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故事优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人物故事优选.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历史人物故事优选历史人物故事优选历史不仅是知识中很有价值的一部分,而且还打开了通向其他很多部分的门径,并为很多科学领域提供了材料。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关于历史人物故事优选,方便大家学习。更多“历史故事的相关文章推荐【】15个历史小故事中国历史小故事大全历史人物故事汇总7篇10个历史典故故事简短历史人物故事最新5篇历史人物故事1庾信是南北朝时期享有盛名的文学家。他曾为一幅(五月披裘画)题写赞词,赞诗云:披裘当夏,俗非为心,虽逢季子,不拾遗金。(五月披裘画)和庾信的赞词表现和赞美的都是一个动人的古代传讲故事。-德育名人小故事相传,春秋日时期吴中有一高士,生活极为贫寒困苦,五月披裘。人称披裘公。一天,他
2、背着一捆柴和延陵一位名叫季子的人同行。半道上,他们发观道旁有一锭别人遗失的金子,季子便对披裘公讲:你把那锭遗金捡起来吧。扳裘公一听便发了脾气,他真目拂手,讲道:为什么你自处高洁,却把别人看得那么卑下呢!我甘于五月披裘而负薪,甘于自食其力,岂是拾人造金之人?!一番话讲得季子面红耳赤,无言以对,心里却更钦佩披裘公的为人了。-德育名人小故事穷到了夏天也换不起衣服:终日披裘打柴为生,也不去拾取路边造金,这确实表现了一利:高尚的品格和情操。这种人,虽在生活上拮据困苦,一贫如洗,其精神世界却是丰富而充实的。延陵季子以俗人之见劝其拾取遗金,遭到严词批驳是在情理之中的。披裘公的美德是劳动者的美德,因此天经地义
3、地要为后人所赞叹景仰和发扬光大。历史人物故事2宗悫,字元干,是南阳涅阳人。他的叔父宗炳,学问很好但不肯做官。宗悫小的时候,宗炳问他长大后志向是什么?他回答:“希望驾着大风刮散绵延万里的巨浪。(宗炳讲:“就算你不能大富大贵,也必然会光宗耀祖。)有一次宗悫的哥哥宗泌结婚,结婚的当晚就遭到匪徒打劫。当时宗悫才14岁,却挺身而出与匪徒打斗,把十几个匪徒打得四下溃散,根本进不了正屋。当时天下太平,有点名望的人都以为习文考取功名是正业。宗炳由于学问高,大家都喜欢跟着他读儒家经典。而宗悫由于任性而且喜好武艺,因而不被同乡称赞。原文:宗悫字元干,南阳涅阳人也。叔父炳高尚不仕。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
4、风破万里浪。炳曰:“汝若不富贵,必破我门户。兄泌娶妻,始入门,夜被劫,悫年十四,挺身与拒贼,十余人皆披散,不得入室。时天下无事,士人并以文艺为业,炳素高节,诸子群从皆好学,而悫任气好武,故不为乡曲所称。历史人物故事3班超为人有远大的志向,不计较一些小事情。然而在家中孝敬勤谨,过日子经常辛苦劳累,不以劳动为耻辱。他能言善辩,粗览了很多历史典籍。公元62年(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征召做校书郎,班超和母亲也伴随班罟到了洛阳。由于家庭贫穷,班超常为官府抄书挣钱来养家。他长期抄写,劳苦不堪,有一次,他停下的手中的活儿,扔了笔感慨道:“大丈夫假如没有更好的志向谋略,也应像昭帝时期的傅介子、武帝时期的张骞那
5、样,在异地他乡立下大功,以得到封侯,怎么能长期地在笔、砚之间忙繁忙碌呢?旁边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讲:“小子怎么能了解壮士的志向呢!原文: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历史人物故事4黄忠在三国里亮相的时间较晚,成名也很晚,但我想年轻时可能有点小名气,但确实老了之后跟着刘备后才知名的,十分是定军山一战,斩掉名将夏侯
6、渊威震天下,后来能被刘备封为后将军可以能和这一战有很大的关系。黄忠年轻时一直为荆州刘表效力,被刘表任命为中郎将,与刘表侄子刘磐一起驻守长沙攸县(今湖南株州攸县,即虎纹老家)公元208年,曹操占领荆州,临时任命他为裨将军,任驻守原地,归属于长沙太守韩玄。公元209年,刘备攻打荆州各郡,占领了长沙、零陵、桂阳、武陵等地,黄忠投降刘备。公元211年(64岁)黄忠跟随刘备入川,征战益州,表现突出,勇冠三军。平定益州后刘备封其为讨虏将军。公元219年(72岁),刘备进击汉中定军山,黄忠一战斩杀魏国身经百战的守将夏侯渊,曹军惨败,黄忠自此声名大震。后黄忠升为征西将军。公元219年刘备自立汉中王,重用黄忠为
7、后将军,公元220年,黄忠病逝,享年73岁追谥为刚侯。历史人物故事5为了避难,43岁的晋文公开场过着流亡的生活,能够讲是颠簸流离,尝尽了苦难。这位在外辗转19年才得以回国,随即称霸中原的春秋霸主,他的人生充满了传奇。前656年,重耳遭到骊姬之乱的迫害,离开了晋国都城绛,到蒲城,他父亲晋献公派勃鞮谋杀重耳,勃鞮割断了重耳的袖子,重耳爬墙侥幸逃走,开场了流亡生活。前636年(62岁)秦穆公护送重耳回晋国。重耳即位,称晋文公,即位后他在诸侯中威信很高。在外漂泊19年的晋文公尝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先后投奔了齐、曹、楚、秦等国,有的国君对他礼遇有嘉,有的却是冷嘲热讽。在曹国的时候,曹共公听讲重耳的肋骨连成一片,很好奇,所以乘重耳洗澡的时候,偷看了他的裸体。(一个国君也竟然喜欢看希奇)。前633年,宋国都城商丘被楚军包围。、前632(65岁)年初,晋文公率兵救宋,为报答楚国在他流亡国外时楚国的招待,下令军队退避三舍(九十里),在城濮(今山东濮县南)大败楚军。晋文公主持践土之盟,成为霸主。、前628年(69岁)冬天,晋文公逝世。历史人物故事优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