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子工艺基础掺杂技术ppt课件.ppt
《微电子工艺基础掺杂技术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电子工艺基础掺杂技术ppt课件.ppt(1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微电子工艺基础微电子工艺基础 微电子工业基础微电子工业基础 本章目标本章目标:1、熟悉掺杂技术的两种方式、熟悉掺杂技术的两种方式2、熟悉扩散掺杂的原理、熟悉扩散掺杂的原理3、掌握离子注入相关概念及其原理、掌握离子注入相关概念及其原理4、熟悉离子注入的工艺流程、熟悉离子注入的工艺流程5、了解离子注入系统的设备及其优点、了解离子注入系统的设备及其优点微电子工业基础微电子工业基础 一、扩散一、扩散二、离子注入技术二、离子注入技术三、集成电路的形成三、集成电路的形成微电子工业基础微电子工业基础 一、扩散一、扩散 1、扩散原理、扩散原理 2、杂质在硅中的扩散、杂质在硅中的扩散 3、扩散设备与工艺、扩散
2、设备与工艺 4、工艺质量检测、工艺质量检测微电子工业基础微电子工业基础 1、扩散原理、扩散原理扩散是微电子工艺中最基本的平面工艺,在约扩散是微电子工艺中最基本的平面工艺,在约1000的高温、的高温、p型或型或n型杂质气氛中,杂质向衬底型杂质气氛中,杂质向衬底硅片的确定区域内扩散,达到一定浓度,实现半导体硅片的确定区域内扩散,达到一定浓度,实现半导体定域、定量掺杂的一种工艺方法,也叫热扩散。定域、定量掺杂的一种工艺方法,也叫热扩散。 微电子工艺基础微电子工艺基础 所谓杂质掺杂是将可控数量的杂质掺入半导体内。杂质掺杂所谓杂质掺杂是将可控数量的杂质掺入半导体内。杂质掺杂的实际应用主要是改变半导体的电
3、特性。扩散和离子注入是的实际应用主要是改变半导体的电特性。扩散和离子注入是半导体掺杂的两种主要方式。半导体掺杂的两种主要方式。高温扩散高温扩散:一直到:一直到20世纪世纪70年代,杂质掺杂主要是由高温的年代,杂质掺杂主要是由高温的扩散方式来完成,杂质原子通过气相源或掺杂过的氧化物扩扩散方式来完成,杂质原子通过气相源或掺杂过的氧化物扩散或淀积到硅晶片的表面,这些杂质浓度将从表面到体内单散或淀积到硅晶片的表面,这些杂质浓度将从表面到体内单调下降,而杂质分布主要是由高温与扩散时间来决定。调下降,而杂质分布主要是由高温与扩散时间来决定。离子注入离子注入:掺杂离子以离子束的形式注入半导体内,杂质浓:掺杂
4、离子以离子束的形式注入半导体内,杂质浓度在半导体内有个峰值分布,杂质分布主要由离子质量和注度在半导体内有个峰值分布,杂质分布主要由离子质量和注入能量决定。入能量决定。扩散和离子注入两者都被用来制作分立器件与集成电路,因扩散和离子注入两者都被用来制作分立器件与集成电路,因为二者互补不足,相得益彰。为二者互补不足,相得益彰。 微电子工艺基础微电子工艺基础 微电子工艺基础微电子工艺基础 杂质扩散通常是在经仔细控制的石英高温炉管中放入半导体硅晶片并通杂质扩散通常是在经仔细控制的石英高温炉管中放入半导体硅晶片并通入含有所需掺杂剂的气体混合物。硅的温度在入含有所需掺杂剂的气体混合物。硅的温度在800-12
5、00;砷化镓的温;砷化镓的温度在度在600-1000。扩散进入半导体内部的杂质原子数量与气体混合物中。扩散进入半导体内部的杂质原子数量与气体混合物中的杂质分压有关。的杂质分压有关。对硅而言,对硅而言,B、P和和As分别是常用的分别是常用的p型和型和n型掺杂剂,它们在硅中都有型掺杂剂,它们在硅中都有极高的固溶度,可高于极高的固溶度,可高于51020cm-3。引入方式有:固态源(。引入方式有:固态源(BN、As2O3、P2O5);液态源();液态源(BBr3、AsCl3、POCl3);气体源();气体源(B2H6、AsH3、PH3 ),其中液态源最常用。),其中液态源最常用。使用液态源的磷扩散的化
6、学反应如下:使用液态源的磷扩散的化学反应如下:3225243 26POClOPOClP2O5在硅晶片上形成一层玻璃并由硅还原出磷,氯气被带走。在硅晶片上形成一层玻璃并由硅还原出磷,氯气被带走。25225 45POSiPSiO 微电子工艺基础微电子工艺基础 对砷化镓的扩散工艺而言,因砷的蒸汽压高,所以需要特别对砷化镓的扩散工艺而言,因砷的蒸汽压高,所以需要特别的方式来防止砷的分解或蒸发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含过压的的方式来防止砷的分解或蒸发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含过压的封闭炉管中扩散及在含有掺杂氧化物覆盖层(氮化硅)的开封闭炉管中扩散及在含有掺杂氧化物覆盖层(氮化硅)的开发炉管中扩散。发炉管中扩散。p型
7、扩散选用型扩散选用Zn元素,采用元素,采用Zn-Ga-As合金合金或或ZnAs2(封闭炉管法)或(封闭炉管法)或ZnO-SiO2(开放炉管法)。(开放炉管法)。n型型掺杂剂有硒和碲。掺杂剂有硒和碲。电炉电炉O2N2液态杂质源石英管排气口硅晶片微电子工业基础微电子工业基础 1、扩散原理、扩散原理 (1)扩散方式)扩散方式 固相扩散扩散是一种自然现象,由物质自身的热运动引起。扩散是一种自然现象,由物质自身的热运动引起。微电子工艺中的扩散是杂质在晶体内的扩散,因此微电子工艺中的扩散是杂质在晶体内的扩散,因此是一种固相扩散。是一种固相扩散。微电子工业基础微电子工业基础 1、扩散原理、扩散原理 (1)扩
8、散方式)扩散方式 扩散的方式晶体内扩散是通过一系列随机跳跃来实现的,这些跳跃晶体内扩散是通过一系列随机跳跃来实现的,这些跳跃在整个三维方向进行,有多种方式,最主要有:在整个三维方向进行,有多种方式,最主要有:A 填隙式扩散填隙式扩散B 替位式扩散替位式扩散C 填隙填隙-替位式扩散替位式扩散微电子工业基础微电子工业基础 1、扩散原理、扩散原理 (1)扩散方式)扩散方式 扩散的方式 A 填隙式扩散微电子工业基础微电子工业基础 1、扩散原理、扩散原理 (1)扩散方式)扩散方式 扩散的方式 B 替位式扩散替位式扩散微电子工业基础微电子工业基础 1、扩散原理、扩散原理 (1)扩散方式)扩散方式 扩散的方
9、式 C 填隙填隙-替位式扩散替位式扩散许多杂质既可以是替位式也可以是填隙式溶于晶体的晶许多杂质既可以是替位式也可以是填隙式溶于晶体的晶格中,并以填隙格中,并以填隙-替位式扩散。这类扩散杂质的跳跃速替位式扩散。这类扩散杂质的跳跃速率随晶格缺陷浓度,空位浓度和杂质浓度的增加而迅速率随晶格缺陷浓度,空位浓度和杂质浓度的增加而迅速增加。增加。微电子工业基础微电子工业基础 1、扩散原理、扩散原理 (2)扩散方程)扩散方程 第一扩散定律晶体衬底中杂质扩散流密度与杂质浓度梯度成正比,晶体衬底中杂质扩散流密度与杂质浓度梯度成正比,这是第一扩散定律,也称这是第一扩散定律,也称Fick第一定律。第一定律。微电子工
10、业基础微电子工业基础 1、扩散原理、扩散原理 (2)扩散方程)扩散方程 第一扩散定律微电子工业基础微电子工业基础 1、扩散原理、扩散原理 (2)扩散方程)扩散方程 第二扩散定律讨论晶体中杂质浓度与扩散时间关系,又称讨论晶体中杂质浓度与扩散时间关系,又称Fick第二定律。第二定律。微电子工业基础微电子工业基础 1、扩散原理、扩散原理 (2)扩散方程)扩散方程 影响扩散速率的因素A 晶体内杂质浓度梯度;晶体内杂质浓度梯度;B 环境温度;环境温度;C 杂质本身结构、性质;杂质本身结构、性质;D 晶体衬底的结构。晶体衬底的结构。微电子工业基础微电子工业基础 2、杂质在硅中的扩散、杂质在硅中的扩散(1)
11、 掺杂的目的 (P218)A 在晶圆表面下的特定位置处形成在晶圆表面下的特定位置处形成PN结结(结合(结合P218的图的图11.3-图图11.5););B 在晶圆表面下得到所需的掺杂浓度;在晶圆表面下得到所需的掺杂浓度;(结合(结合P219同型掺杂)同型掺杂)微电子工业基础微电子工业基础 2、杂质在硅中的扩散、杂质在硅中的扩散(2) 硅中的杂质类型 替位式杂质主要是主要是III和和V族元素,具有电活性,在硅中有族元素,具有电活性,在硅中有较高的固溶度。多以替位方式扩散,扩散速率较高的固溶度。多以替位方式扩散,扩散速率慢,称为慢扩散杂质。慢,称为慢扩散杂质。微电子工业基础微电子工业基础 2、杂质
12、在硅中的扩散、杂质在硅中的扩散(2) 硅中的杂质类型 填隙式杂质主要是主要是I和和族元素,族元素,Na、K、Li、H、Ar等,等,它们通常无电活性,在硅中以填隙式方式进它们通常无电活性,在硅中以填隙式方式进行扩散,扩散速率快。行扩散,扩散速率快。微电子工业基础微电子工业基础 2、杂质在硅中的扩散、杂质在硅中的扩散(2) 硅中的杂质类型 填隙-替位式杂质 大多数过渡元素:大多数过渡元素:AuAu、FeFe、CuCu、PtPt、NiNi、AgAg等。都以等。都以填隙填隙- -替位式方式扩散,约比替位扩散快五六个数量级,替位式方式扩散,约比替位扩散快五六个数量级,最终位于间隙和替位这两种位置,位于间
13、隙的杂质无最终位于间隙和替位这两种位置,位于间隙的杂质无电活性,位于替位的杂质具有电活性。电活性,位于替位的杂质具有电活性。微电子工业基础微电子工业基础 2、杂质在硅中的扩散、杂质在硅中的扩散(2)扩散方程的解 恒定源扩散恒定源扩散是硅一直处于杂质氛围恒定源扩散是硅一直处于杂质氛围中,硅片表面达到了该扩散温度的中,硅片表面达到了该扩散温度的固溶度固溶度Ns。解扩散方程:解扩散方程:NbNsxj1 xj2 xj3xNt1t2t3边界条件为:边界条件为:N(0,t)=Ns初始条件为:初始条件为:N(x,0)=0 微电子工业基础微电子工业基础 2、杂质在硅中的扩散、杂质在硅中的扩散(2)扩散方程的解
14、 恒定源扩散NbNsxj1 xj2 xj3xNt1t2t3DtxerfcNdeNtxnsDtxs22,2/2erfc称为余误差函数,所以恒定源扩散杂质浓度服从余误差分布。DtNNerfcxsbj12DtNDtNdxtxNQss13. 12,0微电子工业基础微电子工业基础 2、杂质在硅中的扩散、杂质在硅中的扩散(2)扩散方程的解 限定源扩散限定源扩散是在整个扩散过程中,杂质源限限定源扩散是在整个扩散过程中,杂质源限定在扩散前积累于硅片表面薄层内的杂质总定在扩散前积累于硅片表面薄层内的杂质总量量Q。微电子工业基础微电子工业基础 2、杂质在硅中的扩散、杂质在硅中的扩散(2)扩散方程的解 限定源扩散X
15、Xji xj2 xj3NsNsNs”t1t2t300 xtN边界条件:边界条件:初始条件:初始条件:00 ,QdxxN22xNDtN解扩散方程:解扩散方程:Nb微电子工业基础微电子工业基础 2、杂质在硅中的扩散、杂质在硅中的扩散(2)扩散方程的解 限定源扩散DtxeDtQtxN42,限定源扩散杂质浓度是一种高斯函数分布。扩散过限定源扩散杂质浓度是一种高斯函数分布。扩散过程中杂质表面浓度变化很大,但杂质总量程中杂质表面浓度变化很大,但杂质总量Q Q不变。不变。DtQNsDtADtNNxbsj21ln2微电子工业基础微电子工业基础 2、杂质在硅中的扩散、杂质在硅中的扩散(3)实际扩散 场助扩散效应
16、硅衬底的掺杂浓度对杂质的扩散速率有影响,硅衬底的掺杂浓度对杂质的扩散速率有影响, 衬底衬底掺杂浓度高时这一影响将使扩散速率显著提高,称掺杂浓度高时这一影响将使扩散速率显著提高,称之为场助扩散效应。之为场助扩散效应。微电子工业基础微电子工业基础 2、杂质在硅中的扩散、杂质在硅中的扩散(3)实际扩散 横向扩散效应(P218)不管是扩散还是离子注入都会发生横向扩散现象,横向扩散的线度是纵向扩散的0.75-0.85倍。微电子工业基础微电子工业基础 3、扩散工艺与设备、扩散工艺与设备(1)扩散源 液态源(参见教材P223)液态源通常是所需掺杂元素的氯化物或溴化物。例液态源通常是所需掺杂元素的氯化物或溴化
17、物。例如:如: POCl3、BBr3选择源必需满足固溶度和扩散系数的要求。另外还选择源必需满足固溶度和扩散系数的要求。另外还要选择好掩蔽膜。要选择好掩蔽膜。微电子工业基础微电子工业基础 3、扩散工艺与设备、扩散工艺与设备(1)扩散源 液态源(参见教材P223)液相源扩散系统微电子工业基础微电子工业基础 3、扩散工艺与设备、扩散工艺与设备(1)扩散源 液态源(参见教材P223)层流形成系统:层流形成系统:微电子工业基础微电子工业基础 3、扩散工艺与设备、扩散工艺与设备(1)扩散源 固态源(参见教材P223)最原始的淀积源。最原始的淀积源。固态源通常是氧化物固态源通常是氧化物B2O3、Sb2O5、
18、P2O5等陶等陶瓷片或粉体,也有用瓷片或粉体,也有用BN。微电子工业基础微电子工业基础 3、扩散工艺与设备、扩散工艺与设备(1)扩散源 固态源使用固态源的三种方式:使用固态源的三种方式: (参见教材(参见教材P225)A 远程源(匙)远程源(匙)B 近邻源(圆片)近邻源(圆片)C 涂抹源涂抹源微电子工业基础微电子工业基础 3、扩散工艺与设备、扩散工艺与设备(1)扩散源 固态源(参见教材P223)固相源扩散系统微电子工业基础微电子工业基础 3、扩散工艺与设备、扩散工艺与设备(1)扩散源 气态源(参见教材P224)气态源通常是氢化物:气态源通常是氢化物:B2H6、PH3、AsH3、 BCl3,最受
19、欢迎的扩散源方式。最受欢迎的扩散源方式。微电子工业基础微电子工业基础 3、扩散工艺与设备、扩散工艺与设备(1)扩散源 气态源(参见教材P224)微电子工业基础微电子工业基础 3、扩散工艺与设备、扩散工艺与设备(2)扩散流程 预 淀 积 :(参见P222)A 预清洗与刻蚀预清洗与刻蚀B 炉管淀积炉管淀积C 去釉(漂硼硅玻璃或磷硅玻璃)去釉(漂硼硅玻璃或磷硅玻璃)D 评估(假片或陪片)评估(假片或陪片) 再分布(评估):(参见P226)微电子工业基础微电子工业基础 3、扩散工艺与设备、扩散工艺与设备(2)扩散流程 预淀积评估(假片或陪片):通常测方块电阻,方块电评估(假片或陪片):通常测方块电阻,
20、方块电阻是指表面为正方形的薄膜,在电流方向的电阻阻是指表面为正方形的薄膜,在电流方向的电阻值。值。 炉管淀积:一般予淀积温度较低,时间也较短。氮炉管淀积:一般予淀积温度较低,时间也较短。氮气保护。气保护。去釉(漂硼硅玻璃或磷硅玻璃):炉管淀积后的去釉(漂硼硅玻璃或磷硅玻璃):炉管淀积后的窗口表面有薄薄的一层硼硅玻璃,用窗口表面有薄薄的一层硼硅玻璃,用HF漂去。漂去。微电子工业基础微电子工业基础 3、扩散工艺与设备、扩散工艺与设备(2)扩散流程 预淀积微电子工业基础微电子工业基础 3、扩散工艺与设备、扩散工艺与设备(2)扩散流程 再分布(评估)再分布温度较高,时间也较长。通氧气直接生长氧再分布温
21、度较高,时间也较长。通氧气直接生长氧化层。化层。微电子工业基础微电子工业基础 3、扩散工艺与设备、扩散工艺与设备(2)扩散流程 再分布(评估)微电子工业基础微电子工业基础 3、扩散工艺与设备、扩散工艺与设备(2)扩散流程扩散工艺有一步工艺和两步工艺:扩散工艺有一步工艺和两步工艺:一步工艺一步工艺 是恒定源扩散,杂质分布服从余误差分布;是恒定源扩散,杂质分布服从余误差分布;两步工艺两步工艺 分为予淀积和再分布两步分为予淀积和再分布两步予淀积是恒定源扩散,目的是在扩散窗口硅表层扩入总量予淀积是恒定源扩散,目的是在扩散窗口硅表层扩入总量一定的掺杂元素。再分布是限定源扩散,掺杂源总量已在一定的掺杂元素
22、。再分布是限定源扩散,掺杂源总量已在予淀积时扩散在窗口上了,再分布的目的是使杂质在硅中予淀积时扩散在窗口上了,再分布的目的是使杂质在硅中具有一定的分布或达到一定的结深。具有一定的分布或达到一定的结深。微电子工业基础微电子工业基础 3、扩散工艺与设备、扩散工艺与设备(3)B扩散原原 理:理: 2 B2O3 + 3Si 4B +3SiO2 选源:选源: 固态固态BN源使用最多,必须活化。源使用最多,必须活化。 800-1000活化:活化: 4BN + 3O2 2B2O3 + 2N2特点:特点: B与与Si晶格失配系数为晶格失配系数为0.254,失配大,有伴生应,失配大,有伴生应力缺陷,造成严重的晶
23、格损伤,在力缺陷,造成严重的晶格损伤,在1500,硼在硅中的最,硼在硅中的最大固溶度达大固溶度达4*102 0/cm3,但是最大电活性浓度是但是最大电活性浓度是5*1019/cm3。 微电子工业基础微电子工业基础 3、扩散工艺与设备、扩散工艺与设备(4)P扩散原原 理:理:2P2O5 + 5Si 4P + 5SiO2选源:选源: 固态固态P2O5陶瓷片源使用最多,无须活化。陶瓷片源使用最多,无须活化。 特点:特点:磷是磷是n形替位杂质,失配因子形替位杂质,失配因子0.068,失配小,失配小,杂质浓度可达杂质浓度可达1021/cm3,该浓度即为电活性浓度。该浓度即为电活性浓度。微电子工业基础微电
24、子工业基础 3、扩散工艺与设备、扩散工艺与设备(5)例子(N+PN晶体管) 微电子工艺基础微电子工艺基础 微电子工业基础微电子工业基础 4、工艺质量检测、工艺质量检测(1)工艺指标 杂质表面浓度杂质表面浓度 结深结深 薄层电阻薄层电阻 分布曲线分布曲线(2)工艺条件(T, t)的确定 解析扩散方程获得工艺条件,目前用计算机解析扩散方程获得工艺条件,目前用计算机模拟的工艺参数。模拟的工艺参数。微电子工业基础微电子工业基础 4、工艺质量检测、工艺质量检测(3)工艺参数测量工艺参数测量 染色法测结深染色法测结深 阳极氧化测分布函数阳极氧化测分布函数 四探针法测方块电阻四探针法测方块电阻 四探针法测电
25、阻率四探针法测电阻率(4)电参数测量 I-V曲线曲线微电子工业基础微电子工业基础 二、离子注入技术二、离子注入技术 1、概述、概述 2、离子注入工艺、离子注入工艺 3、离子注入技术的应用、离子注入技术的应用微电子工业基础微电子工业基础 1、概述、概述(1)热扩散的限制 横向扩散横向扩散 实现浅结困难实现浅结困难 掺杂浓度控制精度掺杂浓度控制精度 表面污染表面污染 微电子工艺基础微电子工艺基础 离子注入是另一种对半导体进行掺杂的方法。将杂质电离离子注入是另一种对半导体进行掺杂的方法。将杂质电离成离子并聚焦成离子束,在电场中加速而获得极高的动能后,成离子并聚焦成离子束,在电场中加速而获得极高的动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微电子 工艺 基础 掺杂 技术 ppt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