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收藏的精品资料《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解读.docx
《2021-2022收藏的精品资料《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收藏的精品资料《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解读.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解读2017年02月23日作者:来源: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解读2015年1月9日,环境保护部印发了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环发20154号)(以下简称备案管理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备案管理办法是一份规范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环保部门”)对企业事业单位(以下简称“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环境应急预案”)实施备案管理的规范性文件,对企业环境应急预案备案管理的适用范围、基本原则和备案的准备、实施、监督等作出了明确规定。一、为什么要制定备案管理办法 (一)落实
2、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的需要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七条第三款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报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将环境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备案确定为企业的法定义务。为贯彻落实环境保护法,系统细化、规范企业备案行为和环保部门监管行为,需要制定配套的备案管理办法。(二)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的需要企业是制定环境应急预案的责任主体,而环境应急预案是“有生命力的文件”, 需要企业通过自身努力,不断修订完善,才能确保切合实际、有效有用。但在实践中,一些企业没有开展必要的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只是照搬照抄,或者把编制工作完全交给技术服务机构,编完以后又束之高阁,这与
3、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的要求不符。也有一些地方环保部门为了保证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的质量,将备案设置为“非许可类审批”,或者赋予其一些行政许可的色彩,实质上是分担了企业的主体责任。还有一些环保部门对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着力于“准入”的监管,而对已备案的预案指导和使用不够,管理不到位。这些做法不符合国家“切实防止行政许可事项边减边增、明减暗增,加强和改进事中和事后监管”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精神,需要通过备案管理办法予以规范。(三)环境应急预案管理的实践需要2010年,环境保护部印发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10113号)(以下简称预案暂行办法)后,各地针对环境应急预案管理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和
4、实践,初步建立了备案制度。但预案备案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备案率不高、进展不平衡,已编制环境应急预案的企业,整体备案率不到80%,有的地方仅为38%。二是现场处置预案偏少,可操作性不强。预案暂行办法将环境应急预案分为综合预案、专项预案、现场处置预案三类。但只有不到一半的企业编制了现场处置预案,更多企业只有综合预案,内容多是原则性规定。三是属地管理不够、信息收集不全面。预案暂行办法将国控污染源设置为省级环保部门备案,是环境应急预案管理开始阶段的“权宜之计”,已难以满足“属地为主”、县级人民政府先期处置的要求。地方在执行时,实行分级备案的占74%。由于没有信息传递要求,一些下级环保部门无法获得企
5、业环境应急预案,不能充分掌握相关信息。四是逐级备案加重了企业负担,26%的地方实行逐级备案,要求企业向多个层级的环保部门备案,不符合中央简政放权的精神。五是分级管理要求差异大。在备案分级管理中,各地存在通过污染物排放量、环评级别、风险级别、跨区域、行业因素、环境敏感程度等进行分级的多种情况,而且有的地方是两级管理,有的地方是三级管理。为解决这些问题,有必要制定备案管理办法。二、制定备案管理办法的主要依据有哪些 备案管理办法主要依据环境保护法、突发事件应对法,以及海洋环境保护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参考了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相关规定,以及国务院办公厅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
6、理办法(国办发2013101号)对企业事业单位应急预案管理的要求。三、备案管理办法主要有哪些内容 备案管理办法共五章二十六条,在吸收预案暂行办法有关内容、总结近年来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五个方面的内容作出了规定。第一章总则。对备案管理的目的、概念、范围、原则等一般性内容进行了规定。明确了备案管理遵循规范准备、属地为主、统一备案、分级管理的原则,强调根据环境风险大小实行分级管理,企业主动公开相关环境应急预案信息。第二章备案的准备。基于备案需要,对环境应急预案的制定、实施、修订等准备工作进行了规定。强调企业是制定环境应急预案的责任主体,通过成立编制组、开展评估和调查、编制预案、评审和演练、签署发
7、布等步骤制定环境应急预案,并及时修订预案。第三章备案的实施。对备案时限、文件、方式、受理部门进行了规定。明确企业在环境应急预案发布后的20个工作日内进行备案以及应提交的备案文件。明确县级环保部门作为主要的备案受理部门,以及备案受理部门的审查处理方式。第四章备案的监督。对备案后环保部门的监管和企业、环保部门责任进行了规定。明确环保部门及时将备案的环境应急预案汇总、整理、归档,并通过抽查等方式,指导企业持续改进。还明确了企业和环保部门违反规定应承担的责任。第五章附则,与环境保护法四十七条第三款“报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衔接,并说明施行日期。四、关于几个重点问题的说明 (一)什么是企业环境
8、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第二条指出,环境应急预案是指企业为了在应对各类事故、自然灾害时,采取紧急措施,避免或者最大程度减少污染物或者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厂界外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介质,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这是首次正式提出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的概念,以区别于企业生产安全事故等应急预案,便于企业和环保部门的执行和管理。(二)企业环境应急预案如何定位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的重点是现场处置预案,侧重明确现场处置时的工作任务和程序,体现自救互救、信息报告和先期处置的特点。针对是否编制综合预案、专项预案及这些类别的组合方式,备案管理办法提出了指导性而非强制性的要求。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实际自主选择。建设单位环境应急预案
9、,是针对建设项目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后可能面临的突发环境事件而制定的预案,不是建设施工期间的预案。试生产期间环境应急预案,是指试生产前编制的包含了针对试生产期间可能面临的突发环境事件而制定的环境应急预案。由于试生产前可能存在环境风险评估、预案编制等难以到位的客观现实,备案管理办法规定建设项目试生产期间的环境应急预案 “参照”本办法制定和备案;而建设项目试生产与正式生产有差别,建设单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在试生产期间对环境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形成适用于正式生产的环境应急预案。(三)备案的目的是什么企业环境应急预案备案是不属于行政许可、行政确认的一种行政行为。对于企业而言,备案是为了规范编修、提高质量、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 2021 2022 收藏 精品 资料 企业事业单位 突发 环境 事件 应急 预案 备案 管理办法 试行 解读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19290169.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