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版马广大期末重点复习资料整理.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版马广大期末重点复习资料整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版马广大期末重点复习资料整理.pdf(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第一章概 论第一节:大气与大气污染1.大气污染: 系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使得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 达到了足够的时间, 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生态环境。 P3(名词解释 /选择)2.按照大气污染范围分为:局部地区污染、地区性污染、广域污染、全球性污染。3.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包括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三大问题。 P3(填空 )4.温室效应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微量气体,可以使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无衰减地通过,但却可以吸收地表的长波辐射,由此引起全球气温升高的现象,称为“温室效应”。P3 第二节:大气污染物及其来源1.大气污染物的种
2、类很多,按其存在状态可概括为两类:气溶胶状态污染物,气体状态污染物。P4 2.气溶胶:系指沉降速度可以忽略的小固体粒子、液体粒子或它们在气体介质中的悬浮体系。P4 3.气溶胶状态污染物粉尘:指悬浮于气体介质中的小固体颗粒,受重力作用能发生沉降,但在一段时间内能保持悬浮状态。烟:烟一般指由冶金过程形成的固体颗粒的气溶胶。(燃烧过程产生的颗粒物)飞灰:指随燃料燃烧产生的烟气排出的分散的较细的灰分。黑烟:由燃烧产生的能见气溶胶。霾(灰霾):大气中悬浮的大量微小尘粒使空气浑浊,能见度降低到10km 以下的天气现象。雾:气体中液滴悬浮体的总称。4.总悬浮颗粒物(TSP ) :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
3、当量直径100的颗粒物。5.可吸入颗粒物( PM10) :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的颗粒物。细颗粒物PM2.5对然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造成的危害远比粗颗粒物大。细颗粒物本身可能是有毒有害物质、易成为其他污染物的运载体和反应体、可导致能见度显著降低。6.气体状态污染物:五类: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有机化合物、卤素化合物。硫酸烟雾、光化学烟雾7.对于气体污染物,又可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P5 8.一次污染物: 是指直接从污染源排到大气中的原始污染物质。P5 9.二次污染物:是指由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已有组分或几种一次污染物之间经过一系列化学或光化学反应而生成的与一次污染物
4、性质不同的新污染物质。 P6 10.硫酸烟雾: 硫酸烟雾系大气中的SO2等硫氧化物, 在有水雾、含有重金属的悬浮颗粒或氮氧化物存在时,发生一系列化学或光化学反应而生成的硫酸雾或硫酸盐气溶胶。硫酸烟雾引起的刺激作用和生理反应等危害,要比SO2气体大得多。 P7 11.光化学烟雾:光化学烟雾是在阳光照射下,大气中的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和氧化剂之间发生一系列光化学反应而生成的蓝色烟雾。其主要成分有臭氧、过氧乙酰硝酸酯、酮类和醛类等。光化学烟雾的刺激性和危害要比一次污染物强烈得多。P7 12.大气污染物的 来源 可分为自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两类。P7 13.人为污染源有各种分类方法。按污染源的空间 分
5、布可分为:点源、面源、线源。P7 14.人为源:生活污染源、工业污染源、交通运输污染源。15.对主要大气污染物的分类统计:固定源:燃料燃烧、工业生产;流动源:交通运输第三节:大气污染的影响大气污染物侵入人体的主要三条途径 :表面接触、食入含污染物的食物和水、吸入被污染的空气1.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颗粒物、硫氧化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光化学氧化剂、有机化合物2.对植物的伤害3.对器物和材料的影响4.对大气能见度和气候的影响第四节:大气污染综合防治1.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实质上就是为了达到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控制目标,对多种大气污染控制方案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区域适应性和实施可能性等进行最优化选择
6、和评价,从而得出最优的控制技术方案和工程措施。P19 2.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措施:P19 (1)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的因素很多,因此,为了控制城市和工业区的大气污染,必须在进行区域性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同时,做好全面环境规划,采取区域性综合防治措施。(2)严格环境管理从环境管理的概念可知,环境管理是对环境污染源和污染物的管理,通过对污染物的排放、传输承受三个环节的调控达到改善环境的目的。(3)控制大气污染的技术措施 实施清洁生产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建立综合性工业基地学习必备欢迎下载(4)控制污染的经济政策 保证必要的环境保护投资,并随着经济的发展逐年增加 实行“污染者和使用者支
7、付原则”(5)控制污染的产业政策1 鼓励类 2 限制类 3 淘汰类(5)绿化造林绿化造林是区域生态环境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绿化造林不仅能美化化境,调节空气温湿度或城市小气候,保持水土,防治风沙,而且在净化空气(吸收二氧化碳、有害气体、颗粒物、杀菌)和降低噪声方面皆会起到显著作用。(6)安装废气净化装置安装废气净化装置,是控制环境空气质量的基础,也是实行环境规划与管理等项综合防治措施的前提。第五节:环境空气质量控制标准一、环境空气质量控制标准的种类和作用P22 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环境) :限定污染物在空气中的允许浓度。GB3095-1996(2012) 2.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工业污染
8、源):以以上标准为目标限值允许排放入大气中的污染物浓度。GB16297-1996 3.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标准:以以上标准为基准的辅助标准。4.警报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预防事故、保护空气质量不受恶化。二、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P23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规定:任何一个排气筒必须同时遵守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任何1 小时浓度平均值)和最高允许排放速率(任何1小时排放污染物的质量)两项超标,超过其中任何一项均为超标排放。P24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按照综合排放标准与行业性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的原则,仍继续执行行业性标准(优先使用行业标准) 。P25 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三、工业企业设计
9、卫生标准P25 五、空气污染指数及报告:1.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API)的项目定为: 可吸入颗粒物 (PM10) 、二氧化硫 (SO2) 、二氧化氮 (NO2) 、一氧化碳 (CO)和臭氧 (O3) 。2.污染指数的计算结果只保留整数,小数点后的数值全部进位。P27 3.各种污染物的 污染分指数 都计算出以后,取最大者 为该区域或城市的空气污染指数API,则该种污染物即为该区域或城市空气中的首要污染物。 API1 。煤为 47;液体燃料 1011 6.空燃比( AF) :单位质量燃料燃烧所需的空气质量,它可由燃烧方程直接求得。P42(空燃比为无量纲)7.发热量 :单位燃料完全燃烧时发生的热量
10、变化,即在反应物开始状态和反应产物终了状态相同的情况下(通常为298K 和 1atm)的热量变化,称为燃料的发热量,单位是kJ/kg(固体、液体燃料)或kJ/m3(气体燃料)。燃料的发热量有:低位发热量 和高位发热量P44 8.燃料设备的热损失: (1)排烟热损失( 2)不完全燃烧热损失(3)炉体散热损失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第三节:烟气体积及污染物排放量计算P46P491.理论烟气体积 :在理论空气量下,燃料完全燃烧所生成的烟气体积称为理论烟气体积,以Vfg0表示。烟气成分主要是CO2、SO2、N2和水蒸气。 P46 理论烟气体积: 等于 干烟气体积 和水蒸气体积 之和。 P46 干烟气 :除水蒸
11、气以外的成分称为干烟气;湿烟气 :包括水蒸气在内的烟气。Vfg0=V 干烟气 +V 水蒸气;V 理论水蒸气 =V 燃料中氢燃烧后的水蒸气+V 燃料中水 +V 理论空气量带入的实际烟气体积VfgVfg = Vfg0 + (-1)Va0 2.烟气体积和密度的校正燃烧产生的烟气其T、P总高于标态( 273K、1atm)故需换算成标态。大多数烟气可视为理想气体,故可应用理想气体方程。设观测状态下(Ts、Ps下) :烟气的体积为Vs,密度为 s。标态下( TN、PN 下) : 烟气的体积为VN,密度为 N。标态下体积为:标态下密度为:3.过剩空气较正因为实际燃烧过程是有过剩空气的,所以燃烧过程中的实际烟
12、气体积应为理论烟气体积与过剩空气量之和。标况下烟气量计算式:4.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例题、习题) P47 第三章污染气象学基础知识1. 干绝热垂直递减率(干绝热直减率): 干气块(包括未饱和的湿空气)绝热上升或下降单位高度(通常取100m )时,温度降低或升高的数值,称为干空气温度绝热垂直递减率,简称干绝热直减率。以d 表示。2. 逆温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逆温的最危险状况是逆温层正好处于烟囱排放口。逆温形成的过程:形成逆温的过程多种多样,最主要有以下几种:(1)辐射逆温(较常见) ( 2)下沉逆温( 3)平流逆温( 4)湍流逆温( 5)锋面逆温。3. 辐射逆温由于大气是直接吸收从地面来
13、的辐射能,愈靠近地面的空气受地表的影响越大,所以接近地面的空气层在夜间也随之降温,而上层空气的温度下降得不如近地层空气快,因此,使近地层气温形成上高下低的逆温层,这种因地面辐射冷却而形成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增现象叫辐射逆温。 以冬季最强 4. 五种典型烟流和大气稳定度(1)波浪型 r o,r rd 很不稳定(2)锥型: r o,r rd 中性或稳定(3)扇型: r o,r rd 稳定(4)爬升型(屋脊型) :大气处于向逆温过渡。在排出口上方:ro,r rd 不稳定 ; 在排出下方; ro,r rd ,大气处于稳定状态。(5)漫烟型(熏烟型) :大气逆温向不稳定过渡时,排出口上方:r o,r r
14、d ,大气处于稳定状态;第四章大气扩散浓度估算风和湍流 是决定污染物在大气中扩散稀释的最直接最本质的因素。高斯扩散模式的四点假定:污染物浓度在y、z轴向上的分布符合高斯(正态 )分布;全部空间中风速均匀、稳定;源强是连续均匀的;扩散过程中污染物质质量守恒。第五章颗粒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第一节:颗粒的粒径及粒径分布1.几种常用的粒径表示方法:P127-128 用显微镜法观测颗粒时,采用如下几种粒径:定向直径 dF 定向面积等分直径dA 投影面积直径dA同一颗粒的dFdAdM。 用筛分法测定时,可得到筛分直径,为颗粒能够通过最小方筛孔的宽度( 单位:目,每英寸的筛孔个数) 有光散射法测定时,可得到等
15、体积直径dv 用沉降法测定时,一般采用如下两种定义: 斯托克斯直径ds:为在同一流体中与颗粒的密度相同和沉降速度相等的圆球直径。 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da:为在空气中与颗粒的沉降速度相等的单位密度(P=1g/cm3)的圆球的直径。 (例: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da 是用哪种方法测定的? - 沉降法)2.个数频率fi:为第 i 间隔中的颗粒个数ni与颗粒总个数 nj之比(或百分比) 。SNNSSNTTPPVVNSSNSNTTPP) 1(0gaffgVVV学习必备欢迎下载3.个数筛下累积频率:为小于第i 间隔上限粒径的所有颗粒个数与颗粒总个数之比(或百分比)。P129-130 (区别两者)第二节: 粉尘
16、的物理性质(流动性、导电性、润湿性)粉尘的物理性质(密度、安息角、滑动角、比表面积、含水率、润湿性、荷电性、粘附性、自然性和爆炸性)1.若所指的粉尘体积不包括粉尘颗粒之间和颗粒内部体积,而是粉尘自身所占的真实体积,则以此真实体积求得的密度称为粉尘的真密度,并以 P表示。2.呈堆积状态存在的粉尘(即粉体),它的堆积体积包括颗粒之间和颗粒内部的空隙体积,以此堆积体积求得的密度称为粉尘的堆积密度,并以 b表示。 P143 3.安息角 :粉尘从漏斗连续落到水平面上,自然堆积成一个圆锥体,圆锥体母线与水平面的夹角称为粉尘的安息角,也称动安息角或堆积角等,一般为 35 55。P144 4.滑动角 :系指自
17、然堆放在光滑平板上的粉尘,随平板做倾斜运动时,粉尘开始发生滑动时的平板倾斜角,也称静安息角,一般为4055。 P144 5.粉尘的润湿性 :粉尘颗粒与液体接触后能否相互附着或附着难易程度的性质。P146 (粉尘的润湿性是选用湿式除尘器的主要依据。)6.粉尘的荷电性:体积比电阻 (体积电阻率 ):在高温 (一般在200以上)范围内,粉尘层的导电主要靠粉尘本体内部的电子或离子进行。这种本体导电占优势的粉尘比电阻称为体积比电阻。P148 表面比电阻 (表面电阻率 ):在低温(一般在 100以下) 范围内, 粉尘的导电主要靠尘粒表面吸附的水分或其他化学物质中的离子进行。这种表面导电占优势的粉尘比电阻称
18、为表面比电阻。P148 高温范围内,粉尘比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其大小取决于粉尘的化学组成低温范围内,粉尘比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气体中水分或其他化学物质含量的增加而降低。7.粉尘比电阻对电除尘器的运行有很大影响,最适宜于电除尘器运行的比电阻范围为1041010 cm。P149 第三节:净化装置的性能1.评价净化装置性能的指标:P151 包括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两方面。技术指标主要有处理气体流量、净化效率和压力损失等;经济指标主要有设备费、运行费和占地面积等。此外,还应考虑装置的安装、操作、检修的难易等因素。2.分级除尘效率、 【计算】 1,处理气体流量;2,总效率; 3,多级除尘的总净化
19、效率(计算: 1,烟气; 2,总效率 /处理气体流量 /多级除尘的总净化效率)P151-155 3.颗粒捕集的理论基础:外力(重力、离心力、惯性力、静电力、磁力、热力、泳力等)和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力(浓度不高时可忽略)。4.颗粒物的沉降方式有:重力沉降、离心沉降、静电沉降、惯性沉降、扩散沉降。第六章除尘装置“四大除尘技术”目前常用的除尘器分为:机械除尘器、电除尘器、袋式除尘器、湿式除尘器。机械除尘器包括:重力沉降室、惯性除尘器和旋风除尘器。设计重力沉降室的模式有:层流式和湍流式。提高重力沉降室除尘效率的主要途径:降低沉降室内的气流速度、增加沉降室长度、降低沉降室高度。第一节:机械除尘器1.机械除
20、尘器通常指利用质量力(重力、惯性力和离心力等)的作用使颗粒物与气流分离的装置,包括重力沉降室、惯性除尘器(这两个效率很低 )和旋风除尘器 (效率高达 80%以上 )等。 (填空 )2.重力沉降室重力沉降室是通过重力作用使粉尘从气流中沉降分离的除尘装置。含尘气流进入重力沉降室后,由于扩大了流动截面积而使气体流速大大降低,使较重颗粒在重力作用下缓慢向灰斗沉降。重力沉降室分为(1)层流式(2)湍流式。层流式沉降室设计的简单模式的假设是在沉降室内气流为柱塞流,流速为 v0,流动状态保持在层流范围内;颗粒均匀地分布在烟气中。湍流式沉降室设计的模式是假设沉降室中气流为湍流状态,在垂直于气流方向的每个横断面
21、上粒子完全混合,即各种粒径的粒子都均匀分布于气流中。重力沉降室的主要优点是:结构简单,投资少,压力损失小,维修管理容易。缺点:体积大,效率低,因此只能作为高效除尘的预除尘装置,除去较大和较重的粒子。重力沉降室实际性能:只能作为气体的初级净化,除去最大和最重的颗粒,沉降室的除尘效率约为40-70%;仅用于分离dp50 m 的尘粒。3.惯性除尘器 :分为以气流中粒子冲击挡板捕集较粗粒子的冲击式和通过改变气流流动方向而捕集较细粒子的反转式。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惯性除尘器的结构和原理:为了改善沉降室的除尘效果,可在沉降室内设置各种形式的挡板,使含尘气体冲击在挡板上,气流方向发生急剧转变,借助尘粒本身的惯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气污染 控制工程 第三 广大 期末 重点 复习资料 整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