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劳动教育调研报告.docx
《中小学劳动教育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劳动教育调研报告.docx(5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小学劳动教育调研报告中小学劳动教育调研报告在现实生活中,报告与我们的生活严密相连,报告成为了一种新兴产业。你知道如何写报告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我整理的中小学劳动教育调研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中小学劳动教育调研报告1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父母在远方,身边无爹娘,读书无人管,心里闷得慌,安全无保障,生活没希望。这则顺口溜,点出了留守儿童遭受伤害的直接原因,反映出很多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亲情、教育、安全,缺失了这些至关重要的环节,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引人忧思。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遭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
2、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和隔代教育的不尽人意之处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了不良影响。本课题的“农村留守儿童主要指农民工子女,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工作,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父母外出打工后,孩子留在了家中(主要在农村)或父母早出晚归打临工而无法照顾的儿童,他们被称为留守儿童。他们一般与本人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以及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本课题以留守儿童和农民工子女为调查对象,深化浅出地分析、研究、考虑,讨论并加深了对农民工子女的心理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等认
3、识。一、调查讲明(一)调查目的目前,社会上最广泛关注的就是关于“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了解留守儿童和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存在的原因及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和学习状况,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情况的调查,对问题的分析提出本人的想法和意见,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法。(二)调查内容1.开展留守儿童和农民工子女教学活动。2.为留守儿童和农民工子女做心理辅导。3.调查活动。调查留守儿童的生活情况,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调查留守儿童的教育情况。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调查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留守儿童的心事调查。(三)调查方法1.问卷调查法:我们设计了一份(农村留守儿童和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调查问卷,请留
4、守儿童和农民工子女对问卷中的问题进行不记名选择与作答。我们发放调查问卷共300份,收回240份,回收率为80%。我们的问卷共设有50道题.调研结果显示,受调研活动的男女比例为52:48。从调查人群的年龄角度看,在10岁下面的人占30%,10岁以上占70%。2.访谈法:通过面对面的交谈,来收集各个层次的人对留守儿童问题的看法和意见。二、情况汇总1.父母的工作问题。在被调查者中,“父母都出去打工了的占70%,“父亲出去打工的占15%,“母亲出去打工的占10%;“在县城内打工的占15%“跨县、跨市打工的占25%,“跨省打工的占60%。2.监管照参谋题。在调查中发现,留守儿童监护人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小
5、学文化程度及文盲的占到60%。监护人教育孩子的知识;于本人探索的占49.5%,从长辈那里学来的占33%,而通过专门的家庭教育培训班或家长学校学习的仅占3%。近30%的监护人很少或从不主动与孩子聊天,关心最多的是孩子的学习,其次是生活情况,过问孩子情绪问题的只占13%。监护人的不重视,大多数的教师也以为留守儿童大都是“双差生、“问题生,缺乏正确的引导,是很多留守儿童养成众多不好的习惯,严重的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在被调查者中,“你的父母不在你身边时,你和谁生活在一起?,60%的被调查者与“(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20%的被调查者与“亲戚生活在一起,18%的被调查者与“其别人生活在一起,2%的
6、被调查者则“本人住。3.心理态度问题。大多数留守儿童性格内向、孤僻、倔强、与人交往少。在不开心时,都会出现一些“想早点长大独立,“想让父母安慰本人,“觉得没有人关心本人,“觉得别人看不起本人或本人不如别人超长的想法;有些还甚至想离家出走,多为男孩。能够看出,留守儿童渴望父母的关心与社会的关注,希望多与父母进行心灵的沟通沟通,有的因父母不在家而感到遭受歧视、孤单无助、悲观寂寞。因而,有相当一部分的留守儿童学生学习成绩普遍偏差、作业经常不按时完成、有孤单感和失落感的倾向,不愿与其他同学和小朋友沟通、有娇纵、任性等坏脾气调查显示,相当一部分的同学心理状态不佳。在被调查者中,“你能否担忧父母在外打工会
7、出事?,其中,“很担忧的占33%,“有点担忧的占46%,“不担忧的占19%;“你能否觉得本人很棒、很优秀?,“我很棒,我做的很好的占33%,“我做的很一般的占54%,“我做的比很多人差的占11%,其余2%的被调查者则称“我做什么都不成功。4.学习问题。从调查情况看,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多数处于中下游,成绩优秀的较少。学龄留守儿童中,学习优秀占15.9%;学习良好,占35.9%;学习成绩一般,占43.7%;学习成绩较差占4.4%。其中,有72.6%的留守儿童在学习上碰到困难需要辅导时首选的是教师,单独选择监护人或哥哥姐姐辅导的仅占18.7%。对于“你对学习的态度怎样?这一问题,“听教师话,特别刻苦的
8、占21%,“听教师话,比拟刻苦的占45%,“一般,不爱听教师话的占28%,“不努力,不爱听教师话的占6%。“有没有在课后温习知识?假如没有,是什么原因呢?,“经常温习的占31%,“很少温习,没时间的占19%,“偶然温习,想不起来的占36%,“很少温习,不喜欢的占13%。5.人际关系问题。“在学校里的朋友多吗?,回答“很多的占41%,“不是很多的占47%,“很少的占11%,“没有的占1%。对于“你能否喜欢呆在角落,害怕陌生人?这一问题,回答“喜欢,害怕的占15%,“喜欢,不害怕的占37%,“不喜欢,害怕的占9%,“不喜欢,不害怕的占39%。6.生活问题。79%的留守儿童与本人的祖父母或与其亲戚寓
9、居在一起,另有21%的留守儿童与其别人寓居在一起。在所有留守儿童中,有一半以上的留守儿童与本人的监护人之间存在极大矛盾,有23.9%留守儿童与本人的父母经常联络,并仅有22%的留守儿童在与人闹矛盾时选择向父母诉苦。另外,有2成以上的留守儿童以为社会并不关心本人。三、发现问题近年来,关于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成果比拟多,其中的很大一部分是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从某种角度来讲,留守儿童假如监护管理规范有效和教育方式得当,确实能提高他们的自理能力和思想素质。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主要能够培养他们果断的判定力,锻炼他们独立生活能力,遇事能够自主考虑避免依靠,学会人际交往和人际沟通。调查研究表明农村
10、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主要为亲情关心缺失、心理问题骤增、学习兴趣减退、道德意识冷淡、法制意识淡化、安全隐患增加等。1.课程学习方面。主要表现为学生习惯不良,教育单调,成绩不佳。(1)学习成绩不佳。调查发现,不少留守儿童由于思念父母、家庭暖和不够、体制不好等导致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不高,成绩基本属于中等偏下的水平。(2)学习动机缺乏。留守儿童对学习的意义认识不够,家庭教育缺乏、教育监督落后和父母的期望值较低等都是他们学习动机缺乏的原因。2.生理状况方面。主要表如今隔代教育,与父母间的亲情缺乏,心态逐步失衡;价值观扭曲,道德滑坡。(1)留守儿童一般寄居在亲戚家、祖父母代养或者在学校住宿。由于,亲
11、戚情况与家里情况一般类似,不能为孩子提供很好的生活条件并存在一定的歧视现象,他们得不到很好的营养补足。(2)农村寄宿制学校条件较差,卫生状况令人担忧,学校宿舍非常紧张,多人共挤一间容量有限的宿舍。学校的食堂卫生和饭菜的安全性同样存在隐患。3.心理状况方面。(1)心理自卑。一般情况下,留守儿童的家庭经济情况较差,他们在物质上得不到知足,与其他同龄人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并且,没有父母陪在身边,感受不到来自父母的爱,体会不到家庭的暖和。(2)心理逆反。他们缺少关心并且遭到一定的歧视,人际沟通渠道和情绪发泄情绪不够畅通,当他们感到郁闷压抑的时候,难免会选择较为负面极端的方式表达出来。(3)个性自私任
12、性。父母由于不能陪在孩子身边,只能在经济上尽量知足孩子的需求,对孩子的要求较为顺从,以此来弥补孩子。祖辈在教育监管经过中较为溺爱孙辈,一味的顺从和娇宠造成了留守儿童自私任性的心理现象。4.思想道德品质方面。(1)道德观念缺失。“金钱+物质成为“打工一族的父母用来最直接的弥补孩子的方式,孩子对金钱没有全面的认识,容易养成好逸恶劳和功利享乐等思想,以为“读书不如打工等读书无用、学习无用思想。以为打工赚钱较快,不积极主动的继续学习深造,得不到更高更好的教育。(2)道德行为失常。近年来,出现不少留守儿童违法乱纪的事情,甚至出现留守儿童组成的盗窃团队等。“留守儿童和“不良少年甚至画上了等号,在道德行为方
13、面表现失常,社会责任感和道德约束能力较低。5.安全知识方面。(1)人身安全意识薄弱,得不到父母的保护和教育,监管人的文化程度往往较低,生活条件往往较差,“有病不能医的现象导致留守儿童们得不到有效的救治,甚至造成终生的遗憾。(2)安全难保障。自行到江河游泳而溺水而亡的现象并不少见,遭到人身伤害时安全意识淡薄。留守儿童本身行为失范,法律意识淡薄,走上违法犯罪甚至轻生之路。从上面的简单讲明我们能够看到,出如今农村留守儿童身上的问题很多,也很严重,留守儿童无论是学业、心理、健康、前途都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他们都是农村的儿童,是将来农村建设的主力,假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他们身上出现的问题,使他们在平等
14、、和谐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将来的新农村建设将遭到极大的影响。要想找到解决的办法,必须先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留守儿童现象的出现从大的方面讲就是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滞后产生的。农村经济发展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解决的,所以我们在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时要尽量寻找其产生的更直接的原因,只要这样才能尽快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也只要这样才能不至于耽搁一代人的成长。四、调查反思一个人的成长状况直接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由于留守儿童在教育、情感、物质等方面的缺失,造成了留守儿童在心理、生理、思想道德等方面的情况令人堪忧。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如下:1.政策和环境方面青少年期是个性发展和构成的关键时期,父母的
15、关爱、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对青少年个性的健康发展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但是,农村留守儿童们由于其父母长时间不在身边,家庭的“缺陷使留守子女无法享遭到正常的亲情关爱,生活中的烦恼无法向亲人倾诉,成长中的困惑无法得到父母的正确引导和鼓励.久而久之,无助感,失落感和被遗弃感逐步构成,严重影响着留守子女心理的健康成长。调查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留守儿童与父母很少见面,缺少沟通。农村留守儿童在个性心理上表现极为异常,有这样两种典型“症状:一是性格内向、孤僻、自卑、不合群、不擅长与人沟通;二是脆弱、脾气暴躁、冲动易怒。(1)公共政策流于形式。关于留守儿童问题所指定的一系列政策,有不少流于形式,并不能做到真正的
16、落实。由于缺乏与实际困难相结合,政府的政策仅停留在口号、标语等形式上。例如:政府专门建立了留守儿童学校,但是由于在发展经过中经费的缺乏、形式的单一和思想的束缚,留守儿童学校的数量和质量是相当有限的。难以入学、受人歧视、气氛不佳和开支过大等原因,他们有些人又不得不回到原来所在的乡村学校。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跟典型的城乡二元管理形式的户籍制度相挂钩,这样流动儿童就没法享受平等的教育时机。(2)社会环境封闭保守。黑网吧、色情卡拉ok、赌博场所等各种不良场所在农村屡见不鲜。留守儿童和农民工子女处在如此混乱复杂的生活环境中,难免会遭到各种落后低俗思想的影响。农村缺少面向孩子的健康规范的公共娱乐活动场所,人
17、文环境的恶劣严重影响了留守儿童的成长成才。2.学校教育方面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留守儿童,其行为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处于他律阶段,自律及自理能力较差。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儿童与监护人之间的关系特殊,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理,导致部分留守儿童纪律散漫,行为偏激。约1/3的留守儿童不听监护人的教诲,目无校规校纪,经常迟到,早退,旷课,逃学,扯谎骗人和欺负同学。(1)教育经费缺乏,资源匮乏。农村中小学校的办学资金主要;于当地乡(镇)政府,有限的资金难以用于培养学生的全方面发展,仅仅能知足学生的基本需求,信息化教育、课余活动教育等少之又少。大部分农村地区尤其是山区,自然环境较差,经济条件艰辛,老师工资待遇偏低。固
18、然国家鼓励到山区去支教,响应号召的人数还是相当有限的,资源的缺乏、平台的束缚和生活条件的低下等导致了老师的数目较少且不稳定,不利于促进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2)德育工作落后,心理辅导欠缺。无论是农村学校的领导还是老师,其教育水平都是相当有限的,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投入有限、方法有限,不能真正有利于学生的德育发展。简简单单的将德育教育流于形式,仅是开展单调古板的思想道德理论教育,不能有效联络现阶段孩子的生活实际。大多数乡村老师没有受过心理学方面的培训,学校没有足够的条件开设心理咨询室。3.家庭教育方面家庭暖和的缺失使留守儿童心理方面产生了很大的变异,他们多在性格方面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郁和孤僻,很难
19、融入正常的同龄人群体。加之,目前农村的社会活动和人际关系基本上是以家庭和亲缘关系为纽带展开的,对于本人家庭及亲缘关系之外的其别人的困难处境,他们虽有同情的态度,却也迫不得已。于是留守儿童们在既得不到家庭暖和,有得不到社会关爱的情况下,只能靠本人对生活及社会的理解生活并发展本人,于是道德滑坡、学习偏差、心理缺失等现象在他们身上不可避免地出现。(1)监管教育不力。代为监管的亲戚往往不注重对留守儿童的思想指引和素质教育,仅仅关注孩子的物质需求。祖辈则易与留守儿童存在严重“代沟,他们思维古板、思想落后,不利于孩子构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留守儿童容易对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念的辨别能力低,受不住诱惑甚
20、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2)父母教育消失。亲子教育有三种基本形式,即亲子教育完好、单亲抚养和亲子教育缺失。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的亲子教育状况按监护人的不同有下面五种监护类型:祖辈监护、父亲或母亲单亲监护、亲属(亲朋好友、或叔婶、姑舅)监护,同辈监护(由留守儿童中年龄较大哥哥姐姐担当监护人的角色)、自我监护。这些监护方式均不属于“亲子教育完好类型,大部分留守儿童缺失父母亲情。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单亲扶养人大多是母亲。由于丈夫长期在外打工,家务和农活的全部负担在她们的身上,劳累、心烦和文化水平较低等现实情况都局限了对孩子的教育。五、调查总结1.力保公共政策务实有效,营造社会优良环境(1)改革户籍
21、制度,完善法律政策。我国的二元户籍制度造成了农民工子女和城市的子女教育、医疗、身份和就业等方面的不平等。人人平等,国家应该赋予所有人真正的平等,享受同等的权利和义务,承当所属的社会责任。各级政府要切实贯彻好(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让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的监管,使其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同时加强对留守儿童问题的重视,为其营造安全的生活教育环境。(2)健全保障制度,加强非政府组织建设。加大支持力度,在保障政策上有所倾斜,为留守儿童、漂泊未成年人等提供赞助、卫生和免费法律服务。开通“亲情热线,经常与外出家长联络,及时反应留
22、守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情况。开设“倾诉信箱,让他们充分感遭到校园生活的欢乐与充实、真情与暖和。非政府组织是公民自愿组成的不以盈利为目的的自愿团体、社会组织、或是民间协会等。应积极开展综合协助留守儿童的项目,有针对性地帮助留守儿童家庭解决一些上学、看病、学习、安全等方面的困难。加强同社区、村组的合作,营造良好的育人气氛。学校要主动与当地文化、工商、妇联等部门配合,使社会各界都来关心、支持教育事业。(3)改善人文环境,开展专项活动。引导和丰富农民健康的文化生活,增加农民生活的精神内涵,减少渲染暴力、色情等西方腐朽文化对留守儿童的侵蚀。举办关注“留守儿童家教知识讲座,提高代监护人的素质和责任感。如:举办
23、代理监护人家教知识讲座、隔代教育知识讲座、怎样做好“留守儿童关爱教育工作等主题活动。2.扩宽学校发展渠道,完善学校教育职能学校高度重视留守儿童工作,把做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作为推动新农村建设,为经济建设作奉献的有效措施,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留守儿童监护网络。对无人照看和学习、安全得不到保障的留守儿童到学校寄宿读书,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对学生食堂、宿舍进行改造,为寄宿留守儿童和农民工子女创造愈加优美的成长环境。(1)用爱启迪,增进情感。教师应在平常多留心这些孩子的一言一行,针对他们心理、思想上的障碍进行深化摸底,及时发现问题,对症下药,使关爱真
24、正能深化学生的心坎。开展“手拉手互助活动,不仅能够采用教师帮助的形式,可以以采用学生互帮的形式。由特定的教师专门负责所带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教育情况,不留任何管理上的漏洞。把留守儿童若干人分为互助组,共同解决在学习和生活中碰到的问题,相互监督,相互帮助,互助鼓励。每个人都有所长有所短,多鼓励留守儿童,加强他们的自自信心、主动性和积极性。(2)施行寄宿制度,建立档案制度。寄宿制学校能够一定程度上弥补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留守儿童能够在这里找到和他一样的同学,一起生活一起学习。在这个经过中,相互为伴,消除歧视和自卑感,弥补家的暖和。建立留守儿童成长记录,包括学生的喜好特长,身体健康状况,家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小学 劳动教育 调研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