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学习指导.pdf





《药理学学习指导.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理学学习指导.pdf(4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42 页2019 级成人本科级成人本科-药理学学习指导答案药理学学习指导答案第一章绪言【参考答案】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 C 2. A 3. D 4.E 5. B(二)多项选择题6. ABCD 7. ABC8. ADE9. ABCD二、判断题1.错误。药理学研究的是药物与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2.错误。这是药代学的主要研究内容。3.错误。药代学研究的是机体对药物的作用。4.正确。5.错误。I 期临床实验的对象是健康人。6.正确。三、填空题1 .药物、机体(包括病原体) 、药物效应动力学、药物代谢动力学2.实验药理学方法、实验治疗学方法、临床药理学方法3.药物、机体4.唐、
2、新修本草5.神农本草经四、名词解释1.药理学: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学科, 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药物效应动力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2.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的是机体对药物的作用, 即药物在机体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包括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过程, 特别是研究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等。3.药物效应动力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包括药物的药理效应、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4.药物: 能影响机体器官生理功能和/或细胞代谢活动的化学物质,可用于预防、 诊断、 治疗疾病和计划生育目的, 与毒物没有化学本质的区别。五、问答题1.什么是药理学?其研究的主要内容是
3、什么?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学科, 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药物效应动力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2.药理学的学科任务主要是什么?药理学是一门桥梁学科, 其学科任务主要包括: 阐明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和原理,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为新药的研发提供实验资料; 为探索生命科学提供重要科学依据和研究方法。第二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 C 2. B 3. A 4. B 5. D 6. D 7. D 8. B 9.C10. B 11. D 12. B13. D14. B15. E 16. D17. E18. C19. A20. B21. E
4、22. B23. D(二)多项选择题24.AD25.ABCD 26.ADE27.CDE28.ABCDE29.ABCD30.ACD31.BCD32.BD33.AE34.ABCE 35.ADE36.ACDE二、判断题1.错误。药物剂量与效应之间的依赖关系只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才成立。2.错误。任何剂量下发生的给患者带来痛苦或不适的作用都是不良反应。3.错误。药物的基本作用是指兴奋和抑制。4.错误。在量反应中,ED50 指的是能引起50%最大效应的剂量。5.错误。效能与效价强度之间并无平行的关系。6.错误。不一定,比如青霉素治疗指数大,但其会发生的过敏反应的严重程度与剂量无关。7.正确。8.正确。9.错
5、误。不一定,治疗指数大只能表示药物相对安全。第 2 页 共 42 页10.正确。11.正确。12.正确。13.错误。在质反应中,LD50 越小,表明药物毒性越大。14.正确。15.错误。内在活性的大小体现出来是效能。16.正确。17.正确。18.正确。19.错误。激动受体并不一定就会产生兴奋的效应。20.错误。副作用的产生主要与药物选择性低有关。21.正确。22.错误。变态反应的严重程度与剂量无关。23.错误。不一定,量效曲线是有平台的。24.正确。25.正确。26.错误。有些受体在细胞内部。27.错误。是向上调节。28.错误。不一定高,比如阿托品。29.正确。30.错误。部分激动药的亲和力较
6、强。31.正确。32.错误。该现象属于特异质反应。三、填空题1.药物、机体。2.兴奋、抑制。3.治疗作用、不良反应。4.对因治疗、对症治疗。5.副作用、毒性反应、后遗效应、停药反应、特异质反应、过敏反应、 (依赖性) 。6.治疗、治疗目的。7.阈浓度(最低有效浓度) 。8.突然。9.量反应、质反应。10.亲和力、内在活性。11.内在活性。12.受体增敏、受体脱敏。13.G 蛋白偶联受体、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受体、酪氨酸激酶受体、细胞内受体。14.环磷腺苷(cAMP) 、环磷鸟苷(cGMP) 、肌醇磷脂、钙离子。15.平行右移,最大效应。16.LD50、ED50。17.治疗目的。18.兴奋、抑制。1
7、9.无关、无关。20.完全激动药、部分激动药、拮抗药。四、名词解释1.不良反应:不符合用药目的并为患者带来痛苦或不适的反应。2.副作用:在治疗剂量下发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是药物的固有作用,与药物选择性低有关。3.毒性反应:药物剂量过大、疗程过长或消除器官功能低下时体内药物蓄积过多发生的危害性反应。4.后遗效应: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最低有效浓度 (阈浓度) 以下时仍残存的药理效应。5.停药反应:长期使用某种药物,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重现或加剧, 又称反跳现象或回跃反应。6.量效关系:在一定范围内,药理效应与剂量(或浓度)之间的依赖关系。7.效能:药物的最大效应,反映药物与受体结合产生效应的能
8、力(即药物内在活性) 。8.效价强度:能引起等效反应(一般采用50%效应量,即 ED50 或 EC50) 的相对剂量或浓度。反映药物与受体的亲和力,其值越小,则效价强度越大。9.治疗指数:LD50 / ED50,是衡量药物安全性的指标之一,相对而言,该值越大药物越安全。五、问答题1.什么是药物的不良反应?其种类有哪些?不符合用药目的并为患者带来痛苦或不适的反应称为不良反应,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后遗效应、停药反应、特异质反应、过敏反应、依赖性等。2.在某一药物的量效曲线上可以得到哪些信息?半数有效量与半最大效应剂量的区别是什么?。量反应的量效曲线可得到的信息: 最小有效量(或浓度) 、半最大效
9、应剂量(或浓度)(ED50 或 EC50) 、效价强度、效能;质反第 3 页 共 42 页应的量效曲线可得到的信息:半数有效量(ED50)、半数致死量(LD50)、治疗指数。半数有效量(ED50)是指引起 50%实验动物出现有效(或阳性)反应的药物剂量,是质反应的量效曲线可获得的信息; 半最大效应剂量(ED50)能引起 50%最大效应的剂量,是量反应的量效曲线可获得的信息。3.从药物与受体作用的角度简述完全激动剂、部分激动剂、拮抗剂的特点。完全激动剂有较强的亲和力和较强的内在活性, 能与受体结合并激动受体产生效应; 部分激动剂有较强的亲和力但内在活性较弱, 故单独存在或浓度很低时为弱激动药,
10、与一定量完全激动药同时存在则为拮抗药; 拮抗药有较强的亲和力但无内在活性,故本身不产生效应,但占据受体妨碍内源性配体或激动药与受体结合, 从而拮抗内源性配体或激动药的效应。4.效价强度与效能在临床用药上有何意义?效价强度指能引起等效反应 (一般采用 50%效应量,即 ED50 或 EC50)的相对剂量或浓度。 反映药物与受体的亲和力, 其值越小,则效价强度越大。而效能是药物的最大效应,反映药物与受体结合产生效应的能力(即药物内在活性) 。二者含义不同并不平行,相对来说,效能有较大实际意义。不区分效能和效价强度而只论某药较另药强若干倍容易产生歧义。5.简述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的区别与联系。药物作用
11、指的是药物与机体生物大分子的初始作用,是产生药理效应的原因。药理效应是药物作用所引起的机体生理功能的改变,是机体对药物作用的反应,即是药物作用的结果。二者意义接近,通常并不严加区别,但当二者并用时, 应体现先后顺序。6.试比较竞争性拮抗药与非竞争性拮抗药对激动药量效曲线的不同影响。 竞争性拮抗药使激动药量效曲线平行右移, Emax 不变。而非竞争性拮抗药使激动药量效曲线右移,Emax 下降。7.什么是药物作用的特异性?什么是药物作用的选择性?药物作用的特异性指的是药物在一定剂量下,对不同受体作用的差异性。药物作用的选择性是指药物在一定剂量下,对不同组织器官作用的差异性。药物作用的特异性和选择性
12、并不一定平行,即特异性高的药物不一定引起选择性高的药理效应。8.什么是亲和力?什么是内在活性?亲和力是药物与受体结合的能力。 可用解离常数(KD)反映亲和力的大小。KD 越大,则亲和力越小。 内在活性指的是药物与受体结合后产生效应的能力。 当药物的亲和力相等时,其最大效应取决于内在活性的大小;当内在活性相等时, 药物效价强度取决于亲和力。六、案例题-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突然停药时出现心梗,该现象属于停药反应,这是因为长期阻断受体,使得受体敏感性增高,或受体数量向上调节所致。 可以通过在停药时逐渐减量(大约需要 10-15 天)来避免这种停药反应的发生。第三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13、(一)单项选择题1. B 2. D 3. A 4. E 5. E 6. B 7. C 8. B 9.C10. D11. D12.B 13. E14. E15. C16. E17. B18.C19. E20. B21. C22. D23. D(二)多项选择题24.ABCDE25.ACDE26.ABC27.ABCD28.CDE29. BD30. ABCDE31. BCD32. AB33.ABCE34. CD35. ABCD36. ABCE二、判断题1.错误。是简单扩散。2.错误。因为离子障现象,离子型药物比分子型药物难吸收。3.错误。分子型药物易发生重吸收,故比离子型药物难排泄。4.正确。第 4
14、页 共 42 页5.错误。静脉给药不存在吸收。6.错误。舌下给药只能在较大程度上避免首关消除。7.正确。8.错误。 对于前药来说, 与酶的诱导剂合用,会使的药理活性增加。9.错误。可的松需经过代谢才有效,故肝功能严重不良的患者,不适宜直接使用可的松。10.正确。11.错误。有时候代谢物反而具有毒性。12.错误。以一级动力学进行消除的药物,血浆半衰期与给药剂量无关。13.正确。14.错误。该句话只对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才成立。15.错误。负荷剂量一般只用一次,每次使用负荷剂量,不会提前到达稳态血药浓度。16.错误。给药间隔为一个半衰期时药物负荷量才是维持量的两倍。17.错误。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
15、,到达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只与半衰期有关。18.错误。酸性尿液中,酸性药物的重吸收多,排泄速度慢。19.错误。是重吸收减少了,排泄加快。20.错误。局部给药的药物若发生了吸收,则也会产生全身作用。21.错误。大多数药物在机体的分布不是均匀的。22.错误。就环境 pH 的影响来说,酸性药物在胃吸收比在小肠多,但胃的吸收面积小,所以就吸收的量来说,酸性药物在小肠吸收更多。23.正确。24.错误。表观分布容积只是一个理论上的参数,并不代表药物真实的分布容积。25.错误。同一剂型、同一剂量、不同生产厂家的药物生物利用度不一定相同, 故血药浓度不一定相同。26.正确。27.正确。28.正确。29.正确。3
16、0.正确。31.正确。32.错误。血浆半衰期指的是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33.错误。吸收是指药物从给药部位到达血液循环的过程。三、填空题1.吸收、分布、代谢、排泄。2.代谢、排泄。3.增加、减少。4.一级动力学消除、零级动力学消除 。5.比例、量。6.I 相反应、II 相反应。7.血液循环。8.舌下、首关消除。9.相对量、速度。10.简单扩散。11.减弱、增强。12.分布、代谢、排泄。13.血脑屏障、血眼屏障、胎盘屏障。14.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重吸收、肾小管主动分泌。15. 50%、12.5%。四、名词解释1.首关消除:从胃肠道吸收进入门静脉系统的药物在到达全身血循环前必先通过肝脏,如果
17、肝脏对其代谢能力很强或由胆汁排泄的量大, 则使进入全身血循环内的有效药物量明显减少的现象。2.肝肠循环:有的药物在肝细胞内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后分泌到胆汁中, 随后排泄到小肠中被细菌产生的酶水解, 游离药物可经肠黏膜上皮细胞吸收, 经肝门静脉重新进人体循环,这种药物在小肠、肝、胆汁间的循环称为肝肠循环。3.半衰期:药物在体内的量或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4.清除率:单位时间内多少体积血浆中的药物被清除, 即机体消除器官在单位时间内清除药物的血浆容积。5.表观分布容积:理论上当药物均匀分布时, 体内药物按血浆药物浓度在体内分布所需体液容积。6.生物利用度:药物经血管外给药后能被吸收进入
18、体循环的相对量及速度。第 5 页 共 42 页五、简答题1.何谓 ADME 系统?药 物 的 吸 收 (absorption)、分 布(distribution) 、 代谢(metabolism) 和排泄(excretion),该过程称为药物的体内过程,又称 ADME 系统。2.何谓药物在体内的排泄、处置及消除?排泄指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经机体的排泄器官或分泌器官排出体外的过程; 药物的处置包括药物的分布、代谢和排泄;药物的消除指的是药物的代谢和排泄。3.试述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包括:给药途径;药物因素:药物理化性质,药物的剂型;机体因素:胃肠运动情况;胃肠血流状况;胃肠道 pH
19、;胃肠内容物;首关消除。4.试述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器官血流量;组织亲和力;体液 pH 和药物 pKa; 体内屏障。5.试述药物生物转化的步骤及生物转化对药物活性的影响。药物生物转化的步骤:I 相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水解等;II 相反应:结合反应, 与葡萄糖醛酸、 硫酸、 甘氨酸等结合。大部分药物经过代谢后活性下降或丧失, 也有药物(前药)经过代谢后反而具有活性。6.试述药物肾脏排泄的步骤及影响因素。(1)肾小球滤过:影响因素肾血流量和血浆蛋白结合率; (2)肾小管主动分泌:经同一载体转运的两类药物合用时, 可发生竞争性抑制,导致排泄速度减慢; (3)肾小管被动重吸
20、收: 改变尿液 pH 可以明显改变弱酸性或弱碱性药物的解离度, 从而改变药物重吸收程度,影响药物的排泄。7.试述肝药酶对药物相互作用的影响。肝药酶对药物相互作用的影响主要体现为肝药酶的诱导和抑制。 药酶诱导可引起合用的底物药物代谢速率加快, 因而药理作用减弱(大多数情况)或增强(母药为前药时) ;药酶抑制可引起合用的底物药物代谢速率减慢,因而药理作用增强(大多数情况)或减弱(母药为前药时) 。8.何谓半衰期?半衰期的意义是什么?半衰期指的是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半衰期可以用于:确定给药间隔时间:通常给药间隔时间约为一个半衰期;估计药物停药后从体内消除的时间:一级消除动力学的药物,约
21、经 5 个 tl/2,可从体内基本消除; 估计连续给药后到达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按固定剂量、固定间隔时间给药,或恒速静脉滴注,经 45 个tl/2 到达稳态血药浓度。 。肝肾功能不良者 t1/2 改变,可通过测定患者肝肾功能调整用药剂量或给药间隔。六、案例题该药物的半衰期是 2 小时。 若将剂量加倍,患者的睡眠时间不会加倍,因为若剂量加倍,即血药浓度为 4mg/kg,经过 5 个半衰期后,患者醒来(即血药浓度为 0.125mg/L时) ,而这时患者只多睡了 2 小时。第四章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参考答案】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 A 2. B 3. B 4. E 5. A 6. D 7
22、. C 8. D 9.A10. D(二)多项选择题11. ACDE 12. CDE13. ABCE二、判断题1.对。2.错。只能说绝大部分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的是去甲肾上腺素, 少数释放的是乙酰胆碱,例如:支配汗腺和骨骼肌血管的神经纤维释放的是乙酰胆碱。3.对。4.错。 去甲肾上腺素作用的消失 75%-90%都是突触前膜的重摄取来完成。5.错。去甲肾上腺素主要兴奋 受体,对1 受体有弱的兴奋作用,对 2 受体几无兴奋作用。6.错。多巴胺受体也分布在中枢。7.错。根据递质的不同,将传出神经分为胆碱能神经和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8.错。乙酰胆碱作用的消失是被突触间的乙酰胆碱酯酶水解。三、填空题第 6
23、页 共 42 页1.M, N2.,3.M, N24.单胺氧化酶(MAO) ,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四、名词解释题1.胆碱受体:能与乙酰胆碱结合的受体,可分为 M 型和 N 型。2.肾上腺素受体:能与去甲肾上腺素或肾上腺素结合的受体,可分为 型和 型。3.神经摄取:又称为摄取 1(uptake-1), 去甲肾上腺素主要靠突触前膜将其摄取入神经末梢内而使作用失活, 其摄取量占释放量的 75% 90%,摄取进入神经末梢的去甲肾上腺素进一步摄取入囊泡储存起来,这种方式也称为储存型摄取。五、问答题传出神经系统药物有哪些分类?胆碱受体激动药胆碱受体阻滞药1M、N 受体激动药(乙酰胆碱) 1 M
24、受体阻断药2M受体激动药(毛果芸香碱) (1)非选择性 M 受体阻断药(阿托品)3N受体激动药(烟碱)( 2 ) M1受体阻断药 (哌仑西平) 抗胆碱酯酶药 (易逆:新斯的明;难逆:有机磷酸酯类)2N 受体阻断药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1) N1 受体阻断药(美卡拉明)1受体激动药(2) N2 受体阻断药(筒箭毒碱)(1) 1, 2 受体激动药 (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2)1 受体激动药 (去氧肾上腺素)1 受体阻断药(3)2 受体激动药(可乐定)(1)1, 2 受体阻断药(酚妥拉明)3受体激动药(2)1 受体阻断药 (哌唑嗪)(1)1、2 受体激动药 (异丙肾上腺素)(3)2 受体阻
25、断药(育亨宾)(2)1 受体 (多巴酚丁胺) 2.受体阻断药(3)2 受体 (沙丁胺醇)(1). 1、2 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3、受体激动药(肾上腺素) (2)1 受体阻断药(美托洛尔)4、及多巴胺受体激动药(多巴胺)3、受体阻断药(拉贝洛尔)第五章 胆碱受体激动药【参考答案】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 B 2. A 3. C 4. B 5. D(二) 多项选择题6. ACE7. AB8. BCDE9. CDE10.ABCD二、判断题1.错误。不会出现肌肉震颤。2.错误。目的是为了防止虹膜与晶状体发生粘连。3.错误。对闭角型青光眼效果好。4.正确。5.错误。晶状体变凸。6.正确。三、填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药理学 学习 指导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