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教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1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教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教案化学知识是我国初中教育的一门理工类课程,对于中考有着重要的意义,是理综课程之一。对初中生来讲,学好化学的对于中考分数的提高有着宏大的作用。今天我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2021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教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2021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教案1教学目的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2.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3.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教学重难点1.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2.通过探究让学生讨论燃烧的条件及推出灭火的原理。教学工具投影自制的幻灯片、白磷、薄铜片、大烧杯、热水等。教学经过一、提出问题师:火是燃烧的一
2、种现象。在日常生活和过去的学习中,我们曾见过或碰到过很多燃烧的事例,你见到过哪些燃烧的事例吗?请把你知道的告诉大家。学生活动在学生发言经过中,老师介入学生的讨论,同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以鼓励为主的评价,培养学生的介入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师:刚刚同学们非常踊跃地讨论了我们常见到的燃烧现象,比方,篝火晚会、煤气烧菜、奥运圣火、火箭发射等。还有第二单元学过的碳、硫、铁、铝箔等在氧气中的燃烧等。固然燃烧的事例很多很多,但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些燃烧的现象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你知道燃烧的这个共同特征是什么?我们能不能对燃烧下定义呢?讨论老师引导学生从燃烧的现象(发光、发热)和有新物质产生两个方面讨论燃烧
3、的特征,并让学生之间相互讨论沟通,汇报本人的观点,最后构成燃烧的定义。小结燃烧的定义:呵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响。师: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响.燃烧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那么,大家想过没有,什么样的物质在什么条件下才能燃烧?也就是讲.燃烧需要什么条件呢?下面我们一起进行实验探究。二、实验探究1.燃烧的条件。实验l学生分组进行教材中“活动探究的实验。,老师巡视各组,及时肯定学生的正确操作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根据观察到事实得出正确的结论。讨论(投影)(l)由上述实验中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燃烧的事实,讲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2)
4、由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的事实,讲明燃烧还需要什么条件?(3)由本来在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在通人氧气(或空气)后燃烧的事实,再次讲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4)综合上述讨论,可得出燃烧需要哪些条件?师:通过同学们进行的实验探究及问题的讨论,这些事实有力地讲明了,物质燃烧必须同时知足下面三个条件:(1)可燃物(即物质具有可燃性);(2)可燃物要与空气(或氧气)接触;(3)到达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组织学生认识常见物质,例如木材、木炭、酒精、无烟煤等着火点。2.灭火的原理及方法。师:火给人类带来了熟食和暖和,但火一旦失控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同学们你知道生活和生产中通常采用的灭火方法吗?
5、请各小组将你们所知道的灭火方法填人表格,比一比哪个小组知道的最多。(投影)灭火的事例和方法将各小组的讨论结果用投影进行展示评讲。讨论下面请各小组根据物质燃烧的条件,把刚刚灭火的方法进行归类,并想一想它们之间有没有联络。然后归纳小结。小结(1)可燃物跟空气隔绝;(2)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下面。师:你们能否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一下灭火的方法呢?组织学生进行教材中实验7-1的实验。根据实验现象进一步验证了灭火的方法,然后根据这个灭火的原理设计一个简易的灭火器。录像展示生活中几种灭火器:(1)泡沫灭火器;(2)干粉灭火器;(3)二氧化碳灭火器。同时分别介绍它们的灭火原理和适用范围。3.易燃物和易爆物的
6、安全知识。师:每年我国因地下煤矿的矿井内瓦斯爆炸,化工生产的工厂爆炸、烟火爆炸等灾难,造成的经济掳失上亿元,造成人员伤亡上千人!多么怵目惊心数据啊!那么我们作为有知识的青少年,不但要学习知识,还要懂得利用科学知识为民造福,把灾难雕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易矧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除了可燃性气体能发生爆炸外,面粉、煤糕等粉尘也能发生爆炸吗?实验2演示教材中实验7-2注意:该实验中鼓气球与金属罐之间的连按管可稍长一些,人应远离金属罐,以防危险。此实验用的面粉应枯燥,金属罐可用八宝粥空罐等。实验完毕,请同学们观察现象并进行分析。诺同学们浏览教材第132页最后一自然段,总结易删物和易爆
7、物的安全知识。小结(l)在生产、运输、使用和储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时,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绝不允许违章操作。(2)展示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投影:见教材中图7-12所示)课后小结师:学完本课题你应该知道:1.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响叫做燃烧,燃烧需要三个条件:(l)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到达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2.灭火的.原理:(l).消除可燃物或隔离可燃物;(2)隔绝氧气(或空气);(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下面。3.在生产、运输、使用和贮藏易燃物和易爆物时,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绝不允许违章操作。2021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教案2教学目的1.
8、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构造的认识统一起来。2.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些常见的元素符号。3.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其他的信息。教学重难点1.元素符号的记忆及所表示的意义。2.组织本课题的活动与探究,怎样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工具投影仪等。教学经过一、提出问题师:如今社会在不断前进,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饮食讲营养、穿着讲天然,对于吃、用的东西,人们总喜欢问一句:它的组成成分是什么?目前,为健康劝人们补铁、补钙的广告随处可见,这里所讲的“铁、“钙指的
9、是什么?从古至今,人们一直在探索,世上万物最基本的组成成分是什么?经过长期的努力,人们终于知道了自然千千万万物质是由100多种元素组成的。那么,本节课就要来讨论这个问题。提问什么是元素呢?元素和原子有什么区别?谁能讲一讲?二、浏览讨论浏览指导学生浏览课本P7577页的有关内容,组织学生讨论,然后老师边讲解边小结。讲解元素就是具有一样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简单地讲元素就足同一类原子的总称。质疑1既然是氧原子为什么还称氧元素呢?答疑事实正是如此。以氧原子为例,所有的氧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核电荷数)都是8,并且它们的化学性质一样,我们把这一类的氧原子就称之为氧元素。根据原子的核电荷
10、数目进行分类,能够将所有的原子分为109类。每一类原子叫一种元素,共有109种元素。质疑2元素和原子的区别呢?答疑举个例子吧,把蔬菜称为元素,那么西红柿、茄子、土豆等就称为原子,蔬菜只能够论“种不能够论“个,同样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而原子既能够论“种又能够论“个。问题l“乐百氏矿泉水标签上印有水质的成分如下(mg/L):硒:0.013,锶:0.0596,锌:0.00162,钠:18.4,钙:4.69,这里的硒、锶、锌、钠、钙是指元素还是指原子?生:指元素。问题2下述化学反响中:反响物与生成物比拟,分子能否发生了?元素能否发生了变化?、生:分子在反响前后发生了变化。但是元素不变。例如H元素,即
11、核内质子数为1的氢原子,不管在反响物水(H20)中,还足在生成物氢气(H2)中,H原子种类不变即H元素的种类不变。问题3元素能够采用统一的符种类即元素符号来表示,请问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什么?从下表中你还能够总结出什么规律?投影-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和相对原子质量小结1.从表中能够看出,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1)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例氢元-H;碳元素C;磷元素-P;硫元素S;钾元素-K等。(2)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例氯元素-CI;钙元素Ca;镁元素-Mg;铁元素-Fe等。2.从表中还能够总结出下面规律:(l)元素符号的中文名称与元素的类别存在
12、一定的联络,例如,有“韦字旁的是金属元素,例:铁(Fe)、钡(Ba)、钠(Na)等;有“石字旁是固态非金属元素,例:碳(C)、磷(P)、硫(S)等;有“气字头的是气态非金属元素,例:氢(H)、氧(O)、氖(Ne)等。(2)元素符号表示一种元素,还能够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例如“N表示氮元素,又表示氮元素的一个原子。师:同学们,当你走进商店或超市,面对成百上千种商品,你要在尽快的时间内找到你所需的商品,你这时怎么办?咨询吗?还是看标志找到你所需的购物区?师:对。同学们讲得对。商店的东西都分门别类、有序的排放,使我们在短时间内买到所需的物品。那么,我们今天要研究物质的构成者-IOO乡种元素的性质
13、和用处,也需要把它们分门别类,有序地排列,科学家们经过探究原子的构造和性质后,将元素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就得到了元素周期表。问题4仔细观察附录中的元素周期表,考虑一下,它有什么规律?(提示从横、竖、颜色的不同、核电荷数、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等方面考虑o)学生活动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构成书面小结,然后选择较好的同学,将规律展示,老师补充,最后作小结。小结1.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周期,18个族(其中1,2,13,14,15,16,17为A族;3,4,5,6,7,8,9,10,11,12为B族,18为0族);2.元素周期表按元素原子核电荷数递增的顺序给元素编了号,例如镁元素,它的核电荷数为12,镁元素
14、的编号为12,即原子序数为12。即原子序数的数值=原子核电荷数。3.从表中得知红色为金属元素,_为非金属元素;4.从表中能够查找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5.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课后小结学完本课题你应该知道:1.元素是具有一样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2.每种元素都用一个国际通用的符号来表示,例如氢元素-H;氯元素-CI;钙元素-Ca;镁元素Mg等,这种符号叫做元素符号。3.元素符号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例如,“N既表示氮元素又表示氮元素的一个原子。4.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从周期表上查找某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的名称、号、核外电子数和相对原子质量
15、。2021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教案3质量守恒定律一、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讲明常见化学反响中的质量关系。能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一些相关问题。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2、经过和方法通过定量实验,探究化学反响中的质量关系,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沟通,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作出解释,培养学生分析及推理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互助的精神,在合作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勤于考虑、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究精神二、教材分析: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要化学规律,是分析物质在化学反响中的质量关系的理论根据,它的应用贯穿于整个中学化
16、学。本课题安排在学生学习定性认识化学反响之后,是对化学反响的后续学习,又是化学方程式等内容学习的基础,在书中起到“承上启下作用,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不仅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中学化学的重点之一。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学会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教学难点:从微观的角度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三、教学设计思路(一)课前准备1、在课前就进行实验分组,将实验能力强和实验能力弱的同学混合搭配,分成四人为一实验小组。2、布置每个实验小组先对学案中的四个实验方案进行讨论,对实验内容和怎样进行实验操作有个大致了解。(二)教法选择直观性教学、小组合作式教学、实验探究教学法、练习法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九年级 上册 化学 人教版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