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小学音乐课标教案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中小学音乐课标教案5篇.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中小学音乐课标教案5篇教学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写一份优秀教案是设计者教育思想、智慧、动机、经历、个性和教学艺术性的综合体现,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和文化活动,其媒介是按时组织的声音。为帮助大家学习方便,我采集整理了中小学音乐课标教案5篇,希望能够帮助您,欢迎借鉴学习!中小学音乐课标教案1教学目的:1.通太多种音乐活动学唱歌曲,感受并把握歌曲中节拍、力度的变化。2.引导学生根据听觉感受结合生活中的相关经历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3.通过与音乐相关的其他艺术形式(舞蹈、美术),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表现过年的喜悦,师生在活动中沟通、共享活动带来的快乐。教材分析:(过新年)这首歌曲表达了儿童过新年时
2、的愉快心情。歌词通俗易懂,歌曲中模拟锣鼓点的衬词的运用为歌曲增添了喜庆的气氛。歌曲为羽调式,民族风格浓郁。歌曲中旋律节拍重复的因素很多,但多为变化的重复。最后歌曲在上行到音处结束,显得愉快热烈,意犹未尽。教学重点: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唱会歌曲(过新年),在熟练演唱歌曲的基础上,从歌曲及活动中体验过年的欢乐气氛。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准确地唱好歌曲,把握好节拍的变化。教学方法:在学习新歌的经过中以“听为切入点,这是一节音乐课,在课上学生以“唱为主要活动方式,在学习相关人文知识的经过中引导学生观察、搜集、整理、沟通本人的学习成果,调动学生在课内与课外广泛地介入学习活动。老师准备:(过新年)的配乐录像(录
3、像内容为春节庙会中有特色的民俗活动),(过新年)的歌曲录音,伴奏音乐录音,大歌片,节拍谱(按打击乐器的伴奏型,在大歌片上画出大鼓、小鼓、小蝶的图形),儿童打击乐器(小鼓、小镣),彩带,龙头、狮头等头饰。学生准备:每个学生从家里带来的最能表现春节特色的物品(本人剪的窗花,中国结挂件,“福字,春联,鞭炮模型,灯笼等)。教学经过:一、导入新课【阶段目的:承接上节课的内容,从相关内容入手以谈话的形式导入新课。】师生活动:师生在(新年好)的音乐声中一起进入教室,落座。老师语: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新年好)这首歌曲,新年是一个世界性的节日。除了每年的1月1日以外,世界上各个国家、各个民族还有本人特有的
4、辞旧迎新的节日。它们的日期不同,庆祝的形式也不同。你们知道吗?学生回答:外国有圣诞节。学生回答:我们中国有春节。老师语:确实是这样,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民族都有本人特殊的辞旧迎新的'节日,我们国家民间对春节也叫“过年,今天我们就在歌声中感受一下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过年的喜庆气氛。二、学唱新歌1.欣赏歌曲【阶段目的:通过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在歌曲的旋律伴奏下进行各种活动,同时加深对歌曲旋律的记忆。】老师活动:播放(过新年)的配乐录像,学生听音乐并观看画面。老师将写有“过新年美术字的条幅挂在黑板上。老师语:看过了热闹的节日景象之后,教师请大家认真地听一听这首歌曲,请你感受一下歌曲的情
5、绪是如何的?老师活动:播放(过新年)歌曲的录音,并以本人的体态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学生活动:聆听音乐,随着音乐的节拍轻轻晃动身体和头。老师语:谁来讲一讲歌曲是什么情绪的?学生回答:是愉快热烈的。(其他学生附和)老师语:刚刚的录像中最吸引你的是哪些民俗活动?学生回答:耍狮子、舞龙、扭秧歌?老师语:你能不能随着(过新年)的音乐模拟这些有趣的民俗活动?请大家以小组的形式讲一讲、练一练。老师活动:播放(过新年)这首歌曲的旋律,并到学生中间指导学生活动。学生活动:在音乐伴奏下试着模拟耍狮子、舞龙、扭秧歌等民俗活动。老师语:下面我们来欣赏一组同学表演的“扭秧歌,请大家随着音乐拍拍手为他们伴奏。老师活动
6、;为表演的同学分发道具彩带,播放(过新年)这首歌曲的旋律。学生活动:一组同学在教室的中间随着歌曲的旋律表演“扭秧歌,其他同学随着音乐轻轻拍手并观看表演。老师语:我们再请一组同学为我们表演“耍狮子,请大家边欣赏他们的表演边轻声地用“la跟唱歌曲的旋律。老师活动:为表演的同学分发“耍狮子用的道具狮头,播放(过新年)这首歌曲的旋律,与学生一起轻声唱歌曲的旋律。学生活动:一组同学在教室中间随着歌曲的旋律表演“耍狮子,其他同学用“la轻声跟唱歌曲的旋律。老师语:我们刚刚进行的活动一直有音乐伴奏,你们能记起刚刚听过、唱过的旋律吗?请你唱一唱。学生回答:(用哼唱的方式)唱出本人记住的旋律片段。老师活动:对于
7、学生演唱正确的地方予以肯定,对于学生演唱中不正确的地方予以纠正,并用规范的口型及演唱方法示范学生记住的音乐片段。老师语:同学们记住了这首歌曲的大部分旋律,下面请大家认真听琴,我们用“la这个音完好地练唱一遍歌曲的旋律。老师活动:用比拟慢的速度弹奏歌曲(过新年)的旋律,用准确的演唱口型和状态给学生以示范,和学生一起练习演唱歌曲的旋律。学生活动:跟琴练习演唱歌曲的旋律。2.学唱歌词【阶段目的:通过听、忆、视唱等形式,让学生在“唱的经过中学会新歌。】老师语:下面我们再欣赏一遍这首歌曲,请你仔细听一听歌中都唱了什么?老师活动:播放歌曲(过新年)(有歌词演唱的录音)。学生活动:聆听歌曲,仔细听辨歌词。老
8、师语:好,歌曲听完了,谁来唱一唱,你听到了什么歌词?学生回答:我听到了(演唱)“过新年呀,咚咚咚咚咚呛。“喜洋洋呀,咚咚咚咚咚呛。师生活动:学生回答完毕,老师用琴弹奏出这两个乐句。师生一起演唱。学生回答:我听到了(演唱)“鞭炮声声锣鼓响“唱歌跳舞多欢畅。师生活动:学生回答完毕,老师用琴弹奏出这两个乐句。师生一起演唱。学生回答:我还听到了“咚咚咚咚呛。老师语:哦!你还听到了“咚咚咚咚呛,那这个“咚咚咚咚呛模拟的是什么声音呀?学生回答:是敲锣打鼓的声音,是锣鼓点儿的声音。老师语:请你在听这首歌曲的时候认真听一听“咚咚咚咚呛是在什么地方出现的,你能够用手指做鼓距在本人的腿上敲一敲。你可以以小声地跟着
9、音乐唱一唱。老师活动:播放歌曲,老师以手势引导学生在歌曲中唱出“咚咚咚咚呛的地方随着音乐一起敲击节拍并小声哼唱。老师语:请大家与教师合作,我们一起来演唱这首歌曲,教师演唱到“咚咚咚咚呛的地方请同学们和教师一起唱。老师活动:将歌曲(过新年)的歌片挂在黑板上,播放歌曲的伴奏音乐,老师范唱歌曲。学生活动:仔细看歌片学习歌词,并按老师的要求与老师合作演唱歌曲。老师语:下面教师请一组同学和教师一起唱,另外一组同学演唱“咚咚咚咚呛的部分。老师活动:播放歌曲的伴奏音乐。师生活动:师生合作共同演唱歌曲。老师语:如今教师请同学们看着歌片本人唱一唱。老师活动:中速弹奏歌曲伴奏音乐。学生活动:看歌片轻声练习唱歌词。
10、三、歌曲音乐文化扩展【阶段目的: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练习有感情地演唱,通过各种活动充分感受过新年的喜庆气氛。】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过渡语:这首歌曲唱的是过年的情景,在过年的时候哪些打击乐器最能表现热烈喜庆的气氛呀?学生回答:锣、鼓、镲。老师语:教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打击乐器,请你们根据节拍谱来演奏。老师活动:展示大鼓、小鼓、小镲,把节拍谱展示在黑板上。老师语:请大家小声读一读各种乐器的演奏节拍。学生活动:视谱、读谱。老师语:教师请一个同学来演奏大鼓,第一组的同学演奏小鼓,第二组的同学演奏小镜,教师和其他同学演唱。老师活动:分发打击乐器,播放伴奏音乐,与学生一起演唱。老师语:同学们唱得不错,教师想
11、给大家提个问题,在歌曲的结尾我们如何表现喜庆热闹的气氛?教师设计了几种办法,第一种是越来越弱,在渐弱中结束(老师示范);第二种是越来越强,在音上结束(老师示范)。请你选择一种。学生回答:第二个!第二个显得热闹。老师语:请大家试一试。中小学音乐课标教案2一、班级情况分析七年级的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对初中的音乐学习有了一定的了解,加深了他们对音乐的浓厚兴趣,而且他们乐于介入各项音乐活动,十分是对唱歌比拟感兴趣,但由于他们年纪小,对音乐内容的理解还需要加强。因而,对七年级的学生应该使他们对音乐的兴趣继续保持,同时引导他们加强音乐思维,体验音乐带来的美感。二、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能够对革命历史题
12、材、当代歌曲、我国西部放歌、影视歌曲和神农架歌曲感兴趣,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世界多元音乐文化。2、能够选择用愉快、热烈、轻快活泼、优美抒情、赞美等不同的情绪来演唱不同风格的歌曲。3、能够用自然圆润而有弹性的声音来演唱歌曲。4、初步认识变音记号等相关的音乐知识。三、教学措施及设想1、转变教学思想观念,适应新课程。2、在备课时,应紧捉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核心和围绕感受、体验情感这两点来设计教案。课前准备要充分,十分是多媒体的准备。3、作好“培优补差的教学工作,充分发挥优生的音乐特长。4、在上课时,要多注重与学生间沟通;以引导、启发为主,精讲。5、严格训练课堂常规,切实为每节课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提
13、高课堂效率。6、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四、课时安排学期总课时20节,授课时16节,考试2节,机动2节。中小学音乐课标教案3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三年级共有31个学生,他们大都活泼可爱,并且喜欢音乐,十分是唱歌与唱游,大部分学生能把握正确的唱歌姿势,自然的发声方法,有百分之三十的学生能独立、自信、有表情的进行律动和即兴动作。本年级对识谱与欣赏是弱项,只要及少数学生有一定的识谱能力。总之,三年级的孩子就像是一张雪白的纸,等着师生共同去描绘五彩缤纷的画卷,相信,经过师生的共同的努力,孩子们的音乐素养将会不断提高!二、教材分析:本教材突出了培养学生的喜好音乐的情趣,重视学生对音乐实践的主动介入,
14、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与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除对原有教学内容进行整和外,新扩展了音乐创造和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内容,重视通过音乐教学活动,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及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本教材采用的是“单元的形式。各单元都有目的明确的主题,各主题之间具有有机的联络。各单元内容贴近儿童生活,为他们熟悉和理解。教材将评价机制浸透在各个单元之中,既注重终结性评价,又注重经过性评价。在评价的形式上,自评、互评、他评相结合,增进学生对音乐课的情感体验,鼓励他们更有兴趣学音乐。教材所选的歌曲,乐曲,大多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易于学习,乐于学习。三、全册教学要求:1、学
15、唱歌曲。背唱46首。学惯用正确的口型唱歌,注意咬字,吐字。2、学惯用正确的呼吸及连音、断音的唱法。学惯用强弱,快慢的手段表现歌曲情感。3、培养独立、自信的唱歌的能力。4、欣赏优秀的歌曲,简介人声分类和演唱形式。欣赏优秀器乐曲,简介常见乐器和演奏形式。欣赏优秀民歌、民间歌舞。5、初步了解速度、力度、节拍、音色、音区等在音乐中的表现的作用。6、学习并感受音的高低、音阶排列的顺序。感受并认识2/4、3/4、4/4及其强弱规律。学习连线、换气、延长、反复、顿音、力度、速度等常用记号。进行节拍和旋律短句的练习。7、随着音乐进行有表情的律动、模拟动作和即兴动作。学做音乐游戏,学习歌表演、集体舞等,注意音乐
16、与动作的配合。四、改良教学方法,提高质量措施:1、以新课程理念为先导,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构成师生互动、共同发展、共同感受、共同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经过。2、本人的教育、教学活动及时总结和认真反思,使本人的思想观念与教育教学行为得到不断的修正,构成“学习实践反思良性循环的路子。3、教学研究,十分是合适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新形式的构建以及教法与学法的研究。4、加强本身的基本功的'训练,根据本年级的实际情况加以灵敏运用。五、全册教学进度:单元及课题第一单元童趣第二单元可爱的家第三单元农家孩子的歌第四单元绿色的梦第五单元小乐队第六单元歌声中的回忆第七单元五十六朵花第八单元七彩的生活第九单元期
17、末测试中小学音乐课标教案4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歌声与微笑)2、欣赏歌曲(爱星满天)【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学习本单元的意义,歌颂爱心,培育爱心。2、能自主学唱歌曲并设计歌曲的演唱情绪,力度等;合唱时声部和谐、声音优美。3、能注意歌曲中段落的划分,并通过歌声表达出来。【教学经过】1、导入1987年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来了两位客人,一位是善良的家庭女主人,一位是身患白血病的小保姆,姑娘在女主人和邻里的关心、帮助下战胜了病魔,他们共同述讲着这一动人的故事,随即(爱的奉献)歌声响起,感动了在场的观众和所有的电视观众,歌曲中的"只要你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妙的人间&qu
18、ot;早已唱遍了了全国。这一单元的名称是"爱满人间",我们必须从小做起、从如今做起,哪怕是做一件小事能使别人得到帮助,我们也应该坚持去做,这就是我们学习这一单元的目的之一。这一单元的四首歌曲都是有关爱心的,有的表现朋友之间的爱,也有表现全人类的爱,本节课我们先来学唱(歌声与微笑)。2、学唱歌曲(1)听一遍范唱录音。(2)这首歌同学们早就听会了,但今天我们首先来讨论一下歌曲的歌词表现的是什么内容呢?(师生共同讨论)第一部分实际上只要两句歌词:"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歌声与微笑架起了友谊的桥梁。第二部分是引申,描绘了"友谊花开遍
19、地香"的情景。这首歌固然短小,意义却真不小。(3)随老师的琴声学唱第一部的歌谱(由于此歌大多学生已经会唱,所以能够先学唱歌谱),随后全体学生共同学唱歌唱部分的第二声部歌谱,应十分注意"3-#5"处#5的音准。(4)学唱第一乐段的歌词,因学生已经会唱,所以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对声音的要求上,注意低音不要压着唱,四拍的长音要唱够时值。(5)学唱第二乐段的歌词,重点放在第二声部(十分是最后两小节)。(6)二声部合唱,是男女声各有一半唱第一声部,另一半唱第二声部。3、欣赏歌曲(1)初听(爱星满天)的录音。(2)师生共同讨论歌词的含义,重点是"世界就是美丽的天空&qu
20、ot;"我们就是美丽的天空,颗颗爱星像满天的星星"。(3)复听。(4)划分段落,并找出段落内一样或类似的乐句。(5)再次欣赏,鼓励学生轻声地跟着录音哼唱。4、小结这节课开场我们本学期第一单元的学习,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单元,我们要谨记这句歌词"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妙的人间"。根据教科书的要求,要背唱(歌声与微笑)这首歌曲(也能背唱第二声部),请同学们在课外多加练习,同时考虑为这首歌曲创编集体舞的动作。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爱的奉献)2、欣赏合唱(欢乐颂)3、课堂乐器演奏(欢乐颂)【教学目的】1、初步学会歌曲(爱的奉献)并能划分乐段,
21、感受并表现两个乐段不同的音乐情绪。2、初步了解"乐圣"贝多芬及其在世界乐坛的地位和奉献,并学习他与命运顽强抗争的精神。3、初步熟悉(欢乐颂)的音调,并能用课堂乐器演奏。【教学经过】1、学唱歌曲(1)介绍歌曲(爱的奉献)诞生的背景,听一遍范唱录音。(2)先随录音、后随琴声学唱第一乐段的歌词,其中穿插朗读歌词,并注意第一段歌词中的四个排比句。(3)先随录音、后随琴声学唱第二乐段的歌词,注意"啊"的时值(应是6拍),老师可用指挥动作提示。还应注意该乐段上、下两句是平行构造。大多一样,只是在"美妙的人间"处有所不同,要作屡次比照示范,防止学生
22、混淆。(4)学唱尾声部分应用指挥动作提示节拍。(5)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为歌曲划分乐段,并按教科书要求设计初两个乐段的强弱变化并提示两个乐段的情绪要求。(6)连起来唱几遍,可分别有几位学生来领唱和指挥。2、欣赏歌曲(1)介绍"乐圣"贝多芬。贝多芬是世界乐迷熟悉的音乐家。可先由学生来介绍,最后老师补充、总结。教科书中的四幅照片简单的介绍了贝多芬的生平及作品,可让学生仔细换看图片好浏览讲明文字。交响曲是音乐作品中构造最宏伟的,通常有三到四个乐章,我们今天欣赏的是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中的合唱部分主题,同学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音乐素养的提高,感受就愈加深入了。(2)(欢乐颂)
23、是贝多芬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集中表现,他想象的全人类拥抱起来、团结起来的场面固然是一种理想,但在当时乃至如今仍具有积极的作用。(第九交响曲)首演获得空前成功,宏大的欢呼声几乎要将大厅的屋顶掀翻,可见这首交响曲深得民心。(3)欣赏合唱(欢乐颂)。(4)学生学唱第一声部的歌谱。(5)复听。3、器乐演奏(1)用课堂乐器演奏(欢乐颂)的主旋律。(2)用课堂乐器演奏(欢乐颂)的第二声部旋律。(3)二部合奏。(4)二部合奏配上打击乐器,老师或学生指挥。4、小结这节课我们学唱了(爱的奉献),初步了解了"乐圣"贝多芬。有关贝多芬的故事还有很多,他的作品也很多,请们在课外采集一些材料和音响,举
24、办一次"走近贝多芬"的主题欣赏会。第三课时【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欢乐颂)2、集体舞(歌声与微笑)【教学目的】1、能准确、和谐地演唱二部合唱(欢乐颂),并能背唱第一声部。2、在分小组合作创编集体舞的经过中,发挥大多数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3、在学跳集体舞的经过中秩序井然、大方活泼、热情介入。【教学经过】1、学唱歌曲(1)学唱(欢乐颂)的第一声部歌谱及歌词。(2)学唱(欢乐颂)的第二声部歌谱及歌词。(3)二声部合唱。(4)大部分学生演唱,小部分学生用课堂乐器作伴奏(可互相交换几次)。(5)背唱(欢乐颂),老师指挥,用录音带伴奏。2、集体舞(1)老师提出分小组创编集体舞的要求
25、,即动作要简单易学、舒展大方、富有节拍感,可以以适当编一些双人的动作(可参考教材上的照片。每个组能够只编1-2个动作。要求人人介入,不要只靠个别骨干来创编,其别人旁观。(2)分小组创编集体舞动作。(3)各小组汇报表演。(4)老师将各组秀的动作集中起来,加以组合或略加改编,组成集体舞的基本动作。(5)随(歌声与微笑)的音乐,同学学习集体舞的基本动作。(6)部分舞蹈好的学生,随音乐完好地跳集体舞的基本动作。(7)全体学生一起跳集体舞。3、小结我们在本人的乐队伴奏下,演唱了(欢乐颂),还创编了集体舞(歌声与微笑),可是由于时间的原因未能尽兴,我们能够在课外活动的时间内再次纵情的歌舞,集体舞能使我们的
26、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能够增进班级的团结,希望不太擅长歌舞的同学也能大胆的介入,加强阳光少年的活力。中小学音乐课标教案5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本歌曲,能够用情绪饱满、优美亲切的声音演唱。2、培养孩子们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感,使学生感觉到生长在社-义祖国无比幸福。3、指导学生唱好二声部歌曲,在平衡、和谐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演唱、培养集体观念。教学重难点:1、弱起节拍O_X。2、二声部的合唱部分。教学经过:一、组织教学1、同学们在悠扬的(生长在祖国的怀抱中)的乐曲声中拍手走进教室。2、采用音乐,师生问好。(略)3、放录音(采茶扑蝶)片断,教师带领做律动。二、节拍训练板书:4/4O_X2/4O_X脚手脚
27、手脚手脚手老师示范,学生模拟。同时比拟两种节拍区别与联络。(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比拟中领会)三、导入新课1、师放录相,屏幕上出现一群孩子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一边欢笑、一边划桨,尽情地、幸福地唱着(让我们荡起双桨),至歌声消失、关闭。师:同学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划船小朋友们唱的歌曲好听吗?(生答略)。既然好听,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这首歌。老师出示大歌页。2、作品及作者简介:歌曲创作于50年代中期。词作者乔羽是中国音乐文协主席,词作家。曲作者刘炽是我国的作曲家。3、老师边弹琴边充满深情的范唱第一段词。4、请三位同学分别有表情的朗读歌词。5、老师先分别教唱二个声部的曲谱。方法:教唱法与听唱法及随琴跟唱法。在较熟的基础上按谱填唱第一段歌词。6、重点练习合唱部分。方法:一声部唱,二声部默唱。(互相交换)二声部合唱(老师伴奏可跟随二声部)四、稳固练习:1、竞赛唱。分男女生唱、分小组唱、个人组对唱等形式。2、跟伴奏带唱老师指挥,要求唱得优美、动听、充满热情和自豪的感觉,启发培养学生表现美的能力。3、表演唱跟随录音,手握笔或尺作桨,启发学生想象在湖面上划船的情景,创造性的表演,活跃气氛,使音乐课堂进入高潮。五、课后小结:1、今天我们唱演的真高兴,但高兴的同时要考虑“是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我们如何去做才能报答-的恩情?2、下课后,请同学本人填唱最后两段歌词。中小学音乐课标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