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美德故事汇总大全.docx
《中华美德故事汇总大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美德故事汇总大全.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华美德故事汇总大全中华美德故事汇总大全在当代社会,物质发达的同时,人们对物质的欲望不断膨胀,在追求物质知足的经过中人们越来越不懂得节制。节制美德的缺失导致社会问题层出不穷。所以感人的美德故事更让我们为之动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核心因素,凝聚力、亲和力。那你知道中国传统美德故事儿童有哪些吗?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关于中华美德故事,方便大家学习。中华美德故事1【郑崔夜绩】诗曰:崔氏知礼,诫子名扬,夜分犹绩,媲美敬姜。隋朝时,郑善果的母亲崔氏,她的儿子做了大官,袭了爵位,但她仍然亲身纺纱织布,天天一直做到半夜里才睡。郑善果见母亲这样辛苦,就对母亲讲:“儿子已经做了官,封了侯,所得的俸禄,也
2、是很富足的,母亲为什么要本人辛苦到这般田地呢?崔氏听了就讲:“我从前以为你已经懂得天下的大道理,如今听你讲出这番话来,道理还是没有明白,怎么能够去办理国家的公事呢?你要晓得这些俸禄,是皇上回报你的上代丢掉了性命的功绩,照理讲你把这些俸禄,应当先去分散给那亲戚人家,表示是祖先的恩泽,至于纺纱织布绩麻等等,都是做妇人的份内应做的事,上自皇后、下至做官人的妻子和读书人的妻子,都应该尽她应尽的责任,假如有懒惰的人,这就是骄逸的行为了。我固然不懂得礼法,但怎能够本人毁坏本人的声誉呢?中华美德故事2【臧氏义保】诗曰:臧氏义保,护公子称,以儿代死,鲁国复兴。周朝时,有一个很有义气的女仆臧氏,她是鲁国公子称的
3、奶妈。那时候有个名叫伯御的人造反,杀掉了鲁国的国君懿公,篡夺了君位,差人四处寻找公子称,要把公子称杀掉。臧氏就叫本人的儿子穿了公子称的衣服,睡在公子称所睡的地方,于是伯御错把臧氏的儿子杀掉了,臧氏抱了公子称逃了出去。鲁国里的大夫,知道公子称在臧氏那里,就请周朝的天子杀了伯御,立公子称,后来成为鲁国里的孝公,鲁国人很敬重臧氏的义气,就叫她“义保。中华美德故事3【缺妻敬馌】诗曰:晋郄缺妻,馌夫冀野,相敬如宾,德之聚也。春秋时期,晋国有个郄缺,夫妻两个人相互敬重,好似宾客一样。有一天,郄缺在冀邑的郊野里耕田,他的妻子送饭到田头,双手捧了饭菜递给丈夫,非常地恭敬。郄缺也和颜悦色地接受了。刚巧这个时候,
4、晋国大夫臼季路过这个地方,看见了这样情形,回去就对晋文公讲:“恭敬就是德性凝聚的表现,一个人能够恭敬,就必定有道德,有了道德,就一定能够治理百姓的,所以请君侯任用他。晋文公就叫郄缺做了三军中的下军大夫,后来在箕地方打仗,郄缺捉住了白狄国的国君,晋襄公就叫郄缺做了公卿,把冀邑这个地方赐给他。【注释】馌:y,往田里送饭。郄:x。中华美德故事4【包拯贡砚】诗曰:宋有包拯,出知端州,制贡足数,一砚不留。北宋有一个的清官叫包拯,字希仁,天圣年间进士,宋仁宗时任监察御史,后任龙图阁大学士,官至枢密副使。他在端州(今广东肇庆)做知州时,此地向来出产一种做砚台用的珍贵石头。从前在那地方做官的人,都借着进贡皇上
5、的名目,总要多取几十倍,拿去送给朝里面有势力的人。而包拯叫砚工只要做到进贡的砚数够了。等到他离任的时候,也不曾拿一块砚石回去。他做开封知府时,为官公正,执法严明。他处处以身作则,从不为本人谋私利。有一次,他的舅舅犯了罪,他照样依法论处。此后他的亲戚朋友再没有人敢依仗他的势力为非作歹了。当时的百姓都非常尊敬、爱戴他,称他为“包青天。他平生没有私下的积蓄,曾经警诫子孙们讲:“我的后代做官的,有犯了贪赃的人,这个人就不准回到本人家里来;死的时候,也不准葬在祖坟里,假使不照着我的志向做,就不是我的子孙了。嘉佑六年(公元1016年)他任枢密副使,转年逝世,谥号“孝肃。【注释】砚:yn,砚台,写毛笔字研墨
6、用的文具。中华美德故事5【韩文救荒】【韩文救荒】韩文请饷。生死为轻。负罪发廪。米价以平。【原文】明韩文、宋韩琦后也。生时。父梦紫衣人抱送文彦博至其家。故名曰文。历官南京兵部尚书。岁祲。米价翔踊。文请预发军饷三月。户部难之。文曰。救荒如救焚。有罪吾当之。乃发廪十六万。米价为平。人当凶岁。米谷歉收。巨富商。若居奇货。以待高价。不义孰甚。韩文请发军饷三月。户部难之。则自愿受罪。竟发廪十六万。米价因是以平。其真心救荒如是。宜其享耄耋之年。亲见诸子贵显也。【白话解释】明朝时候。有一个姓韩单名叫一个文字的人。就是宋朝有名宰相韩琦的后代。他生下来的时候。他的父亲做梦。看见一个着了紫色衣服的人。抱了文彦博到他
7、家里来。所以替他取个名字叫做文。后来累次做官升到南京的兵部尚书。逢着那一年阴阳两气不和调。年成荒歉。米价飞涨得很高的时候。韩文就要请求预先发三个月军饷。去压平米价。户部里的人不肯。韩文讲道。救荒如救火一样。是急不可缓的。假使有了罪。我就一个人承担好了。于是即刻发了仓米十六万。果然米价顷刻平了。中华美德故事6【刘宠钱清】【刘宠钱清】刘宠别任。仅受一钱。出境之后。投于深渊。【原文】汉刘宠、为会稽太守。简除烦苛。禁察非法。郡中大化。及内调。有五六老叟。赍百钱送之。且曰。自明府下车以来。狗不夜吠。民不见吏。今逢弃去。故来奉送。宠选一大钱受之。出境。投之于河。后人因名其河为钱清。简除烦苛。禁察非法。郡中
8、即大化。盖以身作则也。狗不夜吠。民不见吏。化亦深矣。有此德政。耆老送别。赉百钱以表微忱。宠勉选一钱。出境即投诸河。名其地为钱清。永矢弗谖已。【白话解释】汉朝时候。刘宠在会稽地方做太守官。把地方上烦琐苛刻的事。都除去了。把地方上非法的事。都禁止了。这一郡里地方上的人。大大的被他感化了。等到朝廷里把他调进京城里去的时候。有五六个老年的人。手里拿了一百个大钱去送给他。并且嘴里讲道。自从你到我们这里来做官以后。境里都没有盗贼了。所以这些狗也夜里不叫了。人民不为官事连累。所以百姓们也不看到县里的差人了。如今你丢了我们竟要去了。所以我们特地来奉送你。刘宠就在他们手里、拣了一个顶大的钱拿了。总算受了他们的人
9、情。到得出境的时候。就把这个钱丢在河里。后人因而把这条河叫做钱清。中华美德故事7司马光一生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忠于朝廷。他地位显赫,德高望重,他不仅德行极为人们所推崇,他发乎真诚的友爱兄弟的情怀,更是流传千古。司马光的哥哥司马旦,字伯康,兄弟两人的感情十分好。当司马光退居在洛阳的时候,每次返乡省亲,总会探望兄长,他对哥哥既敬重又极为关心。当时伯康已八十岁了,而司马光也年事不小,但侍奉兄长就好像侍奉父亲一样地尽心尽力。尤其老人家体质较弱,消化不佳,为保康健常需少量多餐,故照顾颇为费心。所以每当吃完饭不久,司马温公总会亲切地问候哥哥:“您饿了吗?要不要再吃点东西?几乎是时时刻刻地关注,就好像照顾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华 美德 故事 汇总 大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