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第五章-短时记忆ppt课件.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认知心理学-第五章-短时记忆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知心理学-第五章-短时记忆ppt课件.pptx(4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五章记忆结构胡文涛 短时记忆在两种记忆说或多存贮说中占据重要地位,被看做通往长时记忆的一个中间环节或过渡阶段。短时记忆的研究对于揭开记忆的秘密是非常必要的。知识结构知识结构5.1 短时记忆容量短时记忆容量5.1 短时记忆容量短时记忆容量1、组块Miller(1956)从信息加工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组块的概念。所谓的组块是将若干较小单位(如字母)联合而成熟悉的、较大的单位(如字词)的信息加工。短时记忆容量以组块记,为 组块。2、知识经验与组块人利用贮存于长时记忆的知识对进入短时记忆的信息加以组织,使之构成人熟悉的有意义的较大的单位。这样可以在容量内增加信息。3、分组分组是把时间空间上接近的一些项
2、目分成一组,各成分之间并不存在意义联系,也不形成一个熟悉的单位,但分组确实有利于短时记忆。27 一、有限容量一、有限容量5.1 短时记忆容量短时记忆容量相关实验相关实验1. Miller的二进制数字编码记忆: 对不同的二进制数进行不同的分组编码,发现记忆效果变好,提高了记忆的容量2. Smith的实验类似,用二进制和八进制数字做材料让被试记忆: 运用组块方式后记忆容量增大,但发现组块比率高的没有充分显示优越性。与学习程度不足有关。实验说明不同组块包含的信息数量不同,组块的方式依赖于人的知识经验。5.1 短时记忆容量短时记忆容量3. Chase和Simon的实验 被试:象棋大师、一级棋手、新手各
3、一人 要求:被试根据记忆恢复刚才看过的真实棋局;对照组为根据记忆恢复随意摆放的一些棋子 结果:象棋大师在实验组中表现最好,正确复位率最高,一级棋手次之,新手最差。在对照组三者无明显差异。 创新:根据摆放棋子的时间间隔计算组块,发现棋艺越高组块越多,每个组块包含的信息也越多。 该实验很好地说明了只知识经验对组块的影响。5.1 短时记忆容量短时记忆容量4. Miller和Selfridge 语义和句法信息对组块的影响 实验材料:特殊的英语句子,与正常英语句子有不同接近度句子越接近正常的语法结构,字词回忆的成绩越好。这说明人可利用长时记忆中贮存的语义知识和句法规则来组块,从而促进短时记忆。5.1 短
4、时记忆容量短时记忆容量二、容量有限的性质二、容量有限的性质1.从贮存上来解释短时记忆的有限容量,将它看做有限的贮存空间,且贮存空间分为几个槽道,信息就贮存在这里。 特点: 一个槽道只能贮存一个组块 如果组块数超过槽道数,超过部分不能被短时记忆容纳,或者新进入的信息挤掉原有的信息5.1 短时记忆容量短时记忆容量2. 复述回路说复述回路说 Baddeley等人认为,短时记忆的痕迹一般只能维持2秒左右,在此期间如果不加以再现或复述,则将消退;短时记忆容量实际反映着人在2秒内能够加以复述的项目数量。 短时记忆容量没有一个固定的数值,取决于一个项目复述所需的时间长短。 短时记忆是一个加工器,它有一个复述
5、回路专司复述。这一学说也被称作复述回路说。5.1 短时记忆容量短时记忆容量3. Klatzky(1975)木匠工作台原理木匠工作台原理 木匠工作台既要放原料又要工作,二者必然存在一个权衡关系,短时记忆也是如此,它既要贮存,又要加工,实际上是一个工作记忆。5.2 短时记忆信息编码短时记忆信息编码5.2 短时记忆信息编码短时记忆信息编码声音代码声音代码 编码是对信息进行转换,使之获得适合于记忆系统形式的加工过程。而经过编码所产生的具体的信息形式则称作代码。短时记忆中听觉代码显得十分突出。 Conrad(1963,1964)对人的回忆错误所作的分析为听觉代码在短时记忆中的突出作用提供了有力证据: 实
6、验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视觉呈现,第二阶段为白噪音背景上的听觉刺激。刺激材料一样,呈现完毕后要求被试立即进行顺序回忆。统计出被试的回忆错误。 结果发现:不论哪个阶段,发生混淆的主要表现为声音混淆。说明存在将视觉信息转换为声音信息的过程,以声音形式在短时记忆中存贮。短时记忆主要信息代码为声音代码。5.2 短时记忆信息编码短时记忆信息编码5.2 短时记忆信息编码短时记忆信息编码5.2 短时记忆信息编码短时记忆信息编码 Conrad(1971)的研究还表明,当记忆材料不是字母或字词而是图画时,听觉代码还是存在。此外他还研究了先天性失聪学生的混淆情况,推想出某些耳聋人在短时记忆中将视觉代码符号转换成在
7、功能是与语音代码相似的一种代码。 前述某些声音混淆现象也可能是言语运动或发音的混淆所造成的。可能有语言动作代码或口语代码。在这种情况下,鉴于字母、字词的听觉代码和口语代码都是不同形式的言语代码,因此也常将听觉的(Auditory)、口语的(Verbal)、言语的(Linguistic)代码联合起来,称之为AVL单元。5.2 短时记忆信息编码短时记忆信息编码视觉代码视觉代码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般认为人的短时记忆信息如字母等是以听觉形式表征的,即有听觉编码。但是Posner等(1969,1970)却表示,这种信息可以有视觉编码。实验如下:给被试并排呈现两个字母,这两个字母可以并排给被试看,或
8、者插进短暂的时间间隔,让被试指出这两个字母是否相同并按键来反应,记下反应时。所用字母对有两种,一种是完全一样的如(AA),另一种是有大小写区分如(Aa),但都认为是一样的字母。5.2 短时记忆信息编码短时记忆信息编码 从图中可以看到,在两个字母同时呈现时,AA对的反应时小于Aa对;随着两个字母的时间间隔增加,AA对的反应时急剧增加,但Aa对的反应时则没有发生大的变化。根据这些推测,AA对的反应时之所以小是由于该字母按其视觉特征来比较,不像Aa必须按照读音来比较,这意味着AA对的匹配是在视觉编码的基础上进行的。5.2 短时记忆信息编码短时记忆信息编码语义代码语义代码 除了听觉代码和视觉代码这些感
9、觉代码以外,短时记忆还有语义代码。语义代码是一种与意义有关的抽象代码,不带有任何一种感觉道的特性。 Wickens(1970,1972)就此进行过一系列实验。他主要采用所谓的前摄抑制设计。前摄抑制是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和再现的干扰,先后学习的材料相似时的干扰作用较大。5.2 短时记忆信息编码短时记忆信息编码5.2 短时记忆信息编码短时记忆信息编码 结果表明:结果表明: 短时记忆可表征范畴意义,存在某种语义代码,因而其贮存也受到前后材料的意义联系的影响,否则就不会在应用同一范畴刺激(字母)时,出现强烈的前摄抑制,也不会在应用另一范畴刺激(数字)时,出现“自前摄抑制释放”。 Wickens应用各种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认知 心理学 第五 短时记忆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