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复习学案.pdf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复习学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复习学案.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物理必修 1 第三章 相互作用 复习参考学案力、力学中常见的三种力基础知识一、力1、定义:说明: 定义中的物体是指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定义中的作用是指作用力与反作用力。2、力的性质力的物质性:力不能离开物体单独存在。力的相互性: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大小,用弹簧秤来测量。力的矢量性:力是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力的独立性:一个力作用于物体上产生的效果与这个物体是否同时受其它力作用无关。力的瞬时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3、力的分类按性质分类: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核力等按效果分类:拉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浮力、向心力、回复力等按研究对
2、象分类:内力和外力。按作用方式分类:重力、 电场力、 磁场力等为场力,即非接触力, 弹力、摩擦力为接触力。说明:性质不同的力可能有相同的效果,效果不同的力也可能是性质相同的。4、力的作用效果:5、力的三要素是:6、力的图示: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三要素的方法:图示和示意图。7、力的单位:是牛顿,使质量为1 千克的物体产生1 米秒2加速度力的大小为1 牛顿二、重力1、产生:说明: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力,但它并不就等于地球时物体的引力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另一个分力提供物体随地球旋转所需的向心力。由于物体随地球自转所需向心力很小,所以计算时一般可近似地认为物体重力的大小
3、等于地球对物体的引力。2、大小:说明: g 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g m/s2,且随纬度和离地面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的高度而变。 (赤道上最小,两极最大;离地面越高,g 越小。 )3、方向:(说明:不可理解为跟支承面垂直或垂直向下)4、作用点:物体的重心5、重心:重心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合力的作用点两点说明 : (l)重心可以不在物体上物体的重心与都有关系。( 2)有规则几何形状、质量均匀的物体,其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其重心随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的不同而不同。6、拓展:重力与重量间的关系。重心的确定:悬挂法和计算法;【例 1】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就是地球对物
4、体的吸引力B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到重力C同一物体在地球无论向上或向下运动都受重力D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例 2】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关,当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时重力大,当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时,物体的重力小。B重力的方向跟支承面垂直C重力的作用点是物体的重心D重力的方向是垂直向下【例 3】如图所示 把一个边长为a 的正方形薄板ABCD 绕过 C 点的水平轴转动,其重心最多可升高三、弹力1、定义:2、产生条件:3、方向:物物:压力、支持力的方向总是(若是曲面则垂直过接触点的切面)指向被压或被支持的物体。 绳的拉力方向总是。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5、CD乙A B 甲丙 杆一端受的弹力方向不一定沿杆的方向。4、大小:弹簧在弹性限度内,遵从胡克定律力F=kX。一根张紧的轻绳上的拉力大小处处相等。非弹簧类的弹力是形变量越大,弹力越大,一般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计算。6、拓展:弹力有无的判断假设法;【例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放在桌面上受到一个向上的弹力,这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B拿一根细竹杆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竹杆的弹力,这是由于木头发生形变而产生的。C绳对物体的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D挂在电线下面的电灯受到向上的拉力,是因为电线发生微小的形变而产生的。【例 2】如图所示中的球和棒
6、均光滑,试分析它们受到的弹力。P1说明:分析弹力:找接触面(或接触点)判断是否有挤压(假设法)判断弹力的方向【例 3】如图所示,小车上固定着一根弯成角的轻杆,杆的另一端固定一个质量为 m的小球, 试分析下列情况下杆对球的弹力的大小和方向:小车静止; 小车以加速度a 水平向右加速运动. 小车以加速度a 水平向左加速运动?【例 6】 如图,两木块的的质量分别是m1和 m2,两轻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1 和 k2,上面的木块压上面的弹簧上,整个系处于平衡状态,现缓慢向上提上面的木块直到它刚离开上面的弹簧,在这个过程中,下面的木块移动的距离为:()四、摩擦力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1、定义:。2 、
7、 产 生 条 件 : ; ;。说明:四个条件缺一不可,特别要注意“相对”的理解. 3、摩擦力的方向:。4、大小: 静摩擦力的大小:静摩擦力的大小与相对运动趋势的强弱有关,趋势越强,静摩擦力越大, 但不能超过最大静摩擦力,即 0f fm ,具体大小可由物体的运动状态结合动力学规律求解。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公式的理解:的意义:FN的意义:说明: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大小、物体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无关,只由动摩擦因数和正压力两个因素决定,而动摩擦因数由两接触面材料的性质和粗糙程度有关5、拓展:摩擦力与物体运动的关系: a 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间相对运动( 或相对运动的趋势 )的方向相反 ;
8、而不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b 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c 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的。而不一定是阻碍物体的运动的。d 受静摩擦力的物体不一定静止,但一定保持相对静止。e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运动方向相反,但一定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f 方向: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也可相反或者垂直和成任意角度。6、摩擦力有无的判断: . 【例 1】关于静摩擦力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A静摩擦力的方向是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B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C静摩擦力的大小可以用公式FNf直接计算;D正压力越大,静摩擦力越大。【例 2】如图所示,在01 .的水平面上向右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物理 必修 第三 相互作用 复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