则同上,北针所指的读数即为所求的倾向。倾向仅有一个指向,只能用一个数值表示,例如岩层的倾向为150。假若在岩层顶面还是哪个进行测量有困难,可以以在岩层底面上测量,仍用长测望标指向岩层倾斜方向,罗盘北端紧靠底面,读指北针即可。假若测量底面时读北针受障碍,则用罗盘南端紧靠岩层底面,读指S针亦可。c)用地质罗盘测岩石的倾角测倾角时,
9、将罗盘竖起,以其长边贴紧层面,并与走向线相垂直,用中指拨动罗盘,使测斜器上的水准器(长水准器)气泡居中,这时测斜器上的游标所指半圆刻度盘的读数即为倾角。倾角的变化界于0-90之间,如一岩层的倾角为35。d)注意事项在野外测定产状要素,往往只要测量岩层和一切构造面的倾向和倾角,并记录下来。记录的格式:岩层的产状为15035,前者表示倾向,后者表示岩层的倾角。由于走向和倾向相差90,倾向加或减90即为走向,上述岩层的走向是60或240两个数值。这也是为什么一般不记录走向的原因。只要当岩层倾角近于直立时才记录走向。野外测量岩层产状时,必须在岩层露头上测量,不能在滚石上测量,因而要区分露头和滚石。区分
10、露头和滚石,主要是靠多观察和追索,并擅长判定。另外,若被测量的岩层外表凹凸不平,可把记录本平放在岩层面受骗作层面,以便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代表性。假如岩层出露很不完好时,这时要找岩层的断面,找到属于同一层面的三个点(一般在两个相交的断面易找到),再用记录本把这三个点连成一平面(相当于岩层面),这时测量记录本的平面即可。3、3种山崩地貌的构成原因(1)幽谷是在山崩时,由于两边山体同时崩塌并急速向低处堆积,使其阻隔而构成了气流墙,因而,在幽谷内气温低,湿度大,巨石堆积,杂乱无章。(2)山崩是在陡峻斜坡上,不稳定的岩体、土体、碎屑岩层,主要在重力作用下,忽然发生急剧的倾倒、崩落等现象,在坡脚处构成了倒
11、石堆或岩屑堆的现象,称为崩塌(岩崩),规模宏大的崩塌称为山崩。在翠华山地区有两套岩石体系,一是距今19亿年前的变质岩,二是距今1.5亿年前的花岗岩,翠华山的主峰就是由花岗岩体组成的。由于花岗岩性脆,一碰到构造运动就会产生节理、断裂和破碎,所以,自从秦岭断裂构成以后,翠华山的山体也在无数次的构造运动中发育了大多呈直立状态的节理和破碎带。翠华山的节理和破碎带的水平方向与秦岭断裂近乎垂直,是南北走向的,所以当太乙河发育的时候,也就从南至北穿越了节理和破碎带,最终注入护城河。由于翠华山所属的地壳处于不断上升的状态,所以太乙河对它的切割是以垂直侵蚀为主的,在河的两岸构成了陡峻的谷坡,在有的地方,由于河流
12、的侧蚀以及受岩石的节理和破碎带的影响,谷坡变成了上凸下凹的反坡。4、山地土壤的特点及构成原因山地土壤相对于关中平原地区的土壤具有腐殖质丰富,胡敏素和腐殖酸含量相当,富里酸;胡敏酸的特点。除部分坡耕地外,腐殖酸均以活性部分为主,其中胡敏酸的游离度很低,富旦酸的则较高。随海拔升高,土壤腐殖质含量增加,胡敏素比例下降,腐殖酸十分是活性部分明显提高;同一剖面自上而下游离腐殖酸逐步增加。下层与上层、结合态与游离态、耕地和针叶林与灌丛草甸相比,腐殖酸的芳化度增高。构成这种特征的原由于随着山地海拔增高,气温下降明显,山地湿度较关中平原湿度大,并且受植被覆盖率高的影响,造成大量枯枝落叶不能彻底分解,生成大量腐
13、殖质。5、山地水文特征及堰塞湖的构成机制本区域水系属渭河水系,径流量以大气降水、山泉水补给为主。翠华山下的峪,称为“太峪,一条“太河水系,从终南山奔涌而出。其中堰塞湖是被山崩塌陷的巨石堆阻挡所构成。“堰塞湖邻近翠华山顶,称为“天池,或“太乙池、“翠华湖,水域面积13.8公顷,平均水深7米,是秦岭北坡72峪中,仅存的一处堰塞湖。每年夏季,这里湖光山色,风和日丽,游人们垂钓、划船,尽情享受山野清风。而一到冬季,“天池被冻成一面宝镜,将阳光反射在融雪峭壁上,闪烁着晶莹的泪光。天池堰塞湖、甘湫池堰塞湖和大坪堰塞湖。山崩地质形迹和地貌类型保存齐全,十分是山崩凌空面及冰风洞以北的崩塌石海区由于巨石互相叠置
14、,高低错落,植被茂密,通达性极差,加之石体本身的耐受性,遗迹保存的.愈加完好。山崩后山谷两侧构成的垂直断裂面,如同刀削过一样,光滑陡峭,特别险要,气势及其磅礴。天然大坝堵截了太乙河上游的山间流水,在坝后1公里处,构成一个面积为0.14平方公里的天然湖泊堰塞湖。可划船、垂钓等。此湖有“秦岭明珠之称,为秦岭72峪唯逐一处堰塞湖,烟波浩渺,云蒸霞蔚,蔚为壮观。山崩巨石与天池湖光相融,碧峰绿水,奇石异洞,构成一幅人间仙境。当地群众称其为“天池、“水湫池、“翠华湖、“太乙池等。在太乙河上游源头,还有一个堰塞湖甘湫池。甘湫池位于甘湫峰下,面积0.2平方公里,由于水源缺乏,池水严重浸透,现已成干涸之湖,故名
15、甘湫池。甘湫池一带山崩堆积物规模更大,山崩堆积体厚达500多米。据初步测算,整个翠华山山崩堆积物总体积达3亿立方米,山崩遗迹分布范围约5.2平方公里;目前初步开发范围1.5平方公里,主要集中在天池周围。六、总结通过本次实习,使我将书本所学到理论知识与野外实践操作相结合了起来,再次熟悉地质罗盘仪的使用方法,并实地操作了测量岩石走向、倾向、倾角。同时,在行进的途中,利用手持GPS体验了科技的现实运用,增加了实习的乐趣。同学家的互帮互助,增加了班级的凝聚力,是互相间愈加团结,固然野外实习很累,但也乐在其中,收获了很多。自然地理实习报告600字三自然地理学是地理专业中的主干课程之一,它是一门实践性、区
16、域性、地方性很强的科学,并在国民经济与生产建设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自然地理学研究的很多内容、资料、很多程序、环节、很多方法、手段,需要进行大量地实地调查、考证和分析。在教学实践中,自然地理学教学离不开实践教学这一重要环节。自然地理实践教学既是自然地理教学内容的基本组成部分,又是开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建立自然地理时、空方面的思维等方面的重要途径与手段。其目的是通过野外实习与实践活动,验证、落实课堂和书本上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扩展学生的实践科学能力和整体素质,让学生初步把握野外调察和研究的方法。为了更好地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配合自然地理学的理论教学,以及适应省级试点课程“自然地理学教学改
17、革的需要,结合我院21世纪教改项目“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式及其考核指标体系研究,根据地理学科特征和教学的详细要求在野外实践。一、实习目的实习目的是对野外教学工作的总的目的和详细任务的叙述。自然地理野外实习的目的是要使我们得到综合的自然地理野外训练。实习内容包括了地质、地貌、土壤、植物、水文,以及相关的人文地理方面的内容,使我们在较短的实习时间内,能够接触比拟多的和比拟典型的自然地理内容,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弥补课堂教学的缺乏。野外教学突出实践教学的特点,尤其是野外调查的方法和步骤。野外工作方法中,包括地形图的判读,地质罗盘的作用及地质测量,地质地貌现象、植物等的观察与描绘,上述这些方法与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然地理 实习 报告 60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