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书法:论魏碑体.docx
《少儿书法:论魏碑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少儿书法:论魏碑体.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少儿书法:论魏碑体少儿书法:论魏碑体魏碑体的概念构成于清末.是指北魏碑刻中以斜画紧结、点画方峻为特征的楷书书体。这种书体主要流行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至北魏分裂为东、西魏这一时期洛阳地区的碑刻中。代表作品有(龙门二十品)、太和、景明、正始年间墓志,以及(贾思伯碑)、(张猛龙碑)、(马鸣寺根法师碑)等。我们一起来看下吧。魏碑体非崔、卢旧法(魏书)卷二十四(崔玄伯传)云:“玄伯自非朝廷文浩,四方书檄,初不染翰,故世无遗文,尤善草隶行押之书,为世幕楷。玄伯祖悦与范阳卢湛。并以博艺。湛法钟繇,悦法卫灌,而俱习索靖之草,皆尽其妙。湛传子很,很传子邀。悦传子潜,潜传玄伯。世不替业。故魏初重崔、卢之书。
2、又玄伯之行押,特尽精巧,而不见遗迹。玄伯之子浩亦工书。太武帝时髦书郎黎广“善古学,曾从吏部尚书清河崔玄伯受字义,又从司徒崔浩学楷篆,自是家传其法。(魏书)卷三十五(崔浩传)云:“浩既工书,人多托写(急就章),从少至老,初不惮劳,所书盖以百数,必称冯代强,以示不敢犯国,其谨也如此。浩书体势及其祖先,而妙巧不如也。世宝其迹,多裁割缀连以为模楷。(急就章)为魏晋以后对字书(急就篇)之俗称。自魏晋以来,书家多以古典草书写(急就章),故称(急就章)草,简称章草,以区别于今草。故知崔浩善写楷篆和章草。汉魏以来,士族世家经学艺能,都以家传,格守旧法,世不替业。崔家所传为索靖、卫琳草隶行押之书,体势精巧。卢家
3、所传为钟繇、索靖之法,卢湛六世孙伯源,亦善书,代京平城宫殿,皆由其题榜。崔、卢二家所书隶楷,也应该是踵、卫旧法。世不替业的书风是守旧的,其真书应和魏晋时期一样,带有较浓重的隶法。崔浩于太武帝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六月被杀,清河崔氏及与浩同宗者皆死,和清河崔氏世代有姻亲关系的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也被族灭。孝文帝太和十九年(495)迁都洛阳以前碑刻如(大代华岳庙碑)、(嵩高灵庙碑)及(吊比干文)等,字皆带隶惫,构造也较宽博。(皇帝东巡之碑)图一、(皇帝南巡之颂)虽斜画紧结(其构成原因,后文将作分析),但或多或少也带隶意,(皇帝南巡之颂)有些横画收笔还带波挑。崔、卢之二家门第清高,累世显宦
4、,故“魏初重崔、卢之书,这些由国家所立的丰碑巨刻,很可能受崔、卢书风影响,尤其崔浩信奉道教,与寇谦之关系密切,书写(大代华岳庙碑)和(嵩高灵庙碑)的人学崔法是极有可能的,可见魏碑体并非是崔、卢二家之法。魏碑体不同于写经体自西晋八王之乱,北方诸少数民族贵族先后建立政权,人主中原。洛阳陷落,士族大批南迁.琅邪王司马睿在建康即位,建立东晋政权,从此南北政权二百六十余年间基本处于敌对状态,文化学术阻隔。北魏孝文帝时虽曾屡次与南齐互遣使者通问,并曾向南齐求借图书,南齐朝廷官吏议论不准给与。王融上奏,以为“经典远被,(诗)史北流,对虏狄能起到教化绥服的作用,于朝廷又没有损失.齐武帝同意了王融的建议,但是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少儿 书法 魏碑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