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附小一年级数学教案5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北师大附小一年级数学教案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附小一年级数学教案5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北师大附小一年级数学教案5篇数学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激发、促进、鼓舞并驱使人类的思维得以运用到最完善的程度,亦正是这种精神,试图决定性地影响人类的物质、道德和社会生活,为了大家学习方便,我特地准备了北师大附小一年级数学教案5篇,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借鉴学习!北师大附小一年级数学教案1教学目的:1、学生能在详细的生活实践情境中,体验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2、能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3、培养学生关于前后的空间观念。4、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教学重难点:重点是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难点是学生前后空间观念的培养。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情境教学、游戏教学准备:纸制的方向盘4个
2、、车站牌5个教学经过: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教师请5名学生上讲台排成队列5名学生排成队列,其余学生描绘其中一位学生的位置。2、在教师的口令下,学生按要求调换位置,使学生初步体验到: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具有一定的相对性。二、观察讨论、学习新知1、观察课本主题图、讨论并填空。2、教师出示:课本“做一做第2题小动物赛跑图问:你看到了什么?如今跑在最前面,它后面有哪些小动物?谁第二?小白兔跑第几?小牛跑第几?你能把上面的问号位置填上吗?三、练习稳固、启发思维1、讲一讲(1)你的座位前面是谁?后面是谁?(目的: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体会前后意义和相对性)(2)你前面有几个同学?后面有几个同学?你是排在第
3、几位?(使学生学会从前面数或者从后面数,得到不同。北师大附小一年级数学教案2【学习目的】1.在实际测量与沟通中,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及厘米的实际意义,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能力及估测的意识。3.在合作、讨论中去开掘知识,把握知识,培养学生科学的测量精神,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经过】一、谈话引入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好伙伴,天天陪着我们一起学习,它就是我们的课桌。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了解桌子有多长。(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提问:你能用什么方法知道课桌有多长呢?1.估计:让学生试着估计一下本人的桌子长度,能够用眼睛看,可
4、以用手比划着估,估好后,举手沟通结果。(设计意图:让学生对一个物体的长度提早有一个不详细的感官认识,同时培养学生初步的估测能力。)2.测量: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量桌子的长度呢?请同桌两人先商量一下用什么方法量,然后共同量一量你的课桌有多长。学生沟通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及时总结。(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本人去发现问题,鼓励他们通过本人的观察、考虑、合作探究来解决问题。培养他们在学习中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以及学会学习的能力。结合学生的动手操作,充分调动起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每个学生都融入其中,体验到动脑的乐趣。)质疑:为什么测出的桌子长度的讲法都不一样呢?同样的桌子真的都不一样长吗?让学生充分发
5、表意见。小结:使用的工具不同,结果就会不一样,只要当工具一样时,结果才会一样。看来,统一测量的工具非常重要,你知道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一般用什么工具测量物体的长短吗?(设计意图:使学生感受生活中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同时体会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3.认识尺子。(1)师:尺子有很多种,不止是你们手中用的这种,还有这些。(出示各类尺子,拓宽知识面,让学生多认识一些尺子。)而在我们的学习中,大家常用的就是学生尺。(在黑板上贴出放大的直尺图。)(2)观察、探究:学生尺上有些什么?(设计意图:结合学生的动手操作,充分调动起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每个学生都融入其中,体验到动脑的乐趣。)结合学生的发现,讲解刻度线
6、、字母cm及其含义、认识长度单位厘米。(板书:长度单位厘米(cm)。)(3)师:在尺子上找到“0了吗?它在什么位置上,谁知道表示什么意思?尺子上还有些数字是什么意思?请找到尺子上从“01这一段,从01是几厘米?(4)在认识厘米的基础上,让学生用手比划感受一下“1厘米有多长,再让学生讲一讲生活中你见到过什么东西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设计意图:联络生活中常见物体理解厘米的实际意义,使抽象的单位变得能够体验。)(5)认识几厘米数一数:从0刻度到2刻度之间有几个1厘米,是几厘米?从3刻度到7刻度是几厘米?猜一猜,56.910、02.06之间分别是几厘米。(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经历和认识出发,参加“猜测这
7、一催化剂,促进学生多角度思维,进而捉住事物的本质,得出结论。诱发学生的跳跃思维,加快1厘米的认识经过。)打手势:4厘米大约有多长?7厘米大约有多长?10厘米大约有多长?(同桌互评。)4.量物。(1)要求学生取出统一物体(学具中的等腰三角形),找到长边(正好整数),小组讨论试着量,再汇报。面对结果不统一时,大家讨论原因。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找一人上台演示,得出经历:量物体时,先把一端对准0刻度线,再看另一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2)再量这个三角形的一条短边,不够整数,全班沟通该读作多少。讨论:离哪个刻度线比拟近,大约是几厘米。(设计意图:让学生从用不同的工具测量课桌,到用一样的工具测量物体,
8、在操作中比拟、分析、综合、抽象出事物的本质,得出结论,找出用尺子量物体的方法,在自主的探索中去发现与创新。)三、稳固练习。1.估计大约是几厘米?(如:书的厚度,小棒、铅笔的长度等。)2.请几名同学分别量出这几种物体的长度或厚度并注意测量的方法。3.小组活动,完成第15页第1-3题,先估计,再测量。四、总结评价。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觉得你表现得如何?北师大附小一年级数学教案3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把握三角盘的计算方法,对相邻区域小圆片(或数)进行相加,对给出的“结果数进行分拆。经过、能力与方法: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图形的能力和灵敏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
9、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教学重点:相邻区域的数进行相加。教学难点:对给出的“结果数进行分拆。教具学具:三角盘、小圆片、数卡等。教学经过:一、认识三角数图1.简介三角数图(板书出示三角盘和小圆片,再出示11。)师:这是三角数图,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计算三角(板书课题)。问:你发现这幅三角数图有什么机密?学生在独立考虑的基础上小组沟通。师生共同小结:三角数图里的三部分,每部分都放有小圆片,相邻部分里的小圆片个数相加,其结果写在边上。2.反应练习师:三角数图中的另2个空格怎么填?为什么?3.同桌合作玩“三角盘(一人在三角盘上摆小圆片,另一人根据所摆小圆片摆数卡。)学生在“玩三角盘的经过中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师大 附小 一年级 数学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