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技术进步贡献率的度量与分解.doc
《中国技术进步贡献率的度量与分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技术进步贡献率的度量与分解.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06 年第 8 期 中国技术进步贡献率的度量与分解 徐 瑛 陈秀山 刘凤良 内容提要 : 本文在分析索洛余值法缺陷的基础上 , 以新增长理论为理论背景 , 结合中 国经济发展的现实 , 将产业结构变动 、 资本空间集聚 、 人力资本积累等因素 引入技术进步 贡献率的计量模型 , 使技术进步贡献率的度量更接近真实的技术进步情况 ; 进而利用新的 技术进步贡献率计量方法重新测算了 1987 2003 年间中国的技术进步状况 , 发现中国技 术进步贡献率已开始出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 关键词 : 技术进步 索洛余值法 资本空间集聚 一、引 言 技术进步是什么 , 不同的经济学家有不同的看法。索洛
2、( Solow, 1957) 使用 技术变化 !来表示生 产函数中任何形式的变更 , 其中产量衰减、产量增长、劳动力教育的改进以及诸如此类的事务都属 于 技术变化 !因素。卢卡斯 ( Lucas, 2003) 则认为技术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知识 , 是特定人群的知 识 , 或是特定人群的亚文化 , 是某种由超出了我们当前理解范围的因素决定的东西。罗默 ( Romer, 1990) 则强调 , 技术作为一种特殊投入品和人力资本存在区别 , 即技术既不是传统的商品 , 也不是纯 粹公共产品 , 它具有非竞争性和部分排他性。技术进步的定义是如此 模糊 , 甚至可以说具有相当大 的随意性 , 以至于衡量
3、技术进步的真正困难在于我们不知道什么是技术进步 , 什么不是。 尽管理论界并未就技术进步的含义形成共识 , 但以技术进步的测度而论 , 增长理论的发展所昭 示出来的是对单纯投入之外被归于技术进步的各类因素的分解和度量。将要素投入之外所有影响 经济增长的因素都定义为技术进步 , 无疑是不恰当的 , 特别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剧烈变革的社会来 说 , 经济增长不是资本、劳动力和技术进步三个因素就能完全解释的 , 体制的变化、经济活动空间格 局的演变、人力资本的迅速积累都对经济增 长产生深刻的影响。如果按照索洛余值法进行测算 , 则 包含的内容太过丰富 , 以至于不能反映真实的技术进步贡献。所以有必要对
4、其加以分解 , 以使我们 更准确地把握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真实贡献。 本文在总结索洛模型缺陷的基础上 , 沿着新增长理论的方向 , 结合中国经济增长中产业结构变 动、资本空间集聚、人力资本积累等重要经济现象 , 构建了一个适合中国经济发展现实的技术进步 贡献率计算模型。基本的研究思路是 , 将原先笼统地归于索洛余值的技术进步分解成产业结构变 动、资本空间集聚、人力资本积累和狭义的技术进步 ( 纯技术进 步 ) 四部分内容 , 以衡量真正由技术 进步 ( 纯技术进步 ) 带来的产出贡献 , 同时分析产业结构、空间集聚及人力资本对于产出的影响。 * 徐瑛、陈秀山 , 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
5、所 , 邮政编码 : 100872, 电子信箱 : xuying2035 sohu. com; chenxs ruc. edu. cn; 刘凤良 ,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 邮政 编码 : 100872, 电子信箱 : fengliangliu 163. com。感 谢刘明兴博士提 供的数据 与帮助 , 当 然 文责自负。感谢两位匿名审稿人细致而富有启发性的建议。本研究得到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博士生论文资助专项 ( ZZ0516) 、北 京地区高等学校学科群建设项目 首都经济、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 ( 02JAZ790014) 的资助。 93 * 徐 瑛等 : 中国技术进步贡献率的度量与分
6、解 1 索洛余值方法的缺陷 二、国内外研究评述 现代文献中对技术进步的测度与分解源于索洛 ( 1957) , 他把技术的变动率表示为产出增长率 扣除劳动和资本贡献之后的余额。索洛余值法避开了生产函数具体形式的讨论 , 而关注函数的相 关性质 , 使得基于这一模型的技术进步度量方法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 加之索洛余值法计算方法简 便、直观 , 该模型实用性也很强。但索洛余值方法也存在明显的缺陷。在索洛模型中 , 技术进步的 贡献只是产出增长扣除劳动力和资本贡献份额之后的 余值 !, 该 余值 ! 反映了任何导致生产函数 变动的因素。但是实际上 , 并非劳动和资本两种投入以外任何导致产出增加的因素都
7、是技术进步。 由于索洛余值所包含的因素过于宽泛 , 所以不能真实反映现实的技术进步贡献 , 特别是对于中国这 样一个转型经济更是如此。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来兴起的新增长理论加深了人们对技术进步动因的理解 , 同时也为我 们重新度量和分解技术进步提供了理论 基础。罗默 ( Romer, 1986) 的文章和卢卡斯 ( 2003) 1988 年的 文章通过引入外部性给出了经济增长源泉的新解释 , 其中罗默强调了技术的外部性 , 而卢卡斯强调 了人力资本的外部性。在罗默 ( Romer, 1990) 的 R&D 模型之后 , 一部分研究者发现经济增长和 R&D 的关系并非如罗默所假定的线性
8、关系 : 许多发达国家 ( 包括美国 ) 的 R&D 投入大幅度增长 , 但是专 利却没有显著增长 , 而人均的经济增长率也非常低 , 甚至是下降的。因此他们对原有的模型进行了 改进 , 但是改进的方向并 不 相同。 Jones( 1995) 和 Young( 1998) 发展出的替代模型 , 解释了为什么 R&D 投入大量增长 , 而经济增长却没有受到推动。 Segerstrom( 1998) 则构建了一个模型来分析在 R&D 增长的情况下 , 为何连研发的产出 专利申请都没有增长。罗默和这些学者的理论的区别 在于 : Romer( 1990) 和 Jones ( 1995) 假 定随 着新
9、 技术 的不 断 发现 , R&D 工 作者 生产 率不 断提 高 ; Grossman 和 Helpman( 1991) , Young( 1998) 都假定 R&D 生产率不变 , 而 Segerstrom 则假定技术创新越 来越困难。不同的研究者对于 R&D 的假定不同 , 构建的模型和得出的结论也就不同。那么 , 适合 中国经济发展现实的是哪种模型 , 或者说 , 是哪种形式的假定呢 ? 笔者认为 , 关于 R&D 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应给予重新思考。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 , 自主研发的 比例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 而技术引进占了相当大的份额。如果通过 R&D 将技术进步内生化会忽略 其他途径
10、 ( 比如 : 对外贸易、外资利用等 ) 引入的技术进步。中国作 为一个自主研发能力比较弱的发 展中国家 , 技术的来源有别于发达国家 , 所以不能完全照搬发达国家中利用 R&D 将技术进步内生 化的做法 , 也因为这个原因 , 本文没有单独讨论 R&D 部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新增长理论的另一个方向强调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的外部性 , 其中尤以人力资本外部性模型 内容更为丰富。卢卡斯认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一方面体现在对于劳动力进行了加权 , 另 一方面则是平均人力资本水平产生了外部效应。卢卡斯认为技术水平 A 是不变的。但是正如 Bils 和 Klenow( 2000) 所指出 的 ,
11、其他一些学者对于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的关系持有不同的观点 , 比如 Nelson 和 Phelps( 1966) , Schultz( 1975) , Benhabib 和 Spiegel( 1994) 认为人力资本对技术进步存在影响 , 会加速技术进步 ; 而 Foster 和 Rosenzweig( 1996) , Doms et al. ( 1997) , Autor et al. ( 1998) , Berman et al. ( 1998) 则就人力资本对于技术进步的辅助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 人力资 本对技术进步的作用得到基本的肯定。本文接受这一结论 , 但省略了人力资本对技术 进步的
12、复杂作用 , 只考虑其外部性对于经济产出的直接影响。同时 , 本文也关注物质资本的外部 性。不过我们认为 , 物质资本因其有形的特征而更容易受到空间范围的制约 , 其外部性的大小与空 间集聚程度有直接的关系。 为了克服索洛余值法的缺陷 , 本文考虑那些并非属于真实技术进步的因素 , 比如经济结构变化 94 2006 年第 8 期 所带来的资源使 用效率增长 ; 并借鉴新增长理论关于外部性的讨论 , 将资本品的外部性和人力资本 的外部性也分解出来 , 避免将各种外部性所产生的经济增长效应也都归因于技术进步。在此过程 中 , 作者创新了资本外部性的表现形式 , 引入了资本空间集聚的外部效应。 2
13、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国内关于技术进步的研究也比较多 , 主要包括技术进步本身的度量和分析技术进步与其他影 响因素的相互关系两类。其中技术进步的度量又存在着三个方向 : 介绍和应用索洛模型 , 对索洛模 型进行反思和批判 , 沿着新增长理论方向的尝试。 ( 1) 介绍和应用索洛模 型分析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的贡献 史清琪等 ( 1985) 、史清琪和尚勇 ( 2000) 、李京文和郑友敬 ( 1989) 、狄昂照 ( 1997) 等对索洛模型在 中国的实际应用都作出了推动性的工作。后来的学者则进一步讨论模型使用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 比如杜希双 ( 1998) 、黄燕 ( 2001) 等具体研究了索洛
14、模型中变量选取、参数确定等有争议的问题 , 并 试图给出适合中国的解决办法 ; 易纲等 ( 2003) 讨论了测算新兴经济国家 ( 地区 ) 全要素生产率时要 注意的特殊问题 ; 郭庆旺和贾俊雪 ( 2005) 则利用 索洛模型及其他一些方法对中国 1979 2004 年期 间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 , 并比较了不同估算方法的结果。 ( 2) 反思和批判索洛模型中存在的缺陷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周方教授 ( 1994, 1999) 。他认为索洛模型存在原理性的错误 , 提出按照实际 增长路径来评价科技进步的作用。他关于索洛模型两个关键假设的讨论不乏真知灼见 , 特别是 重 建 !了技术进步测算式
15、 , 将规模递增所导致的产出增加从中分解出来。 值得商榷的是 , 真正的 生产轨迹 !所受的影响不仅仅来自投入 , 生产轨迹不是简单的三维空 间 , 它可能是四维 , 或者更复杂。而利用投入产出空间的 生产轨迹 !所构建的生产函数只包含了两 个变量 资本和劳动力 , 这个函数意味着如果资本和劳动力的数量没有改变 , 则产出是一定不会 增加的。而现实情况是 , 如果资源的配置效率、利用效率得到改善 , 投入不变 , 产出增加是可能的。 笔者认为 , 虽然索洛因为构建了一个无法解释的黑匣子而被广泛批评 , 但是对于这个我们始终 未能完全理解的世界来说 , 这个黑匣子给了我们容纳各种可能性的空间。试
16、图用完全确定的 投入 产出 !轨迹替代生产函数其实是走向了另一个 投 入决定产出 !的极端 , 所以本文努力的方向是尽量 将部分黑匣子的内容明晰化 , 缩小黑匣子的范围 , 而得出 狭义的技术进步率 ! 更接近真实的技 术进步率 ; 同时 , 狭义的技术进步率 !作为一个余值的 余值 !, 仍然保留了未知空间。 ( 3) 在新增长理论方面所作的努力 孟夏 ( 2001) 、沈利生、朱运法 ( 1999) 、陆根尧 ( 2002) 等都将人力资本引入技术进步分析的模型 , 考察人力资本对中国经济的推动作用 , 但是对于人力资本作用的计量结果并不是很一致。这一方 面是因为统计数据缺乏 , 大量的
17、间接估算形成差异 ;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在生产函数中 , 人力资本到 底会以何种形式得到体现也存在不同意见。沈坤荣、耿强 ( 2001) 假定小国或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扩 散大多来源于拥有先进技术的跨国公司 , 而非来自本国的 R&D, 将技术进步内生化 , 并利用消费函 数最大化求得最优平衡增长路径。孙超、谭伟 ( 2004) 则在卢卡斯的模型框架下 , 将变量内生化 , 求 解出最优增长路径 , 以证明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增长是经济长期增长的源泉。 此外 , 还有一些学者分析了技术进步和其他因素的相互影响。如外商直接投资、教育、社 会文 化等对技术进步的影响 , 以及技术进步对于收入分配、劳动力就
18、业等方面的影响。罗润东 ( 2004) , 探讨了技术进步和就业的关系 ; 陈利华、杨宏进 ( 2005) 则研究了多个因素对于技术进步的影响。 国内研究者在技术进步贡献率计算结果上存在明显差异 ( 见表 1) 。这一方面是因为对索洛模 型中各个参数的估算方式不同 , 另一方面是因为有些学者对索洛模型的合理性提出疑义 , 并利用新 的替代模型进行估算。这种状况反映了国内学者对于这一问题研究的高度重视 , 然而其计算结果 95 徐 瑛等 : 中国技术进步贡献率的度量与分解 上的巨大差异 , 说明需要寻求更科学合理的度量方法。本文从新增长理论和中国经济发展现实两 个方向对索洛模型进行改进、扩展 ,
19、 运用新构建的模型度量更接近真实的技术进步贡献率。 表 1 国内研究者对中国技术进步贡献率的度量结果 原计委科技司课题组 科技部研究中心 研究者 时期 1979 1996 1978 1997 技 术进步贡献率 46% 47% 十五 ! 科技规划研究总体组 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周方 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课题组乔根森 史清琪 杜希双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 郭庆旺 、 贾俊雪 1979 1978 1978 1991 1981 1991 1979 1998 1996 1995 2000 1997 2001 2004 48% 38 96% 36 23% 39 6% 3
20、1 65% 20% 10 13% 数据来源 : 宋卫国、李军 ( 2000, P94 97) ; 易纲等 (2003, P13 19) ; 郭庆旺、贾俊雪 ( 2005, P51 60) 。 三 、本文的思路与分析框架 本文的工作是将索洛余值进行分解和明晰化 , 将其分解成产业结构变动、资本空间集聚、人力 资本积累以及纯粹的技术进步率四部分 , 并计算分解后的各个部分对于总产出的贡献。为了行文 方便 , 本文把索洛余值称为广义技术进步 , 而把经过进一步分解之后的余额称为狭义技术进步。 首先将产业结构变动对于经济产出的影响分解出来。中国经济体制变革导致资源配置方式发 生了巨大变化 , 市场力量
21、开始在资本的产业选 择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 市场引导资源在不同产 业间进行更有效地配置 , 拉动经济增长。所以产业 结构 !变动所导致的产出增加是体制变革的结 果 , 而非来自严格意义上的技术进步。其次 , 分解出资本空 间集聚所带来的影响 , 在 巴罗 ( Barro, 1999) 考察资本外部性的基础上 , 引入空间的概念 , 形成资本空间集聚这个新的影响因素。最后 , 分 解出人力资本增长的作用。分解资本空间集聚和人力资本的作用是在处理不同类型的外部性。 ( 1) 产业结构变动效应 中国的体制改革一方面提高了单位资源的产出 , 另一方 面优化了资源的配置。由于前者和技 术进步融合在
22、一起很难分离 , 所以本文暂不作处理。本文关注的是后者的计量。优化资源配置的 内容之一就是优化资源在不同产业间的配置。如果各个行业的技术水平都没有改变 , 仅仅因为资 源流向单位资源产出率更高的行业 , 最终总体产出增加了 , 显然这种产出的增加和技术进步没有关 系 , 应将产业结构变动带来的产出增加从广义技术进步带来的产出增加中分解出来。 当然 , 如果要素能够在各个行业间自由且没有成本地流动 , 那么各个行业的资本回报率最终将 达到一致 , 同质的劳动力也将得到同等的回报 , 即单位资本和单位劳动力的产出应该是一致的。 此时 , 要素在行业间的分配结构是不需要加以考虑的。但中国的情况并非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技术进步 贡献 度量 分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