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10以内数组成)含反思.docx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10以内数组成)含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10以内数组成)含反思.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10以内数组成)含反思大班数学教案(10以内数组成)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引导幼儿探索、体验、感受10以内数组成中所蕴涵的数学关系,如总数与部分数的包含关系、等量关系、互换关系、互补关系以及分合的有序性,是幼儿园大班开展数组成教学活动的关键所在,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数学(10以内数组成)含反思教案吧。活动目的:1、引导幼儿探索、体验、感受10以内数组成中所蕴涵的数学关系,如总数与部分数的包含关系、等量关系、互换关系、互补关系以及分合的有序性,是幼儿园大班开展
2、数组成教学活动的关键所在。2、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3、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4、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活动经过:大班数组成教学要强调相关经历的获得和积累,同时重视对各种数学关系的理解,重视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从中探索发现规律,切忌把学习数的组成变成一种死记硬背的经过。老师在设计大班10以内数组成教学活动时,可参考如下步骤:1第一阶段:分与合的经历积累建议选择数量5作为幼儿开场学习数的组成的内容,由于5大小适中,而且它能够避免幼儿常规的平分思维。老师能够向幼儿提供大量有关5的分合的操作材料让幼儿进行各种探索活
3、动,如分水果、剪贴格纸、撒花片、分玩具、翻片片、组成连线等,使幼儿通过这些活动理解分合的意义及基本的操作规则,如什么是分、什么是分两份,以及记录的内容要与分的结果一样等。当幼儿积累了相当多的5的分合操作经历时,就可引导他们迁移运用5的分合的经历,让幼儿本人去探索完成24的分合学习。由于24的分合组数均不如5,且幼儿对于分合活动规则已熟悉,因而让他们独立完成学习并不困难。2第二阶段:探索发现数的分解规律在幼儿学习5以内数的分合经历基础上,开场学习6的分合时,老师应引导幼儿探索数的分解规律。首先要引导幼儿探索将一个数分成两份时,怎样能穷尽所有的分法,例如5分成两份有4种分法,6分成两份有5种分法在
4、操作和观察的基础上,再通过分析、比拟不同的分合记录单,发现哪一种方法分得既快又不会遗漏,进而引导幼儿体验分合的有序性。3第三阶段:把握数的分合构造当幼儿已能熟练进行8以内数的分合后,老师要打破幼儿的认知平衡,引导幼儿在观察的基础上,分析、比拟各组分合的异同点,感悟和体验两个部分数的互补和互换关系。针对数的组成学习中需处理和解决好的几个问题,老师在教学设计中,不但要明确每个阶段的重点和幼儿需要积累的相应经历,还要清楚地认识到每个阶段应运用何种教学方法引导幼儿进行分析、比拟、综合、概括,每个阶段应提供何种适宜的教学具帮助幼儿理解其中的数学关系:(l)当幼儿不理解什么是分两份时,老师可采用情景演示法
5、,运用一些实物和幼儿一起进行分合活动,帮助幼儿理解什么叫分,什么叫分两份,充分体验分和合的经过,体验数的可分性。由于幼儿已有平均分的经历,为了避免干扰,老师应有意识地选择一些不易进行平分的物品,如图书、长毛绒玩具等进行操作。以游戏分书、分皮琼的形式为例,在引导幼儿观察老师手中的物品及数量的同时,让幼儿考虑将5个皮球分成两份的分法,再分别邀请两名幼儿根据各自的办法演示分合经过,并鼓励幼儿用简明的语言表达分球的分合经过。(2)当幼儿在一次操作活动中不能做到取一定数量总数的物体分两份时,老师可在分物板上为每个幼儿提供两个人物或动物形象,使分两份的要求详细形象;然后,边请幼儿按要求操作尝试,边在绒板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幼儿园大班 数学教案 10 以内 数组 反思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