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模板汇编9篇.docx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汇编9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案模板汇编9篇.docx(4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数学教案模板汇编9篇小学数学教案模板汇编9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小学数学教案篇1教学目的:1.认知目的:能讲出以自我为参照中心的左右位置,能讲出空间中物体的左右位置。2.能力目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判定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智能、语言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等。3.情感目的: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教学重点:学会判定空间事物的左与右。教学难点:体会“面对面的物体方向是相反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经过:一、游戏引入,激发兴趣(注:请
2、学生事先以小组的形式,围圈而坐。)师: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游戏的名称是“跟我做。请你跟我这样做(伸出右手,伸出左手,抬起左脚,抬起右脚,摸摸右耳朵,摸摸左耳朵)要求学生一边跟着讲,一边跟着做。我就跟你这样做(伸出右手,伸出左手,抬起左脚,抬起右脚,摸摸右耳朵,摸摸左耳朵)师:今天我们一起温习了“左与右。通过游戏的形式,温习左右。学生在游戏的经过中,在原有生活经历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认识左与右。同时,在游戏的气氛中,能够进行自我纠错。二、共同讨论,获取新知1.出示题1师:同学们已经认识了左与右,我们到大街上去瞧一瞧!(揭示课题)师: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车辆和行人真多,真热闹啊!我们在过马路时要注意什么?
3、小结:过马路,要安全,先看左,再看右。(板书)2.出示题2师:小丁丁想过马路,他先看看左,再看看右。他向左看到了什么?向右看到了什么?请个别同学回答。3.出示题3师:这时,小巧也准备过马路。那么,她向左看到了什么?向右看到了什么?独立完成后核对。4.小组合作、尝试探究师:碰巧小胖也在过马路,那么小胖向左、向右又会看到什么呢?小组讨论。小结:与小丁丁所看到的正好相反,由于他们是面对面的。师:那么小亚呢?小结:与小巧所看到的正好相反,由于他们是面对面的。在学生搞清别人身上的左与右,并能讲出以自我为参照中心的左右位置的基础上,请学生介绍P8题1的图中每个人的左边和右边分别坐着谁?进而让学生体会“面对
4、面的物体方向是相反的,为后来讲出小胖、小亚向左、向右分别看到什么作铺垫。然后来到大街上找左与右,先是与学生同方向的小丁丁和小巧,教会学生看图的方法,然后是与学生方向相反的小胖、小亚。三、设疑问难,总结沟通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左与右与在街上,知道了在我们的生活中会经常碰到左与右。对于这节课的学习,还有什么问题吗?留出一些时间让学生考虑、探索,对于本节课的学习把握了多少,还有什么疑问。小学数学教案篇2学习目的(三维目的)知识与能力:1、结合参照物,感悟东、南、西、北四个方位。2、在活动经过中培养初步的判定能力和方位意识。3、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这五种常见的平面图形。经过与
5、方法:结合已有生活经历,感悟方位,建立方向感;结合操作活动,体验平面图形的特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探究辨别方位的经过,体验合作讨论问题的乐趣。在图形拼摆和欣赏活动中,感受图形美。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感悟东、南、西、北四个方位。认识常见平面图形。难点:在活动经过中培养初步的判定能力和方位意识教学准备情境图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经过一、知识与回首: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学生沟通,老师有重点的板书:方位:东西南北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二、观察情境图1、学生观察这幅图上都有什么?2、根据要求涂颜色3、涂完颜色后,数一数,每种图形给有多少个。师:重点指导房子的侧面,在实际生活
6、中,房子的侧面是长方形的,而在图中,房子的侧面是由平行四边形组成的。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分辨。4、集体沟通,引导学生讲一讲每种物体各由什么图形拼成的。三、本单元的收获学生自评本人在本单元中的收获,再在小组中相互评一评。小学数学教案篇3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6页例2和“做一做,第17页练习三的第58题。教学目的:使学生脱离直观直接用“想加算减的方法计算十几减6的题,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教具准备:温习用口算卡片,把教科书第15页“做一做中的第3题制成一组练习卡片,把练习五的第2题制成卡片教具。教学经过:一、温习:1口算。老师出示下列口算卡片,学生举卡片回答。65137669676861781486
7、869671592准备题。看卡片,讲出里应填出的数。612614613611615610二、新课:1教学例1。老师将例1写在黑板上。提问:我们已经学过十几减9、十几减8和十几减7的题,都是想加算减,那么“116怎么想?得多少?学生讲出得数后再指名一学生讲讲想的经过。老师出示“136。提问:计算136如何想?让学生翻开书,在例1中的括号和中填上适当的数,再指名中下生讲一遍想的经过。2教学例2。老师在黑板上出示例题。提问:请同学们看这三道题手指三道例题,想一想,每道题得数是多少?老师逐个订正完以后,能够引导学生讲一讲十几减6的题如何算。算十几减6的题目,先想6加几得到这个被减数可手指例题示范,那么
8、想出来的这个数用例题示范就是要求的得数。三、练习:1做“做一做中的第l3题。1做第1题。提问:请同学们先看左边这幅图,有多少个小号?圈上6个是什么意思?如何列式?右边这幅图表示什么意思,如何列式?然后让学生把算式和得数写在书上。集体订正,能够了解一下通过举手全班全对的有多少,有错误的有几个,以便差生及时得到辅导。2做第2题。让学生做在书上,老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辅导。集体订正时,引导学生把上、下两道题对应起来看。3做第3题。让学生独立做,老师行间巡视,然后集体订正。订正时也要引导学生观察上、下两题,看有什么联络。课间活动。2做练习四的第1题。老师板书出第1题。随意指一个数,学生讲得数,反复练习
9、后,让学生把算式列在写字格内。3做练习四的第2题。老师将第2题中的表格贴在黑板上,手拿6的数字卡片,随意放在一个数字的下方让学生讲减法的得数。讲完一遍后,能够再指名让两个学生讲,老师指后,看谁讲得快,训练学生的口算速度。4做练习四的第3题、第4题。这两题可让学生做在书上,老师行间巡视,发现问题给予个别指导。然后集体订正。5做练习四的第5题。指定两名学生读题。提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引导学生弄清题意后,让学生本人列出算式,算出得数。然后集体订正。订正时要求学生读出算式和得数,并口述答案。四、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十几减6板书:十几减6。然后指着详细的题目如116和136
10、让学生讲出想的经过。最后总结;做十几减6的题,要想什么?要想6加几得被减数。小学数学教案篇4一、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37页38页。二、教学目的1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经过中理解和把握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计算。2使学生在认识和理解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顺序的经过中,进一步积累数学学习的经历,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发展数学考虑。3使学生在运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经过中,进一步加强规则意识,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养成擅长考虑、乐于探究、勇于实践的良好品质。三、教学经过(一)设问,质疑法则师出示式题:90010+204
11、,让学生独立计算后再汇报。师:计算时为什么不先算加?生:在这道算式中,我们要根据先乘除,后加减的法则进行计算。师:遵守法则无可厚非,可是法则就一定合理吗?比方在这里,假如根据法则计算,加法就永远不能够先算了!生:加小括号就能够先算加。师:看来法则的成立也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算式中有了小括号,该如何计算呢?生:要先做小括号里面的运算,再做小括号外面的运算。师:小括号在这里起到什么作用?生:改变了运算顺序。(二)探究,把握法则1初步练习,把握方法师:如何加小括号才能先算加?(师生讨论,构成算式:900(10+20)4)。师: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你能试着算一算吗?学生试练,汇报沟通。师:是不是小括号
12、随意加在哪儿,都能够改变运算顺序?生:不是的,比方小括号加在90010上,运算顺序就没有改变。师:这时的小括号经常被我们称为无效括号。那么小括号加在哪里,才能改变运算顺序?生讨论沟通,汇报,构成两道算式:(90010+20)4,900(10+204)。师:这两道算式括号里都有两步运算,该如何计算呢?生:括号里也要根据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师:能试着做一做吗?生独立练习后反应,师及时评价矫正。2比照辨析,加深理解师:观察我们做过的这三道算式,其中的数、运算符号以及它们的排列顺序都一样,而且都只加了一个小括号,为什么计算的结果都不一样呢?生:小括号的位置不同,运算的顺序也就不同,结果也
13、就可能不一样。师:那我们在做计算时,应当注意些什么?生1:计算的时候不仅要看清数和运算符号,还要看清小括号的位置。生2:先确定运算顷序,再进行计算。计算时还要细心,不要算错了。师:你们觉得在做混合运算时,什么是关键?生:理清运算顺序是关键。(三)变式,熟练法则师:如今我们就来捉住关键练习,敢不敢接受挑战?出示题1根据算式选择适宜的运算顺序。(1)(60010+120)5a除乘加b除加乘c加除乘(2)136253010a乘除加b除乘加c乘加除师:友谊提醒,先考虑,再慎重选择。出示题2:根据算式写出适宜的运算顺序。(1)(7549)(7544)(2)658(17489)师:运算顺序把握了,计算就成
14、功了一半。下面的式题,你能正确合理地计算吗?出示题3:26(146030)26+14(6030)(2614)(6030)出示题4:你能根据提示选择正确的算式吗?a(300-120+25)4b300-(120+25)4c300-(120+254)师依次出示如下的(1)、(2)、(3)题,让学生选择适宜的算式。(1)根据先乘,再加,最后减的运算顺序运算的算式是()。(2)根据框图中的提示选择适宜的算式是()。(3)求300减120,再加上25,和是多少的算式是()。(学生在做到第(3)题时,由于思维定式,大多数人都选择了a。)师成心问几个没选a的同学:就剩(3)了,你们为什么不选?生1:a式最后求
15、的是积,不是和。其他学生大呼:受骗了!这题没有适宜的算式可选!师:同学们,学习可来不得半点马虎啊!(四)冲突,再思法则出示:学校举行运动会,三年级有54人参赛,四年级参赛的比三年级多7人,三、四年级共有多少人?(直接列出综合算式,不解答)生练后呈现几种算式:54754542754(547)继续出示:五年级的参赛人数是三、四年级参赛人数的2倍,五年级有多少人参赛?师:五年级的参赛人数与什么条件有关?生:三、四年级参赛的总人数。师:我们刚刚已经列出了求三、四年级总人数的算式,你能在这个算式上改一改,把它变成求五年级参赛人数的算式吗?生练习并汇报,在修改式时老师成心将算式变成(54(547)2生1:
16、这样不行,都有两个小括号了!生2:里面有括号,外面又有括号,看不清,容易出错!师:那该怎么办呢?生1:能够加中括号。生2:还有大括号。师:看来光有小括号还不能解决所有的运算问题,那么其他的括号是什么样的,又有什么作用呢?有了这些括号又该如何计算呢?我们今后还会再讨论。(五)反思,超越法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研究了带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你有什么收获吗?生沟通。师:同学们学得很轻松,收获也不少。不过小括号的产生和使用经过可不那么轻松,它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经过。(出示书后关于小括号使用和变迁的数学文化史知识。)师:同学们,小括号的使用在运算史上可谓是一个突破,由于它改变了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使运
17、算法则愈加完善和人性化。但是,假如没有像上课伊始时我们对运算顺序的质疑,小括号还有可能出现吗?敢于质疑、勇于考虑才能让我们的知识不断完善,能力不断提升!反思含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知识难度不大,加之学生已有经历丰富,完全能够实现自我迁移和类推。然而,数学的学习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把握,数学情趣的激发,数学思维的培养,数学文化的熏陶都应融入知识的教学中去。带着考虑,我对这节课进行了全新的设计,确立了以法则探寻为主线的教学思路,使本来平淡的一节课变得饱满,富有情趣和哲理。一、用质疑来引入,激发学生对法则探寻的激情当代社会中的人要生存,必须具有规则意识,然而一味地循规蹈矩,又会被规则约束,缺少创新精神
18、,这就需要我们辩证地看待规则,理性地认识规则。先乘除、后加减是没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有合理性,也有局限,正是小括号的使用突破了这种局限,使法则愈加完善。在这里,教师巧妙设疑:遵守法则无可厚非,可是法则就一定合理吗?比方在这里,假如根据法则计算,加法就永远不能够先算了!疑问激发了学生对法则的反思,引发了进一步探寻法则的欲望。学生在寻求问题解决的同时,不但加深了对小括号作用的理解,也对怎样对待规则这样一个较为抽象的话题有了本人的感悟。在引导学生学习小括号里有两步运算的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时,教者也没有直接出示式题,而是再次设疑:是不是小括号随意加在哪儿,都能够改变运算顺序?小括号加在哪里
19、,才能改变运算顺序?,让学生本人先尝试给算式加上小括号,然后再研究加上小括号后的算式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在设疑释疑再疑再释疑的经过中,学生探究欲望被充分调动,新知的学习也愈加主动有效。二、用比照来深化,培养学生的数学考虑数学考虑是数学学习的核心,没有考虑,学习就变成了简单的模拟和练习。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小括号的作用,理解运算顺序在计算中的重要性,我设计了一个比照环节,让学生观察、考虑、领悟。即这三道算式中的数、运算符号以及它们的排列顺序都一样,而且都只加了一个括号,怎么计算的结果都不一样呢?学生在比照辨析的经过中,明晰地认识到要想正确、合理地计算这些混合运算题,首先得看清题意,理清运算顺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数学教案 模板 汇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