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淀历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洋淀历史.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白洋淀历史白洋淀的历史在7500年前,古黄河一直取道河北平原,白洋淀区域是它的必经之路,其道路是沿太行山冲积扇东流入海,这为白洋淀区域的存水提供了水源保证。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黄河在河北平原的地上崩溃,改道南移。自此,白洋淀流域脱离了古黄河的冲积,水势变小,其原因是由黄河派生的一些支流盘据于此,源源不断地经白洋淀东流入海。后来这些支流逐步演化成为白洋淀长期供水的九河。故白洋淀有“九河下梢之称。这里需提醒大家一下,九河是多条河流的意思,不是共有九条河。于是,白洋淀流域出现了很多小洼地,这些小洼地的水面,随着旱涝的变化,时而收缩,时而扩张,大则串通成片,小则分离,甚至干涸。这时的白洋淀虽有湖泊
2、的出现,但不是今天这样规则的样子,属于原始河流状态,没有象今天这样陆地、苇田和沟壕,保持着沼泽的外貌。到了战国时期,白洋淀流域成为“燕南陲、赵北际军事要地,燕国在此筑有三台城、混泥城,赵国在南边的安州筑有葛城,两国遥遥相对,虎视眈眈。公元前314年,燕召王又沿着古黄河流经白洋淀的北岸。筑起了一道500余里的长城,称为“燕长城。一是阻止淀水的北泛,二是防止敌国的入侵,从此奠定了白洋淀自古至今的北界。如今刚刚修成的翠堤春晓步行街,就是当年燕长城的原址,它在历史上曾经是硝烟弥漫的战场。伫立步行街上沉思,烽火连绵,人喊马嘶的场面就会浮现与脑海。在西汉时期,白洋淀曾出现了多年枯水期,为何这样讲,这里有一
3、佐证,即1985年在王家寨、赵庄子两地均发现大片的汉墓群,出土了“五株钱等大量文物。西晋时期白洋淀流域由枯水变为多水,出现了大量的游移淀泊。词赋家左思250-305年在(魏都赋)中写到“掘鲤之淀,盖节之渊。唐代文人李缮注曰“掘鲤之淀在河间莫县之西莫县即今天的任丘县莫州,其位置与白洋淀的位置完全相符。“淀这个名字由此而生。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易水)中注曰:“易水又东,泥水注入。水上承二陂,于容城县东南,谓之大泥淀、小泥淀即今天的“大王淀和小王淀“。泥洞口的即同口镇,浑泥城就是如今的安新城。(新唐书地理志)记载,“莫西有九十九淀。即今白洋淀等泊。唐朝以前的白洋淀,保持着天然,未经人工治理相貌。宋代
4、出于军事需要,防止契丹辽兵的入侵,知沧州何承矩,上疏清于顺安军军事管治的县治机构,驻地在今天关城的垒头村以西、开易河、蒲口,导水陂泽。在公元993年,发诸州镇之兵一万八千人,经过建阡陌筑堤、浚沟渠,河通淀、淀联河,建成了自边吴淀至泥古海口,绵延七州郡,屈曲九百里,“深不可行舟,浅不可徒步的“塘泺防线。(宋史河渠志)中对此有翔尽的记载,其记载中出现了“白洋淀、“边吴淀、“涝淀等淀泊的名称,“白洋淀第一次在史书中出现。不过,这里的“羊字,还没有三点水,即牛羊的“羊字,为什么用这个字,当时有资料讲,该地水势浩大,风起浪涌,如奔跑的羊群。何承矩修筑“塘泺防线侧重于东西走向,目的是抗御辽兵的入侵,但也修
5、过南北走向的堤堰,莫县县令唐介修筑了一唐堤,就属南北走向,这条堤就是后来千里堤的前身。这道堤防为白洋淀湖盆的构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这道堤的主要作用是防止淀水东溢任丘,为患农田。然而它无意成了白洋淀的东界。白洋淀今天的格局,论功而言,应属宋代,唐堤和长城堤的接轨,构成了白洋淀的东边、北边两道界限。所以后人讲,白洋淀既是一项重大的军事工程,也是一项庞大的水利工程。是天然基础上人工治理的结果。“塘泺防线也存在一定的负作用,由于它盲目的“河通淀,带来大量泥沙淤积严重,(梦溪笔谈)中讲:“凡大河漳水,涿水、桑干之类悉是浊流,后来“边吴淀“涝淀等大淀波尽被淤废。在明弘治元年1488年之前白洋淀淤成平地,“
6、地可耕而实,中央为牧马场(新安县志)。到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杨村一河决入,始成泽国(大清一统志)。杨村河即今潴龙河。明代唐河流至蠡县境内,称杨村河。原经蠡县洪善堡村南,东流入河间,正德十二年自蔺家圈口北决,经刘氏今留史、玉田、绪口,过高阳、安新,入白洋淀,使白洋淀再度成为积水淀泊,出现了“汪洋浩淼,势连天际的景观。于是,将牛马的“羊字,换成了汪洋的“洋字。后来,为防止洪水的泛滥,在白洋淀的南端入口处,建筑了堤防数十里,它是后来淀南堤的前身,成了白洋淀的南界。白洋淀的名字和范围自此固定下来。白洋淀的构成大致如此。嘉靖年间,白洋淀载入志书。明嘉靖(河间府志)1540年修记载,“白洋淀在关城,
7、周六十里,与安州、新安、高阳共之。深广四通,芰荷交匝,望之若江湖焉。这里记述的是今白洋淀“本淀,关城村是时从属任丘,今属安新县。明末清初时,今白洋淀地区连年大水,九河泛滥,堤防决口,以致“田庐漂没,安州、新安城外“水深丈余。为防治水患,当时在淀区周围大筑堤防,新安县境“堤堰蜿蜒可数百里或数十里。康熙五年(1666)以后,直隶巡抚奉旨“发帑万金,在安州“筑堤一百二十里,构成了东堤、西堤、北堤、西民埝和南民埝,使上游十余年来免除水患,但下游水害反而更为严重。康熙三十五年(1696),一场大水,东西南北四堤全部被冲毁。命原河道总督王新奉旨“查勘各处堤工发帑修筑,派内阁学士观保发帑一万五千两将堤防修筑
8、坚固。不料,三十六至三十八年连续三年,新安“迭遭大水,康熙皇帝又命原直隶总督吴赫山资大力修筑新安堤防。在治理水淀的同时,还依村傍水分别在赵北口、郭里口、端村、圈头等地修建了四处行宫,以作阅视河工或水围驻跸之用。康熙皇帝在位期间,来白洋淀就达36次之多。雍正三年1725年潴龙河决口,白洋淀堤溃,雍正皇帝派怡贤亲王允祥和大学士朱轼查勘直隶水利。查勘后,怡贤亲王向皇帝呈报了(敬陈水利疏)。指出“畿内六十余河之水会于西淀,经霸州之苑家口会同河,合子牙、永定二河之水汇为东淀,盖群水之所潴也。提出“治直隶之水,必自淀始的治理意见,并得以施行。雍正四年成立营田局,在安州、任丘等地开拓了稻田。乾隆九年1744
9、年利用河渠旧迹施工,将唐河引入府河,从保定府新闸到安州膳马庙修建了六座闸口,既解决了泄水问题,又开拓了新的航道。当时,保定南关舟船云集,经府河,穿越白洋淀,直达天津,之后津保之间往返通航二百年,对城乡贸易、物资沟通、经济繁荣起到了很大作用。乾隆中期,任丘知县刘统重修唐堤。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划定了西淀和东淀的界限,大清河自雄县下行经过张青口今文安县舍兴西北,口西为西淀,口东为东淀(清史稿地理志)。据此,张青口以西的柴禾淀今百草洼、大港淀、烧车淀、白洋波等淀泊,均属西淀。同治12年公元1873年清河道叶伯英奉札修筑新安北堤七十里,安州南堤一百四十里,至此新安北堤、四门堤初具规模。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白洋淀芦苇丛蔽,各淀之间有壕沟相连,成为淀区人民打击日本侵略军的有利条件,是抗日根据地之一。由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的抗日武装气力“雁翎队,以芦苇掩护,乘小船来往于苇地壕沟,神出鬼没,歼灭敌人,袭击日军汽艇,粉碎了敌人利用津保航线运送军火物资,扫荡晋察冀边区抗日根据地的企图。1945年日本侵略者投降,白洋淀回到人民手中。随着“雁翎队英雄事迹的传颂和以白洋淀军民抗日为题材的小讲(新儿女英雄传)、(荷花淀)、电影(小兵张嘎)的发行和放映,白洋淀已举世闻名。白洋淀的名称,逐步取代了西淀的名称。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