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下文言文第六单元文言文复习.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九下文言文第六单元文言文复习.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下文言文第六单元文言文复习.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曹刿论战1. 生字读音。曹刿( gu )请见又何间( ji n)焉肉食者鄙( b)弗( f )敢专也小惠未徧( bi n )牺牲玉帛 (b) 小信未孚( f )战于长勺( Ch ngsh o)登轼( sh)而望之夫( f )战望其旗靡( m )2. 特殊句式:【判断句】夫战,勇气也。 “也” ,表判断语气。【倒装句】宾语前置:何以战?“何”是介词“以”的宾语,前置。正常语序应为“以何战?”状语后置:战于长勺。 “于长勺”,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于长勺战”。省略动词: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 、 “三”后面省略了动词“鼓”。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 重点字
2、词:【伐】攻打。 【请请求。 【见接见。 【间 jian ,参与。【肉食者吃肉的人,指居高位、得厚禄的人。 【鄙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何以战就是“以何战”,凭借什么作战?以,介词,凭,靠。 【弗不【专】独自专有。 【对指臣对君说话。 【偏】同“遍”,遍及。 必以分人 就是“必以之分人”,一定把(它)分(给用人。人,这里指的是一些臣子。【牺牲玉帛】古代祭祀用的祭品。牺牲,指猪、牛、羊等祭品。帛,丝织品。【加】虚夸,这里是说以少报多。【信】信实,意思是对神说实话。 【孚】为人所信服。【福】动词,赐福,保佑。 【狱】案件。【虽即使。【情】实情。 【察】(一)明察,弄清楚。【忠之属也】这是尽了本职的
3、一类事情。忠,尽力做好本分的事。属,类。 【请】请让我。 从 跟随,跟从。【乘】乘坐一辆战车。 【可以一战】就是“可以之一战” ,可凭借 (这个条件) 打一仗。 【败绩】 大败。 鼓 动词,击鼓进军。【驰】驱车(追赶) 【辙】车轮滚过地面所留下的痕迹。【靡】倒下。【拭】古代车子前边的横木,供乘车人扶手用。【盈】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遂】于是,就。 逐 追赶,这里有追击的意思【测】推测,估计【既克】已经战胜。既,副词。 故原因,缘故。【伏】埋伏。【夫】句首发语词,表示议论或说明,没有实在意义。 【作】振作。 再第二次。4. 古今异义(1)又何间焉古义:参与今义:隔开不连接)(2)小大之狱 (
4、 古义:案件今义:监狱 ) (3)弗敢加也 ( 古义:虚报夸大今义:增加 ) (4)必以信 ( 古义:言语真实今义:诚信 ) (5)牺牲 玉帛 ( 古义:祭祀用的牛、羊、猪等今义:为正义献出自己的生命 ) (6)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古义:目光短浅今义:语言、品行恶劣,不道德)(7)可以 一战 ( 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能,行)(8)再而衰 ( 古义:第二次今义:事情进行重复,再一次) (9). 必以情(古义:实情今义:感情)(10)忠之属也(古义:尽力做好本分的事今义:忠诚、忠心)(11)忠之属也 ( 古义:类今义:同一家族的人)(12)衣食所安(古义:养今义:安稳)(13)弗敢专也(古义:个人
5、专有今义:独自掌握和占有)(14)神弗福也(古义:赐福,保佑今义:幸运(15)齐师伐我古义:讨伐今义:砍 ). (16)虽不能察(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5. 一词多义【故】原因,缘故(公问其故)所以(故逐之)【从】听(民弗从)跟随(战则请从)【其】代他的,这里指曹刿(其乡人曰)他们,指齐军(吾视其辙乱)【以】凭借(何以战)按照(必以信)【请】请求(曹刿请见)请允许我(战则请从)【之】助词,的(小大之狱)代词,代曹刿(公与之乘)【安】养 ( 衣食所安 ) 怎么 ( 安求其能千里也) 【加】戴上(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虚夸(牺牲玉帛,弗敢加也)6. 通假字小惠未 ( 徧): 通“遍”,遍及。
6、7. 成语(1)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一下子把事情做完。(2)再衰三竭:形容士气低落,不能再振作起来。(3)辙乱旗靡:车迹错乱, 军旗倒下。形容军队溃败。(4)彼竭我盈 : 他们的士气已丧尽,我们的士气正旺盛。曹刿论战1 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之一,中国历史上如这样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还有如:巨鹿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官渡之战等。2、全文分三段,通过人物对话,曹刿的“远谋”和“肉食者鄙”都得到了鲜明的再现。第一段:叙述战前曹刿求见鲁庄公,通过他和庄公的对话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先决条件。可分二层: A:写曹刿求见鲁庄公的原因析: “十年春,齐
7、师伐我”这句话除交待战争发生的时间外,还指出了作战对象和作战性质。揭示“曹刿请见”原因的句子是:齐师伐我,公将战;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个“鄙”字为下文写鲁庄公作铺垫,“远谋”二字又为下文描写曹刿的深谋远虑张本,成为全篇文眼。 “请见”二字表现出曹刿积极参与国事的精神。B:写曹刿和庄公关于战前的对话,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赢得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析:曹刿与庄公的对话是围绕“可以战”一问展开的,曹刿认为庄公“可以一战”的措施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并以“忠之属也”进行了评价肯定,实则也是肯定了庄公这一措施做到了取信于民。第二段:叙述齐鲁长勺之战的经过。析:文中把庄公和曹刿的不同指挥方式作
8、了对比描述 1 写庄公,以“将鼓” “将驰”同上文“将战”相应,表现他在作战中不察敌情,急躁冒进;写曹刿,则以两个“未可”和两个“可矣”前后映衬,表现他临阵从容,胸有成竹,善于掌握战机。 2 “齐师败绩”的结局证明了曹刿指挥的正确。第三段:写曹刿论述这次战役取胜的原因。析: 1“既克,公问其故”一句承上启下,写出了庄公完全不懂军事,印证了开头所说的“肉食者鄙”2 曹刿认为作战时发动进攻的时机是“彼竭我盈”之时,有利于追击的时机是敌方辙乱旗靡之时。3 揭示“齐人三鼓”后曹刿才认为可以击鼓进军原因的句子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揭示曹刿在“齐师败绩”后“下视其辙,登轼而望
9、之”的原因的句子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4 本段论述中可见曹刿的才能:作战中善于把握战术时机。注重观察敌情, 做到知己知彼,是一位有远谋的军事家。3、人物形象:曹刿:是个具有爱国思想,政治上有远见卓识,军事上有过人谋略的人。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但不昏庸,他政治工作上缺乏远见,军事上无知,但他能取信于民,善于用人并采纳意见(善于纳谏)。4、详略安排:本文以曹刿为中心,详细描写了他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对于战争双方的对峙、交锋等则略写。这样安排详略突出了曹刿的“远谋”。5、启示:A:关于战争的启示:政治上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和掌握战机,是弱国战胜强国的必要条件。B:曹刿在
10、这场战役中表现给人的启发:如:我们遇事要三思而后行,切不可莽撞;对待事物的正确判断应建立在仔细观察,周密分析的基础上。6、归纳:齐鲁长勺之战中,鲁国获胜的原因的哪些呢?其中让你感受最深一点是什么?结合实际简要谈谈。鲁国获胜的原因如:庄公能做到取信于民,获得了人民的支持,又善于听取和采纳群众意见,并任用了曹刿这样在政治和军事上有“远谋”的人;曹刿在作战中善于观察敌情,运用了正确的战略战术,把握了战机。( 七) (2012黄石)阅读唐雎不辱使命曹刿论战 ,完成第2933 题。2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 ) (2) 公将鼓之 ( ) (3) 虽千里不敢易也( ) (4)
11、今日是也 ( ) 30.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作用相同的一组是( ) A.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小信未孚,神弗福也B.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肉食者鄙,未能远谋C.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安能辨我是雄雌D.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庭中31. 下列语句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此庸夫 / 之怒也 B.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C.臣未 / 尝闻也 D. 下视其辙32.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而君逆毒人者,轻寡人与?(2)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33. 这两篇文章都记叙了弱国和强国之间的斗争情况,运用相同的方法塑造出了不同的人物形象,从而揭示了以弱胜强的原因认真阅读甲乙
12、两部分文字,从人物性格特点何塑造人物的主要方法进行分析。邹忌讽齐王纳谏【基础知识】1. 读音。邹忌 (z u j ) 修八尺有( y u)余形貌昳( y)丽 朝( zh o)服衣冠窥(ku ) 镜谤(b ng) 讥于市朝 (ch o) 时时而间 (ji n)进期( j )年之后2. 通假字孰:通“熟” ,仔细3. 词类活用(1)朝服衣冠 ( 朝,名词作状语。(2)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 美,形容词意动用法) (2)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 名词作状语 ) (3) 闻寡人之耳者 ( 闻,动词使动用法) 4. 古今异义(1)邹忌讽齐王纳谏( 古:用含蓄的话暗示或劝告。今:讽刺。)(2)窥镜( 古:
13、照,看。今:偷看。) (3) 今齐地方千里( 古:土地方圆。今:地点。)(3)能面刺寡人之过( 古:指责。今:用尖的物体进入或穿过。)(4)谤讥于市朝( 古:指责议论。今:诽谤嘲讽。)(5)臣之妻私臣 ( 古:偏爱。今:自私)(6)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 古:身边大臣。今:方位名词或表示大约。古:没有谁;没有什么。今:不,不要。)(7)邹忌修八尺有余( 古:长 , 原文指身高。今:改正。)(8)明日徐公来 ( 古:第二天。今:第二天或未来。)(9)朝服衣冠(古:穿戴。今:穿)5. 特殊句式(1)判断句城北徐公者,齐国之美丽者也。(者也,表示判断)(2)倒装句忌不自信。(语句可调整为“忌不信自”)
14、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语句可调整为“我与城北徐公孰美”)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语句可调整为“此所谓于朝廷战胜”)(3)省略句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省略主语、宾语, (邹忌)与(之)坐谈。与坐谈,介宾。之,代词宾语)(4)被动句王之蔽甚矣。(蔽,受蒙蔽)文意把握:1、这篇文章生动地记叙了邹忌讽齐王纳谏,使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2、全文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写邹忌与徐公比美,不因妻妾客的赞美而自喜,而是从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析: 1“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丽。”介绍邹忌的身材、相貌,这是邹忌自美和被别人赞美的基础。 2 对邹忌的问题,妻、妾、客的回答都是赞扬,但语气明显不同,区别为:
15、妻:回答中多了“君美甚”三个字,表示了偏爱之情,用的是反问句,表示一种十分肯定,不用怀疑的语气。妾:回答中少了“君美甚”三个字,仍用反问句,表现出她低微的地位和畏怯顺从的心理。客:回答中无“君美甚”三个字,不用反问,只平淡地肯定,表示出一种应酬逢迎的态度。3“忌不自信”一句既写出了邹忌不偏听偏信的态度,也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4 邹忌两次“窥镜”的心理分别是A:自得 B :自惭 5 此段表现出邹忌虽有点虚荣,但头脑冷静,善于思考,实事求是的品质。第二部分:写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讽谏齐王除蔽纳谏。析:1邹忌怎样成功说服齐王邹忌先以切身经历设喻,再拿齐王的地位和自己作比较,把家事、国事进行类比,最后
16、得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即从小事入手,以小见大,以家比国,寓治国安邦之道于形象的比喻、类比之中) 2 邹忌的劝说方式 (成功说服齐王的原因)邹忌采取了委婉劝说的方式,巧妙设喻类比,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到启发,明白事理,从而愉快地接受意见。今天的人际交往中仍然可以借鉴这种方法。3 邹忌的劝说语言在表达上的特点及作用使用排比句,营造了一种强烈的气势,环环相扣,给人以无可辩驳之感,有力的论证了中心论点。第三部分:写齐王纳谏及其结果。析: 1 此部分先写齐王纳谏的态度和决心,然后分国内国外两个方面写出纳谏后取得的巨大成效,概括出齐王纳谏的深远意义,精练含蓄,意味深长。2 文中
17、依次叙述“令初下”、 “数月之后” 、 “期年之后”进谏的人数,说明了“令初下,门庭若市”说明进谏人多,齐王治政问题很大;“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说明了齐王渐渐采纳了很多意见,正在不断改进方法;“期年之后,无可进者”说明齐王完全采纳了群臣吏民的进谏,国家大治。3 齐王接受邹忌的劝谏后,齐国出现的局面人们争相进谏,各诸侯国皆朝于齐。4 齐国能 “战胜于朝廷”的原因:一是有邹忌这样的敢于进谏的且善于劝谏的忠臣,二是齐威王善于采纳百姓意义,使齐国内政修明。5 由全文看, 邹忌从与徐公比美中,悟出的治国的道理是要广开言路,虚心纳谏,让人们敢于说真话,这样才能修明政治,实现大治。6 从“邹忌讽齐王纳谏”
18、的故事中可受到的启示如:A:游说别人要讲究方式方法,既不能刺激对方,又要不失自己的尊严,是邹忌给我们的启示,也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准则。B:要善于接受别人的意见和建议。C:要正视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偏听偏信,应善于思考,实事求是。7 进谏难,需要勇气和智慧,纳谏难,需要气度和胸怀,文中的邹忌和齐威王,你更欣赏谁?请简述理由。(八)(2012盐城)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魏文侯从谏 ,完成第3437 题。【甲】 (见教材原文)【乙】 (魏文侯)使乐羊伐中山,克之,以(之)封其子击。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 “仁君。”任座曰: “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为仁君?”文侯怒,任座
19、趋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 “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选自资治通鉴)注:击:魏文侯的儿子。何如主:怎样的君主。任座:人名,魏国大臣。趋:快走。34. 解释选文中加点的字词。(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确实,实在)(2)面刺寡人之过者(当面指责)(3)不以封君之弟(用、把、拿)(4)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同“返”,使返回(仅答出“返回”或“同返”也可)35. 用“ / ”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停顿,各划一处。(1)今齐 地 方 千 里今齐地 / 方千里(2)文侯 问 于 群臣(曰)文侯 / 问于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言文 第六 单元 复习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