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立春诗词大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立春诗词大全.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0立春诗词大全2020立春诗词大全_立春的诗句立春在不断的发展和演变中,而你知道立春的诗句有哪些吗?下面是我整理了关于2020立春诗词大全_立春的诗句,希望你喜欢。立春诗词大全1、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张栻(立春偶成)2、蝶绕香丝住,蜂怜艳粉回。今年春色早,应为剪刀催。宋之问(奉和立春日侍宴内出剪彩花应制)3、已把宜春缕胜,更将长命题幡。范成大(朝中措丙午立春大雪是岁十二月九日丑时立春)4、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与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苏轼(减字木兰花立春)5、冥冥甲子雨,已度立春时。杜甫(雨)6、年去年来白发新,匆匆马上又逢春。于谦(立春日感怀)7、丝金缕翠幡儿小。裁罗
2、捻线花枝袅。张孝祥(菩萨蛮立春)8、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苏轼(减字木兰花立春)9、立春后五日,春态纷婀娜。白居易(立春后五日)10、殷勤洗拂旧东君,多少韶华聊借看。毛滂(玉楼春立春日)11、小烟弄柳晴先暖。残雪禁梅香尚浅。毛滂(玉楼春立春日)12、明日是新春,春风生鬓云。张孝祥(菩萨蛮立春)13、甚今年、立得春来晚。过人日、方相见。赵长卿(探春令立春)14、春盘春酒年年好,试戴银旛判醉倒。陆游(木兰花立春日作)15、苜蓿峰边逢立春,胡芦河上泪沾巾。岑参(题苜蓿峰寄家人)16、檐花旧滴,帐烛新啼,香润残冬被。吴文英(解语花立春风雨中饯处静)17、春如有意,未接年华
3、春已至。张孝祥(减字木兰花二十六日立春)18、数声回雁,几番疏雨,东风回暖。赵长卿(探春令立春)19、忽对林亭雪,瑶华处处开。今年迎气始,昨夜伴春回。张九龄(立春日晨起对积雪)20、秦地立春传太史,汉宫题柱忆仙郎。李颀(寄司勋卢员外)立春风俗活动躲春在传统民俗学上,到了立春这一天就该躲春。由于立春这天气候开场交接,新的气场会对部分人群有不利的影响,更有甚者会影响一年的运气,所以躲春的风俗就出现了。在民间,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风俗与忌讳,也就延伸出各式各样的躲春方法与风俗。传统留下来的风俗,每到立春这一天不能有口舌之争,必需要和和睦睦、心平气和地迎接这一天。有一些地方,躲春这一天不宜搬迁,不宜看
4、望病重患者及参加丧事等,以免招惹晦气,影响一整年的运气。占气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春秋时期已经构成了占气的信仰。(孔颖达疏):“凡春秋分,冬夏至,立春立夏为启,立秋立冬为闭,用此八节之日,必登观台,书其所见云物气色。若有云物变异,则是岁之妖祥既见,其事后必有验,书之者,为预备故也。由此可见,春秋时期在立春的民俗节气中,登高观云、占卜测算已经作为一种风俗开场构成。游春迎春报喜后,开场游春,各村各社的锣鼓队和仪仗队走在前边,由四人或八人抬的宏大春牛塑像走在后边。边走边舞,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游行的队伍浩浩荡荡,特别壮观,游遍周围村庄的大街小巷。祭祖在很多地区,立春要祭祀祖先。如广东(新安县志)载:
5、“民间以是日有事于祖祠。在立春时供奉祖先的食品也较特殊。河南(汝阳县志)载:“设春宴,啖春饼,荐卜、梨。有的地方把立春祭祀称为“咬春。鞭春牛鞭春牛,又称鞭土牛,起源较早,后来一直保存下来,但改在春天,盛行于唐、宋两代,尤其是宋仁宗公布(土牛经)后使鞭土牛风俗传播更广,为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鞭春牛的意义,不限于送寒气,促春耕,也有一定的巫术意义。山东民间要把土牛打碎,人们争抢春牛土,谓之抢春,以抢得牛头为吉祥。塑制春牛时,往往要在肚子里塞上五谷,当牛被打烂时,五谷就流了出来。人们欢笑着拾起谷粒放回本人的仓中,预示仓满粮足。迎春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动,事先必须做好准备,进行预演,俗称演春。迎春是在立
6、春前一日进行的,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来。句芒为春神,即草木神和生命神。句芒的形象是人面鸟身,执规矩,主春事。在周代就有设东堂迎春之事,讲明祭句芒来历已久。清人让廉撰写的(京都风俗志)中讲:“立春前一日迎春牛芒神入府署中,搭芦棚二,东西各南向,东设芒神,西设春牛,形象彩色,皆按千支,准令男女纵观,至立春时众役打焚,故谓之打春。然后,人们将春牛的碎片抢回家,视为吉祥。春社春社是古时春天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周代为甲日,后多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举行。唐代诗人王驾(社日)诗:“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可见古人对祭祀社神特别重视,以后成为风俗流传下来,意为大地繁衍万物,祷告祭祀,以祈求六畜兴隆,五
7、谷丰收。贴宜春字画春天到了,给门壁上张贴宜春字画,这种风俗在唐代就有。据记载:立春日,唐代长安人常在门上张贴迎春祝吉的字画,字称“宜春字,画称“宜春画,如“迎春“春色宜人“春光明丽“春暖花开等内容。戴春鸡戴春鸡是陕西铜川一带人民的古老风俗。每年立春日,用布制作一个约3厘米长的公鸡,缝在小孩帽子的顶端,表示祝愿“春吉(鸡)。立春日,妇女用线穿豆挂于牛角,或用麻豆撒在牛的身上,以为这样做能够使幼儿免患麻疹。佩燕子佩燕子是关中一带人们的古老风俗。每年立春日,人们喜欢在胸前佩戴用彩绸剪成的“燕子,这种风俗起自唐代,如今仍然在农村中流行。由于燕子是报春的使者,也是幸福吉祥的象征。所以,很多富有人家,都在本人厅房正中或房檐下,修建燕子窝,只要你能在庭房檩条下或房檐的墙壁上,搭上一小块垫板,上写“春燕来朝四字,燕子就可本人建起窝来。吊春穗吊春穗是一种传统的风俗,流传在陕西澄城一带。每年立春日,妇女用各色布条编成布穗,或用彩色线缠成各种形态的“麦穗。然后吊在小孩或青年人的身上,可以挂在牲口,如驴、马、牛的身上,以此祝福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