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修订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通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修订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通知.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总体框架及要求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总体框架及要求为加强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管理,体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理念、培养模式、质量标准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突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色,创新培养理念,确保培养质量,根据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03号)关于制订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学位办【2018】14号)的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指导意见。一、培养目标一、培养目标把
2、立德树人作为研究生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品行端正,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掌握某一特定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国际视野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各学科、专业(领域)根据教育部和我校研究生培养总体目标的要求,结合行业专业认证标准和学院实际需要,确定更加具体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二、修业年限(学制)二、修业年限(学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为2.5年,最长学习年限为4年。三、培养方式三、培养方式实行导师(组)负责制,导师组应有来自培养单位具有
3、较高学术水平和丰富指导经验的教师,以及来自企业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专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主要采取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三者同等重要;专业学位研究生可采用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学习方式。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必须依托行(企)业力量,加大校企合作力度,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协同创新”的原则,通过基地共建、人员互通、项目合作等,在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设置、课程教学设计、专业2实践训练、论文写作指导等方面,构建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多元一体的合作培养模式。四、培养计划的制定四、培养计划的制定专业学位研究生应在入学后一个月内,在导师指导下根据本学科培养方案的要求和
4、研究生本人的具体情况确定培养计划,经指导教师审核同意和专业委员会负责人签字后,要求一式四份,其中一份由研究生本人保管,一份导师保存,一份存二级学院存档,一份交研究生院备案。五、课程体系设置及要求五、课程体系设置及要求课程体系应体现先进性、模块化、符合性、工程性和创新性,满足社会多元化需求和学生个性化培养的要求。课程设置应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强调专业基础、工程能力和职业发展潜力的综合培养,应注重发挥在线教学、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协同优势。各二级学院可根据自身特点,确定各类课程的内容和学分,以达到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所应具备的知识结构、能力和综合素养的要求。课程学习中,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选修课程
5、主要在培养单位集中学习,校企联合课程、案例课程以及职业素养课程可在培养单位或企业开展。(一)(一)最低学分要求最低学分要求研究生课程学习采用学分制。一般课程每16学时计1学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其中课程学分不少于26学分,专业实践4学分。课程学习包括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选修课程,其中公共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为必修课程,学分不少于16学分。(二)具体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详见表(二)具体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详见表1 1)课程设置框架包含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选修课程和必修环节。1.公共课程包含:政治理论、工程伦理、外语、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2.专业基础课包含:数学类课程、
6、专业基础课程。其中数学类基础课程指由数理学院针对研究生开设的数学类课程。3.选修课包含:专业技术课程、实验课程、人文素养课、创新创业活动。3表表1 1: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及学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及学分课程类别课程名称(内容)学分开课学期备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1自然辩证法概论12公共英语31职业素养课:工程伦理12工程硕士必选公共课=8 学分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11数学类课程必修课程16 学分专业基础课8 学分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术课实验课程选修课程10 学分公共选修课研究生公共选修课程目录包含:人文素养类、体育健身、创新创业活动等类课程由研究生院负责汇编学术训练2
7、学分包括:学科基础、学科交叉、阅读和整合文献能力、实验设计和实施能力、表达和写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等。2由导师负责指导和认定必选环节=6 学分专业实践4 学分包括:实践教学、在校外行(企)业等单位实习实践、在校内进行专业实践训练、开展项目研究等形式。4补充规定:补充规定:为满足社会多元化需求和学生个性化培养的要求,凡在科研成果、创新创业、社会工作获得突出成绩的,经研究生申请、学院认定后,可以冲抵一定选修课学分。具体内容参照相关规定。(三)课程教学要求(三)课程教学要求1.课程教学内容应密切结合行(企)业实际应用,体现前沿性、实用性,要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
8、究,重视案例编写、案例库和实验课程建设。2.创新教学方法,重点加强团队学习、案例教学、实践(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的运用。3.突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研究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强化对专业学位4研究生运用所学基本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的考核。4.培养方案内确定的课程,应编写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应包括课程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教学要求、预修课程、考核方式、参考书目等。六、必选环节六、必选环节以下环节均为我校研究生培养的最低要求,研究生均应在培养环节审核前完成各项必选环节。(一)专业实践(一)专业实践鼓励到企业进行,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
9、的实践教学,具有2年及以上企业工作经历的研究生专业实践时间应不少于6个月,不具有2年企业工作经历的研究生专业实践时间应不少于1年。非全日制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可结合自身工作岗位任务开展。加强实践基地设施建设,利用校企优势互补,共建校内、校外实践基地。建设、配备一支数量稳定、实践经验丰富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保障专业实践按计划、规范化开展。各专业学位类别(领域)应结合自身特点,设计相应的专业实践内容及考评办法,有明确的任务要求和考核指标,实践成果能够反映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方面取得的成效。研究生要提交实践学习计划,撰写实践学习总结报告。要对研究生实践实行全过程的管理、
10、服务和质量评价,确保实践教学质量。(二)学术训练(二)学术训练学术训练指对某一学科领域的研究生进行“理论基础,相关知识、技术和研究方法”方面的系统训练。学术训练的核心是掌握基本的学术规范,它是一个系统完整的过程,包含修课、作业、阅读、选题、开题、学位论文撰写直到论文答辩等多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环节。研究生阶段的目的是通过接受系统、严格的学术训练,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发展科学思维能力,广阔的视野和清晰的表达能力,形成科学的态度,有较高的职业素养,为未来的发展奠基。专业学术训练是导师履行职责及训练的重要手段。导师要因材施教,针对5研究生特点制订个性化的专业学术训练,全程进行过程指导,并进行学分认
11、定。考核材料:文献报告、英文文献翻译、项目(调研)报告等。七、课程学习综合考核七、课程学习综合考核研究生课程学习综合考核是对硕士研究生的学习态度、课程学习完成情况、科研进展状况等方面进行的一次全面审核,考核内容主要包括政治思想和业务学习(必修课程)情况两个方面。课程学习综合考核安排组织在第三学期初完成,考核评定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警告、不合格,共5个等级。中期考核结果为合格及以上的,一方面可以进入学位论文正式开题工作,另一方面也是参评奖学金的前提条件;考核结果为警告的,要求做出整改措施,落实到位,再进行学位论文开题;考核结果为不及格的,应提出相应整改措施,延期进行学位论文开题工作。八、学
12、位论文八、学位论文专业学位的学位论文,必须强化应用导向,形式可多种多样,重在考察学生综合运用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学科专业委员会应对学位论文工作全过程,包括开题报告、学术活动、论文中期检查、论文评阅和答辩环节和要求以及对学位论文的社会评价做出具体规定,切实保证学位论文的质量。2.学位论文研究工作一般应与专业实践相结合,时间不少于 1 年。学位论文必须有研究生独立完成。3.学位论文必须强化应用导向,选题应明确的实践意义、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论文内容应反映和体现作者在本学科掌握了坚实卢纶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工作
13、或独立担任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4.学位论文阶段的主要环节:(1)开题报告研究生入学后应在导师指导下,尽早确定课题方向,完成论文选题。开题报告一般应在第三学期的前四周内完成。在修满必修课程 16 个学分后,方可开题。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选题应来源于社会实践或工作实际中的现实问题,有6明确的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开题报告应就论文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等做出论证,写出书面报告,并在开题报告会上报告。开题报告在学科范围内相对集中、公开进行,并由导师为主体组成审查小组(3-5人)评审,其中至少有一名企业导师参与评审。开题报告具体要求按照上海电力大学关于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规定执行
14、。(2)中期检查学位论文中期检查时间必须在开题至少半年以后进行,一般在第五学期初进行,其中申请 2 年毕业的研究生要求在第四学期初完成。检查小组审核硕士研究生提交的中期检查报告,对每位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中期检查情况给出明确的结果。检查小组成员原则上由学位论文开题是的专家和导师组成。学位论文中期检查工作具体可按照上海电力大学研究生论文中期检查工作实施办法执行。(3)论文撰写论文应具备相应的技术要求和较充足的工作量,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具有先进性、实用性,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论文形式和灵活多样,可以采用产品研发、工程规划、工程设计、应用研究、工程/项目管
15、理、调研报告等多种形式。论文撰写格式参照上海电力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规范 。(4)论文评审与答辩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论文完成后,须向所在学院和研究生院提出论文答辩申请,相关部门要对研究生的答辩资格进行审查,审查通过方可进入论文评审和答辩程序。学位论文答辩申请一般在研究生入学后第五学期提出。答辩成员中应有相关行业实践领域具有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学位论文评审、答辩申请及答辩要求按学校有关规定和各专业具体要求执行。九、毕业和授予学位标准九、毕业和授予学位标准7修满规定学分,满足专业学位研究生学术成果要求,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经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后,授予相应其专业学位。毕业和授予学位标
16、准按学校有关规定执行。十、质量保证体系十、质量保证体系专业学位研究生质量保证体系构建应重点关注以下内容:案例库建设及案例教学质量、实践基地建设及实践教学质量、职业发展能力塑造及学位论文应用性、校外资源参与培养情况,以及制度建设与资源配套等。通过质量保证体系,造就与培养目标吻合的合格人才。十、其它十、其它1.各学院、专业学位类别(领域)应依据全国相应的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的要求和意见及本办法,做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定工作。2.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定工作应有相关行(企)业专家参与。3.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参照相应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执行,可适度调整并另行制定。8
17、附:格式要求附:格式要求第一部分:简介*学院及学科介绍(黑体,四号)正文(宋体,五号,行间距 1.5 倍)第二部分:培养方案*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黑体,四号)(以下行间距 1.5 倍)一、培养目标(黑体,小四)正文(宋体,五号)二、学习年限正文(宋体,五号)三、专业方向(黑体,小四)正文(宋体,五号)四、培养方式(黑体,小四)正文(宋体,五号)五、课程设置及学分正文(宋体,五号)*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总体设置汇总表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内容)学分开课学期备注MA006000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1 思政课程MA0060002自然辩证法概论12外语课程PA0029001公共英语31职业素养PA0060003职业素养课:工程伦理12工程硕士必选必修课程16学分科学道德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119数学类课程专业基础8 学分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术课实验课程选修课程10学分公共选修课见研究生公共选修课程目录包含:人文素养类、体育健身、创新创业等类课程学术训练2导师负责指导和认定必选环节=6 学分 专业实践4六、必选环节(一)专业实践要求正文(宋体,五号)(二)学术训练要求正文(宋体,五号)七、学位论文正文(宋体,五号)八、其他正文(宋体,五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