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综第一章-精品文档资料整理.pdf
《小综第一章-精品文档资料整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综第一章-精品文档资料整理.pdf(4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免费学教师 就上对啊网 扫码下载下面的手机 APP,获取更多免费学习视频、题库等学习资料第一章职业理念第一章职业理念大纲要求大纲要求1.教育观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依据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2.学生观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理解“以人为本”的涵义,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运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学生。设计或选择丰富多样、适当的教育教学活动方式,因材施教,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3.教师观了解教师专业发展
2、的要求。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理解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具有从事教育工作的热情与决心。免费学教师 就上对啊网 精彩导读精彩导读著名教育学家、 社会学家, 华中师范大学特聘教授陶宏开曾经在南昌维尼英语学校的讲堂,进行了一场以“提高孩子自主学习能力”为主题的演讲。陶教授开场就讲了一个小故事。陶教授说,他在美国一所学校听课时,有位老师向一年级的孩子提问: “谁能知道 4 加 5 等于多少?”一位孩子答道: “等于 8! ”教室里的孩子都笑了,可是老师却说: “你表现的很好,已经离正确答案很近了。 ”“我想这样的事情如果发生在中国的课堂上, 只会出现两
3、种结果, 一是学生害怕答错不敢举手,二是孩子答错后受到老师的责骂。 ”陶教授说,他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是希望老师和家长不要过分关注结果,而要重视孩子学习的过程, “如果只在乎答案的对错,那么我们的教育只能停留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上。 ”陶教授把这种一味灌输的传统中国式教育归结为一个字 “听” 。 “小时候听话就是好孩子,上学了听讲就是好学生,工作了听领导的话就是好同志,如果继续走这条老路,会毁了一个人的一生。 ”陶教授认为,老师和家长更应该倾听来自孩子的声音, “真正的教育是把方法教给孩子,而不是把答案告诉孩子。 ” “在素质教育中,老师和家长的职责是引导孩子想问题,判断是非,让孩子思考什么是对的,
4、什么是错的。 ”那么教师应如何把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学会思考呢?这就涉及教师的职业理念问题。本章将对此进行分析。第一节教育观第一节教育观考情分析:本节内容在近年的考试中多以单选题和材料分析题的形式进行考查。一、素质教育概述一、素质教育概述(一)教育观与素质教育观(一)教育观与素质教育观1.教育观一般地说, 教育观是指人们对教育与其它事物相互关系的看法, 以及由此派生出的教育的作用、功能、目的等各方面的看法。它主要包括如下内涵:(1)教育观是人们对教育的理解。(2)教育观是一个关于教育的观念系统。年份题型题量2013 年上2013 年下2014 年上2014 年下2015 年上单项选择题2 题
5、4 分2 题 4 分2 题 4 分3 题 6 分1 题 2 分材料分析题1 题 14 分写作题免费学教师 就上对啊网 教育观与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相关。在同样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中,也可以有不同的教育观, 这是由对教育活动内部的各种关系认识上的差异而产生的。 要确立正确的教育观,需要正确认识教育的发展规律,正确认识教育活动的各种内部关系。违背教育发展规律或不能完整认识教育内部的各种关系, 都会导致错误的教育观, 进而导致错误的教育结果。2.素质教育观素质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相对应的一种教育观,是把教育活动目的指向“素质”人的全面素质的教育观。素质教育观认为,教育活动应当指向人的整体的、全面的素
6、质发展,使人的整体品质、 全面素质得到提升。 即先天的生理素质及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二)素质教育的产生及特点(二)素质教育的产生及特点1.素质教育的定义依据国家教委 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 解释, 素质教育 “是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 以面向全体学生、 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2.素质教育的形成过程(1)素质教育思想和政策的初步形成(20 世纪 80 年代至 1994 年)1994 年 8 月, 中共中央关
7、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 颁布, 指出:“增强适应时代发展、 社会进步, 以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要求和迫切需要的素质教育。 ”这是第一次在国家层面的正式文件中使用“素质教育”概念,标志着素质教育开始成为我国教育政策的一个重要的明确的指导思想。(2)素质教育的实施(1994 年至 1999 年)1995 年 3 月,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首次对“素质教育”的概念进行了界定:素质教育包括“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的培养” “科学文化素质教育” “身体素质教育” “心理素质教育”这四个方面。(3)素质教育的不断改进和完善(1999 年至 2
8、005 年)1999 年 6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 21 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深化教育改革,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优化结构,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加强领导,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开创素质教育的新局面。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产生标志着素质教育已经形成了系统的思想。(4)素质教育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2006 年)2006 年 6 月 29 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 “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
9、实施素质教育” 。这标志着素质教育已经上升到法律层面, 成为国家意志, 表明了实施素质教育的法定性和长远性。免费学教师 就上对啊网 3.素质教育的特点(1)素质教育的全体性所谓“全体性” ,广义地说,是指素质教育必须面向全体人民,任何一名社会成员,均必须通过正规或非正规的途径接受一定时限、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狭义地看,素质教育的“全体性” ,是指为全体适龄儿童开放接受正规基础教育的大门。它的全体性的特征由以下几点决定:国民素质、民族素质的提高要求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受教育者;所有受教育者都有发展的可能性。 “全体性”是素质教育最本质的规定、最根本的要求。它要求学校教师关心每一位学生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10、,不能因种族、家庭、经济、智力及教育者主观好恶等因素的影响,而将一部分学生排除在素质教育之外。(2)素质教育的全面性所谓“全面性” ,是指素质教育既要实现功能性的目标,又要体现形成性的要求,通过实现全面发展教育,促进学生个体的最优发展。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国家教育方针中所规定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发展的全面性应把握两方面的规定性:其一,对个体来说,既要保证全面而和谐地发展,又使其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其二,对群体而言,既应保证他们全面和谐地共同发展,又允许群体中个体之间的发展存在相对差异性。(3)素质教育的基础性素质教育是为人的生存与发展增强潜力的教育, 是为提
11、高全民族素质、 未来劳动者素质和各级各类人才素质奠定基础的教育,而不是进行某一专业或职业的特殊训练。素质教育的基础性要求: 一方面必须使学生所接受的教育内容是当代社会要求每一个公民所必须掌握的; 另一方面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必须让每一个学生掌握 “学会学习、 学会健体、学会劳动、学会审美”等基本技能。(4)素质教育的发展性素质教育的发展性,是指要着眼于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知识与能力,真正把学生的重心转移到启迪心智、孕育潜力、增强后劲上来。这里强调培养能力、促进发展,是指在正确处理知识和能力之间的关系这一前提下而言的。素质教育的发展性意味着素质教育对于学生潜能开发和个性特长发展的高
12、度重视。 一是教师要相信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潜能,每个人都是有潜能的;二是教师要创造各种条件,引发学生的这种无限的创造力和潜能, 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他天赋所及的一切领域最充分的展示并发展自己的才能。(5)素质教育的主体性素质教育是一种以受教育者为主体的教育。 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受教育者积极、 主动的精神,挖掘和调动每个受教育者的内在潜能,实现受教育者的个性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主体性,从根本上说,就是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自觉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一是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的人格,这是教育的前提,也是对待学生最基本的态度。二是要把学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3、, 要教会学生学习,要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免费学教师 就上对啊网 (6)素质教育的开放性素质教育的开放性,一方面要求拓宽原有的教育教学空间,真正建立起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网络; 另一方面要求拓宽原有的教育教学途径, 建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潜在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7)素质教育的未来性所谓“未来性” ,是指立足于未来社会的需要,而不是眼前的升学目标或就业需要。一般来说,教育具有较强的惰性和保守性,它总是在努力使年轻一代学会老一代的思维、生活和工作方式, 因而人们在批评现代学校教育体系的局限性或弊端的时候, 往往批评它是根据“昨天”的需要而设计的。素质教育就是要改
14、变教育的惰性和保守性,它的目标是使年轻一代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8)终身可持续发展素质教育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 ,而且要让学生“会学” ; 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 而且要给予学生打开知识宝库的 “钥匙” , 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展。(三)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三)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1.面向全体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的教育。 素质教育坚持面向全体学生, 依法保障义务教育阶段儿童和青少年学习发展的基本权利, 努力开发每个学生的特长和潜能, 改变以分数衡量学生的做法。在素质教育中, “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一种使每个人都得到
15、发展的教育, 每个人都在他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都在他天赋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展。同时素质教育也是差异性教育。素质教育面向每一个学生,就是面向每一个有差异的学生。换句话说,素质教育要求平等,要求尊重每一个学生。但素质教育不赞成教育上的平均主义和“一刀切”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素质教育要求全面发展和整体发展,要求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并重,要求全面发展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劳动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审美素质等,要倡导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扭转那种只重视智育,轻视德育、体育和美育;在智育中又只重视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的倾向。全面发展的实质是最优发展、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不
16、是平均发展,不是齐步走。分层分组教学是一种既能适应个别差异又有较高效率的教学组织形式。 分层教学着眼于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教育资源的分配是公平的, 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甚至是补偿性的。【知识拓展】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的关系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在素质教育中的全面发展,就个体而言,指的是“一般发展”与“特殊发展”的统一;就群体而言,指的是“共同发展”与“差别发展”的统一。在教学中,要把群体培养目标与个体发展目标统一起来,把培养优秀人才的任务与提高劳动者素质的任务统一起来, 把合格率与优秀率结合起来, 在保证合格率的基础上提高优秀率。免费学教师 就上对啊网 3.促进学
17、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教师在重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同时,还要改变那种只重视教授书本知识、忽视实践能力培养的现象。素质教育要完成培养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特殊使命。 优秀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建立在普遍的人的创造性的基础之上,因此,素质教育一方面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培养每个人的创造性;另一方面要为培养能够攀登世界科学高峰的高层次创造型人才打下基础。 每个学校、 每个教师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
18、。【知识拓展】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它是教育对知识经济向人才培养提出挑战的回应, 是旨在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1)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一种精神状态;(2)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3)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根本所在。4.发展学生的主动精神,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素质教育强调教育要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 培养和形成学生的健全个性和精神,使学生活泼地成长。从促进学生主动精神和个性健康发展出发,素质教育要把学生看做知识的主人; 不仅仅要把学生作为认知体, 更重要的是把学生作为包括认知方面和非认知方
19、面的完整的生命体。它要指导学生怎样做人,要为学生指导完整人生,要形成学生的人格力量和精神面貌。 从促进学生主动精神和个性健康发展出发, 素质教育必然要遵循教育的个性化原则。各级各类教育都要坚持因材施教。5.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终身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 素质教育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教是为了不教, 素质教育不仅重视学生现在一般发展对于未来的发展价值和迁移价值, 而且重视直接培养学生自我发展能力。 为了主动适应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社会的变化,为了培养“知识型劳动者” ,为了建设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必须建立终身教育体系,这是当今
20、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真题链接】 (2014 年下半年真题)课堂上杨老师对某个问题的解释有错误,学生纠正老师,杨老师不仅不批评反而表扬学生善于思考具有质疑精神,下列说法不当的是() 。A.老师重视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B.老师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C.老师重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D.老师重视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能力【参考答案】B。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杨老师鼓励学生质疑的做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能力和反思能力,不体现对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免费学教师 就上对啊网 二、小学教育二、小学教育(一)小学教育的重要性(一)小学教育的重要性1.小学教育的基础地位小学教育是整
21、个教育事业的基础,要提高整个教育事业的质量,必须从小学教育做起。小学教育的基础地位具体表现如下。(1)小学教育在实施义务教育中的基础地位小学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的第一阶段, 在实施义务教育中负有直接而又十分重大的责任。小学教育的健康发展将有利地从根本上杜绝新文盲的产生, 直至最终消灭文盲, 从而保证接受教育成为每一个人的权利和义务目标的实现。(2)小学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地位小学教育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基础。从个人来讲,完好的小学教育,为其身心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为其接受中等教育提供了条件。从一个国家来看,只有小学教育普及和提高了,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才能逐级普及和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讲,小学
22、教育具有为高一级学校打基础、为培养各级各类人才打基础的性质。总之,小学教育为提高国民素质奠定基础,为培养各级各类人才奠定基础,为儿童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2.小学教育的启蒙作用小学教育是儿童接受学校教育的开端。 在这个阶段, 儿童将发生三个方面的具有人生启蒙意义的转化:一是由随意游戏活动向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转化;二是由个体和松散的群体活动向有组织、有规律的集体活动转化;三是由口头言语向书面言语转化。这些转化可以使儿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拓宽认识范围,从而对于促进全面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由此可见儿童思想品德的形成、 知识能力的发展和身体素质的增强, 都将在小学教育阶段正式起步。总之,小学阶段
23、是儿童发展最易受影响的时期,是儿童向少年过渡,从不成熟到逐步成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因而这一时期的教育,在人的一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启蒙作用。(二)小学教育的特点(二)小学教育的特点小学教育是一项规模宏大的教育奠基工程, 除具有一般教育的特点外, 还有它自身独具的基本特征。1.全民性小学教育的全民性,从广义上说,是指小学教育必须面向全体人民。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彻底扫除文盲,从整体上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从狭义上讲,是指小学教育必须面向全体适龄儿童。2.义务性小学教育面向全体适龄儿童,任何未成年的公民,不论其种族、民族、性别、肤色、语言、 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异 (智能及身体状况不允许的例外) ,
24、只要达到一定的年龄 (67 岁) ,都必须接受小学教育。因此,小学教育在整个教育中具有义务教育的性质,对于每个公民来说,教育机会是均等的,是应当享有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 “国家实免费学教师 就上对啊网 行九年制义务教育。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状况,确定推行义务教育的步骤。 ” “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3.全面性小学教育是向儿童实施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教育。小学教育既不是就业定向的职业技术教育, 也不是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专业教育。 它是面对全体儿童实施普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 在此基础上发展他
25、们的能力, 培养他们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提高他们的身体心理素质,使他们具备国民应有的一些基本素质,为他们进一步深造创造条件。小学教育是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的前提。 小学教育是向全体儿童进行的最基本的知识、 技能教育,帮助他们学会如何做人,奠定学习、生活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从某种程度上讲,全面性是专业性的预备。只有保证小学教育的质量,才能确保高一级学校的教育质量。儿童接受小学教育的年龄阶段,是人生历程的巨大变化时期,是人的智力、能力和良好习惯形成的最佳时期,小学教育的每一个方面都不可偏废。三、小学素质教育三、小学素质教育(一)小学素质教育(一)小学素质教育1.小学素质教育的一般性质小学素质教育是国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一章 精品 文档 资料 整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