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收藏资料合肥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研究.doc
《2021-2022收藏资料合肥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收藏资料合肥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研究.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合肥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研究摘要: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漫长岁月中,创新一直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最为突出的本质力量。人类历史的每一次重大进步,无不是创新的结果。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富国强民的基础,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证。处在经济、社会全球化高速发展的时代,中国的迅猛崛起更加需要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科学发展。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合肥作为一个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受到广泛关注。关键字:创新型城市;合肥;自主创新一、创新型城市理论1.创新型城市的内涵创新型城市是指基于新的城市发展观,具有良好的创新环境与创新文化,并以此支撑创新主体充分利用现有的创新
2、资源实现高绩效创新的复杂创新系统。该系统包含以下几成涵义:创新型城市是对城市认识范式的革新,对城市实力、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等指标需要作出全新的诠释和评价;创新型城市是建立在其创新环境与创新文化基础上的,是各类创新要求集聚的特定城市;创新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自主创新成为城市总体战略,贯穿到全市的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成为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城市通过创新不断提升产业层次,在某些关键技术、核心领域、战略产业上具有领先优势和国际竞争力,创新的意识、创新的精神、创新的力量贯穿于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核心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着力点是推进科技进
3、步和产业提升1。也有学者认为,创新型城市就是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自主创新为主导、以创新文化为基础的城市形态2;一般由区域科技中心城市发展演变形成,是知识经济和城市经济融合的一种城市演变形态3。2.创新型城市的特征从构成要素上看,创新型城市必须具备创新主体(企业、大学、研究机构等)、创新资源(基础设施、信息网络、资金、技术等)、创新制度(激励、竞争、评价和监督等);从发展驱动上看,创新型城市是以知识(包含科技)、人力资本为核心要素并通过创新驱动的一种城市发展模式,这里的“创新”包含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等综合创新要素2;从功能标志上看,创新型城市是研发资源的高密度聚集区和区域性科
4、技研发中心、产业链的“高端”节点集聚地及区域性新兴产业中心、品牌资源密集区和大批创新型企业的营销窗口或营销创新舞台、公司总部聚集地和区域性企业运营中心4。还有西方学者对一些“亚类”创新型城市的特征进行描述,如学习型城市将创新和学习作为发展的核心,通过全民学习、终生学习、刨新应用和新兴技术来支撑经济发展;知识城市就是在知识经济发展进程中,从战略上有目的地鼓励知识培育、技术创新、科学研究和提升创造力的城市;高科技城市将高科技产业作为支柱产业,通过科技合作发展城市经济,将高科技与城市发展紧密结合起来5。3.创新型城市的评价指标6创新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由知识、技术推动的线型过程。有效的创新过程是由多个创
5、新要素的系统集成。一个新技术的产生到进行商业应用,形成产业化,其间会受到市场、制度、管理甚至是区位等许多因素的影响。对于一个城市而言,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各个创新要素(制度、技术、市场、服务、文化等)相互协调、相互配合才能有效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选择从综合测评的角度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为了保证整个评价体系的全面性和系统性,我们采取综合分析方法,即以科技创新为重点,以创新活动过程为主线并将影响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因素贯穿到评价指标体系中。如表1 二、合肥科技创新资源现状及试点市建设进展情况7合肥位于安徽省正中部,长江淮河之间、巢湖之滨,具有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重要区位优势,是
6、国家级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核心城市、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城市。2004年11月,合肥被批准为全国第一个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现已成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市,标志我市创新型城市建设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紧贴实际,发挥优势,突出特色,重点突破,积极探索创新型城市建设新途径,深度开发创新发展新模式,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转变发展方式、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技术升级中的支撑作用,把创新优势资源转化为强势资源,将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既是国家战略部署,更是我市实现“富民强市”战略目标的必然抉择。至今,科技创新试点市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为工业立市战略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区域创新体系初步形成。(一)高校和科研
7、院所数量众多,科教资源雄厚合肥是全国重要的科教基地,是中西部科教资源比较丰富的城市之一。拥有以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为代表的国家和省属科研单位76个;拥有中国科技大学为代表的各类高等学校59所,博士点171个。拥有国家同步辐射、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火灾科学等国家级与省部级重点实验室40个,其中国家级4个。中科院等离子所已成为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国际计划的主要参加单位。到2010年,全市有各类科研机构344个,国家大科学工程5个,重点实验室105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84个,企业技术中心101个。建设各类科技中介和科技服务机构225个,其中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13个、生产力促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2022 收藏 资料 合肥 国家 创新 城市建设 研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