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电子版教案.pdf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电子版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电子版教案.pdf(5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数据收集整理第 1 课时认识统计【教学内容】教材第 2 页例 1 【教材分析】本册教材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本课时选择了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场景,使学生体验数据收集整理的过程, 从中进一步掌握数据统计的方法。例 1 的教学要求是填写比较简单的统计表,体验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什么叫统计,初步认识统计表。2通过教师带领同学们统计事物的数量, 初步体验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和方法。3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4培养学生有序观察、有条理思
2、考的习惯和与人合作的能力。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和游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使学生知道什么叫统计,初步认识统计表。难点: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教学准备】1教师:课件、图片2.学生:水彩笔【教学流程】情境导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究。探究新知 探究收集、整理信息的方法。巩固应用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课堂小结 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方法。【情境导入】师:新学期开始了,学校要给大家订做新校服,有下面 4 种颜色 , 选哪种颜色合适呢?课件出示四个颜色的方块。(红、黄、蓝、白) 你最喜欢哪种颜色?指名学生回答。可是怎么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呢?(预设: 先在班
3、里调查,统计数据 ,再在全校统计数据。) 在班里如何调查呢?(预设:举手投票) 我们现在就来调查一下。喜欢红色的请举手,一共有 ()人,板书数字。喜欢黄色的请举手 , 喜欢红色、喜欢黄色、喜欢蓝色、喜欢白色的人数分别为9 人、 6 人、 15 人、 8人。真了不起 ,刚才大家当了一个小小的统计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统计的知识。(板书课题:统计 ) 【探究新知】教学例 1 刚才大家准确地数出了我班最喜欢各种颜色的人数,但想要非常清楚地看到喜欢哪种颜色的人多 ,必须借助于统计表或统计图。(出示统计表 )现在我们一起把刚才的数据填到这个表格中。 (学生说数据 ,老师填数 ,并告诉学生这就是统计表)
4、老师指导学生明确,统计表能直观地看出数量的多少来。问: 1.全班共有多少人?2喜欢什么颜色的人数最多?3这个班订做校服,选择什么颜色合适?全校都选这种颜色做校服合适吗?为什么?4从统计表中 ,你还知道了哪些信息?【巩固应用】完成第 4 页“练习一”第1 题和第 2 题。学生可分组统计并收集信息,然后完成表格,教师巡视指导。【课堂小结】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自由发言 ) 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统计,还认识了统计表。希望大家在生活中做一个有心人, 把我们今天学的数学知识用到生活中去!【板书设计】认识统计统计表第 2 课时统计【教学内容】教材第 3 页例 2 【教材分析】在前
5、面学过的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上,了解统计的意义与作用, 同时渗透一些生活基本常识 , 使学生明确统计是为生活服务的。本册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对统计数据的初步分析。例 2 的教学要求是掌握数据统计的方法,能根据图表回答简单的问题,能提出问题并解决。【学情分析】掌握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的基础上,认识统计图和统计表,能分析和解决问题。【教学目标】1会用画“正”字、画“”、 画圈等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能把解决问题和统计知识综合起来 ,巩固所学知识和解决问题。2通过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体会统计的意义。3通过学生身边有趣的事例的调查和练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学重难点
6、】重点:会用画“正”字、画“”、画圈等方法收集信息和整理数据。难点:能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情境导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究。探究新知用画“正”字的方法整理数据 ,分析、解决问题。巩固应用 会应用学过的方法解决问题。课堂小结 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方法。【情境导入】学校将要举办讲故事大赛,二 (1)班要从王明明和陈小菲这两位同学中选出一位参加比赛。要怎么选呢?(投票 ) 如果让你当记录员的话,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记录他们的票数呢?(板书课题:统计) 【探究新知】教学例 2 投票正在进行,到底谁是大家心目中的人选呢?1让学生想一想,说说自己统计数据的方法。如果学
7、生没有提到书中的方法,可让学生先看书 , 学着做一做。2介绍“正”字记录法。同学们跟着老师做:画一笔,表示 1 票,画完“正”字 ,表示几票?看看书上 ,王明明记了几个“正”字,共多少票?陈小菲记了几个“正”字再加几笔?共多少票?3比较一下 ,哪种记录方法更方便清楚呢?4学生回答例2 后面的问题 ,从表中你还能看出什么?5小结:画“正”字,一笔代表1 个单位 ,画完一个“正”字代表5 个单位。【巩固应用】1你们可真聪明,同学们 ,老师想带你们去春游,你最想去哪里?出示:地点植物园动物园游乐园森林公园河滨公园人数2.现在我们就用画“正”字的方法来记录吧,老师请四名小记录员到前面来,谁想来?记录员
8、要注意认真听,仔细记 ,千万别漏记。其他同学依次说出自己想去的地方, 注意做到声音响亮,吐字清晰 ,并且要监督记录员记的是不是准确的。好, 开始吧。3 记录完了 , 我们一起来看看想去的每个地方各有多少人, 先来看看想去植物园的人数,谁来说说?依次说出想去另几种地方的各有多少人。4数据收集完了,我们根据想去每个地方的人数制成了统计表。5从这个统计表中还可以看出什么?小组讨论,代表汇报 ,集体订正。【课堂小结】同学们 ,我们今天学习了用画“正”字的方法来记录数据,每一笔代表1 个单位。生活中处处有统计,只要我们认真观察、仔细思考,就一定能发现它、运用它,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板书设计】统计数据
9、记录方法:画“正”字一笔代表1 个单位 ,一个“正”字代表5 个单位。,二表内除法 (一)(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 二、表内除法(一) 第 1 课时平均分 (1) 【教学内容】教材第 89 页例 1 和例 2 【教材分析】“平均分”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也是学习除法的基础,是较难理解的数学概念。教材提供了很多直观的、操作性强的教学素材,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平均分的含义。【学情分析】在生活中 ,学生有过分物品的经历,但缺乏平均分物的实践经验。教学时,由分物品的具体情境引入“平均分”后,要让学生实践操作,在过程中建立概念。【教学目标】1 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
10、 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建立“平均分”的概念。2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3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提高学习的兴趣,并初步建立公正、公平、团结、合作的人生观。【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平均分的概念,具体操作平均分。难点: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教学准备】1教师:课件2.学生:每人准备18 个圆片【教学流程】情境导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究。探究新知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掌握概念。巩固应用从多角度理解和深化平均分的概念。课堂小结 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方法。【情境导入】小朋友们 ,我们班来了几个客人(请学生模拟客人), 我们有一些礼物,要分给客人 ,你能不能帮老师分一下
11、?怎样分才好呢?引导学生说出答案。(板书课题:平均分(1) 【探究新知】1教学例 1 师:同学们 ,今天 ,我们班来的客人有三位,只有 6 颗糖果 ,你打算怎样分给他们呢?出示课件: 6 颗糖果 , 3 个小朋友师:这 6 颗糖果怎样分给3 个小朋友?同桌讨论, 用小圆片代替糖果分分看。例如: (1)分成三份。 1 颗,1 颗,4 颗(2)分成三份。 1 颗, 2 颗 ,3 颗(3)分成三份。 2 颗, 2 颗 ,2 颗师:这样的分法, 你们同意吗?为什么?每个人分的同样多就是平均分。请多名学生复述。2教学例 2 师:同学们已经懂得了平均分的道理,我们就尝试来平均分这18 个水果吧。 (出示课
12、件 )请同学们按教材的分法做一下,用小圆片代替水果。生 1:1 个 1 个地把 18 个水果分到6 个盘子里。生 2:先在每个盘子里放2 个水果 ,再在每个盘子里放1 个水果。生 3:每个盘子放3个水果。师小结 ,引导学生明确平均分的方法是多样的。【巩固应用】完成第 8 页“做一做”第1 题和第 2 题。第 1 题:引导学生观察4 幅图 ,说出每幅图的意思,再判断哪些是平均分。是平均分的 ,要说明每一份同样多, 不是平均分的 , 要说明至少有一份与其他几份不同。第 2 题:要求学生数出每一份有几片树叶,强调每一份同样多才是平均分。【课堂小结】1这节课有什么收获?有不明白的地方吗?2在生活中你遇
13、到过平均分东西的事情吗?说一说是怎样分的?【板书设计】错误 !第 2 课时平均分 (2) 【教学内容】教材第 10 页例 3 【教材分析】“平均分”是学习除法概念的第一课。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没有这方面的知识,所以学好这部分内容,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学情分析】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并在头脑中初步形成平均分的印象,为认识“除法”积累丰富的感性知识。【教学目标】1.巩固“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2通过操作和交流,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3初步感受“平均分”在生活中的作用,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的意识。【教学
14、重难点】重点:在实践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难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情境导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究。探究新知 用平均分解决问题。巩固应用 训练学生的应用意识。课堂小结 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方法。【情境导入】1上节课我们分了糖果和水果,大家都能积极思考,并解决问题。 这节课又会分哪些东西呢?2出示教材第10 页分果冻情境图。3提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你获得了什么信息?4汇报 ,交流信息。【探究新知】教学例 3 1引导学生观察,提出问题。师:看到分果冻这个画面,你们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板书课题:平均分(2) 2分组讨论解决“能分成几份”
15、。3学生汇报:每2 个一份 ,就是每份2 个; 8 里面有 4 个 2,所以能分成4 份。4教师:如果4 个果冻一份 ,那 8 个果冻能分成几份?(让学生自己动手分一分, 再说一说是怎样分的。) 5小结:如果4 个果冻一份 ,就是一份有4个 ,那 8 个果冻里面有2 个 4,所以可以分成 2 份。【巩固应用】完成第 10 页“做一做”第1 题和第 2 题。第 1 题:先让学生读题,再让学生分分看。师:这两个小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总数都是12,都是平均分。不同:前一问是求12 里面有几个2,后一问是求12里面有几个6。) 第 2 题:出示情境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师问:从图上你能得到什
16、么信息?学生独立完成“圈一圈”。小组交流分的过程和结果。【课堂小结】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小结:这节课我们运用所学习的“平均分”的知识,解决了很多问题。我们学习平均分的例子有很多,希望同学们留心观察。【板书设计】平均分 (2) 8个果冻 ,每 2个一份 ,能分成( 4)份16个杯子 ,每2个装一盒 ,可以装( 8)盒每4个装一盒 ,可以装( 4)盒每8个装一盒 ,可以装( 2)盒平均分第 3 课时除法 (1) 【教学内容】教材第 13 页例 4 【教材分析】除法运算的教学宜采用直接讲授的方式, 在平均分的基础上, 教师可以直接告诉学生“平均分可以用除法表示”,同时会读写除法算式。【学情分析
17、】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对平均分积累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从平均分的活动中自然过渡到除法运算,便于学生从中体会并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教学目标】1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 ,引入除法运算。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3让学生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情境导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究。探究新知 理解除法含义,认识除法算式。巩固应用通过操作进一步感受问题解决的过程。课堂小结 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方法。【情境导入】1谈话 ,出示教材第13 页情境
18、图。2提出问题:大熊猫想把12 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应放几个?请同学们想一想。3开展活动 ,解决问题。(1)指名请学生上台演示。鼓励学生有多种分法:可以是1 个 1 个地分 ,也可以是2 个 2个地分或3 个 3 个地分。但无论怎样分,结果都是一样的,每个盘子里放 ()个竹笋。(2)学生回答 ,教师板书。 (板书课题:除法(1) 【探究新知】教学例 4 1谈话: 刚才我们通过平均分帮助大熊猫解决了一个大问题。这样的问题能不能用一种方法直接计算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种方法。揭示课题: 除法。问:把 12 个竹笋平均放在4 个盘子里 ,每盘放 3 个,每盘放得同样多,是平均分吗?像这
19、样的情况我们可以用除法来计算。2介绍除法算式的读写。(1)以前我们学过加、减、乘法 ,它们都有各自的符号,今天老师再给你们介绍一个符号,它就是“ ”, 叫做除号。写时先画一条横线,再在上下各点一个点,横线要直 , 两点要圆且对齐。(2)学生练习书写除号。(3)解决熊猫分竹笋的算式写法。12 43,读作: 12 除以 4 等于 3。3分一分 , 写一写 ,读一读。让学生把12 个竹笋分别平均分成2 份, 平均分成3 份, 并一一写出除法算式, 再读一读。【巩固应用】完成第 13 页“做一做”第1 题和第 2 题。(1)明确要求。(2)学生动手操作 ,教师巡视。(3)交流汇报。(4)小结。【课堂小
20、结】提问:小朋友们, 今天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新知识?有什么收获?小结: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 除法 ,还学会了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还将进一步地学习除法,希望大家能够像今天一样表现出色!【板书设计】除法 (1) 把 12 个竹笋平均放在4 个盘子里 ,每盘放 3 个。1243 错误 ! ),被除数 ) 4,错误 ! ),sdo5(除数 )5,),商) 【巩固应用】完成第 14 页“做一做”。(1)明确要求。(2)学生动手操作 ,教师巡视。(3)交流汇报。(4)小结。【课堂小结】提问:小朋友们, 今天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新知识?你还有哪些体会?小结: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了
21、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过程,结果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同时学习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板书设计】除法 (2) 20,错误 ! ),sdo5(被除数 ) 4,),除数 )5,错误 ! ),sdo5(商) 第 5 课时用 26 的乘法口诀求商(1) 【教学内容】教材第 18 页例 1 【教材分析】用 26 的乘法口诀求商是学生首次接触到的除法求商方法,是在学生已经掌握26 的乘法口诀和初步认识除法含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是学习除法计算的开始,也是进一步学习表内除法的基础。【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有了连加、连减和乘法做基础, 有了对除法的认识做铺垫和平均分的实践经验,应正确运用知识迁移规律,以旧引新
22、。【教学目标】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自己得出除法算式的商;通过比较分析的思维过程,使学生体验到可以用多种方法求商,感受到用口诀求商的简便;掌握用26 的乘法口诀求商。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初步培养观察、比较、概括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使学生学会用26 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难点:探索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情境导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究。探究新知 用乘法口诀求除法算式的商。巩固应用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课堂小结 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方法。【情境导入】师:猴妈妈想请大家到花果山去做客,
23、愿意吗?聪明又调皮的小猴已经在家里等候着,它准备了下面的一道题,想和大家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出示课件 ) 2 103 64 8 1小组合作完成,做好记录。2汇报。3评价和总结。【探究新知】教学例 1 1出示课件例1 主题图 ,看图 ,思考问题: 图中一共有几个桃子?猴妈妈准备分给几只小猴?2.动手操作 , 探究方法。(1)各小组动手分一分,并说说分的过程。(2)小组合作 ,交流方法。3我们通过分一分知道了可以分给4 只小猴。如果我们不动手分,那该怎样想呢?(1)学生交流想法。(2)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用26 的乘法口诀求商) 412 3 的商是几?你是怎样算的?(想:三 ()十二
24、,三(四)十二 ,所以 12 34) 5学生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6小结:在计算12 3 时,可以用口诀“三四十二”来求商,启发学生直接用乘法口诀求商。【巩固应用】1.完成第 18 页“做一做”。(1)要求学生利用口诀独立解决, 并想想这些题目有什么特点。教师巡视指导。(2)交流汇报。2完成第 20 页“练习四”第1 题。学生认真观察图, 说说图意。然后要求学生利用口诀独立解决“每个小朋友几个气球”的问题 , 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教师巡视指导。【课堂小结】提问:同学们,谁能说一说今天这节课我们都学会了哪些本领?小结:同学们非常聪明,通过动手、动脑、动口,较熟练地掌握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希望
25、继续努力。【板书设计】用 26 的乘法口诀求商(1) 12 个桃 ,每只小猴分3 个,可以分给几只小猴?1234 三(四)十二 ,商是 4。第 6 课时用 26 的乘法口诀求商(2) 【教学内容】教材第 19 页例 2 【教材分析】教材上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可以用乘法口诀求商,而是引导学生借助直观情境,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探究结果,促使学生逐步形成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学情分析】学生在上节课的内容中已经知道乘法口诀与除法的关系,可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 适时让学生动手操作,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目标】1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并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2能运用除法解决生活中的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小学 年级 数学 下册 电子版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