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安全工作计划合集八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医疗安全工作计划合集八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安全工作计划合集八篇.docx(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医疗安全工作计划合集八篇医疗安全工作计划合集八篇光阴飞逝,时间在渐渐推演,我们的工作又将在繁忙中充实着,在喜悦中收获着,一起对今后的学习做个计划吧。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计划吗?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医疗安全工作计划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医疗安全工作计划篇1为落实医疗核心制度,确保提高我科医疗质量和安全、保证病历书写的内涵质量及医疗指标的完成,拟定本年度医疗质量与安全工作计划:一、强化思想认识,持续发展:科主任、护士长继续抓好质量管理工作,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每月召开质量管理委员会会议、病历质控小组会议、院感小组会议,护理管理小组会议,医疗安全小组会议等,规范管理、规范医疗行为。使我科每
2、个工作岗位都能努力工作,以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促进科室持续发展。二、明确科室医疗、主要工作指标,努力完成1、病床使用率92%2、平均住院日14天3、入院三日确诊率90%4、术前平均住院日35、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5%6、住院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85%7、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90%8、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90%9、三基考核合格率100%80/100分10、门诊病历书写合格率90%90/100分分以上11、甲级病案率90%,无丙级病历12、医疗设备,仪器完好率90%13、急救仪器,药物完好率100%14、抗菌素使用范围80%,抗菌素限制使用率三、完善科室医疗质量考评工作,施行规范化的质量管理,制定考评标准
3、,每月由质控员进行检查,做好总结反应工作。1、参照二级医院评审标准及三好一满意的评审标准,对科室的每月工作情况,认真评分,结果与奖金挂钩。2、健全、落实各种医疗制度,要求各种制度执行记录规范,项目齐全。医疗组严格执行三级查房制度,入院48小时内主治医师查房,一周内主任查房,术前,术后上级医师查房,重病人随时请上级医师查房,病重自动出院请上级查房,重病人值班医师查房后作好病程记录。加强知情谈话制度管理,非手术病人入院内72小时谈话,手术前、中、后谈话,植入谈话,危重时随时谈,特殊诊疗操作、治疗、用药谈话,输血同意谈话,麻醉前同意谈话;严格执行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手术审批及手术权限制度、交接班
4、制度等。各科每月召开会议,对存在问题分析,整改,持续改良。医疗安全工作计划篇2一、逐步完善质量控制中心组织机构建设体系,建立健全质量评审标准一成立完善质控中心专家组。二协助各地建立医疗质量控制分中心。根据卫生部(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管理办法试行)及(四川省卫生厅关于构建全省医疗质量控制网络的通知)的要求,完善各地市州的儿科质控分中心的建设,全面有效开展儿科的质量控制工作。三起草四川省儿科质控标准。逐步完成对新生儿、小儿传染病、小儿消化、小儿呼吸、小儿心脏病、小儿肾病、小儿血液病、小儿神经病、小儿内分泌、小儿遗传病、小儿免疫等11个专业疾病起草质控标准,制定完善儿科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标准;努力建设一
5、支全省的大儿科团队;为018周岁儿童的健康保驾护航。二、对全省儿科的管理、质控、运作进行调研,采用多形式进行现场督导检查全面梳理全省儿科专业、学科发展及人才队伍、诊疗技术水平及能力现状;开展疾病谱调查,如儿童肾病综合征发病情况调查等,为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及政府决策提供根据;完成20xx质控信息收集、汇总、分析、评价、反应、指导纠偏相关举措或方法;省儿科质控中心专家将会同分中心专家到各地市州对全省各相关医疗机构检查指导儿科开展质控工作情况进行抽查,找出存在问题,提出改良方法;为医院等级评审及评价提供日常监控结果数据。三、加强技术队伍人才建设,全面施行开展各项技术培训工作1。举办专家组成员培训会议,
6、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指导培训工作规范化。20xx年,四川省儿科质量控制中心拟召开不少于2次的省中心专家组会议,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指导培训工作规范化。2。编制四川省儿科质量控制中心培训教材。根据培训目的,编写1本有关(新生儿疾病诊疗培训)的教材,结合教材内容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3。对四川省儿科质量控制中心成员进行培训。借助国家及省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以省中心为平台为全省儿科科室规范化建设,适宜技术推广,新技术介绍等开展培训;为规范和提高儿科医护人员对新生儿疾病的诊疗水平,中心今年目的是加强及规范新生儿科的建设、管理、疾病诊疗等做专题培训。四、建立和完善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工作信息化系统建设工作一开展
7、相关疾病信息上报。逐步建立儿科诊疗病例信息报送工作制度,指定专人负责信息报告、录入等工作,并为信息上报提供必要的设备技术条件;中心将对我省上报的儿科相关疾病质控信息进行收集整理、统计、分析、评估反应、指导纠偏相关举措或方法,同时,质控中心要加强对医疗机构的技术指导,将信息报送的及时性、完好性和安全性作为医疗机构儿科诊疗医疗质量控制的重要指标;为医院等级评审及评价提供日常监控结果数据。二建立医疗质控中心不良事件信息报告系统。逐步建立医疗质控中心不良事件信息报告系统,充分利用医疗质控中心不良事件信息报告系统这个平台,沟通和共享风险防备经历,加强风险防备意识,提高风险防备能力,最终实现保障患者健康和
8、医疗安全的目的。三完善质控中心信息化建设,搭建信息化沟通沟通平台。利用已建成的四川省儿科质控中心网站,扩大全省儿科质控的宣传力度,利用网络的便捷性和开放性,将培训课件、相关表格等资料挂网,加强与分中心沟通联络,同时继续完善儿科质控中心网络建设,开通疑难疾病远程会诊通道,组织专家开展多种形式的适宜技术推广讲座、查房、疑难病人讨论、死亡病例讨论等,切实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五、其他工作协助及支持各地市州建设儿科,推动建设省或市级的临床重点专科。抄送: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政司、医管司,省中医药管理局,省卫生执法监督总队,各省级临床质量控制中心,省八一康复中心。医疗安全工作计划篇3一、安全目
9、的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的识别准确性。让患者共同介入医疗安全管理,规范临床用药,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开展医患沟通技巧培训,完善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的有效沟通。加强临床用血管理,严防临床用血事件的发生。鼓励医疗不良事件和重点病人的申报,积极处理医疗投诉,防止等级医疗事故的发生。二、医疗安全工作重点一强化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作用,充分发挥管理职能。进一步健全各级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管理委员会,完善落实委员会各项工作制度,深化科室搞好调查研究,对科室的安全控制指标、医疗投诉、医疗不良事件的汇总分析和整改措施进行检查、评价,对全院医疗、医技工作中的安全隐患提出指导性的改良要求,对新
10、技术、新项目和医疗风险给予指导性意见。每季度召开一次委员会会议,确定各种医疗纠纷处理意见,分析研究不安全因素,催促各项安全制度落实及时提出整改措施。每季度开展一次安全大检查,及时通报医疗安全信息,提出整改反应意见。二、加强质量、安全管理教育,加强法律意识、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1、继续开展全院性的医疗卫生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制度、医疗核心制度、诊疗规范等内容的培训,进而提高广大医务人员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推动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良,进一步防备医疗不良事件的发生。开展各科室的医疗质量、安全院科二级对话会,根据各科室实际情况提出整改措施,确保医疗安全。每季度召开医疗过失分析鉴定小组会议,指出医
11、疗纠纷发生的本质原因,认真梳理总结,并由职能部门限期检查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2、各科室利用科室例会组织学习医院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规范;组织至少2次的全院性医疗安全管理教育,建立医务人员医疗安全积分档案,并及时反应给当事人。对违背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程的人员进行个别强化教育,必要时进行医疗质量重大缺陷诫勉谈话。三加强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施行医疗质量全程管理,确保安全医疗。1、各临床、医技科室要根据等级医院管理要求,加强关键性核心制度的落实,如首诊负责制、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危重疑难病例和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手术前风险评估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术前讨论及手术分级
12、审批制度、医嘱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制度及规范、临床用血审核制度、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制度等,并对执行落实情况施行每月一督查制度,确保核心制度得到有效落实。2、进一步完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诊疗技术操作常规、规范,切实加强基础医疗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管理,及时发现医疗安全隐患。尤其要加强对急诊室、重症监护室、内科、手术科室等重点科室的监管。对有创诊疗操作、病历书写、关键性处理措施等重点环节,要加大医疗安全防备力度;四加强业务培训,提升医疗安全防备能力。1、强化“三基培训。积极开展医疗业务培训,通过现场指导和视频教学、集中培训、科室业务学习、自学等多样化手段,到达人人
13、介入的目的,把好“考核关,确保医务人员人人把握徒手心、肺复苏、规范的体格检查、常用诊疗技术操作和急诊急救设施、设备的使用方法。要把“三基、“三严贯彻到各项医疗业务活动和质量管理的始终。2、认真落实医患沟通制度,通过组织医务人员培训,学习医患沟通的法律论据,提高医患沟通技巧,规范医患沟通行为等措施,提高医患沟通的有效性,降低因医患沟通不良所导致的医疗纠纷发生率。3、组织全院临床、医技人员进行临床诊疗规范和诊疗指南的培训,定期组织理论和操作的考核,注意考核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进而加强业务素养,减少医疗不良事件的发生。4、利用每次业务培训的时间,反复宣传15条医疗安全禁令,强化广大医务人员的安全意识
14、。五加强对医疗不良事件、重点病人申报、医疗投诉和纠纷的管理,认真分析总结,汲取经历教训。1、健全医疗不良事件非惩罚性报告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医疗不良事件报告意识,鼓励广大医务人员积极上报,对全院安全隐患通病的不良事件进行认真分析、总结,有效落实整改措施,减少医疗隐患。加强对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的程序性和时效性管理,严格落实(关于加强对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管理的通知)的文件精神。2、加强医疗投诉和纠纷管理,认真落实一诉一反应制度,定期召开医疗争议事件分析讨论会,认真分析争议事件中存在的缺乏,查找管理漏洞,提出整改措施,确保事件发生原因不清楚不放过,当事人认识不到位不放过。3、加强对重点病人的管理,
15、利用院周会、业务学习会议等渠道加强对重点病人报告范畴和奖励制度的宣传,提高医务人员对重点病人报告的自觉性。医务科在接获重点病人申报后,应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联合查房,对医务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并认真做好医患沟通,使医疗纠纷苗头降低医疗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六开展医疗安全隐患排查,将医疗安全防备的关卡前移。定期组织全院性的安全医疗隐患自查,对自查结果以及存在原因进行认真分析,落实整改措施,要求当事科室或者个人限期整改,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职能部门要充分发挥监督管理职责,进行“三基、三严、医疗核心制度和应知应会的考核。通过定期的医疗质量、安全隐患检查,把握全院范围内的质量和安全隐患,提出整改措施
16、,并催促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七狠抓临床用药管理,保证临床用药安全。1、继续深化开展阳光用药工程和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工作,规范药品购置渠道,执行临床用药“三告知制度,告知患者药品的作用、用法和注意事项。严格落实门诊全处方点评和医嘱点评,及时分析、反应,落实奖罚措施。加强临床用药业务知识的培训,要求临床医生熟悉药品讲明书,把握药物适应症和配伍禁忌。2、加强对临床用药不良反响报告的管理,要求临床医师及时填写(药品不良反响报告表),记录不良反响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主要包括不良反响的发生时间、症状、严重程度、因果判定和预后等。3、强化日常检查的职责,严格禁止高危药品、普通药品、外用药品混放的现象,加强对当
17、事科室的教育,应做好夺目标识。八加强临床用血管理,保证临床用血安全。1、强化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的监管职能,检查临床用血计划和季报、年报等统计报表,宏观把握节约用血及合理、科学用血情况。每季度抽查各临床科室经输血治疗病例的病历,重点检查输血申请单、检查输血同意书的质量和用血评估制度的落实情况,了解输血指证的把握情况,并作好记录、分析和反应工作。2、加强临床用血知识的业务培训,指导临床血液、血液成分和血液制品的合理使用,鼓励成分输血和自体血回输,促使规范用血,提高医务人员合理用血、科学用血的自觉性,严格把握临床用血适应症,加强临床用血的风险防备意识,医务科要严格把握一次性用血20xxml以上的审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疗 安全 工作计划 合集八篇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