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文言文断句技巧ppt课件.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5高考文言文断句技巧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高考文言文断句技巧ppt课件.ppt(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52015高考文言文断句技巧高考文言文断句技巧 一、考点解读一、考点解读 断句是广东高考文言文板块传统的考查模断句是广东高考文言文板块传统的考查模式,也是检阅考生文言文的基本功。明辨古文式,也是检阅考生文言文的基本功。明辨古文的句读,要综合运用古汉语字词句及古代历史的句读,要综合运用古汉语字词句及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常识,因而断句能力高低,成了文化等方面的常识,因而断句能力高低,成了阅读文言文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阅读文言文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二、考查形式:二、考查形式:2012年之前,广东卷采用年之前,广东卷采用主观主观题题的形式考查。如,用的形式考查。如,用“/”给下面的文段
2、断句: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罗既官游击乃遣人访其妻以重金赎还为夫罗既官游击乃遣人访其妻以重金赎还为夫妇如初报其鬻身救夫之义也此事不足训然以视妇如初报其鬻身救夫之义也此事不足训然以视少共艰苦既贵而厌弃其糟糠者其厚薄至区殆不少共艰苦既贵而厌弃其糟糠者其厚薄至区殆不可以道里计天生豪杰磊磊落落安得以道学家之可以道里计天生豪杰磊磊落落安得以道学家之律绳之。律绳之。(4分)分) (2011广东卷)广东卷) 2013年后,广东卷采用年后,广东卷采用客观题客观题形式考查,如:形式考查,如: 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分) A A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正由是
3、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B B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C C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D D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答案:答案:A 三、解题思路三、解题思路 对文言文断句,最基本的在于
4、对通篇文章对文言文断句,最基本的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所以,断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读几遍,的领会。所以,断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读几遍,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把能断开的先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开,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凭借和语境(上下文)的关系,作出相断句,凭借和语境(上下文)的关系,作出相应调整。切忌一边看一边点,这很可能产生误应调整。切忌一边看一边点,这很可能产生误读、曲解。读、曲解。 此外,断句时,还应注意文章体裁、语言此外,断句时,还应注意文章体裁、语言风格等。风格等。 四、断句方法四、断句方法 (一)、借助
5、名词(代词)法(一)、借助名词(代词)法 找出文段中的名词和代词,如找出文段中的名词和代词,如人名、地名、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间等。因为名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说等。因为名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名词(代词)一般用作句明或议论的对象,名词(代词)一般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子的主语和宾语,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断句。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 常见代词基本有下面三种:常见代词基本有下面三
6、种: 人称代词:人称代词:吾、我、予、余、朕、孤、吾、我、予、余、朕、孤、寡人、臣、仆、妾寡人、臣、仆、妾等第一人称代词,等第一人称代词,尔、汝、尔、汝、女、若、乃、而、子、君、公、阁下、陛下、女、若、乃、而、子、君、公、阁下、陛下、足下足下等第二人称代词,等第二人称代词,之、其、彼之、其、彼等第三人称等第三人称代词代词 。 疑问代词:疑问代词:文言的疑问代词,问人的有文言的疑问代词,问人的有“谁、孰、何谁、孰、何”;“何何”也问事。问事的还有也问事。问事的还有“奚、胡、曷、恶、安、焉奚、胡、曷、恶、安、焉”等。等。 指示代词:指示代词:文言常见的指示代词有文言常见的指示代词有“此、此、是、斯
7、、兹、夫是、斯、兹、夫”等,另等,另“之、其、彼之、其、彼”除作除作人称代词外,还常作指示代词。人称代词外,还常作指示代词。 (二)借助虚词法(二)借助虚词法 1、句首常见词句首常见词 :夫、惟、盖、凡、请、其、夫、惟、盖、凡、请、其、岂、盍、故、是故、是以、且夫、若夫、苟、岂、盍、故、是故、是以、且夫、若夫、苟、纵、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继而、纵、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继而、纵使、然则纵使、然则等等 2、句末常见词:句末常见词:乎、耳、哉、也、矣、欤、乎、耳、哉、也、矣、欤、焉、耶(邪)焉、耶(邪) 、而已、而已等等 3、句中停顿常见词:句中停顿常见词:之、而、则、者、且之、
8、而、则、者、且等等 4、独立成句的叹词:独立成句的叹词:嗟夫嗟夫 呜呼呜呼等等 (三)对话标志词法:(三)对话标志词法: 文言对话常带有标志词,如文言对话常带有标志词,如曰、云、语、曰、云、语、言、道、白、对、谓言、道、白、对、谓等等。 如如2006年的广东卷试题,(年的广东卷试题,(4分)分) “史官史官曰曰/ /交友之道难交友之道难矣矣/ /人当意气相得时人当意气相得时以身相许以身相许/ /不能蹈其所言而背去者多不能蹈其所言而背去者多矣矣/ /况既况既死而能养其亲死而能养其亲乎乎/ /吾吾观杜环事观杜环事/ /虽虽古所称义烈古所称义烈之士何以过之士何以过/ /而而世俗恒谓今人不逮古人世俗恒
9、谓今人不逮古人”。 断句时只要把握住其中的对话标志词断句时只要把握住其中的对话标志词“曰曰”,句尾语气词,句尾语气词“矣矣”“”“乎乎”,关联词,关联词“况况”、“虽虽”“”“而而”,问题便迎刃而解。问题便迎刃而解。 (四)借助修辞法(四)借助修辞法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君臣固守以窥周室周室有席卷天下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并吞八荒之心。八荒之心。 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十旬休十旬休假,
10、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 (五)借助固定结构(或特殊句式)断句法(五)借助固定结构(或特殊句式)断句法 固定结构是文言运用中逐渐形成的凝固的词与固定结构是文言运用中逐渐形成的凝固的词与词间的搭配关系,每一种固定结构都有其特定的使词间的搭配关系,每一种固定结构都有其特定的使用范围,熟悉每种固定结构的常规形式,有助于其用范围,熟悉每种固定结构的常规形式,有助于其前后句子的断开。前后句子的断开。 常见的固定结构形式主要有:常见的固定结构形式主要有: 表示感叹的固定格
11、式表示感叹的固定格式 如:如: 1、何其何其也也(译为译为“多么多么啊啊”。) 2、一一/壹何壹何(译为译为“多么多么啊啊”) 3、(其其)之谓也之谓也/乎乎(译为译为“说的就是说的就是啊!啊!”、“大概说的就是大概说的就是吧吧”。) 4、直直/特特耳耳(只不过(只不过罢了!)罢了!) 5、惟惟耳耳(只是(只是罢了!)罢了!) 6、亦亦哉哉(也真是(也真是啊!)啊!) 表揣度的固定格式表揣度的固定格式 1、得无得无乎乎/耶耶/邪邪 (可译为可译为该不会该不会/恐怕恐怕/莫不是莫不是/只怕是只怕是/莫非莫非吧吧) 2、无乃无乃乎(耶)乎(耶) (译为译为“恐怕恐怕吧?吧?”)(兼表反问)(兼表反
12、问) 3、庶几庶几欤欤(或许或许吧?)吧?) 4、其其欤欤?(不是?(不是吗?)(兼表反问)吗?)(兼表反问) 表疑问的固定格式表疑问的固定格式 1、可得可得欤欤 2、孰与孰与乎乎 3、如如何何 4、奈奈何何 5、若若何何 6、何何焉为焉为 7、何也(何何也(何也)也) 8、何哉(何何哉(何哉)哉) 9、何以何以? 10、何所何所? 11、何为何为? 表反问的固定格式表反问的固定格式 1、何何之有之有 (宋何罪之有宋何罪之有?)(“有有何何”的倒装)的倒装) 2、何何为为(何辞为(何辞为 ?) 3、不亦不亦乎乎(不亦说乎?)(不亦说乎?) 4、无乃无乃乎乎(无乃不可乎?)(无乃不可乎?) 5、
13、得无得无乎乎(得无异乎?)(得无异乎?) 6、其其乎乎/也也/耶耶 7、安安哉哉 8、况况乎乎 表选择的固定格式表选择的固定格式 1、与其与其孰若孰若(无宁无宁) (可译为(可译为“与其与其哪哪里比得上里比得上(不如不如)”。)。) 2、“不不,则,则”、“不不即即”(可译为可译为“不是(这样),就是(那样)不是(这样),就是(那样)”) 3、,抑,抑,(译为,(译为“是是,还是,还是”或或“,或者,或者”。)。) 4、“非非则则”,“非非而而”,(可译为,(可译为“不是不是就是就是”,“不是不是却却”。)。) 被动句式被动句式 1、为、为所所 2、受、受于于 3、见、见于于 四、文言文断句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高考 文言文 断句 技巧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