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普通化学第六版第四章ppt课件-电化学与金属腐蚀.ppt
《浙江大学普通化学第六版第四章ppt课件-电化学与金属腐蚀.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大学普通化学第六版第四章ppt课件-电化学与金属腐蚀.ppt(9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电化学与金属腐蚀电化学与金属腐蚀第4章目录目录4.1 4.1 原电池原电池4.3 4.3 电极电势在化学上的应用电极电势在化学上的应用4.4 4.4 化学电源化学电源 4.5 4.5 电解电解4.6 4.6 金属的腐蚀与防止金属的腐蚀与防止 4.2 4.2 电极电势电极电势 4.1 原电池原电池4.1.1 4.1.1 原电池中的化学反应原电池中的化学反应 将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将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正极反应:正极反应: Cu2+ +2e+2e- - Cu 负极反应:负极反应: Zn - 2e2e- - Z Zn2+ 电势电势: : Zn低低, Cu高高 电
2、极名电极名: : Zn负负, Cu正正电池反应电池反应: Cu2+ZnZn2+Cu1、原电池组成与反应还原反应还原反应氧化反应氧化反应原电池结构原电池结构盐桥的作用:盐桥的作用:盐桥是一倒插的U型管或其它装置,内含KCl或KNO3溶液,可用琼脂溶胶或多孔塞保护,使KCl或KNO3溶液不会自动流出。沟通电路,补充电荷、维持电荷平衡。K+2 若干概念若干概念(1)原电池是由两个半电池组成的;半电池中的反应就是半反应,即电极反应。因此将半电池又叫电极。如:电池反应 Cu(s) + 2Ag+(aq) = Cu2+(aq) + 2Ag(s) 在负极负极上发生Cu的氧化反应: Cu(s)=Cu2+(aq)
3、+2e- 在正极正极上发生Ag+的还原反应:2Ag+(aq)+2e-=2Ag(s) 对于自发进行的电池反应,都可以把它分成两个部分(相应于两个电极的反应),一个表示氧化剂的(被)还原,一个表示还原剂的(被)氧化。对于其中的任一部分称为原电池的半反半反应式应式。 (2)(2)半反应(电极反应)涉及同一元素的氧化态和半反应(电极反应)涉及同一元素的氧化态和还原态:还原态:a(氧化态氧化态) + neb( (还原态还原态) )从反应式可以看出,每一个电极反应中都有两类物质:一类是可作还原剂的物质,称为还原态物质,如上面所写的半反应中的Zn、Cu、Ag等;另一类是可作氧化剂的物质,称为氧化态物质,如Z
4、n2+、Cu2+、Ag+等。 式中n是按所写电极反应中电子的化学计量数 (3) 氧化态和相应的还原态物质能用来组成电对,通常称为氧化还原电对,用符号“氧化态/还原态”表示。一般只把作为氧化态和还原态的物质用化学式表示出来,通常不表示电极溶液的组成。如,铜锌原电池中的两个半电池的电对可分别表示为Zn2+/Zn和Cu2+/Cu。 又如又如:Fe3+/Fe2+, O2/OH-, Hg2Cl2/Hg, MnO4-/Mn2+ 等。等。 (-)ZnZnSO4(c1) CuSO4(c2)Cu(+) (4) 任一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都可以组成一任一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都可以组成一个原电池。个原电池。原电池装置可用
5、原电池装置可用图式图式表示。表示。 例如:Cu-Zn原电池可表示为 规定规定:负极写在左边,正极写在右边,以双虚垂线负极写在左边,正极写在右边,以双虚垂线( )表示盐桥,以单垂线表示盐桥,以单垂线(|)表示两个相之间的界面。用表示两个相之间的界面。用“,”来分隔两种不同种类或不同价态溶液。来分隔两种不同种类或不同价态溶液。 3 电极类型电极类型 电电 极极 类类 型型电电 对对(例例)电电 极极金属电极金属电极Zn2+/ZnZn2+(c) | Zn非金属电极非金属电极Cl2/Cl- Cl- (c) | Cl2(p) | Pt氧化还原电极氧化还原电极 Fe3+/Fe2+ Fe3+ (c1),Fe
6、2+ (c2) | Pt难溶盐电极难溶盐电极AgCl/Ag Cl- (c) | AgCl | Ag四类常见电极四类常见电极配平原则配平原则: 电荷守恒电荷守恒:氧化剂得电子数等于还原剂失电子数。 质量守恒质量守恒:反应前后各元素原子总数相等。4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配平步骤: 用离子式写出主要反应物和产物(气体、纯液体、固体和弱电解质则写分子式)。 分别写出氧化剂被还原和还原剂被氧化的半反应。 分别配平两个半反应方程式,等号两边的各种元素的原子总数各自相等且电荷数相等。例1:配平反应方程式)aq(SOK)aq(MnSO )aq(SOK)aq(KMnO424酸性溶液中324 确定两半反应方
7、程式得、失电子数目的最小公倍数。将两个半反应方程式中各项分别乘以相应的系数,使得、失电子数目相同。然后,将两者合并,就得到了配平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有时根据需要可将其改为分子方程式。)42-=10e10H5SO O5H5SO223-=O8H2Mn10e16H2MnO224O4H8H22-=Mn5eMnO42HOH24232-=2eSOSO2+5得O3HSOK6MnSO22424=O3H5SO2Mn6H5SO2MnO2242234=-MnSOSOMnO 2242343H SOSO5K2KMnO43242例2:配平(aq)NaClO NaCl(aq)NaOH(aq)(g)Cl325+得:O
8、3HNaClO5NaCl6NaOH3Cl232=O3HClO5Cl6OH3Cl232=-O6HClO210Cl12OH6Cl232=-=10eO6H2ClO12OHCl232-=2Cl2eCl2解:化简得:)g( NO)aq(SOH)aq(AsOH)aq(HNO) s (SAs 4243332 28+3得例3:配平方程式28NO9SOAsO6H 10HO4HS3As 28NO 24432323=-=28e34H3SOAsO2HO20HSAs 2443232即:-=28e40H3SOAsO2H O20H6HSAs2443232O2HNO3e4HNO23=- NOSOAsOHNOSAs 24433
9、32-:解酸性介质:(左边比右边) 多n个O+2n个H+ (左) ,右边 +n个H2O 少n个O+n个H2O (左) ,右边 +2n个H+碱性介质: (左边比右边) 多n个O+n个H2O(左),右边 +2n个OH- 少n个O+ 2n个OH- (左) ,右边 + n个H2O小结:(经验)中性介质: (左边比右边) 多n个O+n个H2O(左),右边 +2n个OH- 少n个O+ n个H2O (左) ,右边 +2 n个H+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反应 氧化剂 氧化性 被氧化 还原反应 还原剂 还原性 被还原4.1.2 4.1.2 原电池的热力学原电池的热力学1. 1.电池反应的电池反应的Gm与电动势与电动势
10、E E的关系的关系 对电动势为对电动势为E的电池反应:的电池反应: CuCu2+2+ZnZn+ZnZn2+2+Cu+Cu 根据标准摩尔生成焓和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根据标准摩尔生成焓和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函数,可求得函数,可求得(298.15K时): rHm = -217.2 -217.2 kJmol-1 -1 rGm = - -212.69 212.69 kJmol-1 -1rGm=wmax= - -QE = - -nFE ; F=96485 Cmol-1在原电池中在原电池中, , 非体积功非体积功w 即为电功即为电功we e 从热力学的化学反应等温式中,可得到下式:上式称为电动势的能斯特(W.N
11、ernst)方程,电动势是强度性质,其值与反应中化学计量数的选配无关。?rGm= -nFE 或或rGm = -nFE abccccnFRTEE/(/(ln反应物)产物)-=是系统可用来做非体积功的那部分能量是系统可用来做非体积功的那部分能量 rGm由于由于1mol1mol电子电子所带电量所带电量 2. 电池反应的电池反应的K 与标准电动势与标准电动势E 的关系的关系而而 rGm = -nFE可得:可得: RTnFEK =lnV05917.0lgnEK=当当T=298.15K时:时: 以上讨论可知,电化学方法实际上是热力学方以上讨论可知,电化学方法实际上是热力学方法的具体运用。法的具体运用。KR
12、TGmrln-= 已知K 与rGm的关系如下: 注意:注意:常用对数常用对数 F/2.303RTF/2.303RT =0.059174.2 4.2 电极电势电极电势4.2.14.2.1标准电极电势标准电极电势如如: : ( (Zn2+/Zn); ); ( (Cu2+/Cu); ); ( (O2/OH- -); ); (MnO4-/Mn2+ +);); ( (Cl2/Cl- -) )等等。 原电池能够产生电流原电池能够产生电流, ,表明原电池两极间表明原电池两极间存在电势差存在电势差, ,即每个电极都有一个电势即每个电极都有一个电势, ,称为电称为电极电势。用符号极电势。用符号: : ( (氧化
13、态氧化态/ /还原态还原态) )表示。表示。 两电极的值大小(高低)不同,其差值即为电池的电动势E。 E= (正极)- (负极) 目前测定电极电势的绝对值尚有困难。在实际应用中只需知道的相对值而不必去追究它们的绝对值。 解决问题的办法: 国际上统一国际上统一( (人为) )规定:标准氢电极的电极电势 为零V0)/HH(2=标准氢电极标准氢电极 标准氢电极标准氢电极:将镀有一层疏松铂黑的铂片插入a(H+) = 1 的酸溶液中。在298.15K时不断通入p(H2) =100kPa的纯氢气流,铂黑很易吸附氢气达到饱和,同时对电化学反应有催化作用,使氢气很快与溶液中的H达成平衡。其可逆程度很高,这样组
14、成的电极称为标准氢电极。在右上角加“”以示“标准”,括号中电对“H+/H2”表示“氢电极” (SHE) 。 标准氢电极装置图/HH 电对:2电极反应电极反应:()V000. 0/HH2=( )gH 2eaq)(H22-表示为:H+H2(g) Pt或PtH2 (g) H+ 未知未知的的测定测定: :标准标准氢电极与待测电极组成氢电极与待测电极组成原电池后原电池后, ,测其电池反测其电池反应的应的电动势电动势E E。K+Cl-p(H2) =100kPa附例附例4.1:Zn-H2在标准条件下组成电池,Zn为负极,在25时测得电池的电动势E = 0.7618V。求可求出待测电极 (Zn2+/Zn)的标
15、准电极电势得:得: = 0.7618V)/(2ZnZn上述讨论的电极电势,是在电对的氧化态物质与还原态物质处于可逆平衡状态,且在整个原电池中无电流通过的条件下测得的。这种电极电势称为可逆电势或平衡电势。 解:根据 E= (正极)- (负极)0.7618V = 0V (Zn2+/Zn) (Zn2+/Zn) = ?参比电极参比电极*当当c (KCl)为饱和为饱和溶液溶液时时(c=2.8mol/l), = 0.2412V使用标准氢电极不方便,一般常用易于使用标准氢电极不方便,一般常用易于制备、使用方便且电极电势稳定的甘汞制备、使用方便且电极电势稳定的甘汞电极或氯化银电极等作为电极电势的对电极或氯化银
16、电极等作为电极电势的对比参考,称为参比电极。比参考,称为参比电极。 如:右图的如:右图的甘汞电极甘汞电极:Pt Hg Hg2Cl2 Cl-KCl溶液Hg2Cl2HgPt标准电极电势表:标准电极电势表:p364 p364 附录附录8 8 根据上述方法,可利用标准氢电极或参比电极测得一系列待定电极的标准电极电势。 书末附录8中列出298.15K时标准状态活度(a=1,压力p=100kPa)下的一些氧化还原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表中都是按 代数值由小到大的顺序自上而下排列的。 电电 对对 电电 极极 反反 应应 /V Na+/Na Na+(aq)+e =Na(s) -2.71 Zn2+/Zn Zn2+
17、(aq)+2e = Zn(s) -0.7618 H+/H2 2H+(aq)+2e = H2 (g) 0 Cu2+/Cu Cu2+(aq)+2e = Cu(s) 0.3419 O2/OH O2(g)+2H2O+4e=4 OH(aq) 0.401 F2/F F2(g)+2e = 2F(aq) 2.866 氧化能力逐渐增强氧化能力逐渐增强还原能力逐渐增强还原能力逐渐增强 部分电对列表如下:部分电对列表如下:表的物理意义和注意事项表的物理意义和注意事项(1)(1)表中表中 代数值按从小到大顺序编排。代数值按从小到大顺序编排。 代数值越大,表明电对的氧化态越易得电子,即氧化态就是越强的氧化剂; 代数值越
18、小,表明电对的还原态越易失电子,即还原态就是越强的还原剂; 如如: :( (I2/I- - )=0.5355)=0.5355V。 (Cl2/Cl- -)=1.3583)=1.3583V, , ( (Br2/Br- -)=1.066)=1.066V,可知:可知:Cl2氧化性较强,而氧化性较强,而I- -还原性较强。还原性较强。判断氧化还原判断氧化还原剂的相对强弱剂的相对强弱 (2) (2) 代数值与电极反应中化学计量数的选配无关代数值与电极反应中化学计量数的选配无关 代数值是反映物质得失电子倾向的大小,它与物质的数量无关。 如:如:Zn2+2e- = Zn 与 2Zn2+4e- = 2Zn 数值
19、相同数值相同(3) (3) 代数值与半反应的方向无关。代数值与半反应的方向无关。 如Cu2+2e- = Cu与Cu = Cu2+2e 数值相同数值相同 IUPAC规定,表中表中电极反应以还原反应表示(故有称之谓“还原电势”),无论电对物质在实际反应中的转化方向如何,其 代数值不变。(4)(4)查阅标准电极电势数据时,要注意电对的具体存在查阅标准电极电势数据时,要注意电对的具体存在形式、状态和介质条件等都必须完全符合。形式、状态和介质条件等都必须完全符合。 如:Fe2+(aq)+2e- =Fe(s) (Fe2+/ Fe)=-0.447vFe3+(aq)+e- =Fe2+(aq) (Fe3+/ F
20、e2+)=0.771vH2O2(aq) + 2H+(aq) + 2e = 2H2O (H2O2/H2O) = 1.776VO2(g) + 2H+(aq) + 2e = H2O2(aq) (O2/H2O2) = 0.695V4.2.2 4.2.2 电极电势的能斯特方程式电极电势的能斯特方程式对于任意给定的电极,电极反应通式为 离子浓度对电极电势的影响,可从热力学推导而得如下结论: a a( (氧化态氧化态)+)+n ne e- - b b( (还原态还原态) ) baccccnFRT/(/(ln还原态)氧化态)=(4.4a)T T=298.15K=298.15K时时: :(4.4b)bacccc
21、n/(/(lgV05917. 0还原态)氧化态)=式式(4.4(4.4a)a)和和(4.4(4.4b)b)称为电极电势的能斯特方程称为电极电势的能斯特方程 注意:注意:常用对数常用对数 在能斯特方程式中: n n 为半反应中得失的电子数;为半反应中得失的电子数;纯液体、纯固体不表示在式中。纯液体、纯固体不表示在式中。a a 氧氧 或或b b 还还 皆以半反应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为指数;皆以半反应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为指数; 电极反应中某物质若是气体,则用相对分压电极反应中某物质若是气体,则用相对分压p p/ /p p 表示。表示。 例如例如: :O2+2H2O+4e- -4OH- - 能斯特方
22、程式表示为能斯特方程式表示为:422/OH(/)O(lg4V05917. 0)OH/O(ccpp)-=附例附例4.2 计算OH浓度为0.100moldm-3时,氧的电极电势 (O2/OH-)。已知:p(O2)=101.325kPa,T=298.15K。 解:解:从附录8中可查得氧的标准电极电势: (O2/OH-)=0.401V O2(g)+ 2H2O +4e- 4OH-(aq) , 当c(OH-)=0.100moldm-3时,氧的电极电势为 422/OH(/)O(lg4V05917. 0)/OHO(ccpp)-=0.460V 若把电极反应式写成 O2+H2O+2e-=2OH- ,可以通过计算予
23、以说明。根据电极反应式,此时电极电势的计算式为: 21433dmmol1/dmmol0100.0kPa100/kPa325.101lg4V05917.0V401.0-= 经计算,结果不变。说明只要是已配平的电极反应,经计算,结果不变。说明只要是已配平的电极反应,反应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各乘以一定的倍数,对电极反应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各乘以一定的倍数,对电极电势的数值并无影响。所以说与电势的数值并无影响。所以说与化学计量数的选配无关。化学计量数的选配无关。 ( -2(/2)OH/ )Olg2V05917. 0OH )/(O2 = =- -ccpp1/2/ 说明介质的酸碱性对含氧酸盐氧化性的影
24、响较大。说明介质的酸碱性对含氧酸盐氧化性的影响较大。 解:半反应式为: Cr2O72-+14H+6e-=2Cr3+7H2O Nernst方程为:附附例4.3:计算当pH=5.00,c(Cr2O72-)=0.0100moldm-3,c(Cr3+)=1.00 10-6 moldm-3时,重铬酸钾溶液中的(Cr2O72-/ Cr3+)值V)10()10()01. 0(lg60591. 0V23. 126145-=0.640V()21423272732 (Cr O)/ (H )/ 0.0591VCr O/Crlg6 (Cr )/ cccccc-= 注意:注意:H H+ +的位置的位置 4.3 电极电势
25、在化学上的应用电极电势在化学上的应用4.3.1 4.3.1 氧化剂和还原剂相对强弱的比较氧化剂和还原剂相对强弱的比较 已知已知 值大的氧化态物质是强氧化剂; 值小的还原态物质是强还原剂。 附附 例例4.4 下列三个电极中在标准条件下哪种物质是最强的氧化剂?若其中MnO4/Mn2+的电极改为在pH=5.00的条件下,它们的氧化性相对强弱次序将怎样改变?已知 (MnO4-/Mn2+) = 1.507V (Br2/Br-) = 1.066V (I2/I-) = 0.5355V解:(1)在标准状态下可用 的大小进行比较。 值的相对大小次序为: (MnO4-/Mn2+) (Br2/Br-) (I2/I-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大学 普通 化学 第六 第四 ppt 课件 电化学 金属腐蚀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