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释道三教与中国文明.docx
《儒释道三教与中国文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儒释道三教与中国文明.docx(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儒释道三教与中国文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对人生智慧的关注和考虑。中国人生智慧极富特色,究其根底是研究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己的关系。对此,儒、道、fo三家从不同角度给予了阐释,为中国传统人生智慧提供了一个较为完好的文化图景。“以fo修心,以道养身,以儒治世,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修行处世之道。中国传统人生智慧融儒、道、释为一体,互补相融。儒家讲入世,强调刚健有为,以天下为己任;道家讲忘世,强调清静无为,精神超脱,以柔克刚,安时处顺;fo家讲出世,强调万物皆空,排除烦恼,自度度人。儒、道、释三家在人生智慧问题上固然有所差异,但各有特色,又相互融合,凝炼出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取向,人与人关系
2、的定位取舍,人与自己的精神境界的深邃追索。21世纪人类面临着一项共同的挑战和冲突,即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己的冲突,以及由此而引发的生态危机、人文危机和精神危机。如今越来越多的学者把视角投向博大深邃的中国文化和人生智慧,以为开掘中国文化和人生智慧的瑰宝,寻求可资借鉴的精神资源,对于解决人类面临的冲突和危机是特别有益的。当前,我们构建社-义和谐社会,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己关系的和谐发展,也要从中国文化与人生智慧中汲取营养,十分是知天、知人、知己之道。中国人生智慧关注的第一个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自古以来,探索人与自然关系的学问,也称为天人之学,与义理之学、会通之学并称为三大学问。天人关系
3、是研究知天的问题,也是探索人生意义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中国文化和人生智慧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的精神、行为与外在自然的一致,以及由此而到达的天道与人道的统一,进而实现完美和谐的精神追求。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出现,人类依靠科学技术的气力,不断发展生产力。若从历史的跨度进行比拟:人类的历史约有300万年,人类的文明史约有6000年,科学技术的历史约有2500年,近代科学的历史约400年,当代科学技术的历史还不到100年,然而有学者估计,今天社会在3年内所发生的变化相当于上世纪初30年内的变化、牛顿以前时代的300年内的变化、石器时代的3000年内的变化。科技的进步是推动社会发展的
4、强大动力,然而也随之出现了环境污染、生态失调、能源短缺、城市臃肿、交通紊乱、人口膨胀和粮食缺乏等一系列问题。20世纪70年代,发生了两次世界性能源危机,引发了人们对经济增长方式的深入反思。1972年,联合国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强调保护环境、保护资源的迫切性。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正式提出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反思人与自然关系的同时,学者们从不同的认识角度提出了改良的对策。戴利HDaly等经济学家提出了“稳态经济理论,他们把传统的不考虑生态影响的经济形式称为“增长经济,而把根据生态和社会相结合观念而构成的经济称为“稳态经济,主张在必要时应该不惜放
5、弃短期经济增长和资源消耗以维持整个社会的长期生存和稳定,能够为全社会提供一个无限期保持下去的较高的生活水平。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Boulding提出了“宇宙飞船理论,指出,地球就像一艘在太空中飞行的宇宙飞船,要靠不断消耗和再生本身有限的资源而生存,假如不合理开发资源,肆意毁坏环境,就会走向毁灭。英国经济学家史密斯GSimith及一些自然科学家提出了“生态蓝图理论,他们指出高度发达的工业化带来的不是社会的进步而是无穷的灾难,必须控制人口、保护资源、压缩生产,提倡一种新的生存方式。在工业革命时代,人们曾经不相信火车的速度能超过马匹,但人类从此翻天覆地地改变着自然。中国文化与人生智慧向来主张亲近自然,
6、并且重视自然资源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关注天人关系是中国文化和人生智慧的显著特点。从先秦时代到明清时期,我国大多数思想家、哲学家都有本人的“天人观,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独特现象。纵观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观,一是老子的“见素抱朴、“回归自然的“顺天讲,二是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的“制天讲,三是(易传)提出的天人和谐讲。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观点各有差异,但主张天人和谐是一致的,在他们看来,天与人、天道与人道,天性与人性是相类相通的,是能够统一的。(易传)在天人关系上提出了一系列朴素而精辟的思想,主要包括: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有普遍规律,人也要服从普遍规律;人生的理想是天人和谐。在今天,这些思想
7、,十分是“人生的理想是天人和谐的思想仍然对我们为人处世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易传)主张天人和谐。要到达天人和谐,首先要解决“穷神知化的问题。(系辞上)讲:“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深,指万物变化之神妙;几,指事物运动变化的苗头。极深研几,即“穷神知化。这就是讲,无论如何的幽深不测,如何的变化细微,都要穷研而知之。惟此,方能通天下之志,成天下之务。在当时就能提出“穷神知化的观点,对于人类认识自然、认识本身、揭示大自然的奥秘,无疑是一个极大的推动气力。人既遵循自然法则,又要发奋图强,有所作为,以到达天人和谐的境界。为此,(易传)又提出“裁成
8、辅相讲:“天地交泰。后君以财同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之地之宜,以左右民。就是讲应在认识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对自然加以辅助、节制或调整,使其愈加符合人类的要求。“裁成辅相的观点,既要求深入地认识自然,又要求能动地协调自然,朴素地表达了人与自然的辨证统一关系。(易传)以为人生的理想应当是与天地相合,到达天人和谐的最高境界。主张人与自然的关系“不违、“不过,讲究天人和谐,比拟正确地解决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易传)以为,自然是宇宙普遍生命大化流行的境域。由于大自然养育了人类及万物,所以天有德、有善,有“无穷极之仁。而“仁集中表如今大自然永久的创造力之中,“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天地之大德曰生。一个“生字,
9、概括了宇宙的根本法则,天地以此心,普及万物,整个宇宙充满了生机、活力,成为生生不息、日新月异的大化流行经过,生命始终流畅不滞。传统的天人和谐一方面强调天地、人相统一,另一方面强调人的特殊性,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定位在一种积极的和谐关系上,不主张片面征服自然。它肯定天道之创造力充塞宇宙,而人则“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并能够将仁的精神推广及于天下,泽及草木禽兽有生之物,到达天地万物人我一体的境界,天、地、人合德并进,圆融无间。这些思想启示我们,人生要“顺天,才能实现天人和谐的目的。中国文化与人生智慧向来主张亲近自然,关注自然,在考虑人与自然关系时,重视自然资源的作用。自然资源是自然
10、奉献给人类的珍贵礼物,它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自然资源能够理解为自然界中具有一定的时间空间格局、对人类生存和生活直接间接地产生影响的所有自然因素的总和。自然资源包括一切具有现实价值和潜在价值的自然因素,对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知足人类多方面的需求,有着极其重要的功用价值。除了具有显而易见的经济价值外,其功能和用处的多样性还决定了具有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主要体如今:1自然生态为人类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与生存需要的“维生价值;2自然资源作为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对象物,为人类提供“经济价值;3自然资源为人类提供“经济作用的同时,还提供“生态价值。虽不能直接在市场上进行交
11、换,体现的是潜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如森林所提供的防护、救灾、净化、修养水源等生态价值;4自然为人类知足精神及文化上的享受而提供“精神价值,体现的是存在价值或文化价值,如自然景观、珍稀物种、自然遗产等所体现的精神性价值;5自然为知足人类探索未知而提供“科学研究价值等。人类的活动不能只顾及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还有特别重视自然资源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等。要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的作用,既要通过向自然资源投资来恢复和扩大自然资源存量,又要运用生态学形式重新设计工业,还要通过开展服务和流通经济,改变原来的生产和消费方式。中国人生智慧关注的第二个问题: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是讲人要知人,最终目的是实现人际
12、和谐,解决人文危机。人不是孤零零地生存在世上的,而是和别人一起生存在世上的。既然如此,那么人与人之间应该保持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一个人应该怎样对待别人,如何才能与别人和谐相处,就成为文化与人生领域中非常值得讨论的重要课题。在对待人与人关系的问题上,中国文化和人生智慧主张“修己以安人,通过自己完善,和谐处世,促进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最终实现社会稳定和发展的更大价值。一、“仁的精神“仁的精神是中国文化与人生智慧的象征。“仁不仅在各种道德中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高的德目,而且在世俗道德生活中也是最普遍的德性标准。在(论语)中讲“仁有104次之多,可见“仁的重要。“仁既是道德规范,又是区别善恶的标准
13、。哪些事应当做,哪些事不应当做,都要用“仁这把尺子加以衡量。孔子还分别提出了仁的一些详细条目,例如恭、宽、信、敏、惠,以为“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恭即庄重、自尊。宽即宽厚,对别人宽厚,对本人严格。信即诚实,讲信誉,不讲谎言。敏即勤快、认真。惠即帮助别人。这五条都做到了,就是真正实践了“爱人的信条。在爱人的基础上,构成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的宽广情怀和安老怀少的社会风气,构成中华民族大家庭社会生活中浓郁的人文情怀和生活情趣。在我们这个星球上,有60多亿人口,6000多种语言,2500多个民族,200多个国家,繁多的宗教信仰,人与人之间由于利益不同、观念不
14、同、信仰不同,难免会发生冲突和矛盾,要实现和谐共处,必须提出获得广泛共鸣的“全球伦理。1993年八九月间,为纪念“世界宗教会议召集一百周年,来自世界上大小120多个宗教团体的六千余名代表在芝加哥召开了“世界宗教议会大会。为建立起公认的全球伦理,代表们在大会上经过长期讨论和反复修改,通过并签署了(世界宗教议会走向全球伦理宣言),宣言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确定为“全球伦理,并指出“这个原则是有数千年历史的宗教和伦理和传统所寻获并持守的,“这个终极的、绝对的标准,适用于人生各个范畴,家庭和社会,种族、国家和宗教。这意味着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的人生智慧已经被世界各国有识之士所接受,为全人类追求和平、美妙
15、的生活作出了重要的奉献。二、和而不同中国文化的基本特质是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己的普遍和谐。为实现和谐的追求,中国文化提供了两大法宝,一是“和,一是“中。将相和的故事体现出中国人处理人际间矛盾的特点:对立和斗争不以一方面消灭另一方面为结局,而是相辅相成,协调配合。清朝的张英是朝廷要员,他在安徽桐城的老宅建房,与邻家争地,家人要求张英出面干预此事。但张英让家人辞让,结果两家间构成了一个宽六尺的巷子,传为美谈。中国文化特别重视人与人和睦相处,待人诚恳、相互关心、与人为善,推己及人、求同存异,以到达人际关系的和谐。“和为贵一词出自(论语),孔子讲,“礼之用,和为贵,主张借礼的作用来保持人与人之
16、间的和谐关系。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思想,表达了对人与人和谐关系的追求。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和与“同是中国文化所关注的一对含义不同的范畴。早在西周末年至春秋战国时期,就有过所谓“和同之辨。“和是诸多不同事物之间的和谐;“同是简单的同一。(国语郑语)记载,史伯在回答郑桓公“周其弊乎的发问时以为,西周最大的弊端就是“去和而取同。史伯讲:“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史伯区别“和与“同。“以他平他谓之和,就是讲聚集不同的事物而得其平衡,叫作“和,“和能产生新事物,所以讲“和实生物;“以同裨同,就是讲把一样的事物叠加起来,是不能产生新事
17、物的。五声和,则可听;五色和,则成文;五味和,则可食。推及施政,则必须“择臣取谏工,而讲以多物,务和同也,综合不同意见,防止偏于一端、专横独断,否则,则“天夺之明,欲无弊,得乎?孔子曾提出“和而不同的著名观点。他讲:“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他以为君子能汲取别人的有益思想,纠正其错误思想,力求公允正确,绝不盲从,这叫“和而不同;而小人只会随声附和,从不提出本人的独立见解,这叫“同而不和。“和是中国文化和人生智慧的重要特征,其内涵特别丰富,充满了大智大慧的深入哲理。“和而不同的“和,一是主张多样,二是主张平衡,对不同的意见,不同的事物,持以宽容的态度,“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提倡宽厚之德,
18、发扬包涵万物,兼收并蓄,淳朴中和的“厚德载物的博大精神。就处世待人的方法论而言,和谐精神主张:一是要有独立见解,坚持己见;二是尊重别人,求同存异;三是要通过协商方式,增进共鸣,获得双赢。“和不是“同,“和是有矛盾、有斗争的。宋代张载在(正蒙太和篇)中讲:“有像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意思是讲只要有一种事物、一种现象,必定有与之相对的事物和现象,两者免不了有矛盾、有斗争,最后解决的方法一定要求“和。张载看到了宇宙世界、人间社会都是有矛盾的,但在矛盾的解决上他主张“仇必和而解,而不是“仇必仇到底。对立和斗争不应以一方面消灭另一方面作为最终的结局,而是应相辅相成,协调配合,趋向于
19、“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中国文化和人生智慧充分体如今这句“仇必和而解之中,以和谐的方法来消除矛盾、解决矛盾,使事物向一个更新的方面来发展,最后解决的方法一定是求和,不是让矛盾冲突扩大。只要“和才有生机和活力。这种对待矛盾的朴素的辨证思想,对于我们实现和谐人生的理想是大有裨益的。三、中和之境中庸之道是儒家人生智慧的核心理论,也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的一种思维观念和行为准则。(礼记中庸篇)讲:“极高明而道中庸,“极高明指的是世事洞察,万物通观,“道中庸讲的是行事圆融,不走极端。所谓“中,是讲凡事应有一个适当的“度,超过这个“度,就是“过;没有到达一定的“度,就是“不及。处理事情,要符合这个“度,就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儒释道 三教 中国 文明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