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诗歌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曹植诗歌研究.docx(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曹植诗歌研究黑龙江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曹植诗歌研究论文题目:学院:文学院年级:2020级专业:汉语言文学姓名:张婷婷学号:20204896指导老师:陈建农2021年4月10日摘要近几十年来对曹植研究的论文很多,文章主要从曹植诗歌的整体进行研究,包括思想内容、艺术特征和写作风格以及对曹植诗歌艺术的传承等问题。还有就是曹植典型代表作品的研究,包括(洛神赋)和(白马篇)等。上述研究都从不同方面肯定了曹植在文学史的重要地位,同时也展现出曹植“骨气奇高,辞采华茂的艺术风格以及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曹植,“建安之杰之一,现今为止流传下来八十多首诗歌,辞赋和散文也有四十余首。曹植的诗歌创作风格的构成,除了
2、继承前人的优秀传统外,他本人的成长环境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诗歌创作的内容与形式。本篇论文主要从曹植创作风格的构成,发展以及变化等来深化研究曹植与他的诗歌。关键词曹植诗歌内容形式“三曹AbstractInrecentdecadestherearemanypapersaboutCaoZhi,thesepapersmainlyregardhispoetryasawhole,includingtheideologicalcontent,artisticfeaturesandthewritingstyleaswellasonspoeticartinheritanceandsuccessionissues
3、.Anditisthetypicalrepresentativesworkofresearch,includingthegoddesswhitepaperandsoon.Thesestudiesfromdifferentaspectsshowhimimportantpositioninthehistoryofliterature,butalsoshowhighcharacter,andrhetoricbywritingstyleartisticstyleandisworthuslearningandusingforreference.CaoZhiisoneofJianAnliterature.
4、Todaysofarsurvivedmorethaneightypoems,Ciandprosealsohasmorethanforty.Hispoetrycreationstyleformation,inadditiontoinheritingpredecessorsexcellenttradition,hisgrowthenvironmentisalsolargelyaffectedthecontentandformofhispoetrycreation.Thispapermainlyfromhiscreationstylesformation,developmentandchange,t
5、oin-depthstudysandhispoetry.KeywordsCaoZhi;Thepoetry;Thecontent;Theform;ThreeCao目录摘要.IAbstract.II前言(1)一、曹植诗歌创作情况(2)一曹植前期的诗歌创作(2)二曹植后期的诗歌创作.错误!未定义书签。二、曹植诗歌创作的艺术特色(4)一曹植诗歌创作的形式(5)二曹植诗歌创作的内容(5)三曹植诗歌创作的风格(6)三、曹植与“三曹(7)一曹操诗歌创作(7)二曹丕诗歌创作(8)三从“三曹看曹植在诗坛上的地位(9)结论(11)参考文献(12)致谢(13)前言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比拟混乱,在这种历史背景造就了一
6、大批文学家,使文坛却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这个时期的文学家不仅继承了前人的创作风格,同时也为当时以及后世的文学发展奠定了基石,丰富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艺术的发展,是文学光芒的起点。“三曹、“建安七子等人都为当时的文学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奉献,使文坛朝着一个更高的层次的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诗歌成就尤为重要,诗歌的创作除了在学习前人的创作风格外,还在这些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创新。五言诗开场渐渐成为诗坛上的一枝新秀,展现出了新的时代气息。而七言,杂言也逐步成为一种流行的趋势。为诗歌发展做出突出奉献的代表人物之一曹植,不仅继承了先秦时期(诗)和(骚)的优秀创作传统,同时又从两汉时期的辞赋中汲
7、取精华,扬长避短,从使本人在建安时代诗歌的内容与形式上既有前人的影子,又有本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建安文学的辉煌,也有曹植发挥的一定作用,曹植在建安时期创作的作品数量之多,也是被文学界所公认的。钟嵘(诗品)中曾提到“降及建安,曹公父子笃好斯文由此可见,曹氏父子在建安文学中的成就是不可忽视的。诗歌的发展在建安时期得到了空前的繁荣与发展,尤其是曹植在建安时期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下的影响下,创作了很多与时代、与社会、与生活等息息相关的诗歌创作。目前为止,对曹植诗歌的研究还是很多的,这些著作都从曹植与曹植的生平为出发点,对曹植进行不同方面的展现。曹植的一生经历了很多事情:由父亲疼爱,公子般的生活着,到被父亲兄
8、弟猜忌,痛苦的挣扎着。在这些经历中让曹植体会到了人生的三大悲:生死、离别与和灭。但是,正是由于这些不同寻常的经历为曹植的诗歌注入了很多新鲜的血液,使之呈现出与别人不一样的的精神相貌。一、曹植诗歌创作情况一曹植前期的诗歌创作曹植,自幼聪明好学,才华出众,非常受父亲曹操的宠爱,曾经有好几次想立他为太子。但后来的他过于自负,不稳重,在用人方面也不是很得当,因此失去了曹操对他的宠爱。曹丕即位后,屡次上疏,希望能发挥本人的才智,但屡次遭猜疑而遭到迫害,因而没有实现本人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的雄心壮志,曹植仅仅活到了四十一岁就离开了人世。曹植的诗歌以曹丕即位为界能够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的曹植“生乎乱,长
9、乎军,从小就随父亲身经百战,在父亲的那种军事思想的教育影响下,树立了“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的雄心壮志。建安九年至二十五年这阶段,除了随父亲征战外,它主要还是在邺城生活,过着贵公子的生活。在曹植的这个时期中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成为了邺下集团的核心人物。诗歌风气浓厚,充满朝气,富有远大理想和抱负。在这个时期的创作基本以反映他的生活和远大抱负为主,可见当时曹植生活处境之好。代表作(白马篇):“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开篇点题,交代青年的来历。“少小去乡邑,扬尘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写出了青年这几年的经历。“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
10、若豹螭这几句描写青年的骑术以及箭术之高。“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既写出来了战争发生的原因,又写出了青年奔赴战场的决心以及英勇抗战的行为。最后一句“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简简单单的十个字写出了为国家兴亡杀身成仁的伟大抱负。整首诗完美的展现了“骨气奇高,辞采华茂的创作风格。这首诗先是描写青年马上的姿态,然后从上、下、左、右不同方面对骑士进行了细腻的描写,然后又用“破“摧等字突出了青年的射箭技术之强,成功的塑造了一位具有爱国精神的英雄,传达出英雄誓死报国的情怀。整首诗中的英雄被曹植
11、塑造的有血有肉,恰好体现了曹植本人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为曹植前期的重要代表作品。诗中的语言精练而流畅,通过不同的的情节,突出描写了青年射箭技术之高。开始两句制造悬念,描绘出策马奔腾的紧急情况,又以铺陈的手法对作者的身世做了简单的叙述。最后两句展示英雄捐躯为国、杀身成仁的爱国精神,同时也揭示了曹植的内心世界的想法。全篇塑造人物形象,形神兼备,从诗中能够体会到曹植的远大抱负和雄心壮志和曹植不为高官厚禄,而是为辅佐皇上,为了国家牺牲本人奉献本人的崇高精神。在曹植的(杂诗)中我们可以以看到他“烈士晚年,壮心不已的发奋图强慷慨激昂为国精神。在(杂诗)其六中“烈士多悲心,小人偷自闲。国仇亮不塞,甘心思丧元
12、。愈加能够看出作者国家统一,而“捐躯赴国难的决心。而(杂诗)其六最后一句“弦急悲声发,聆我慷慨言也体现了作者想到了岁月不断地飞速流逝,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在有限的时间里去建功立业的迫切心情与感慨。从上述分析能够看出,曹植前期生活状况是影响他创作的关键因素。正是由于这种经历,因而他前期的诗歌充满了生机勃勃,积极向上的风气,富有远大理想和抱负。二曹植后期的诗歌创作曹植前期的诗是积极乐观的,而后期的创作便是消极的,备受打击的。由于后期的曹植遭受父亲曹操与哥哥曹丕的猜疑,虽有一颗为国奉献,捐躯的心,但是却没有他实现的时机,所以后期的曹植是失落的,孤单的。代表作(赠白马王彪)是最能体现曹植后期痛苦,内心矛
13、盾,情感复杂的情感的一首诗:黄初四年五月,白马王、任城王与余俱朝京师,会节气。到洛阳,任城王薨,至七月,与白马王还国。后有司以二王归藩,道路宜异宿止,意毒恨之。盖以大别在数日,是用自剖,与王辞焉,愤而成篇。这里所讲的白马王曹彪是曹植同父异母的弟弟,任城王是是曹植的亲哥哥。四年五月,白马王、任城王与曹植一同在北京相聚来行迎气之礼,但是到京之后本人的亲哥哥任城王却不知道什么原因死去,而在本人想与曹彪结伴回封地是,又遭到了阻碍。哥哥之死已经让他非常悲伤愤懑了,而这次的阻碍愈加重了他的不满,于是“愤而成篇。整首诗固然短短的几句,但却把事件的发生时间、地点等叙述的很具体,成功的展现了曹植的三重悲:生死之
14、悲、离别之悲和幻灭之悲。任城王的死去与曹彪的离去给曹植很大的打击,让他的心灵遭到重创。诗人把情感贯穿于事件发展的始终,到达的完美融合,使曹植与兄弟的离别之情表的的更浓切。类似的反响兄弟相残的还有(七步诗)中:“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从这些诗中都不难看出,最使诗人悲哀的不是生活的艰苦、身体的疲惫,而是亲兄弟之间的生死离别和政治上对他的残害与压迫。曹植后期的诗歌除了反响壮志未酬和愤懑不平之外,还有一些反响现实的。由于从小跟随父亲身经百战,因而他亲眼看到过“千里无人烟和人们家破离亡的惨景,如(送应氏)。从“步登北邙阪,遥望洛阳山到“念我平常居,气结不能言从“登、“望写起,然后
15、起送行经过中的所见,所想等,恰当的交代了送行的全经过,又为我们后人留下了考虑的空间。进而表达出战争为广大老百姓们带来的惨痛灾难,让人们失去了生活下去的勇气,也表达出曹植悲壮的情感。曹植(远游)诗中“远游临四海,俯仰观洪波。大鱼若曲陵,乘浪相经过表达出本人愿意像鱼一样远游四海。从中能够体会到曹植在现实生活中遭遭到了多么大的打击,他想远离猜忌,远离那个让本人痛苦的地方,找到一个能够让本人忘掉这些痛苦的地方颐养天年,从诗中最后一句:“齐年与天地,万乘安足多能够看出曹植的决心。曹植前期渴望贴近政治,而后期远离了政治,远离了亲人,不仅在生活上孤寂,心灵上也是空虚的。但正是这种前后期的经历反而是更让曹植的
16、诗歌创作更走向了他的内心,走向了成熟,对文学史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二、曹植诗歌创作的艺术特色中国诗歌发展历史源远流长,春秋时期就出现了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战国时代又出现了屈原这样伟大的诗人,而到了建安时期又出现了“三曹和建安七子等著名的诗人。假如讲春秋时期的诗歌是萌芽,战国时期的诗歌是发展,那么建安时期的诗歌便是成熟壮大起来。“建安之杰之一的曹植即陈思王为建安时期诗歌的发展壮大做出了必不可少的奉献,他现今为止流传下来八十多首诗歌,但仍有些不完好的。他的诗歌形式有四言、五言、六言和杂言等,但在五言诗的奉献上尤为突出。曹植的八十多首诗歌内容充实,包含了不同的内容和作者不同情感。(诗
17、品)中讲曹植的诗“骨气奇高,辞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嗟乎!,这几个字言浅意深,但却全面的概括了曹植诗歌的创作技巧及艺术特色。一曹植诗歌创作的形式四言诗是我国早期诗歌的主要形式,但其中也有些五言诗足迹的存在,如秦汉时期也有五言的歌谣在民间广泛流传。(诗经)中的(北山)、(行露)等中就有些五言,尽管有些缺乏,但确实看到了五言的痕迹。东汉时期的(古诗十九首)让五言诗有了雏形,到了建安时期四言诗得到了继承,曹植结合了先秦时期的(诗)(骚)中的优良传统和两汉时期的辞赋中的精华,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创新,摆脱了声律音乐的束缚。如(当墙欲高行)中:“龙欲升天须浮云,人之仕进待中人。众口
18、能够镀金,谗言三至,慈母不亲又如(桂之树行)中:“桂之树,桂之树,桂生一何丽佳等。从这几句诗能够看出曹植的诗歌创作是不拘于声律束缚,随着本人的心创作的,黄侃的(诗品讲疏)中评价他的诗不仅“兼笼前美,而且“做范后来者,可想而知他的诗在文学史的地位多么重要。在曹植所在的时代五言诗创作到达了一个小的高潮,他是五言诗的奠基人。如(白马篇)中的“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等也构成了曹植“文彩缤纷而不离闾里歌谣之质的独特风格,至今对我们仍很有意义。杂言也是曹植诗歌的一种表现形式,(杂诗)六首中汲取了(古诗十九首)中的意象,诗中赋予了曹植很深的思想感情构成了其曹植独有的艺术风格,如(杂诗)其四中讲“南国有佳人,
19、容华若桃李利用了比喻句来描写佳人容貌,揭示主旨,恰到好处。曹植的诗歌与辞赋也脱离不了关系,(洛神赋)中不仅有神女的飘忽,又有人情味的体现。洛神的形象与心理也描写的十分成功,深受我们后人的推崇和喜欢。二曹植诗歌创作的内容受建安时代战争不断的复杂背景的影响,曹植的创作主要来源当时的政治以及本人生活的变化。曹植从小跟着父亲曹操南征北站,因而他的诗中有很多反映建功立业的报国精神的,如(薤露行)便是一首言志之诗。诗的开始便以“天地无穷极,阴阳转相因。人居一世间,忽若风吹尘写出了天地是无边无际的,但人的一生如风尘一样随时可能被吹走。因此曹植要为君主效力,表现曹植建功立业的情怀。有战争便有战争带来的毁坏,曹
20、植亲身感受过“白骨蔽平原的惨景,因而曹植的诗中还有一些反响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深重灾难,如(泰山梁甫行)、(门有万里客)等。(泰山梁甫行)中的“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中通过自然景象与海民人民的生活的比照,突出了战争带来的灾难,同时又把妻子比喻野兽,愈加深入的反映出一种荒凉,凄惨的画面,让人很容易为之感伤、悲哀。曹植的诗歌中还有一些游宴诗,如(侍太子坐)、(名都篇)等,这些诗中往往内容丰富,既有有酒肉、歌舞和玩耍所带来的一种能够让人忘记痛苦的快乐,又有一种时代背景下的忧患煎熬的体现。这种复杂交织的情感正是曹植当时思想情感矛盾的体现。在曹植的笔下,还经常通过对怨妇的描写来反映当
21、时的社会状况。这些怨妇们有的是被人抛弃的,有的是任人摆布,有的是独守空房盼望丈夫回家的,固然是情况不同,但都是这些遭遇让她们陷入痛苦的深渊。固然不断地挣扎,但照旧摆脱不掉,如(七哀诗)。在这首诗中的“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彷徨和“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体现了怨妇对丈夫的思念与怨恨之情。诗中的妻子愿为南风,为的仅是进入丈夫的怀抱,突出了夫妻团圆不易的困难。而妻子又无所依靠,文章有种余音未了的感觉,为我们后人留下了考虑的空间。曹植还有一部分游仙诗,(五游)、(仙人篇)等。经历了残酷的现实之后,他对“神持否认态度,以为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所有人都会遵循这种规律,从他的(五游)中“王子奉仙药,羡门进奇方
22、。服食享遐纪,延寿保无疆中能够体现作者对“神、“仙等的态度。从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能够让我们了解到曹植诗歌内容范围之广,内容之深。三曹植诗歌创作的风格钟嵘的(诗品)评价曹植的诗“骨气奇高,辞采华茂,“骨气讲的是诗的内在,而“辞采讲的是诗的形式,下面我就从内在与形式两个方面分析一下曹植诗歌的创作风格。从内容上来看,曹植的五言诗改变了曹操等人五言诗的弊端,不是先是大篇幅叙事,然后表达情感。而是在叙事的经过中表达情感,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在叙事,如(名都篇)。诗中描写射艺的高强不是通过大规模的篇幅,而是通过诗中“挽、“发、“纵等几个字就到达了目的。在诗的题材方面也比前人更广泛,使五言诗焕然一新,到达了
23、史无前例的高度。他的诗中不仅有抒情,还有现实,如:思妇的、美女的,游宴的、游仙的、神仙的等等。从形式上来看,胡应麟评价曹植讲“子建(名都)、(白马)、(美女)诸篇,辞极赋丽,然句颇尚工,语多致饰,视东西京乐府天然古质,殊自不同。可见,曹植在语言、辞藻方面的运用是多么的成功。(美女篇):“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叶落何翩翩中“妖且闲既写出了美女的美貌艳丽,又通过“柔条写出了美女的纤柔中的优雅。整首诗对美女的装束、穿着等都形象生动的进行了描写。通过美女难以碰到本人喜欢的高尚品德的人,来比喻曹植本人寻求一个开通的君主是很难实现的。还有(仙人篇)中的“万里缺乏步,轻举凌太虚等都能够看出曹植
24、的诗不仅语言丰富华美,而且通俗易懂。曹植诗歌中不仅有大量的比喻形象生动,而且还擅长工于起调,很多开篇名句都深化人心,如;“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曹植诗歌的创作风格是精神与外在的双重结合,改变了五言诗“质木无文的语言风格,为诗歌发展做出了突出奉献,使诗歌向着一个更健康的方向发展。三、曹植与“三曹一曹操诗歌创作作为我国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的曹操,它既是魏国的王,还是我国古代文学的领袖人物。曹操的散文被鲁迅评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可见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之高。他让四言诗在建安时期做了伟大复兴,又让五言诗勃兴起来,为建安文学做出重要奉献的人物之一。曹操的成就主要体如今诗歌方面,现存的有二十多首,它们
25、主要以四言诗、五言诗和杂言等为主。在语言上,更以“古朴“质直著称。在建安诗人中,曹操是与汉乐府最靠近的。曹操为四言诗做出了宏大奉献,四言诗的成就远远高于五言诗,有很多四言诗给我们后人留下了深入的印象。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从将军一直做到魏王,逐步统一北方。因而,在他的诗歌中弥漫着开阔博大的襟怀,代表作(步出厦门行)与(短歌行)。曹操在(短歌行)中“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首诗构思缜密,写出了曹操面对短暂的人生而感慨,体现了建功立业的困难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最后两句自比周公,表达了他抱负远大,渴望建立功业的愿望。在语言上,曹操学习乐府旧题,多用比兴、象征,又有历
26、史典故,将这些前人的东西借鉴过来的同时又赋予了新义,体现出曹操极具创造性,堪称一首乱世悲歌。另一首(观沧海)是一首非常大气壮阔的写景诗,曹操通过“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星汉灿烂,若出其中短短几句,作者从远及近,写出大海的全貌,将一幅辽阔雄壮,巍峨屹立的秀丽景色映入我们的眼帘,将曹操的博大胸襟表现的淋漓尽致,是曹操的一首感慨浩歌。五言诗(蒿里行)中“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形象生动的描写,诗中叙述了离乱,表达了本人的伟大政治情怀,是一首乱世悲歌,提高了诗的表达层次。如(薤露行)“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中叙述了董卓的暴乱,造成了国家和人民遭受了灾,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现实以及动乱。曹操的这些诗以叙述为主,
27、诗歌语言古朴质直,自然雄浑,在建安时代呈现出了新的时代风采。曹操与曹植的诗歌都呈现出一个特点,那就是他们都离政治很近。曹操的大部分诗歌都体现了“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雄心壮志,而曹植的大部分诗歌又都体现了“建永世之功,流金石之业的远大抱负。曹操的诗歌都是以写实为主,而曹植的诗则是在抒情。曹操的诗歌固然古朴直率,但语言上却有些滞重,带有一种凄凉的色彩,如(观沧海)中的“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呈现出一幅树木茂盛的画面,后一句“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却在画面中增加了丝丝凄凉之感。因而讲曹植的诗既有“骨又有“气势非常恰当的。曹植让质木无文的五言诗走向向了辞采华茂,对五言诗的发展又做出了突出的奉献。二曹丕诗歌创作
28、曹丕,即魏文帝,公元220年代即位,是邺下集团的核心人物。曹丕的(典论论文)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文学理论批评专论,其内容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曹丕的创作风格是由曹操向曹植的过渡,他目前为止现存的诗歌约四十多首,它们主要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和杂言,诗歌形式多样。曹丕的诗歌内容比拟狭窄,多为叙述行军远征、游子思妇和男女之爱的。(燕歌行)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全是一共两首,是目前为止现存最完好的七言诗。“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描绘出一幅秋天的景象,秋风萧瑟,大雁南飞,很容易勾起人们的离别之情,因此让思念丈夫的情怀充满了悲戚。而“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把妻子对丈夫的
29、思念不加修饰的表现出来,表现出了妻子的相思之难和相思之痛。最后一句“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作者又借牛郎、织女的难以团圆,愈加深化的表现妻子的悲悼和相聚的不易。这首诗景与情相结合,景中表情,情中有景,到达了艺术的最好境界。在语言方面逐句押韵,字与词都进行了仔细的雕琢,表现出曹丕艺术创作的精妙之处。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过“诗赋欲丽的讲法,因而在曹丕的诗中也存在着大量富有文采的语句,如(芙蓉池作)中:“卑枝拂羽盖,修条摩苍天。惊风扶轮毂,飞鸟翔我前。丹霞夹明月,华星出云间通过“卑枝、“修条、“惊风和“飞鸟几个词便展现出一幅美妙的好卷,用词准确恰当,可见其曹植的用词水平之高。(饮马长城窟行
30、)是一首六言诗,反响军事题材的诗,全诗固然只要四句,但却很有气势,描绘出了路途的遥远,但军人们却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值得我们尊敬。曹丕的诗歌固然题材狭窄但其内容还是很广泛的,而曹植则是在曹丕诗歌的基础上,不仅扩大了诗歌的内容,而且通过优美的语言与生动的情节给人以更全面的展现,使人沉醉其中。在诗歌语言方面的运用曹植不仅继承了曹丕“诗赋欲丽的创作手法,同时又加上了本人的创新,构成了“骨气奇高,辞采华茂的创作风格,对后世“建安七子以及阮籍等人的诗歌创作都产生了影响。曹植的诗歌不仅仅局限于通过军旅、思妇和爱情反响现实,而是在这些的基础上又将游宴、游仙等融入诗中,借此愈加深入的反映了现实,如(名都
31、篇)、(五游)和(仙人篇)等。在曹植的诗歌创作中给我们的感受是他一直载在替别人讲话,很少看见他本人的感受;而曹植却不同,由于受别人生遭遇的影响,在他的诗歌中我们能感觉到,曹植是为本人讲话,表达本人的观点。因而,可见看出曹植的诗歌在内容与形式上都较曹丕的更成熟,对后世的影响也更大。三从“三曹看曹植在诗坛上的地位曹植诗歌的发展进程有一个特点就是他与整个魏晋魏晋南北朝诗歌的发展思潮有密切的关系,建安时期诗歌的发展动态也反映出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而曹植的诗歌又是在建安时期的政治及社会的基础上进行创作的。建安“三曹是“建安风骨的典型代表,他们的诗歌是当时诗歌发展的主流,他们是建安文学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32、。建安时代是中古古代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固然当时社会动乱,但曹操、曹丕和曹植却在这样一个复杂的时代为我们创作了大量的有些诗篇,供我们后人学习和研究。曹操、曹丕和曹植的诗歌均受汉代诗风自然通俗的影响,但在个人创作方面,三者有都构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从整体上来看,曹操和曹植都离政治很近,而曹丕则在淡化政治;曹操诗歌主要以写实为主,而曹丕、曹植则主要以抒情为主;曹操在创作上以古朴直率著称,而曹丕、曹植则是委婉曲折,诗中的语言都是经过细心雕琢的。“三曹都对诗坛做出了重大奉献,但我以为曹植的奉献超过了二人。一方面,从现存的诗歌数量上,曹操的二十多首,主要以写实为主,其次是抒情、写景的。曹丕的诗歌现存
33、四十余首,但诗歌题材比拟狭窄,主要以游子思妇和男女情感为主。而曹植的却有八十多首,诗歌题材上不仅涉及建功立业,还有描写现实、游侠、游宴、思妇等方面的诗,题材范围更广泛。因而,对于我们后人去研究魏晋时期的诗歌发展时,曹植的诗歌能够提供更全面、更深化的研究材料供我们后人去研究。另一方面,曹操让四言诗到达了一个高度,又让五言诗勃兴起来。曹丕在四言、五言和七言上均有尝试,并且都获得了成就。而曹植在曹操的基础对四言诗等形式做了继承,又让五言诗有了更好的发展。因而讲,在曹植的时代,诗歌的形式愈加成熟。最后,在创作风格上,曹植也改变了曹操等人五言诗叙事成分较多的风格,让五言诗呈现出不一样的相貌,曹植被称为五
34、言抒情诗的奠基人。曹植的诗虽气势宏伟,但却有种悲凉之感,他的诗仅有“骨气的存在,却少了分“辞采华美,使诗歌弥漫着一种枯燥的感觉。在(短歌行)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哉从(诗经)中的(小雅鹿鸣)和(郑风子衿)借鉴,与原文类似度很高,缺少创作性。曹丕的诗表现出了一种清闲、安闲之感,但却回避了政治的大背景,他的诗有了“辞采的雕琢,但“骨气却做得不够。而曹植大力钻研五言诗,讲究写作技巧,不仅有“骨气奇高,而且“辞采华茂。而他在(赠白马王彪)中的“三重悲更是让我印象深入,体会到一种“天涯沦落,无告无慰和“丈夫至四海,万里犹比邻的悲戚情怀。在艺术上,为诗坛做出了突出奉献,也为后人研究诗歌提供了珍贵的经历。在
35、建安时期,曹植汲取了很多大家的长处,构成了本人独特的艺术风格。曹植的人生观是以本人的理想来改造现实,同时又由于从小深受人格理想的熏陶,构成了像宗教意识一样的信念,因而讲曹植是汉魏时期理想人格的热衷者,而曹植的另一个自己便是老庄哲学的“玄虚先生。曹植借鉴了(庄子)和(离骚)结合的艺术境界,又在(古诗十九首)的基础上,融入了本人的创作技术,构成了“骨气奇高,辞采华茂的创作风格,深受文人们的喜欢。在曹植色作品中,注重诗歌的艺术形式,在文章中也有很多警句给人以深入的启示,这些创作手法对于我们后人的诗歌创作给予了很多的帮助。结论从以上分析能够看出,曹植固然生活在军阀割据,动乱不堪的社会。他一生的创作分为
36、两个时期,但正是这种前后时期的不同为他的创作提供了非常丰富的素材,成就了这个为文学史做出突出奉献的人。文学当中经常会讲到一句话;“最好的创作灵感是来源于生活,曹植便是最典型的代表。钟嵘称曹植为“建安之杰,谢灵运曾评价曹植:“天下才有一石,子建独得八斗,余一斗,天下人共一斗。可见,曹植在文学史地位是多么的高。建安时代诗歌的文体多样,内容充实,曹植的诗歌对于建安时代文坛增添了不少色彩。而曹植的诗对于我们今天来讲,它仍然很有学习及研究的价值。从曹植的诗歌既能够了解建安时代的历史,又能够学习曹植诗歌的创作上的方法。但是,在我们学习的同时,我们一定注意就是不能无条件的接受,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用
37、全方位的视角去看待曹植诗歌带给我们的现实意义。参考文献1赵幼文.曹植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2韩世朋,张安祖.中国文学史略上.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4.3钱志熙.魏晋南北朝诗歌史述.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4辛刚国.六朝文采理论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5孙明君.三曹诗选.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5.6袁济喜.新编中国文学批评发展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二版.7钱志熙.魏晋诗歌艺术原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9.致谢本文是在陈建农教师的亲切关心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他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鼓励着我。从课题的选择到论文的最终完成,陈建农教师都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在此谨向陈建农教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在此,我还要感谢在完成论文期间帮助过我的同学们,正是由于你们的帮助和支持,我才能克制一个一个的困难和疑惑,直至本文的顺利完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