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王朝的西域政策与文化沟通_1.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汉唐王朝的西域政策与文化沟通_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唐王朝的西域政策与文化沟通_1.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汉唐王朝的西域政策与文化沟通龙源期刊网:/doczj/doc/d26f702233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26.html汉唐王朝的西域政策与文化沟通吕晓洁来源:(中州学刊)2021年第07期摘要:中原与西域的文化沟通源远流长,其中汉唐时期是中西文化沟通史上最为重要的阶段。汉唐王朝在文化沟通方面所获得的宏大成就,与其处理边疆民族问题的政策措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西汉时期汉武帝开场采取“王道为主、以力辅仁的政策,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有力促进了中西文化的沟通;东汉时期由西汉的“开拓转向“保守,造成中原与西域之间的“三绝三通,对于中西文化的沟通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到唐
2、朝时期尤其是唐太宗时期,对外政策再次转向“开拓,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往融合,中西文化沟通盛况空前。关键词:汉唐王朝;西域政策;文化沟通互动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2107-0126-04汉唐时期中原与西域之间的文化沟通状况与其国力有直接关系,同时与汉唐王朝对西域政策也密切相关。西汉主动通好西域、屯垦戍边等策略具有创始意义,对双方文化的传播与沟通构成了深远影响;东汉对西域态度的犹疑及其反复的政策产生过一定的消极影响;唐朝开通的民族观念,促进了各民族间的交互融合,双方文化沟通空前活跃。汉唐西域政策受制于其军事优势与经济优势,但总体看来,汉唐王朝统治者多受儒家思想影
3、响,更愿意“行王道以安四夷,相互相安,这种思想对他们的决策也有很大影响。目前学界对于汉唐王朝的西域政策有不少研究,但这些研究中大多集中在对汉或唐朝西域政策的个案分析上,把它们放在一起进行比拟研究的不多。另外,已有的研究中,对于汉唐王朝所采取的民族政策研究较多,而对于这些政策及其背后的民族思想与文化沟通之间的关系研究较少。本文主要选取三个比拟典型的阶段为代表,即西汉武帝时期、东汉光武帝时期、唐太宗时期,以此来讨论汉唐王朝对西域采取的主要政策、这些政策背后蕴含的主导思想及其对文化沟通的影响等。一、西汉时期的西域政策及文化沟通西汉初年,由于国力不够强盛,西汉王朝与西域诸国的经济文化沟通较少。汉武帝时期,为了实现其“广地万里,重九译,致殊俗,威德遍于四海之雄心,他派张骞出使西域,与西域诸国通好,以“断匈奴右臂,此举客观上促进了中西文化的沟通。张骞及其随从去到西域,带去了汉朝的物品,也带去了汉民族的生活风俗等。他们回到汉朝,又把西域见闻包括西域地理、政治制度、风土人情等向内地传播,起到了沟通中西的桥梁作用。史料记载:“所遣副使通大夏之属者皆颇与其人俱来,于是西北国始通于汉矣。从此,中原与西域及中亚、西亚、南亚地区开场了频繁往来。汉武帝对西域诸国的政治策略是以文德为主,当这种原则不被双方或多方共同遵守时也辅助征伐策略,如对楼兰、姑师之战。这两个国家处于汉通西域的交通要道,一方面迫于匈奴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汉唐 王朝 西域 政策 文化 沟通 _1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