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1简述晚清选官制度变革的表现。提示:(1)1905年,光绪帝诏准袁世凯、张之洞等人的立停科举之奏,决定自1906年起,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至此,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000多年的科举制度最终被废除。(2)1904年初,清政府公布(奏定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学堂选官制度由此正式设立。(3)清政府制定了(考验游学毕业生章程),确立了留学毕业生选官制度。2简述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的内容及影响。提示:(1)内容:孙中山以为,在官员选拔方面,应以考试制度为主,也就是在“五权宪法的框架之中,国家建立考试院,主管人才的选拔和任用;同时,要完善
2、国家政治制度,建立文官的培养、任用、监察等方面的运行机制。(2)影响: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进一步奠定了中国文官制度的基础。3简述北洋政府时期的文官考试制度的内容。提示:1913年初,北洋政府公布了(典试委员会编制法草案)(文官考试法草案),这是文官考试制度建立的标志。选拔官员的方式主要采用考试和甄别两种方式。4简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公务员制度的内容。提示:从1929年制定(公务员任用条例),到1933年公布(公务员任用法),标志着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公务员的选任由最高考试机关考试院负责,孙中山关于文官考试的思想主张,几乎全部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在这一时期得到了确立。此外,对一般在职人员,国民政府也
3、效仿北洋政府,采用甄别审查措施,使其获得任用资格。5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干部制度的内容。提示:干部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国家干部人事管理体制、原则、机构,以及干部选拔、任用、考核、沟通、培训等内容。6简述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改革和完善干部制度的表现。提示:在干部选拔、任用、考核、赏罚、离休、退休、培训、工资、回避制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坚持贯彻中国共产党管理干部的根本原则下,我国逐步实现了干部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当代化,十分是在干部管理体制上不断加强法制建设,初步建立起中华特点社会-义干部管理制度。7简述我国公务员制度正式构成的标志。提示:1993年,公务
4、员制度开场推行。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标志着国家公务员制度正式构成。8清末的科举制被废除原因(1)主观原因:晚清科举制本身问题日渐突出,八股取士所带来的脱离实际的学风,对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清末科举制度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导致近代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科举制度不利于知识创新,更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2)客观原因:在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思想文化开场传入中国,近代工业以及民族工业出现并不断发展,我国开场向当代化的社会转型,而传统的八股取士制度无法培养出与中国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因而迫切需要进行教育制度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近代 以来 中国 官员 选拔 管理制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