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差距、要素流动与财政分权.doc
《地区差距、要素流动与财政分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区差距、要素流动与财政分权.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04 年第 7 期 地区差距、要素流动与财政分权 * 张 晏 龚六堂 (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100871) 内容提要 : 本文在财政分权框架下引入不完全人口流动和内生劳动供给选择 , 针对两 个不对称的地方经济 , 研究了政府的最优税收 、 最优公共支出和最优转移支付政策 。 我们 发现了零中央政府收入税和逆向财政缺口 , 在有限政策工具的约束下 , 对应性转移支付也 具有缩小区域差距的功能 。 不同级别政府间的服务竞争和税收竞争极大地影响了个人和 政府的最优决策 , 拥挤效应和实际禀赋效应放大了通常意义上的收入效应水平 。 人口流 动和财政分权提高了低生产力地区的福利 , 数 值模拟
2、分析结果表明高生产力 、 高禀赋地区 对低生产力 、 低禀赋地区存在隐性的区域间收入再分配 , 中央政府的干预措施一般具有协 调区域发展 、 补贴低生产力低禀赋地区的性质 。 结合我国东西部的经济现实 , 我们认为中 央政府应该打破已有的利益分配格局 , 优化转移支付资金的结构 , 提高财政政策效率 。 关键词 : 财政竞争 财政分权 要素流动 地区差距 一、引 言 多级政府框架下的财政政策是近年来公共经济学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一方面 , 财政分权在 转型经济和发达国家越来越多地被提上议事日程 ; 另一方面 , 分权体制下各级政府的职能和政府间 关系的协调还有待进一步探讨。现有文献主要集中考虑
3、以下两方面内容。一是在多级政府框架 ( federalism) 下 , 各级政府之间的职责应该如何划分。 Musgrave( 1959) 将公共部门的基本职能归纳为 稳定、配置与再分配 , 这些职能在不同级别政府之间的配置问题就成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公 共经济学最活跃的研究方向之 一。 Tiebout( 1956) 的用脚投票模型、 Buchanan( 1965) 的俱乐部模型、 Oates( 1972) 等是其中有代表性的开创工作。一般认为 , 地方政府 具有信息优势 , 能更好的代表居 民的偏好 , 而中央政府具有规模经济优势 , 能够避免溢出效应的潜在成本。经济学家还从政治体制 运行
4、角度分析了分权的益处 , 提出标尺效应 ( yardstick effect ) 、权力制衡 ( abuse control) 等说明分权经 济下政府部门的竞争能够提高政府运作效率 , 防止滥用权力。 Zhang 和 Zou( 1998) 等实证检验了财 政分权与宏观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 普遍认为发达国家 20 世纪中后期以来地方政府支出权力和份 额的加大促进了经济增长 , 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与财政分权程度不一定成正向关系。 多级政府框架下的财政分权必然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政府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协调。与集权经 济相比 , 同级地方政府之间存在财政竞争 ( fiscal competition)
5、 。由于劳动力和资本等要素的流动 , 一 个地方政府的税收、支出等公共政策会对其他地方产生外部性 , 纳什竞争的结果可能导致资源配置 * 本文是第三届 中国青年经济学者论坛 入选论文的修 改稿。作者感谢与会 代表的有益 建议 , 同时 也感谢北 京大学光 华 管理学院应用经济学系讨论班成员和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学术报告会成员对本文提出的修改意见。本项目研究 受国家自然科 学基 金资助 , 项目编号 70271063。 ! 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联邦国家 , 有联邦政府、州政府、地方政 府等多级政府 ; 英 国等欧洲 国家只有 联邦和地 方政府两 级。一 般认为中国有中央政府、省 ( 自治区、直辖市 )
6、政府、市政府、县、乡政府五级财政单位。为简单起见 , 以下用 中央 政府表示最高 一级 政府 , 用地方政府表示子级政府。 59 ! 张 晏 、 龚六堂 : 地区差距 、 要素流动与财政分权 无效率。 Gordon( 1983) 给出了分析政府水平竞争 ( horizontal interact ion) 的一般框架 , 归纳了外部性的 类型并讨论了中央政府可能的干预手段。 Wilson( 1986) 引入资本自由流动和地方产出类型 , 讨论了 税收竞争的存在性 ; Wildasin( 1988) 区分了以税率为目标的竞争和以公共支出为战略变量的竞争 , 指出这两种纳什均衡是不一致的 , 对资
7、本税率的竞争可能导致更高的政府支出。 Lee( 1997) 引入 不完全资本流动 , 在两期模型下发现流动成本的存在可能导致公共品供给过度 , 这与一般文献中公 共品供给不足的结论不同。 劳动 力 流 动 情 况下 的 财 政 竞 争 更 为 复 杂。 由 于 人 口迁 徙 会 带 来 以 居 地 为 讨 论 基 础 ( residential base) 或以居民为讨论基础 ( native base) 的问题 , 有些文献引入房地产市场 , 考虑人口 流动带来的公共服务搭便车 ( free rider) 和税收竞争问题。也有一些文献引入不同类型个人的心理 情结 ( psychic atta
8、chments, 如乡愁 ) , 如 Mansoorian 和 Myers( 1997) 、 Bucovetsky( 1995) 等。以上这些文献 都主要考虑同级政府水平竞争带来的要素流动、服务供给或税收安排的变化 , 没有关注上下级政府 之间的垂直竞争影响。 Wildasin( 1989) 指出中央政府的干预措施能够纠正地方过度竞争造成的扭 曲 , 但同时考虑水平与垂直财政竞争的一般性研究框架是由 Gong 和 Zou( 2001) 首先提出的。本文 将采用这种联邦框架 ( federal framework) , 分析要素流动的分权经济中各级政府的最优税收、公共支 出和转移支付政策。 结合
9、劳动力流动性 , 扩展了政府竞争的类型和可 行的财政政策工具。地方公共品水平外部性 在消费者偏好中的直接显示使我们能够更清晰的分析中央对应性转移支付的功能 , 在某些约束下 对应性转移支付不再仅仅具有纠正地方公共品供给外部性的作用。我们还通过各种可行的政府政 策工具限制 , 讨论了行政法规等外来制约对分权经济中的公共政策的影响。文章对模型的解进行 了数值模拟 , 并且引入区域差异 , 分析了多级政府框架下的财政政策与地区不平等之间的关系。对 拥挤效应、内生劳动选择以及政策约束的综合考虑使我们对多级政府框架下政府决策的作用和个 人选择的丰富性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 实际禀赋效应放大了通常的收入效应
10、 , 多级政府框架下税收变 化和个人决策随各种参数的变动情况与单级经济中的一般结论不太一致。在政府收入税限制下 , 对应性转移支付不仅能够帮助减少外部性损失 , 促进地方政府关注居民福利 , 而且能够在地区之间 平衡财政缺口 , 对应性转移支付也具有部分缩小区域差距的功能。 文章具体安排如下 : 第二节我们引入 Cobb Douglas 生产函数和对数效用函数 , 采用联邦主义研 究框架 , 给出多级政府框架下最优个人选择和政府选择的一般解形式。由于模型比较复杂 , 很难得 到显示解 , 我们 在第三节通过数值模拟考虑地区差异、生产力水平、禀赋差距、偏好差别等对个人及 政府最优选择的影响 ,
11、并结合中国东西部经济现实 , 简要分析模型的经济意义和政策含义。最后在 第四节 , 总结全文 , 探讨模型的扩展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二、多 级政府框架下的最优选择 为简单起见 , 我们假设一个有两个地方的两级分权经济。经济中的总人口数为 N , 我们考虑 不完全人口流动 , 假设个人从地方 i 迁徙到地方 j 的成本是 M , 其中 i , j = 1, 2, i j 。 M 也可看作 是对迁徙的心理成本的度量。地方 i 拥有初始禀赋 E , 地方政府提供地方性公共品 s , 中央政府提 ! 与此不同 , Hoyt( 1993) 认为不同竞争类型下政府服务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房地产市场的价格弹性
12、等因素。 除了本文谈到的税收竞争和服务竞争之外 , 人 口流动下 另一个重 要的公 共财政 问题是 收入再 分配 , 作 者将另 外撰文 分 析。 Wildasin( 1991, 1994) 等关于流动人口的收入再分配分析为本文提供了很多借鉴和灵感。 实际上 , 后文的数 值模拟结果显 示我 们的模型存在区域之间的隐性收入再分配。 # Wellisch( 2000) 用此框架研究了很多公共财政问题。 60 ! # ij ij i i 供全国性公共品 f 。 i 我们考虑代表性消费者经济。 i i 2004 年第 7 期 地方的代表性消费者在其预算约束下选择 i i i 最优的消费水平c - i
13、 和劳动供给 l , 他的效用函数定义在 c , l , f , s , 以及其他地方具有外部性的公 i i i i - i 共品s 上 , 记为 u ( c , l , f , s , s u ( c , l , f , s , s - i ) , i = 1, 2。设 ) = 1 lnc - i i 2 l i + i 3 lnf + i ln s + - i lns - i ( 1) 地方有一个代表性厂商 , 他雇佣劳动 L i i 和其他要素 ( 如资本、土地 ) 进行生产。为集中分析人口流 i i 动的影响 ,我们假设生产函数为 F ( L ) = A ( L ) , 其中 0 #,
14、 前面两种情况分 别对应劳动供给是否达到临界值的情形。如果 !w = #, l = 1, 时的解与前面第二种情况类似 , l M = 0!2851, 地方 1 的人口不流动。这种被动的拥挤效应减少了地方 1 居民的消费和 福利水平 , 而地方 2 却从中获利 , 向中央政府上缴的一揽子转移支付下降 , 本地居民的消费税负担 也相对减轻。在我国经济改革的初期阶段 , 户籍制度和人事制度比较严格 , 落后地区限制人才流动 的现象 ( 例如扣压档案等 ) 更加突出。实际上这种行为对落 后地区是非常有害的 , 过大的人口流动 障碍不利于低生产力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福利提高。在我们的模型中 , 低生产力地区
15、无法稀释过剩 的劳动力 , 只好采取平均主义 , 以效率为代价缓解人口相对过剩压力 , 拥挤效应导致居民整体福利 水平下降。而发达地区是有激励设置人口流动障碍的 , 在同质人口的前提下对外来人员的限制有 助于减少对稀缺资源的占用 , 提高本地的居民福利。当然 , 如果我们考虑异质人口 , 或者更进一步 引入分工 , 发达地区政府的最优人口政策也可能会鼓励某一类人口的流动。一般来说 , 我国西部地 区居民的生活较为闲 适 , 东部地区的生活节奏较快 ,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 人们开始 关注生活的质量 , 对休闲的偏好有所增加 , 我们也可以构造不同的偏好 , 考虑政府对应于不同的居
16、 民生活习惯的政策安排。 如果政府政策工具存在某些约束 , 那么个人和各级政府的最优决策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呢 ? 我们仍以 2 的变化为例 , 考虑地方收入税约束和转移支付约束的影响。表 2 是限定 !w &- 2( i = 1, 2) 、 !w &0!3 时 2 从 0!10 变化到 0!25 的情况。与表 1 相比 , 收入税约束限制了人口流动 , 地方 2 的人口仍然大于 1, 但小于表 1 中的均衡人口数。对收入税竞争的限制使高生产力地区的吸引力 ! 表中各参数对应的第一行是第一个地方政府的数据 , 第二行是第二个地方政 府的数据。以下表 类同。需要说明的 是 , 为 了简单起见 ,
17、表中主要给出了具有重要政策含义的部分数值模拟结果。我们的参数设置与经济学文献是一 致的 , 如果采取其 他的 参数设 置 , 在一定的参数变动范围内总可以找到我们这里给出的变化趋势 , 各表的结论具有稳健性。 63 i ! i i i i i i * i i i 张 晏 、 龚六堂 : 地区差距 、 要素流动与财政分权 下降 , 它的地方收入税补贴下降 , 固定在边界水平 , 而低生产力地区的收入税补贴上升。在大多数 情况下 , 高生产力地区下降的税后收 入并没有减少该地居民的消费水平 , 拥挤性的下降使得实际禀 赋效应上升 , 从而保证了居民的消费和福利。除了实际相对价格效应以外 , 初始禀
18、赋的拥挤效应扮 演着重要角色。当 i 下降到 0!10 时 , 劳动收入和消费的相对实际价格下降 , 与表 1 相比 , 地方 2 个人的劳动供给和消费水平更低。但是当 2 = 0!15 时 , 表 2 中的 N 等于 1 而不是 1!1198, 较高的 人均禀赋使得个人的消费高于表 1 中没有地方收入税约束时的情形。我们发现 , 对地方收入税幅 度的限制阻滞了人口流动的规模 , 地方 2 的税收限制使得中央和地方的公共品供给都下降 , 尽管该 地居民的福利水平由于拥挤效应减轻而上升 , 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下降。同时 , 地方税收限制还改 变了某些决策变量随参数变化时的变动方向。随着 2 的上
19、升 , 地方 2 的收入税取临界值 , 中央政 府对地方 2 的对应性转移支付也固定在的水平。一揽子转移支付不再是 U 型 , 而是呈上升趋势。 地方 2 的消费税、地方 1 的个人消费和福利都保持下降 , 不再是表 1 中的倒 U 型 , 两地的消费税负 担呈方向变化。这与中央收入税限制的影响不太一样。 表 2 中央和地方收入税约束下 2 变化时的最优政府决策 2 N i f g i G i !w !i !w l c s i w i 0!10 0!15 0!20 1 1 1 1 1 1 1!1128 1!0477 1!0055 0! 3473 0! 3333 0! 3467 0! 3333
20、0! 3463 0! 3333 - 0!5139 - 0!9843 - 0!4971 - 0!9218 - 0!4863 - 0!8811 0! 30 0! 30 0! 30 1!8589 2!7369 1!8402 2!6869 1!8276 2!6507 - 1!9445 - 2!0000 - 1!9272 - 2!0000 - 1!9156 - 2!0000 0!8039 0!9654 0!5068 0!6204 0!3645 0!4524 0!8172 0!8346 0!7700 0!7858 0!7394 0!7541 0! 8346 0! 8346 0! 7858 0! 7858
21、0! 7541 0! 7541 0!2945 0!3850 0!4162 0!5364 0!5329 0!6798 表 1 和表 2 显示 , 中央收入税尚不足以满足中央政府的支出需要 , 地方政府要向中央上缴一揽 子税。而且高生产力地区的上缴更多 , 多级政府框架下高生产力地方对低生产力地方存在隐性的 补贴。如果地方 1 无力承担过重的财政负担 , 我们假设它从中央得到正向的一揽子转移支付 , 为了 便于对照分析 , 我们仍然 在以上参数设定下考虑 2 变化时的反应 ( 表略 ) 。与表 2 相比 , 一揽子转 移支付的增加将减轻低生产力地区的税负水平 , 中央给它的对应性转移支付也下降。高
22、生产力地 区将征收更重的消费税以支付扩大了的中央政府转移支付要求。然而 , 与表 1 中没有地方收入税 和转移支付限制时的情形相比 , 地方 2 的消费税并不必然增加 , 高生产力地区居民的消费也并不必 然下降。同时 , 随着 2 的上升 , c 的变化趋势比较复杂 , 和表 1 中的情形类似。当劳动力流动受到 流动成本限制时 , g1 也表现出不连续的跳跃。 政府政策工具限制之间的交互作用使得政策意义可能减弱。我们有必要探究各种政策的效 应。如果经济中没有一揽子转移支付体系 , 在我们的模型设置下中央政府将征收高比例的收入税。 高生产力地区不再需要承受支持中央财政的负担 , 其地方消费税和收
23、入补贴下降 , 较少的人口将享 受更多的休闲、消费和福利。地方 1 在某些情况下与地方 2 的情形类似 , 但另一方面 , 它的消费税 和对应性转移支付可能比有一揽子转移支付时高 , 居民的休闲时间和消费水平都下降。如果我们 同时设置地方收入税下限 , 低生产力地区的实际收入税负担加重 , 居民的劳动供给与有一揽子转移 支付时相比会下降。 前面的分析我们都只假设地方 2 有更高的生产力水平 , 两地在偏好和初始禀赋上都一致。现 实中地区之间还存在较大的禀赋差异 , 某些地方有着更为丰厚的自然资源和更为雄厚的初始资本 基础。由于环境和文化的不同 , 不同地方的居民偏好也并不一致 , 某些地域的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区 差距 要素 流动 财政 分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