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docx(6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能够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进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怎样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本课以数的组成为基础,借助计数器教学万以内数的读法,通过教学,可为万以内的写数、比大小、四则计算和万以上的读数打下基础。本节课是这一单元教学的重点,这是由于:(1)学会了万以内数的读法,不仅能稳固加深对计数单位千和万的认识,而且能为比拟万以内数的大小和读写算盘上万以内数打下基础。(2)把握万以内数的读法不仅能知
2、足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需要,而且能为以后学习多位数的读法打下基础。学情分析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万以内数数和百以内读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二年级的孩子们在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读数经历,但是还处于浅薄的阶段。能够比拟准确读出没有0的数,对末尾有0和中间有0的情况存在较大的难度。教学目的1、借助计数器,学会理解万以内的读法。2、把握万以内数的正确读法,培养学生探究、归纳的能力。3、会读生活中的数,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络。重点难点重点:把握万以内数的读法,正确读出万以内的数。难点:把握中间有零和末位有零数的读法。教学经过一、温习旧知,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喜欢看什么动画片啊,朵拉是一个留着棕褐色短发、有着健康深
3、色皮肤、性格开朗阳光的小女孩,她固然只要7岁,可是却是一个特别爱冒险的小家伙,今天我们和他一起走进数学王国,好吗?1、出示数位顺序表,填空。你们还认得它吗?对,是数位顺序表。谁来讲讲,数位顺序表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是?第三位呢?第四位呢?第五位呢?(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位的9表示?(9个十)个位的9表示?(9个一)这个数是?(九十九)百位是9表示?(9个百)这个数怎么读呢?(九百九十九)假如十位是0又该怎么读?(九百零九)个位也是0就是(九百)2、快速读数。接下来要考考大家的眼力和反响力,快速读出你看到的数。那这些数都是怎么读的,有什么规律或顺序吗,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更大
4、的数,万以内数的读法。(揭示课题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一学习一般数(没有0的数)的读法。板书11211、用已有知识介绍下这个数,2、讲数的意义和组成3、全班拨数,在计数器上拨出这个数4、试着读数(指名读数,师板书:读作:三千七百四十五)5、小结读数方法出示:带节拍的读读数要从高位起,千位是几就读几千;百位是几就读几百;十位是几就读几十;个位是几就读几。6、试读2个数二学习有0数的读法1、创设情境,引出有0的数教师还有一个困难,想请你们帮助,你们愿意吗?教师想到商场买些家用电器。出示图片小组沟通读法,完成导学单。全班汇报2、学习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5600咱们先看这个数。板
5、书:5600谁会读?板书:五千六百发现十分之处,末尾有0的数怎么读?练习:490050001280小结:末尾的0,不管有几个,都不读。3、学习中间有0的数的读法20803008再看这个洗衣机的价格。板书:20xx你们讨论的这个数应该如何读?假如都读的不对我们来玩一个数字接龙的小游戏,100101102103104,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中间的0要读零练习:30805060我们再看冰箱的价钱,3008,谁想试着读一读?那到底应该如何读呢?我们来听数学小博士如何讲。总结读数小秘诀贴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都只读一个零练习:700660084、综合小练习真好,同学们帮教师解决了困难,同时我们找到了这么多读
6、数的小秘诀。我们来看看朵拉学会了没,看看他读的对吗?课件出示:9860读作:九百八六5000读作:5千20xx读作:二千零零七8080读作:八千零八3071读作:三千七十一5、小结万以内数的读法1、从高位起,根据数位顺序读。2、千位是几就读几千,百位是几就读几百,十位是几就读几十,个位是几就读几。3、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只读一个零。4、末尾的零都不读。教师把他们编成了小儿歌,谁想来读一读?指名读教师把它配上小星星的伴奏,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小结:全班唱一唱读数要从高位起;看清数位是真理;末尾有0要注意;不必读出记心里。中间有0要留意;只读一个就能够。三、达标检测,迁移运用进入“智力闯关环节第一关
7、,我会读。屏幕出示生活中的数第二关:我会写。你能正确读出这些数,并把你读的写在导学单上课本做一做第二题柳河公园共有柳树560棵。这一年共有366天。养鸡场一天约收鸡蛋2540个。指名板演,然后全班评价。第三关:猜一猜电脑它是个四位数;它是由0、0、3、8组成的;它的最高位是3,只读一个“0;它的十位不是“0。相机它是个四位数;它是由6、0、0、5组成的;它一个“0也不读;它的最高位是6。四、课堂小结,畅谈收获师: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在读万以内数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五、作业搜集生活中万以内的数,并读一读。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2本节课是“综合与实践的主题活动课。目的是让学生在实践操作活动中
8、,能运用所学过的平移、旋转、轴对称等图形运动的知识,欣赏并创造图案,能用本人的语言描绘图形的运动,逐步发展空间观念,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经过课堂教学实践,本节课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主要体如今下面几个方面。1、注重培养学生从给定图案中选取和确定基本图形的能力。从复杂的图案中确定基本图形是本节课深化学习的基础,在温习环节除了温习三种图形的运动外还通过追问“能够看作由哪个图形经过平移构成了这个图案呢?初步感悟图案中的基本图形。在此基础上,在欣赏、分析教师出示的四个图案的经过中,认识基本图形并通过在学具中找出基本图形和在图形运动前先让基本图形重合等活动进一步强化基本图形的概念
9、。2、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从运动的角度观察图形,不但加深了对图形特征的认识,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在教学设计中安排了三个层次,第一,通过观察图案寻找基本图形后想象这个图案是由基本图形经过哪种图形的运动构成的;第二,在学生利用基本图形经过图形运动构成四个图案的经过中,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想象用不同的方法创造一样的图案,在学生熟悉了这四个图案的构成经过后,通过创设“利用基本图形和图形的运动本人设计图案这一活动,既能够进一步使得学生熟悉图形的特征和运动又能够让学生体会到一样的基本图形经过不同的运动能够构成丰富多彩的图案;第三,创设利用组成的图案作基本图形,并用这些基本图形经过图形的
10、运动组成更大的图案等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3、注重学科内不同知识的综合“综合与实践领域的课能够既能够联络不同学科知识可以以联络本学科的知识,我在教学经过中,把图形的运动与有余数除法的知识综合起来,体现了综合实践课的综合性,既能够帮助学生稳固所学知识又能够引导学生养成自觉联络不同章节知识的学习习惯。4、注重让学生欣赏和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美能否领悟和欣赏数学美是一个人数学素养的基本成分,能够领悟和欣赏数学美也是进行数学研究和数学学习的重要动力和方法。通过欣赏和动手创作图案让学生感遭到数学美并不难,教学中通过老师追问“以前我们只知道它们很漂亮,如今你能用数学的眼睛去分析分析他们为什么这么美丽
11、吗?让学生不仅感遭到数学的美而且用理性的思维分析数学美的内涵,使学生养成用数学的目光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固然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很好,但也存在一些缺乏,在下次执教经过中需要调整。学生的知识构造学生的认知构造决定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备课时我以为学生在利用“旋转这一图形的运动时会碰到困难,但课上学生明显在运用“轴对称这一知识上出现了困惑,反思本人的教学经过我以为引导学生经历翻转的活动或者通过课件直观演示都会降低认知难度,进而使学生更容易把握和应用“轴对称这一图形的运动。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3教材内容: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学会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严密联络学
12、生的生活经历,为学生创设解决问题的情景,让学生了解知识;于生活,消除学生由于第一次接触除法而产生的陌生感,进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教学是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分一分、摆一摆等方法,构成表像,在此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建立等分活动与除法的联络,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数学考虑的能力。1、学习除法的初步认识,首先建立“平均分的概念,平均分就是把总数分成同样多的份数或每份同样多。在总数中分走同样多的几部份,也就是几个减数一样,这样用除法计算比拟简便。2、在实际操作中理解除法的含义。通过摆学具我们知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也用除法计算。3、通过看一幅图,列两
13、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的练习,沟通乘除法之间的联络。4、知道了除法的含义,记住了26的乘法口诀,那么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就比拟容易了。求商时,根据乘法和除法的关系,先想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再想用哪一句乘法口诀。5、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与除法含义是严密相联的,除法的含义有两种,一是把总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二是表示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因而,除法应用题就有两种数量关系。这两种应用题的一样点都是除法含义,用除法计算,都已知要分的总数。不同点是其中的一个条件不同,问题不同,列出的算式不同,单位名称也不同。教学目的:1、让学生在详细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
14、各部分的名称。2、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比拟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4、结合教学使学生遭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考虑等良好的学习习惯。重难点、关键:通过动手操作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计算应用题。能正确迅速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4目的确定根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2.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以生活中常见的“每份同样多的实例合活动情境,让学生建立“平均分概念,并结合详细的实例尝试平均分。3.学情分析:“平均分的概
15、念学生不是很了解,但学生对“每份同样多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学习起来不是很困难,教学中,老师要多引导学生进行分一分,加深对平均分的理解。学习目的1.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2.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评价设计1、学生尝试分糖活动,完成对目的1的评价。2、学生分一分,并独立完成课堂练习题,完成对目的2的评价。学习经过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出示准备春游食品的情境图。以小精灵聪聪的身份讲二1班明天要去参观科技园。小朋友正忙着准备春游食品呢!我们来看一看,他们都准备了哪些食品。2让学生观察画面,并请学生讲一讲了解到的情况。二、学习新知1教学例1,引入
16、“平均分。我们来帮助二1班小朋友准备春游食品好吗?我们先来分糖。1学生用6个小表示,尝试分一分。2讲讲你是如何分的?3汇总分的结果后告诉学生: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4让学生再次分一分,这次要求把6个糖平均分。2稳固“平均分。1出示教科书第8页“做一做第1题。学生看清题意。十分请学生讲一讲“平均分是什么意思?2出示教科书第8页“做一做第2题。一共有片枫叶,每片一份,平均分成了份。让学生用12张正方形卡片代替枫叶,摆一摆。摆好后,按要求填空。3教学例2,尝试平均分物品。1按教科书第9页例2提出: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2请各组用实物图卡片或卡片分一分。3沟通。请学生讲一讲,如何分的,分的结果
17、。4老师归纳平均分的方法: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能够每次每份分一个或几个。最后,要使每份分得同样多。4独立进行平均分。1出示教科书第9页“做一做.让学生用小棒代替酸奶,独立完成把10盒酸奶平均分成2份的任务。2沟通。请学生讲一讲,如何分的。三、稳固练习。1练习二的第1题。1回忆:什么中平均分?2判定:哪是平均分,并讲出本人的想法。2练习二的第2题。动手在线上画圆,然后填空。3练习二的第3题。1让学生根据题意准备学具卡片。请学生讲一讲,准备了几个“风车。2让学生独立完成把风车平均分成3份的任务。3沟通。请学生讲一讲分的经过和结果。四、归纳总结。1请学生回忆: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2老师总结:
18、这节课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平均分,还学会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要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能够每次每份放一个,可以以每次每份放两个最后,每份分得同样多。板书设计平均分每份分得同样多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5教学目的:1通过活动、观察和讨论,学生会整理简单的数据。2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会看简单的统计表并会填写。教学重点:数据在工农业生产及科技工作中的作用。教学准备:投影片、学惯用品多种、米尺。教学经过:一、创设场景,进入角色1先看我们学校的男、女生人数及全校各年级人数的统计表。投影出示2动手计算各段指低、中、高三段的学生总数,算出后填人表内。3进行小组比赛,算出全校的学生总人数。每个小组以2人为代表,到
19、黑板上写出总人数。不事先指定,由学生自发上来书写答案,快而对者为优胜者。二、自学例1,指名解释1仔细观察画面的意图并设问:1画面所呈示的事由是什么?2为什么要用“正字来记数?3“正字的数据转换用的乘法口诀是哪几句?2按照要求,填人数据。1看仔细,填正确,把数字填上去以前应当先再次看一遍数据能否正确。2先请中等学生讲出最多、最少的车属哪类车。3平均每分钟开太多少辆?三、设计活动,选出队长1老师布置去林场帮助植树,分男、女生两个队;要选出男生和女生中各2名队长。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在教室里当场投票男生面向黑板讲台由一名培训过的学生唱票。女生背朝黑板讲台由一名培训过的学生唱票。其余同学都作记录。2选出的
20、学生向全班同学表示决心,其余同学拍手表示祝贺。并且老师在最后予以小结。类似这样的选法,要求每位学生都能把握。四、课内练习,独立完成1做第“练一练中的第一题。1先明事,再理数。试问有几种学惯用品?2先检查,再填数。2补充本小组学生的身高、体重表。以小小组为宜五、回首,小结本节课的内容,实际上是从生活中引人的好方法,必须把握。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6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或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能正确判定简单图形在方格纸上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初步建立图形的位置关系及其变化的表象。2经过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
21、移后的图形。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运用数学知识能够解决生活中的简单数学问题。教学重点:能判定方格纸上图形平移的方向和格数。教学难点:学生在方格纸上正确画出平移后的简单图形。教学准备:微视频、微练习。课前准备:1、将(平移与旋转)微视屏发布到班级QQ群,请家长催促孩子观看学习。2、根据微视频内容进行学习,并完成微视频练习题。课堂教学经过教学经过。一、导入。1、根据微练习1、2、3小题的讲评温习图形的运动平移。2、导入语:图形的运动除了前面学的平移,还有一种图形的运动旋转3、出示课题:旋转二、新课学习。1、在观看微视频,观察图中的物体运动。2、小组探究:和昨天的知识比
22、照,物体的运动有什么不同3、小组讨论。三、提升训练1、寻找身边的平移和旋转。孩子们,我们的身边还有那些物体的运动方式是平移?生讲。哪些物体的运动方式是旋转?。2、孩子们找到的可真多呀,教师也找到了一些,你能准确地判定出下列物体的运动方式是平移还是旋转吗?课件展示3、孩子们判定得可真准确,如今想请一个孩子到黑板上来平移小汽车的卡片。教师先贴在黑板上,听教师的口令,平移这张卡片,假如上面的孩子平移正确了,请你送给他掌声,明白吗?指任1名同学发口令,1名同学平移卡片。小结:细心的学生仔细观察,我们每次平移后,物体的什么有变化吗?什么没变?想一想旋转时呢?4、课间小活动。让学生当小小设计师。拿出准备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下册 数学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