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内科护理常规.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血液内科护理常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液内科护理常规.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血液内科护理常规血液内科护理常规目录第一节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P1第二节缺铁性贫血.P2第三节再生障碍性贫血.P3第四节出血性疾病.P4第五节白血病.P5第六节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护理.P6血液系统疾病护理常规第一节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血液系统疾病指原发或主要累及血液和造血器官的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常见症状和体征有贫血、皮肤黏膜出血、黄疸、血红蛋白尿、发热、淋逢迎肿大、脾大等。1按内科疾病病人的一般护理。2休息与活动:轻症或恢复期可适当活动,重症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3饮食护理:加强营养,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多种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4病情观察:观察有无发热、贫血及出血情况。若出
2、现忽然头痛、喷射性呕吐、视物模糊及意识障碍等颅内出血征象,应及时告知医生,配合抢救。5药物观察: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响,鼓励病人多饮水,促进尿酸排泄。6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枯燥,防止皮肤破损,尽量减少和避免肌内注射,拔针后延长按压时间。7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湿润,用软毛牙刷刷牙,选择适宜漱口液,于餐前、餐后及睡前含漱。8肛周护理:保持大便通畅,每次便后清洁肛周或用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坐浴,防止肛周感染。9健康指导:使病人把握与本病有关的基本知识,加强心理护理,树立治疗自信心。10预防感染:保持病室清洁及空气流通,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减少或限制探视,避免穿插感染。第二节缺铁性贫血缺
3、铁性贫血(irondeficiencyanemia,IDA)是体内用来制造血红蛋白的储存铁缺乏,血红蛋白合成量减少而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临床表现为疲惫无力、面色苍白、心悸气急、头晕眼花、纳差、腹胀、舌炎、口角炎等。其病由于慢性失血,铁吸收不良,摄入铁缺乏或需铁量增加。实验室检查示血清铁低于10.7molL。1按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一般护理。2休息与活动:轻、中度贫血者活动量以不感到疲惫、不加重症状为度,血红蛋白40gL下面者应卧床休息。3饮食护理:补充营养和含铁量丰富的食物,如肉类、动物血、香菇、肝、豆类、蛋黄、菠菜等,要注意多样化及平衡饮食。4病情观察:观察贫血的一般症状,如全身倦怠
4、,头晕,皮肤、黏膜苍白,心悸,呼吸困难,水肿等。5药物护理:口服铁剂宜饭后服用,避免与茶、咖啡、蛋类、乳类等食品同时服用。口服液体铁剂时应使用吸管,避免牙齿染黑。注射铁剂应采取深部肌内注射,且经常更换注射部位。静脉注射铁剂的速度宜缓慢,匀速,备好急救药品以防发生过敏性休克。6输血护理:输血治疗时,应做好输血前准备并密切观察输血反响。7健康指导:重度贫血病人注意卧床休息,加强营养,纠正偏食习惯,多食用含铁多的食物。第三节再生障碍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anemia,AA)简称再障,是由多种原因致造血干细胞的数量减少和(或)功能异常而引起的一类贫血。特征为外周血中全血细胞减少,伴低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血液 内科 护理 常规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