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4课《唐诗三首》同步训练D卷.doc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4课《唐诗三首》同步训练D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4课《唐诗三首》同步训练D卷.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4课唐诗三首同步训练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4题;共8分)1. (2分) 下列加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供(gng)给 矜(jn)持 揣摩(m) 前仆后继(p)B . 绯闻(fi) 狡黠(xi) 埋怨(mn) 称心如意(chn)C . 寒噤(jn) 哺育(p) 琐屑(xu) 锲而不舍(qi)D . 自诩(x) 绮丽(q) 漫溯(s) 磕磕绊绊(pn)2. (2分) (2019九下武城开学考)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A . 甚矣,汝之不惠B . 河曲智叟亡以应C .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D .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2、3. (2分) (2017九上资阳月考) 用“/”标示语句朗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B .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C .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D . 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4. (2分) 下列对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故人不独亲其亲(名词,父母)B . 是故谋闭而不兴(动词,关)C . 其此之谓乎!(表推测,大概,恐怕)D . 天下为公(介词,为了)二、 填空题 (共2题;共15分)5. (3分) 给下列语句选择下联,使之构成四副对联。黑发不知勤学早,_ A.水淡性泊是我师。无边落木萧萧下,_ B.白首方悔读书
3、迟。四面荷花三面柳,_ C.不尽长江滚滚来。竹直心虚乃吾友,_ D.一城山色半城湖。6. (12分) 文学常识填空。 (1) 核舟记选自清代_编辑的短篇小说集_。核舟记的作者是_,_朝人,字子敬。 (2) “记”是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可以抒发情怀抱负,可以阐述某些观点。故又称“杂记”。在写法上大多以_为主而兼有_、_成分。 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7. (16分) (2017七下抚宁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下题。河中石兽纪昀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4、。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山门圮于河_ 湮于沙上_如是再啮_(2) 下面句中的“之”用
5、法不同的一项是( )A . 闻之笑曰B . 当求之于上流C . 一老河兵闻之D . 其反激之力(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4) 联系原文,用自己的话说说“但知其一,不知其二”中“其一”“其二”的具体内容。四、 默写 (共1题;共15分)8. (15分) (2019九上白云期末) 古诗文默写。 (1) 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 A .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B . 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雪白。C . 金樽美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D .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E . 汉文有道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唐诗三首 人教部编版八 年级 下册 第六 单元 24 唐诗 同步 训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