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基础知识大全及经典题型综合讲解.pdf
《初中数学基础知识大全及经典题型综合讲解.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数学基础知识大全及经典题型综合讲解.pdf(5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初中数学基础知识及经典题型讲解初中数学基础知识及经典题型讲解目录第一章绪论 2 1.1初中数学的特点2 1.2怎么学习初中数学2 1.3如何去听课 5 1.4几点建议 6 第二章应知应会知识点7 2.1代数篇 7 2.2几何篇 11 第三章例题讲解 17 第四章兴趣练习 29 4.1代数部分 29 4.2几何部分 45 第五章复习提纲 50 第一章绪论1.1初中数学的特点1.2怎么学习初中数学1,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两千多年前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说,干一件事,知道它,了解它不如爱好它,爱好它不如乐在其中。“好”和“乐”就是愿意学,喜欢学,这就是兴趣。兴趣是最好
2、的老师,有兴趣才能产生爱好,爱好它就要去实践它,达到乐在其中,有兴趣才会形成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数学学习中,我们把这种从自发的感性的乐趣出发上升为自觉的理性的“认识”过程,这自然会变为立志学好数学,成为数学学习的成功者。那么如何才能建立好的学习数学兴趣呢?(1)课前预习,对所学知识产生疑问,产生好奇心。(2)听课中要配合老师讲课,满足感官的兴奋性。听课中重点解决预习中疑问,把老师课堂的提问、停顿、教具和模型的演示都视为欣赏音乐,及时回答老师课堂提问,培养思考与老师同步性,提高精神,把老师对你的提问的评价,变为鞭策学习的动力。(3)思考问题注意归纳,挖掘你学习的潜力。(4)听课中注意老师讲解
3、时的数学思想,多问为什么要这样思考,这样的方法怎样是产生的?(5)把概念回归自然。所有学科都是从实际问题中产生归纳的,数学概念也回归于现实生活, 如角的概念、直角坐标系的产生都是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来的。只有回归现实才能对概念的理解切实可*,在应用概念判断、 推理时会准确。2,建立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习惯是经过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的稳重持久的条件反射和自然需要。建立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会使自己学习感到有序而轻松。高中数学的良好习惯应是:多质疑、勤思考、好动手、重归纳、注意应用。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还包括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几个方面。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
4、中,要把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翻译成为自己的特殊语言,并永久记忆在自己的脑海中。另外还要保证每天有一定的自学时间,以便加宽知识面和培养自己再学习能力。3,有意识培养自己的各方面能力。数学能力包括:逻辑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计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共五大能力。这些能力是在不同的数学学习环境中得到培养的。在平时学习中要注意开发不同的学习场所,参与一切有益的学习实践活动,如数学第二课堂、数学竞赛、智力竞赛等活动。平时注意观察,比如,空间想象能力是通过实例净化思维,把空间中的实体高度抽象在大脑中,并在大脑中进行分析推理。其它能力的培养都必须学习、理解、训练、应用中得到发展。特别是,教师为了
5、培养这些能力,会精心设计“智力课”和“智力问题”比如对习题的解答时的一题多解、 举一反三的训练归类, 应用模型、电脑等多媒体教学等,都是为数学能力的培养开设的好课型, 在这些课型中,学生务必要用全身心投入、全方位智力参与,最终达到自己各方面能力的全面发展4、及时了解、掌握常用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学好初中数学, 需要我们从数学思想与方法高度来掌握它。中学数学学习要重点掌握的的数学思想有以上几个:集合与对应思想, 分类讨论思想, 数形结合思想,运动思想,转化思想,变换思想。有了数学思想以后,还要掌握具体的方法,比如:换元、待定系数、数学归纳法、分析法、综合法、反证法等等。在具体的方法中,常用的有:观
6、察与实验,联想与类比,比较与分类,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一般与特殊,有限与无限,抽象与概括等。解数学题时, 也要注意解题思维策略问题, 经常要思考: 选择什么角度来进入,应遵循什么原则性的东西。 高中数学中经常用到的数学思维策略有:以简驭繁、数形结合、进退互用、化生为熟、正难则反、倒顺相还、动静转换、分合相辅等。5、逐步形成“以我为主”的学习模式。数学不是老师教会的,而是在老师的引导下, 自己主动的思维活动去获取的。学习数学就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独立思考、勇于 探索的创新精神;正确对待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败不馁,胜不骄,养成积极进取,不屈不挠,耐挫折的优良心理品
7、质; 在学习过程中, 要遵循认识规律,善于开动脑筋,积极主动去发现问题,注重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不满足于现成的思路和结论, 经常进行一题多解, 一题多变,从多侧面、多角度思考问题,挖掘问题的实质。学习数学一定要讲究“活” ,只看书不做题不行,只埋头做题不总结积累也不行。对课本知识既要能钻进去,又要能跳出来,结合自身特点,寻找最佳学习方法。6、针对自己的学习情况,采取一些具体的措施。记数学笔记, 特别是对概念理解的不同侧面和数学规律,教师在课堂中扩展的课外知识。 记录下来本章你觉得最有价值的思想方法或例题,以及你还存在的未解决的问题,以便今后将其补上。建立数学纠错本。把平时容易出现错误的知识或
8、推理记载下来,以防再犯。争取做到:找错、析错、改错、防错。达到:能从反面入手深入理解正确东西;能由果朔因把错误原因弄个水落石出、以便对症下药; 解答问题完整、推理严密。1.3如何去听课认真听好每一节棵。要上好每一节课, 数学课有知识的发生和形成的概念课,有解题思路探索和规律总结的习题课, 有数学思想方法提炼和联系实际的复习课。要上好这些课来学会数学知识,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概念课要重视教学过程, 要积极体验知识产生、 发展的过程, 要把知识的来龙去脉搞清楚,认识知识发生的过程,理解公式、定理、法则的推导过程,改变死记硬背的方法,这样我们就能从知识形成、发展过程当中,理解到学会它的乐趣;在解决问
9、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习题课要掌握“听一遍不如看一遍,看一遍不如做一遍,做一遍不如讲一遍,讲一遍不如辩一辩”的诀窍。除了听老师讲,看老师做以外,要自己多做习题,而且要把自己的体会主动、大胆地讲给大家听,遇到问题要和同学、老师辩一辩,坚持真理,改正错误。在听课时要注意老师展示的解题思维过程,要多思考、多探究、多尝试,发现创造性的证法及解法,学会“小题大做”和“大题小做”的解题方法,即对选择题、 填空题一类的客观题要认真对待绝不粗心大意,就像对待大题目一样,做到下笔如有神;对综合题这样的大题目不妨把“大”拆“小”,以“退”为“进”,也就是把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拆成或退为最简单、最原始的问题
10、,把这些小题、简单问题想通、想透,找出规律,然后再来一个飞跃,进一步升华,就能凑成一个大题, 即退中求进了。 如果有了这种分解、 综合的能力,加上有扎实的基本功还有什么题目难得倒我们。复习课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要有一个清醒的复习意识,逐渐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从而逐步学会学习。数学复习应是一个反思性学习过程。 要反思对所学习的知识、技能有 没有达到课程所要求的程度; 要反思学习中涉及到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这些数学思想方法是如何运用的,运用过程中有什么特点;要反思基本问题(包括基本图形、图像等 ),典型问题有没有真正弄懂弄通了,平时碰到的问题中有哪些问题可归结为这些基本问题;要反思自己的错误, 找出
11、产生错误的原因, 订出改正的措施。在新学期大家准备一本数学学习“病例卡”,把平时犯的错误记下来,找出“病因”开出“处方” ,并且经常拿出来看看、想想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怎么改正,通过你的努力,到高考时你的数学就没有什么“病例”了。并且数学复习应在数学知识的运用过程中进行,通过运用, 达到深化理解、 发展能力的目的, 因此在新的一年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做一定数量的数学习题,做到举一反三、熟练应用,避免以“练”代“复”的题海战术。1.4几点建议1、记数学笔记,特别是对概念理解的不同侧面和数学规律,教师为备战高考而加的课外知识。如:我在讲课时的注解。2、建立数学纠错本。把平时容易出现错误的知识或推理记
12、载下来,以防再犯。争取做到:找错、析错、改错、防错。达到:能从反面入手深入理解正确东西;能由果朔因把错误原因弄个水落石出、以便对症下药;解答问题完整、推理严密。3、记忆数学规律和数学小结论。4、与同学建立好关系,争做“小老师” ,形成数学学习“互助组” 。5、争做数学课外题,加大自学力度。6、反复巩固,消灭前学后忘。7、学会总结归类。从数学思想分类从解题方法归类从知识应用上分类。总之,对初中生来说,学好数学,首先要抱着浓厚的兴趣去学习数学,积极展开思维的翅膀, 主动地参与教育全过程, 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愉快有效地学数学。其次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锻炼自己学数学的能力, 转变学习方式,
13、 要改变单纯接受的学习方式, 要学会采用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体验学习等多样化的方式进行学习,要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学会“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开展讨论形成新知应用反思”的学习方法。 这样,通过学习方式由单一到多样的转变,我们在学习活动中的自主性、探索性、合作性就能够得到加强,成为学习的主人。第二章应知应会知识点2.1代数篇一数与式(一)有理数1有理数的分类2数轴的定义与应用3相反数4倒数5绝对值6有理数的大小比较7有理数的运算(二)实数8实数的分类9实数的运算10科学记数法11近似数与有效数字12平方根与算术根和立方根13非负数14零指数次幂负指数次幂(三)代数式15代数式代数式的值16列
14、代数式(四)整式17整式的分类18整式的加减乘除的运算19幂的有关运算性质20乘法公式21因式分解(五)分式22分式的定义23分式的基本性质24分式的运算(六)二次根式25二次根式的意义26根式的基本性质27根式的运算二方程和不等式(一)一元一次方程28方程方程的解的有关定义29一元一次的定义30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3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二)二元一次方程32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33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34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代入法消元法加减消元法)35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三)一元二次方程36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37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配方法因式分解法公式法十字相乘法)38一元二次方程根与
15、系数的关系和根的判别式39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四)分式方程40分式方程的定义41分式方程的解法(转化为整式方程检验)42分式方程的增根的定义43分式方程的应用(五)不等式和不等式组44不等式(组)的有关定义45不等式的基本性质46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47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48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三函数(一)位置的确定与平面直角坐标系49位置的确定50坐标变换51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的特征52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坐标的符号与点的象限位置53对称问题: P(x,y)Q(x,- y)关于 x 轴对称P(x,y)Q(- x,y)关于 y 轴对称P(x,y)Q(- x,- y)关于原点对称54变量
16、自变量因变量函数的定义55函数自变量因变量的取值范围(使式子有意义的条件图象法)56函数的图象:变量的变化趋势描述(二)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57一次函数的定义与正比例函数的定义58一次函数的图象:直线,画法59一次函数的性质(增减性)60一次函数 y=kx+b(k 0)中 kb 符号与图象位置61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一设二列三解四回)62一次函数的平移问题63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二元一次方程的关系(图象法)64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65一次函数的综合应用(1)一次函数与方程综合(2)一次函数与其它函数综合(3)一次函数与不等式的综合(4)一次函数与几何综合(三)反比例函数
17、66反比例函数的定义67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确定68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双曲线69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增减性质)70反比例函数的实际应用71反比例函数的综合应用(四个方面面积问题)(四)二次函数72二次函数的定义73二次函数的三种表达式(一般式顶点式交点式)74二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待定系数法)75二次函数的图象:抛物线画法(五点法)76二次函数的性质(增减性的描述以对称轴为分界)77二次函数 y=ax2+bx+c(a0)中 abc与特殊式子的符号与图象位置关系78求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对称轴最值79二次函数的交点问题80二次函数的对称问题81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实际应用)82二次函数的平移问题83二
18、次函数的实际应用84二次函数的综合应用(1)二次函数与方程综合(2)二次函数与其它函数综合(3)二次函数与不等式的综合(4)二次函数与几何综合2.2几何篇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7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1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行12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5
19、 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16 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17 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18018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19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0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22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AS) 23 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SA) 24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AS) 25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SS) 26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HL) 27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8
20、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3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高互相重合3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 (等角对等边 ) 35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6 有一个角等于 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3
21、9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40 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42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43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44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45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46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 的平方即 a+b=c 47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 a+b=c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48 四边形的内角
22、和等于36049 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50 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 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 (n-2)18051 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52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53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54 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55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56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7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8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9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60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61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62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63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64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65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
23、角线平分一组对角66 菱形面积 =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 67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68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69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70 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7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7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73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74 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75 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76 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7 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8 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
24、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79 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80 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81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82 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L=(a+b)S=L h 83 如果 a:b=c:d那么 ad=bc 如果 ad=bc那么 a:b=c:d 84 如果 a/b=c/d那么(a b)/b=(cd)/d 85 如果 a/b=c/d=m/n(b+d+n0)那么(a+c+ +m)/(b+d+ +n)=a/b86 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7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
25、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 )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8 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 )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89 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90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 )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91 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 92 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93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 94 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 95 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 数学 基础知识 大全 经典 题型 综合 讲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