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docx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调查目的:了解汽车消费者构成情况与消费行为,消费者对汽车品牌的认知与偏好。调查时间2020年07月15日调查地点:厦门汽车城调查方法:搜索相关国家政策法规文件,访问相关人士统计方法:数据全部由SPSS软件统计分析调查者:由于汽车工业的重要性,中国政府比对任何其他工业都愈加在政策上关注这个工业。但是20年实践的事实证实,固然汽车产业政策比对任何其他工业的政策都产生了更大的作用,但其结果却是失败的。失败的根本标志就是多年的产业政策使中国汽车工业没有发展起来自主开发能力,甚至连原有的开发能力也丧失了。导致这种后果的直接原因是:中国的汽车工业政策
2、从来没有把培育自主产品开发能力作为重点,而是始终把主要的政策目的放在产业集中度和规模上。这种思维定势能够概括为:汽车是一个规模经济效应非常明显的工业,一个轿车项目假如不一次到达年产15万辆甚或30万辆的规模就没有经济可行性,而任何低于这种目的规模的轿车项目都是重复投资和重复建设,是对国家资源的浪费;由于单个企业的规模越大越好,所以对于整个工业来讲,少数大企业在总产量中所占的比例越高越好,即产业集中度越高越好。从事后看,产生上述思维定势与历史背景有关: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汽车工业与世界发达国家汽车工业的宏大差距给中国政府和工业界以强大的冲击。当时,世界主要的汽车企业都具有年产百万辆的规模。相比之
3、下,中国的汽车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专业化程度低(小而全)。这种差距所产生的冲击直接导致了高起点、大批量、专业化方针的提出,而在当时的条件下贯彻这个方针,就自然地倾向于依靠引进外国先进技术,进而逐步导致合资形式的产生。思想认识上的局限性并不致命,问题是在计划体制的惯性下,一旦中国政府决定把汽车工业作为支柱产业,那么随之而来的就是采用行政手段来贯彻这些原则,而长期坚持行政手段则导致了构造性的僵化。汽车工业第一次被中国政府明确为支柱产业是1986年。1986年4月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19861990年))提到:把汽车制造业作为重要的支柱产业。根据高起点、大批量
4、、专业化和联合发展的原则,以骨干企业为龙头,构成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湖北第二汽车制造厂、济南重型汽车制造厂以及军工部门等汽车制造基地,同时改建扩建一批技术比拟先进的汽车零部件专业化生产企业。从那以后,政府在政策上对轿车领域给予了十分的注意。1987年8月,国务院北戴河会议明确建设一汽、二汽和上海3个轿车生产点。此后,进一步认定轿车生产应按高起点、大批量、专业化的原则,重点抓好零部件生产及相关工业,加速提高国产化率。1988年,国务院在(关于严格控制轿车生产点的通知)中明确提出轿车生产部局的三大三小战略,即国家只支持一汽、二汽和上汽3个轿车生产基地(三大)和北京、天津、广州3个轿车生产点(三小)
5、,而不再批准任何其他的生产点。唯一的例外是军工系统的奥拓和云雀。1989年3月发布的(产业政策要点)把已经批准的轿车项目列为国家重点支持项目。此后,1990年国务院公布(90年代国家产业政策)和1994年公布的(汽车工业产业政策)仍然沿着一样思路,严厉限制定点企业之外的进入者。当然,这些政策在现实中并没有得到百分之百的执行,由于行政审批制度总是具有人为的灵敏性。这种政策思维定势的构成还有其他客观因素的影响。第一,在计划体制下,任何固定资产投资都涉及国家财政(这种状况只是从1994年实行分税制之后才有变化),多个主体对生产同一种工业产品的投资所产生的风险总会造成国家财政的损失。第二,无论是80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汽车产业 发展 情况 调查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