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第二学期教学计划八篇.docx
《四年级第二学期教学计划八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第二学期教学计划八篇.docx(3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四年级第二学期教学计划八篇四年级第二学期教学计划八篇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我们的工作同时也在不断更新迭代中,是时候写一份具体的计划了。什么样的计划才是好的计划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四年级第二学期教学计划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四年级第二学期教学计划篇1一、指导思想: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构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本人生活密切相关的因素,加深对别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构成和社会
2、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介入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二、班级情况分析:本学期任教四1、四2、四3、四4四个班品德与社会。四年级学生固然把握的基础知识比拟牢固,但有些综合应用、实践性较强的知识知道的比拟少,同学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所以要求大部分学生能积极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四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构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别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构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
3、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三、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建立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的意识,做一个文明有教养的人;知道残疾人的困难,感受残疾人身残志不残的可贵品质,进而能尊重残疾人,积极主动帮助他们;引导学生逐步养成主动关爱处境困难或者不幸人的行为;引导学生明白参加集体活动、热心为集体服务是热爱集体的表现,做到主动为集体做好好事,感遭到只要集体中的每个成员发挥各自作用,集体才能得到不断发展和进步。2、了解一些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感悟这些环境问题带来的危害,学会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了解家乡的宏大变化;知道独特的民风民俗是中华
4、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了解家乡风俗来历的基础上,观察生活中存在的迷信现象,树立移风易俗的观念,加强社会责任感。3、知道交通工具的作用,真切感受它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的方便;选择中知道几种常用的交通工具的特点,学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交通工具顺利到达目的地;了解从古到今我国交通运输设施和交通运输方式的宏大变化,感受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激发学生对祖国及家乡的热爱;学会编制小报;认识通信的迅猛发展。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指导学生介入社会生活,能够清楚地表达本人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别人的意见,能够与别
5、人平等地沟通和合作。2、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判定和选择。初步了解个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3、知道一些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教学难点:在了解家乡风俗来历的基础上,观察生活中存在的迷信现象,树立移风易俗的观念,加强社会责任感。五、教学措施1、改变陈旧的观念,树立新观念。1转变教材观。教学是对教材的再创造,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根据新课程的教学要求,要运用好教材。要做到“删减、替换、补充。教材是为学生提供的案例,老师在备
6、课经过中,要注意理清教材的思路,把握教材的教学主题。在教学经过中,要以教材提供的教育主题为基础,引导学生去学习,去探究。2转变教学观。新的课程改革,把关注人作为课程的核心理念,提出:“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第一要变“目中无人为有人。老师在教学经过中,要更新观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要关注每一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的构成。第二,变“重结论轻经过为重视学生学的经过。新课程强调经过,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老师的教学经过,要指导学生如何学,通过什么方法学;不要把现成的结论强加给学生,要让学生用本人的目光、方式来看待世界,允许学生有本人的看法。2、遵循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理念
7、1帮助学生介入社会、学习做人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核心是帮助学生介入社会、学习做人。老师在教学经过中,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人为本的当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介入社会的能力,使学生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2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品德与社会课程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老师在教学经过中,所选取、引用的教育内容和形式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引导他们从本人的世界出发,用本人的眼睛观察社会,用本人的心灵感受社会,用本人的方式研究社会。3、要追请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
8、性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发展的启蒙阶段,老师在教学经过中,要从儿童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要采用他们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引导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4、改革教学方式老师要注意遵循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本教学理念,采取以客观社会为基础与学生为主体的灵敏多样的教学形式。广泛采用活动型教学形式,引导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自我体验感悟,探究发现训练技能,养成习惯。5、重视学生学业评价品德与社会课评价目的是获得反应信息,帮助老师改良教学,促进儿童发展,保证课程目的的实现,而不是对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水平做终结性的评定,更不是利用评价结果对儿童进行比拟与分等。因而
9、,要从每个学生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强调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六、教学进度安排略四年级第二学期教学计划篇2一、学情分析:进人四年级以后,同学对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求知欲和介入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加强。同学已把握很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方法,对科学探究活动非常喜欢,并能以本身的方式观察到很多细节的地方,兴趣浓厚,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讲、预言、调查、解释和沟通等一系列活动时,同学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加强。由于同学年龄的局限,观察的深度、准确度还不够,观察或描绘的方法还不会实践运用。大局部同学知识面不广,勤于动脑的同学占的比例
10、不是很大。还有的同学在活动的时候经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珍贵的课堂时间,这现象尤为突出。因而,本学年是培养同学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同学在学习中逐步养成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二、教材分析:本册教科书有四个单元:“电、“新的生命、“食物和“岩石和矿物。本册教科书中的每个教学单元都有7个课题,这7个课题即是学习的内容,也反映了科学概念和经过与方法双向发展、螺旋上升的经过。一般每个教学内容为一个课时,但在详细教学中可对典型的经过和方法展开充沛探究,不以1课时为限制。第一单元“电是从“什么是电开场的。同学对
11、静电有比拟丰富的生活体验,让他们适当地了解一点有关电荷的知识,能够使后续课中电流、电路的学习更有基础。这一单元将通过与电相关内容的实验、沟通、预测、检验、丈量和推理、解释等活动,使同学构成关于电的初步概念,同时获得一些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第二单元“新的生命单元是从“观察油菜花引入的。由植物的花、果实和种子的系列观察活动,过渡到动物的卵、繁衍的观察和研究,进而使同学获得植物和动物怎样繁衍新生命的认识,并构成关于生命的一系列发展性概念。教科书中的观察实验,十分是一些探究性的实验,都是在支撑有关生命概念的建立,并在此经过中使同学获得对生命的理解。第三单元“食物单元通过对一天中所吃食物的回忆和分类,引起
12、同学对饮食的关注,发现本身在饮食中的不良习惯,并在以后的生活中,能科学、合理、平衡地饮食。食物的变化和获取食物信息方法的研究也是在协助同学进一步认识事物的特征和其变化规律。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单元是同学初次对构成地球固体物质的探究。通过对岩石、矿物的观察、分类和描绘,使同学构成关于地球物质的一般性概念,并对维护、开发和利用地球资源的重要意义有进一步的了解。三、教学目的:1、培养同学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同学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本身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步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2、了解科学探究的经过和方法,让同学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经过,
13、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加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理,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3、继续指导、引导同学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丈量,十分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本身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本身的假设。4、坚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构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介入资源和环境的维护,关心当代科技的发展。四、详细措施:1、了解同学对所学科学主题的初始想法,十分是一些概念理解经过中出现的想法。只要充沛了解同学在概念的构成经过中的思维变化,才干
14、做出正确的教学判定,并防止客观事实与同学的想象混淆。2、指导同学对实验结果进行比拟和描绘。教科书中涉和了大量的观察、比拟活动,这些活动能够协助同学发现观察对象在属性、构造、功能、关系等方面的特点,是同学建构科学概念的重要认识基础。3、引导同学在观察和实验的经过中做好记录。教科书中给出了各单元相应的记录表,并提示同学用文字、数据、简笔画、气泡图、网状图和柱形图等进行记录。教学中要指导同学客观的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随时提示他们将本身的记录与小组同学的记录进行比拟、修正,老师每周都要对同学的记录进行催促和检查。4、引导同学用准确、恰当的词汇描绘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活动中需要同学进行描绘的内容很多,有
15、些甚至是实验经过的描绘,这种描绘能够协助同学提高科学思维能力,教学中应耐心引导。5、指导同学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加工,构成正确的解释。尤其要重视同学在观察实验经过中,从证据、表格、图形获得的一些科学信息,并引导他们合理地使用这些信息做出科学解释。五、讲课稿进度表:0301-0305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2、点亮小灯泡0308-03123、简单电路4、电路出故障了0315-03195、导体与绝缘体6、做个小开关0322-03267、不一样的电路连接单元温习0329-04021油菜花开了2各种各样的花0405-04093、花、果实和种子4、把种子散播到远处0412-04165、种子的萌发6、动
16、物的卵0419-04237、动物的繁衍活动单元温习0426-04301、一天的食物2、食物中的营养0503-0507五一长假0510-05143、营养要平衡4、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0517-05215、面包发霉了6、减慢食物蜕变的速度0524-05287、食品包装上的信息单元温习0531-06041、各种各样的岩石2、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0607-06113、岩石的组成4、观察、描绘矿物一0614-06185、观察、描绘矿物二6、面对几种不知名的矿物0621-06257、岩石、矿物和我们单元温习0628-0702期末考试四年级第二学期教学计划篇3一、指导思想: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
17、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二、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本人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步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2了解科学探究的经过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经过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理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十分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本人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本人的
18、假设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构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介入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当代科技的发展三、学生情况分析:1整体学习状况:四年级现有八个教学班学生整体学习比拟认真但缺乏灵敏性、学习习惯较差他们普遍习惯于死学硬记死板知识喜欢或习惯于被教师和家长牵着走而不擅长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敏运用知识因此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把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入运用能力差2已有知识、经历: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侧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时机接触大自
19、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教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详细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四、教材分析:1全册内容情况:本册是科学教材的第三册全册教材包括了他们生活在哪里、养蚕、物体的运动、无处不在的力、岩石和矿物和自由研究6个单元由30多个典型活动组成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学习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习一些明
20、晰的科学知识和技能2各单元内容和课时情况:第一单元他们生活在哪里共6课时详细包括:仙人掌和骆驼1课时面包树和斑马1课时海藻和海豚1课时有利于生存的本领1课时给动植物搬家2课时第二单元养蚕共4课时详细包括:我们来养蚕1课时给蚕宝宝记日记1课时我们来抽丝1课时养蚕经历沟通会1课时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共6课时详细包括:我的位置在哪里1课时物体运动的方式1课时小车的运动2课时摆的研究2课时第四单元无处不在的力共4-5课时详细包括:力在哪里1课时物体形状改变以后1-2课时苹果为什么会落地1课时摩擦力的机密1课时做小车1课时第五单元岩石和矿物共4课时详细包括:认识常见岩石1课时岩石和矿物1课时认识矿物的性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年级 第二 学期 教学计划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