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教案5篇.docx
《2021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教案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教案5篇.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教案5篇数学中的一些美丽定理具有这样的特性:它们极易从事实中归纳出来,但证实却隐藏的极深。数学是科学之王。为了大家学习方便,我特地准备了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教案5篇,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借鉴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教案1教学目的:1.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寻找等量关系,初步把握列方程解两、三步计算的简单实际问题。2.从不同角度探究解题的思路,让学生学会在计算公式中求各个量的方法。3.让学生初步体会利用等量关系分析问题的优越性。教学重点:1.让学生学习在计算公式中求各个量的方法。2.让学生体会利用等量关系分析问题的优越性。教具准备:配套教与学的平台教学经过:一、温习引
2、入1.解方程8x2=287(x+3)2=282(x+17)=406(5+x)2=362.任意选择一题进行检验。3.温习以前学过的公式:C=2(a+b)C=4aS=abS=ah2S=(a+b)h24.揭示课题:列方程解应用题(1)讲明:温习部分安排解方程,一方面帮助学生稳固方程的合理解法;另一方面也对方程的检验格式稍作温习,便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同时,适当地帮助学生整理与温习计算公式,这样导入新课比拟自然,也有助于展开后续的学习。二、探究新知1.出示例题:用一根长为28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多少厘米?(1)学生尝试。(抽生板演)(2)分析、沟通先设这个长方形
3、的宽是x厘米,再找等量关系来列方程。(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就是一个等量关系。)(3)板书:解:设这个长方形的宽是x厘米。2(8+x)=288+x=14x=6答:这个长方形的宽是6厘米。(4)比拟算术与方程的解法。(建议学生,选择方程的方法。)(5)检验。2.补充例题:一块三角形土地的面积是900平方米,高36米,它的底边长多少米?问:(1)这道题已知条件是什么?要求什么?(2)能不能直接用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算出高。(3)能够利用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列方程,未知数高如何表示?学生练习并沟通。3.小结:根据计算公式列方程解应用题。讲明:让学生通过尝试、分析、沟通、比拟的探究活动,进一步体会用方程
4、解的优越性。探究活动开场,先让学生尝试练习,学生会出现方程和算术两种解法;后小组比拟、大组沟通,让学生本人来解决问题。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方程与算术解法的比拟,让学生体会用方程解的优越性,十分是列方程时的优越性。三、稳固练习1.只列方程不求解(1)有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3600,宽是40m,长应是多少米?(2)已知长方形的周长是26厘米,它的长是8厘米,它的宽应是多少厘米?(3)已知正方形的周长是100厘米,它的边长是多少厘米?2.练一练:列方程解应用题(1)长方形游泳池占地600平方米,长30米,游泳池宽多少米?(2)面积为15平方厘米的三角形纸片的底边长6厘米,这条底边上的高是多少厘米?(3)一
5、块梯形草坪的面积是30平方米,量得上底长4米,高6米,它的下底长多少米?(学生练习并沟通。)3.总结: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四、课堂总结1.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2.布置作业:练习册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教案2教学要求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整除的意义。使学生把握整除、约数与倍数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互相依存关系,浸透辨证唯物主义思想。培养学生抽象概括与观察考虑的能力。教学重点约数和倍数的意义教学难点理解除尽和整除,约数和倍数等概念间的联络和区别。教学经过一、创设情境1、计算下面三组题。(1)237=(2)65=(3)153=113=1.83=242=2、观察并回答。(1)上
6、面哪个算式中的第一个数能被第二个数整除?(2)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够讲“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3)假如用整数a表示被除数,整数b(b0)表示除数,能够如何讲?(让学生看教材第49页关于“整除的一段话)3、考虑:我们在讲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时,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被除数、除数都是整数,除数不等于0明确三点商必须是整数缺一不可商的后面没有余数4、除尽与整除的区别与联络。(1)像65=1.21.83=0.6我们只能讲第一个数能被第二个数。(2)除尽被除数和除数(不等于0),不一定是整数,商是有限小数,没有余数。整除被除数和除数(不为0)都是整数,商是整数,没有余数。(三整无余)师:一个数能被另一
7、个数整除表示的是两个整数之间的一种关系,它们还有另一种关系,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约数和倍数关系(板书课题:约数和倍数的意义)二、探索研究1.小组学习:约数和倍数的意义。(1)让学生看教材第50页有关约数和倍数的一段话。(2)小组讨论:两个数在什么情况下才有约数和倍数关系?“约数和倍数是互相依存的是什么意思?(3)在温习的第1题中,请你指出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约数?为什么?(4)倍与倍数意义一样吗?如:15是3的倍数,表示15能被3整除。1.5是0.3的5倍,5倍表示1.5除以0.3的商。(5)注意事项。让学生看教材第50页的注意。三、课堂实践1.做教材第51页的“做一做。2
8、.做练习十一的第1题。3.做练习十一的第2题。4.做练习十一的第3题。5.做练习十一的第4题。60的约数有。6的倍数有。四、课堂小结学生小结今天学习的内容。课后反思:给学生以丰富的材料,让他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主动的探索学习把握概念。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教案3教材分析:该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约数和倍数的意义、“质数和合数、分解质因数、“公约数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既是对前面知识的综合运用,同时又是学生学习“通分所必不可少的知识基础。因此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本册教材的核心内容。本课的教学,对于学生的后续学习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借鉴前面的学习方法学习后面的内容是本课设计中很重要
9、的一个教学特色,这样设计不仅使教学变得轻松,而且能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把握一些学习方法,这些学习策略和方法的把握,对于今后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知识背景更为丰富,动手欲较强,学生认识数的概念时更愿意自主介入,本人发现。再者,学生个人的解题能力有限,而小组合作则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数学思维,通过沟通获得数学信息。教学目的:(体现多维目的;体现学生思维能力培养)1、让学生通过详细的操作和沟通活动,认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会用列举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数学知识的经过,积累数学活动的经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沟通的能力。3、浸透集合思想,培养学生
10、的抽象概括能力教学重点: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建立。教学难点:运用“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教法学法: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到达(标准)中的要求,也为了更好的解决教学重、难点,我将本节课设计成寓教于乐的形式,将教学内容融入一环环的学生自主探索发现的经过中,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动口。教学经过:媒体运用任务导学明确任务师:课前我们来做个报数游戏,看谁的反响最快。请两大组的同学参加。师:请报到3的倍数的同学起立,报到4的倍数的同学起立。你们发现了什么?他们为什么要起立两次?(由于他们报到的号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4的倍数)是吗?咱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师板书:12、24)师:像这些数既是3的倍数,
11、又是4的倍数,我们就把这些数叫做3和4的公倍数。(板书:公倍数)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公倍数。一、课堂探究,自主学习1、出示例1师:同学们,仔细读要求,你们以为解决这个问题要注意什么?生独立考虑,领会题意和要求。课件出示合作探究2、合作沟通,动手操作我们每一对同桌都准备了一张方格纸和一些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下面就用这些长方形来代替瓷砖在方格纸上来摆一摆、画一画或直接算一算。3、汇报沟通师板书:2的倍数:2、4、6、8、10、12、143的倍数:3、6、9、12、15、182和3的公倍数:6、12、24二、沟通展示1、明确意义师提出问题:为什么不能铺成边长是4厘米或9厘米的正方形?除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人教版 小学 数学 年级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