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然保护区的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自然保护区的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我国自然保护区的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我国自然保护区的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摘要本文结合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旅游开发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并针对目前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经过中存在的问题,讨论了自然保护区开展旅游的对策,对自然保护区的合理开发及环境保护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关键词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前言自然保护区不仅对于保护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国民经济建设和将来社会发展中具有战略地位。因而,加强和发展自然保护区事业是当前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把自然保护区建成具有保护、科研、教育、生产和旅游等多功能的“自然社会经济实体,是实现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
2、的途径。正文1、我国自然保护区现状1.1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我国自然保护区类型丰富,构成了自然生态系统、生物物种、自然遗迹三大系列九种类型(自然保护区类型与级别划分原则),1993,即:森林、草原和草甸、荒漠、内陆湿地和水域、海洋和海岸、野生动物、野生植物、地质地貌、古生物遗迹。我国从1956年开场建立第一批自然保护区以来,截止2007年底共建立自然保护区2531处不含港澳台地区,总面积为15188万公顷,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5.2%,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03个。面积约9365.6万公顷。现今己有长白山、卧龙、九寨沟等14个自然保护区参加世界人与生物圈网络;洞庭湖、青海湖鸟岛等6个自然保护区被列入
3、国家重要地理名录。有70%的陆地生态系统种类,80%的野生动物和60%的高等植物,十分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的植物绝大多数在自然保护区内得到很好的保护。1.2自然保护区面临的形势与存在的问题1.2.1构造与布局不合理我国现有自然保护区中,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约占保护区总数的绝大部分,海洋、湿地、草原、荒漠和地质地貌等类型所占比例较小。此外,现有自然保护区主要分布在广东、云南、内蒙古、黑龙江、四川、江西、贵州、福建等省份,这8个省、区自然保护区数量占全国总数的58%。面积较大的自然保护区主要分布于西藏、新疆、青海、内蒙古、甘肃、四川等西部省、区,这省区的自然保护区面积就占全国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77
4、%。1.2.2经费难有基本保障经费缺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固然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对自然保护区的资金投入,但这些投入更大程度上是用来进行恢复性建设。政府对保护区的投入与保护区实际的需求仍存在较大差距,生态保护的科研、监测、管护等工作需要的资金,仍然存在很大缺口。1.2.3管理体制上责任错位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分别由林业局、农业部、建设部、海洋局、国家环保局、中科院等进行管理。这种被称为“综合管理与分部门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实际上使自然保护区处于多头领导、多头管理的局面,导致这些部门在“投入与“收益上分工与职责不明。有时会在一个保护区同时出现不同的规划,不同的管理形式,不同的执法标
5、准,不同的经营方略,这不仅削弱了对保护区的保护,同时也毁坏了保护区域内生态的整体性。1.2.4相关法制不健全我国涉及自然保护区的法律、法规诸多,但在国家层面上缺乏明晰完善的自然保护区法律体系。专门针对自然保护区的综合性法规只要(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该(条例)起草于20世纪90年代初,很多条款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自然保护区发展的需求。所以亟待制订一部自然保护区的专门法律,并以此为核心制订配套的法规、标准等。1.2.5总体规划不完善,监管体制不健全管理层缺乏从保护区整体角度进行布局,存在对保护区盲目建设情况,固然制定规划但并未很好执行。此外,监管体系不健全,缺乏明晰明确的监管目的,开发建
6、设中缺乏严格控制,并用诸多的城市化、商业化景观代替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造成了对保护对象的毁坏和旅游资源的退化。2、旅游开发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2.1正面影响2.1.1提高区内资源的利用价值旅游开发是自然保护区内资源利用的一种方式,在不毁坏自然资源和生态平衡的前提下,提高资源的利用价值。2.1.2创造就业时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通过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开发,给当地居民创造了广阔的就业时机,缓解自然保护区管理和当地居民资源利用之间的矛盾,使直接受益居民介入生态旅游和自然保护工作,进而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2.1.3促进区域内交通条件和服务设施的改善为了更好的知足游客的需求,获取更多
7、的经济效益,在旅游开发经过中必然会促进自然保护区内交通条件的改善,服务设施的完善。2.2负面影响2.2.1原始生态环境受毁坏或影响对保护区的旅游开发太多重视经济效益,导致生态毁坏和环境污染现象严重。如:当代化交通工具排放出的大量废气,导致区域大气环境质量下降;部分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外来文化的冲击等会对资源造成干扰和毁坏;部分保护区的旅游经营者乱砍滥伐、随意建筑,必将严重影响甚至毁坏保护区的生态环境。2.2.2盲目开发建造人造景观,毁坏自然景观的整体性及协调性很多自然保护区在旅游开发经过中不惜以牺牲自然景观为代价,在其保护区及其外围保护带内修建诸多的人造景观和旅游服务设施,极大地毁坏了保护区内的
8、自然风光。2.2.3保护区与当地居民矛盾尖锐我国自然保护区区内和周边人口诸多。当地居民常年在此生活,拥有土地使用权、承包权等权属,从事着放牧、捕鱼、农作、养殖等维持生计的生产生活。旅游开发使得保护区与当地居民的矛盾日益尖锐。同时,旅游开发带来的经济效益,没有合理的分配到相关利益者,而实际受益方并没有返还足够的经费来维持保护区良好的自然环境,恢复其活动所造成的影响。3、作为生态旅游区的保护措施3.1制订和完善保护区旅游管理法规加快制订相关法规,对不同类型保护区建章立制,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十分强调自然保护区主管部门要统一管理保护区旅游资源,各有关部门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指导、监督,促
9、进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3.2多方筹集保护区建设资金各级政府应把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经费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财政预算。另外,通过制订相应鼓励措施和办法,吸收社会资金,并通过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积极争取国际资金注入,加速保护区旅游产业的发展。3.3加强公众生态旅游意识教育宣传应该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广泛、持久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民的自然保护意识,使公众真正成为保护事业的自觉建设者和宣传者。此外,开展自然生态教育不仅要针对游客,而且要针对当地居民、旅游组织、行业、政府等多方面,以到达整体素质提高的长期目的。3.4重视培养人才和吸引人才处于起步阶段的我国自然保护区的旅游业对人才
10、的需要是全方位的,需要从事生态旅游专业的科技人员;从事环境教育的科普人员等等。因而,必须在人才队伍的建设方面加大力度,加大对现有人员的培养和教育,鼓励优秀人才介入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结语自然保护区的环境保护与旅游开发在理论上能够到达“双赢的效果,但是理论与实际还有一定的距离,一定要考虑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才能做到真正的“双赢。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Z.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67号),1994.2孙根年.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业开发形式研究J.资源科学,1998,20(6):42-44.3薛达元.中国自然保护区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奉献J.自然资源学,1995,10(3
11、).4吴承祯,洪伟.福建省自然保护区建设的新发展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1996,15(4):53-57.5白军红.向海自然保护区湿地资源环境问题及对策J.农村生态环境,2001,17(1):17-20.6翟金良.松嫩一三江平原湿地自然保护区面临的问题及管理对策J.水土保持通报,2003,23(1):1-6.7张玉钧,邹国辉.北京松山自然保护区的经营目的与生态旅游对策J.产业观察,2006,(8).8刘水良,徐颂军,吴吉林.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讨论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9王献溥.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的意义和途径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1993,(02).10蓝
12、楠.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J.中国环保产业,2002,(4):3-4.11卞有生,金东霞.自然保护区与生态旅游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1994.12章家恩,徐琪.自然旅游地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持续发展讨论J.环境导报,1996(2):23-25.13王月容.旅游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J.湖南林业科技,2003(6):37-39.14刘晓冰,保继刚.旅游开发的环境影响研究进展J.地理研究,1996,15(4):91-98.15曹新向,丁圣彦,张亮堂.探析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的景观生态调控J.生态经济,2002,(12):57-59.16魏遐.中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业问题诊断与对策研究J.
13、水土保持研究,2003,10(3):13-133.17韩念勇.中国自然保护区可持续管理政策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0,15(2):37-40.18苏杨.改善中国自然保护区管理对策J.绿色中国(B版),2004,(9):25-28.19谢屹,李伟,温亚利.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政策研究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02).20陈孝清.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与保护的关系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22(1):21-24.21文军,魏美才.我国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的生态风险与对策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3,22(4):42-43.22王献溥,崔国发.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4-5.23刘继生.中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研究当议J.人文地理,1999,12(4):20-24.24黄晓玲,谢志忠,林盛.论自然保护区环境资源保护与生态旅游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117(5):20-24.25李文华,赵献英.中国的自然保护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40-44.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