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资本和剩余价值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资本和剩余价值ppt课件.ppt(5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三章资本和剩余价值问题:什么是“资本”?剩余价值从何而来?第一节货币转化为资本一、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一般商品流通公式WGW商品流通中的货币流通GWG作为资本的货币流通公式GWG资本是能够自行增殖的货币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剩余价值从哪里来?它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又不能不从流通中产生。二、劳动力商品(一)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劳动力商品价值劳动力商品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即维持劳动者及其家庭消费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来决定的。决定劳动力价值的历史的道德的因素,生产力因素皮鞋、农民工V f 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劳动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与其价值
2、具有同质性(及量的可比性)劳动力商品的使用能创造出比其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VL0 价值使用价值劳动力价值小于劳动创造的价值不仅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前提,也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二)劳动力成为商品的社会历史条件劳动力的买卖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也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关键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劳动者具有人身自由,具有独立人格,可以自由支配包括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也就是说,拥有个人劳动力的所有权;第二,作为劳动力所有者的劳动者个人不拥有实现自身劳动力所必须的生产资料,也没有足以维持自身与家庭成员物质生活所必须的生活资料,因此只好靠出卖自己所拥有的劳动力来求得生存。生产的两
3、大要素(人的要素和物的要素)相分离的历史过程。农民的人身自由及其与土地的分离(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私营企业和外资经济中劳动力仍然是商品。-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和劳动力的个人所有制,需要计量和激励“你给钱我干活”的法权意识-公有制成员与企业劳动集体的错位,需要劳动力的买卖四、资本的一般属性与公有资本(一)资本的一般属性:(一)资本的一般属性:1.资本是可以自行增殖的价值。资本是可以自行增殖的价值。 2.资本是一种没有终点的运动。资本是一种没有终点的运动。3.资本的具体存在形式在运动中不断变化,资本的具体存在形式在运动中不断变化,但其价值形态的本质不变。但其价值形态的本质不变。
4、4.资本是一种社会关系:资本是一种社会关系:资本本质上体现为一种生产资料所有者对劳动者的管理性强制的劳动关系,以及所有者对劳动者剩余劳动无偿占有的分配关系。在现代生产力条件下,劳动对绝大多数劳动者来说,还是“痛苦”和“牺牲”,是个人为谋生不得不付出的代价;而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看,剩余劳动的积累是必要前提,个人必须超出自己谋生的需要,为社会提供剩余劳动。因此需要“强制”。这种“强制”关系在资本私人占有的情况下表现为阶级剥削关系。 (二)公有资本的属性在劳动者公共占有资本情况下则表现为劳动者社会对劳动者个人行为的约束。公有资本的生产关系是一种劳动者当前利益与个人利益服从于劳动者长远利益与公共利
5、益的制度安排,它体现着劳动者个人在管理性强制下为公有资本所有者提供剩余劳动的经济关系。 四、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一)现代市场经济下的公有制与私有制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重要性现代资本主义是私有制为主体的具有混合经济特征的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共同发展的混合所有制经济。量变到质变量变到质变 (二)公有制为主体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1.公有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占优势(国有
6、经济的控制力); 2.多种形式的劳动者合作经济在市场经济中更加普遍而充分地发展;3.土地与其他自然资源的公有制;4.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功能还体现在整个社会以劳动平等为主导的生产关系。 中国在全部市场经济国家中“是一个极大的特例” 。当下中国的公共资本似乎占国民资本的一半。“如果公共资本能够保证更均等地分配资本所创造的财富及其赋予的经济权力,这样高的公共资本比例可以促进中国模式的构想”。(三)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市场经济要求产权多元化非公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多种经济成份的平等竞争,共同发展。1979-2009年多种经济成份比重变化第二节
7、剩余价值的源泉一、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一)劳动过程及其三要素:劳动、劳动对象、劳动资料(二)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价值形成过程,价值的转移和价值的创造价值增殖过程,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市场经济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具体具体 创造使用价值创造使用价值预预 生产资料生产资料 (24元)元) 劳动过程劳动过程 付付 价值价值(24元)元) 劳动劳动 转移生产资料的旧价值转移生产资料的旧价值资资 商品商品本本 劳动劳动 生产生产价价 劳动力劳动力 抽象抽象 创造新价值创造新价值 过程过程值值 价值价值 (3元)元) (3元)元) 价值形成过程价值形成过程 ( 27元)元) (2
8、7元)元) 劳动劳动 补偿补偿劳动力价值劳动力价值价值形成过程 具体具体 创造使用价值创造使用价值预预 生产资料生产资料 (48元)元) 劳动过程劳动过程 付付 价值价值(48元)元) 劳动劳动 转移生产资料的旧价值转移生产资料的旧价值 市场市场资资 经济经济本本 劳动劳动 生产生产价价 劳动力劳动力 抽象抽象 创造新价值创造新价值 过程过程值值 价值价值 (3元)元) (6元)元) 价值增殖过程价值增殖过程 (总计(总计51元)元) 劳动劳动 劳动力价值、剩余价值劳动力价值、剩余价值 ( 54元)元) 必要劳动、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剩余劳动(时间)价值增殖过程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劳动
9、二重性理论与劳动在产品价值形成中的两重作用:抽象劳动创造价值,具体劳动转移价值商品价值转移的生产资料价值劳动者新创造价值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 ,剩余价值M+商品价值+c1 c2 c3 VM可变资本才是剩余价值生产的唯一来源。ML0V三、剩余价值率与剩余价值量剩余价值率 m=m/v剩余价值量 mvm可变资本在新创价值中所占比例 L0 =v(1+m)剩余价值的源泉剩余价值的源泉是劳动者创造的剩余劳动,即劳动者超出必要劳动时间之外继续劳动创造的价值。剩余价值的本质剩余价值的本质就是雇佣工人创造的价值中超过劳动力价值而被资本所有者无偿占有的价值部分。在私有制资本生产中它体现了阶级剥削关系,而在社会主
10、义公有资本的生产中则体现了劳动者个人为社会提供剩余劳动的制度性约束关系。 第三节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一、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三、两种剩余价值生产的关系四、剩余价值规律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必要劳动时间不变与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劳动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是绝对剩余价值,这种生产方法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6小时 12小时 15小时劳动日与劳动日的限度,生理界限和道德界限一、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工人阶级为缩短劳动日的斗争“我们要把世界变个样,我们厌倦了白白的辛劳,光得到仅能糊口的工饷,从没有时间让我们去思考。我们要闻闻花香,我们要晒晒太阳,我们相
11、信:上帝只允许八小时工作日。”1860年月日美国芝加哥秣市广场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一)相对剩余价值及其实现改变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的比例相对剩余价值与其生产方法 4 6 12必要劳动时间:4小时 剩余劳动时间:8小时如何缩短必要劳动时间?降低劳动力价值与提高劳动生产率个别价值、社会价值、超额剩余价值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到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超额剩余价值的消失。超额剩余价值的不断追逐与实现过程资本的内在冲动和经常趋势(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三个阶段资本主义制度下剩余价值生产方法的演变。协作分工大机器生产协作分工分工大机器生产(三)自动化、智能化生产当代生产力新特点:自动化生产
12、体系生产自动化装置成为剩余价值新的独立源泉吗?(1)自动化系统装置作为物质生产资料,只是转移价值而不能创造新价值;(2)劳动者并没有从直接生产过程中退出 ; (3)更多剩余价值是该企业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获得的超额剩余价值;自动化生产设备在价值与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1)是价值和剩余价值生产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 (2)在大幅度替代直接劳动过程中的活劳动的同时,也显著扩大了生产劳动的范围; (3)生产自动化使用更加复杂的“倍加的”劳动,形成更多的价值,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第四个阶段?三、两种剩余价值生产的关系本质上是一致的,其结果都是延长了工人的剩余
13、劳动时间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剩余价值生产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的起点。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靠提高劳动生产率来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在劳动强度等方面对劳动者的要求绝对地提高了,因而带有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特征。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 四、剩余价值规律基本内容: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的直接目的是追求剩余价值,达到这个目的手段是增加和扩大对剩余劳动的占有。剩余价值规律是价值规律的延伸和表现,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社会都存在并发生作用。价值规律剩余价值规律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是理解全部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钥匙,
14、现在我们可以说,它也是理解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钥匙。恩格斯关于剩余价值理论的评价仍然是适用的:“科学的社会主义就是从此开始,以此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剩余价值规律与资本主义生产目的剩余价值规律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两重性企业生产目的与社会生产目的的对立统一发展生产与改善民生兼顾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都是立足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第四节工资的本质与形式一、工资的一般现象与本质从表面现象看,工资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把它理解为事物的本质有哪些不合理性?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为什么说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是由工资的特点及其支付形式本身产生的?二、
15、工资形式与其变动计时工资是劳动力价值的转化形式。劳动力价值与工作日长度没有直接关系:但计时工资即按劳动时间计算工资,却与工作日密切相关:单位时间工资(工资率):所以:00VwLL f V f 000Vw LLLff工资率与剩余价值率L0=v+m=v+mv=v(1+m)工资率0VwL11wm,1wmw计件工资:按工作量计算工资。计时工资与计件工资的关系:计件工资建立在计时工资基础上。企业管理角度的利弊分析劳动力价值的其他转化形式:奖金、津贴等按劳分配的其他实现形式,承包收入三、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名义工资实际工资现代市场经济中工资水平的变动趋势工资与物价的联系机制相对工资,工资与利润的相对量分享制
16、阅读阅读资料资料:富士康工人富士康工人“自愿加班自愿加班”之惑之惑人民网北京2月5日电(赵恩泽) 近日,拥有超过100万雇员的富士康公司与中国最大的劳工组织发生碰撞。本月早些时间,中华全国总工会批评富士康安排工人长时间加班,“导致过劳死或自杀现象时有发生”,很快,富士康回应,“员工希望加班”。作为苹果公司全球最大代工商, 2012年,富士康中国厂区,接受了美国劳工协会(FLA)采样调查。调查显示,工人每周工作时长超过60小时,但72%的人不想改变工作时长或者加班时间,仅有18%的员工认为“他们的工时太长了”。 一年后,FLA新的调查显示,虽然工人一周的工作时间没有超过60个小时的上限,但约68
17、的工人每月加班时间超过36小时的上限。在对全国总工会的声明中,富士康并未否认“长时间加班”,称 “员工希望能够通过加班最大程度地提高自己的收入水平”。报道资料显示,2014年,重庆富士康员工曾罢工,抗议因加班太少导致收入下降。思考题1有同学问老师:既然单个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其工人可以在同一时间内创造更多价值,那他的必要劳动时间不就缩短了?如此产生的超额剩余价值不就是相对剩余价值吗!以上理解是否正确?思考题1答案不正确!首先,超额剩余价值是一个暂时的过程,它会随着全行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逐步消失,相对剩余价值一旦产生就不会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消失;其次,单个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仅仅缩短工人
18、的必要劳动时间,而且增加了工人在相同时间内创造的价值量,而在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场合,工人创造的价值量是不变的,所变的只是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的分割。因此超额剩余价值生产是区别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过渡性环节,它是相对剩余价值形成的必要环节,但不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本身。思考题2 :以下说法错在哪里?机器的折旧和补偿,并不能说明它们不是剩余价值的源泉,就像工人靠工资保存、再生产了自己的生命体以后,下一个劳动过程不仅可再创造出相当于原有工资价值的价值并得到这部分价值,而且可以创造出超出原有工资价值的剩余价值,并以奖金等形式从剩余价值中分得一部分一样,折旧是机器保存、更新、延续自己生命的必备前提,
19、此过程并不能否定机器能创造出超出机器原有历史成本价值的剩余价值,从而在剩余价值生产中作出自己的贡献。思考题3:以下文字的错误源于何处?马克思的相对剩余价值理论与事实不符。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劳动时间产生的剩余价值。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以生产工人的生活资料的劳动时间减少为前提。问题是,工人的工资是由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必然导致工人工资的降低。这种靠减低工人工资来增加利润的情况,在经济危机时期可能产生,但这是特殊的情况,在一般情况下,随着劳动生产力尤其是生产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在生产规模不变甚至增加的条件下,工人的被雇佣人数会减少,生产中总劳动时间也会缩短,从而总剩余劳动时间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减少。因此,企业利润增加(或减少),与工人剩余劳动时间增加(或减少)没必然的联系。在现实生活中,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超额剩余价值是可能的,但相对剩余价值却不具有现实意义。 案例:剩余价值规律与目的(1)剩余价值规律与资本主义生产目的(2)剩余价值规律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3)剩余价值规律与企业生产目的案例的名称我还不知道如何取他原来的PPT我发你看看我负责的是第三节的内容这个PPT上45页的知识点需要扩充说清楚,目前就这一块没弄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